如何评价印度2019年GDP跃居世界第五,超过英国,法国?

喬鬆


这是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印度必然的结果,其实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现在不仅已经超过英国和法国,而且早已经超过德国和日本。因为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印度2019年的GDP总额是11.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8万亿美元,位于世界第3位。



(孟买)

当然了,如果按照名义GDP来计算的话,印度2019年的名义GDP为2.9万亿美元,低于日本的5.4万亿美元,也低于德国的4万亿美元。

不过印度超过德国和日本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停滞,尤其是日本,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总量几乎一直在5万亿美元上下浮动。而德国虽然这几年的经济不错,也已经略显颓势估计三五年就会被印度超越了。对日本来说,如果他继续保持目前的停滞状态,最多10年就会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让给印度了。


(东京)

印度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因为目前印度是一个正在走向工业化的国家,并且还未完成工业化,所以印度仍然有很大的潜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印度的发展来自于工业化。

自从第1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一个人口大国在他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经济总量都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因为,工业化意味着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

例如,美国在19世纪中期借助工业化的东风发明了新的农业收割机,让农民的生产效率有了几十倍的提高,过去几十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能搞定了。

工厂更是如此,有组织的大机器生产让工业品的生产速度远超工业化之前,第1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棉纺厂的工人生产效率是手纺工人的266倍,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人所创造的GDP也远超之前了。


于是,完成工业化之后的人口大国必然是一个经济大国。

印度目前正在完成工业化,不要小看印度人,第1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真正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并不多,大多集中在东亚,欧洲和北美。

印度作为一个南亚国家位于炎热的赤道地区,本身在工业化方面基础就比较薄弱,但是经过印度人几十年的努力,该国也正在向一个工业化国家大踏步的迈进。

现在印度是世界重要的汽车、摩托车、纺织品、钢铁、石油加工等生产大国,并且在核能、IT产业等方面发展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印度又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是英国、法国的20多倍,所以经济总量超过以上两个国家是很正常的。

未来印度很可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

目前印度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60%,随着印度工业化的推进,未来是肯定能超过日本的。

因为,印度虽然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相对于真正完成了化的国家还属于初级阶段,有极大的上升空间。现在印度的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世界人均GDP却超过了1万美元。哪怕印度的人均GDP达到世界人均GDP的一半就是5000美元,总量就能达到7万亿美元。

而对于印度来说,只要继续保持国内稳定,保持在工业化的路上持续发展不动摇,实现这一目标并没有困难的地方。

印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然,印度未来能否真正完成工业化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印度在经济发展上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印度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印度的服务业极为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外包国家之一,所以印度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界的办公室。印度也为此洋洋得意,一直想强化这方面的优势。甚至希望通过世界办公室的身份一步到位,在产业结构上模仿发达国家走轻资产路线。



但是,印度毕竟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如果一味追求跨越式的发展,不注重原始积累,最终印度就会变成两极分法。少数白领阶层通过服务业的全球分工过着体面的生活,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却得不到发展的红利。

就会造成印度社会的割裂,同时也让印度享受不到国内数亿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从而导致工业化的停止,整个国家陷入内卷化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了。


历史风暴


近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世界人口评估”组织发布了一项报告中指出,201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4万亿美元,超过英国(2.83万亿美元)和法国(2.71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其实,印度GDP超过英法两国并不奇怪,因为它们的GDP差距并不大。2018年印度、法国、英国三国GDP分别是2.726万亿美元、2.776万亿美元和2.825万亿美元,差距在1000亿美元之内,相比英法2%以内的经济增速,近年来印度7%以上的高速增长显得格外起眼。因此以印度的发展速度来看,其GDP超越英法只是时间问题。

但论发展水平,印度是无法与英国、法国相提并论的。印度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才刚过2000美元,而英法两国人均GDP均超过4万美元,是印度的20倍左右。但体量大也是一个优势,未来英法GDP被印度拉开差距是趋势,而且印度还有望进一步赶超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当然,2019年印度经济发展并不好,经济放缓比较严重,其一季度GDP增长为5.8%,二季度5%,三季度已经放缓至4.5%,创下莫迪上任以来的最低纪录。所以印度经济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其发展仍任重道远。


锦绣中源


前段时间有不少媒体在唱衰印度,2019年的GDP增速在一路下滑,有可能全年只有5%的增速。现在好,他的GDP总量达到2.94万亿美元,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位居全球第五了。

其实现在的印度很像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区,总量上升的很快,用户一两年左右就要超过一个西方国家。这次是一次性就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意义很大。这也说明了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毕竟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济改革,经济规模搞上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吧,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要知道英国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人口只有几千万,印度相比少了很多。 印度不仅仅是一个个例,但凡大刀阔斧推动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都不错,比如越南、印尼也是如此。

中国就自不必说了,近40年来中国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均GDP只有一两百美元,80%的人口还陷于贫困之中。到2019年的最低利率终于突破了1万美元,贫困率也降到5%以下了。

按照目前印度的经济增速,超过德国日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概在2030年左右,印度就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那个时候美国、中国、印度就是全球最大的三个经济体了。


财经知识局


印度GDP2.94万亿超过英国法国,预计什么时候能超过日本?

最近一段时间,2019年经济数据陆续发布,最亮眼的莫过于印度,居然一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两个老牌发达国家,以2.94万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有朋友想问了,印度什么时候能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应该说,印度成为世界第三,这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能够超过日本,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我们不妨简单来计算一下。

日本的GDP最近几年一直在5万亿到6万亿之间徘徊。早在1995年日本GDP就已经突破了5万亿美元高位,当年实现了5.45万亿,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当然大家也都知道那是泡沫了。之后的1998年和2002年日本又降到4.0和4.1万亿的低位。最近十年日本GDP高位是6.20万亿,可是,2018年的GDP却只有4.97万亿。日本2019年GDP还没有公布,有可能会有回落。

就是说,印度不用着急,日本不会给你太大压力,甚至还有可能降下来等等你。

但是,印度的经济速度,还真谈不上世界引擎。只不过比人口增长了一点点而已!

印度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速,确实是让世界刮目相看。2014年到2018年,分别增长了7.4%,8.0%,8.1%,7.1%和6.8%。事实证明,印度的"莫迪经济学"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2019年的经济数据,印度虽然一下子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但这一年数据真的不好看。2019年数据一出来,大家一下子吓了一跳,印度居然只增长了4.5%!这事情如果放在中国,简直就是重大事故好不好。

咱们不妨看看中国什么时候依次超过各个老牌发达国家的。

中国超过日本,发生在2010年,2011年2月14日日本发布自己的GDP是5.4万亿美元,而同年我国的GDP达到了5.8万亿。

最近5年中国每年保持6.5到7.0的GDP增速,而日本GDP总量只有我国的二分之一不到。不过分的说,我国7年就能创造一个新的日本出来!国际经济领域的大国竞争,实际上已经是中美之间的竞争了。

中国超过德国,发生在2007年,当年我国GDP3.55万亿。

中国超过英国,发生在2006年,当年我国GDP2.75万亿。

中国超过法国,发生在2005年,当年我国GDP2.29万亿。

中国超过意大利,发生在2001年,当年我国GDP1.34万亿。

动态来看,印度在2019年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实际上相当于我国2006年的水平。如果印度保持了与我国当时差不多的速度,有可能在2006年后的1年时间超过德国,5年时间超过日本。

印度真的可以复制中国的成功吗?

1年之内超过德国,绝对不可能!

德国2018年的GDP是4.0万亿美元,经济活力比日本好,至少2015年以来一直在上涨。最新消息显示,2019年德国GDP是3.8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德国可能会在4万亿这个台阶上徘徊一段时间。

印度什么时候能达到4万亿?

目前德国比印度的GDP多出1.06万亿,超出33%!印度如果以2019年的4.5%速度来,需要六七年才行,如果以最近几年最快的速度8%来,也需要三四年。

也就是说,印度想要超过德国,最少三年,最多7年,能超过,但是会很难。

再看日本,比印度高出了2万亿,超过印度本身的66%以上!印度以最慢速度来,需要15年左右,如果以最快速度来,需要8年左右。

总而言之,印度现在一下子超过了英法两国,不是因为印度有多强,而是英法这几年太差了。要想超过德国,需要用3-7年,超过日本,需要8-15年。

超过中国或者美国?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可能!


历史知事


印度在2019年的GDP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在2019年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9万亿美元,英国的GDP是2.83万亿美元,法国的GDP是2.71万亿美元,所以印度是现在第五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评价计算,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51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排在前面的日本和德国,印度方面人口众多,所以印度的人均GDP还是很低的,也就在2170美元,美国人均GDP是62,794美元。在2019年印度实质GDP增长率从三年前的7.5%降到了5%,但是逐渐发展成为了比较开放的经济体。

印度经济自由化是从1990年开始的,包括放松工业管制,减少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控制,以及国营企业民营化,正是上述两个方式加快了印度的经济增长。印度服务业是全球成长最快的领域,占印度经济总量的6成,帮助印度28%的人口就业,制造业和农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印度经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主要是因为印度经济体量比较大,而且印度方面人口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通过改革的方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英国,法国是属于欧盟,虽然现在英国脱离了欧盟,但是经济进一步不断下降,正是美国不断的对英法进行打压,不断的对欧盟征收关税,导致欧盟的经济逐渐失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顺便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产业链转移,同时主要发展服务业,所以经济快速的赶上。可以说印度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多元化的外交,但是对其他国家又没有威胁性,因为印度没有发达的工业,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依靠西方先进国家,所以印度的产品对西方国家没有什么威胁性,因此西方国家很放心的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印度。同时印度也有人口优势,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此消彼长的问题。

虽然现在英国已经脱离欧盟,但是英国可能面临一系列的经济调整,短时间内也不会快速的崛起,而法国的改革举步维艰,黄背心运动和公务员游行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的经济都不被看好。


江淮圣手


好多人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罗列一大堆!

印度人口近14亿,人均GDP才2000美元左右,GDP第五?近20年内,他会以看得见的速度,超越德国、日本,最终基本稳定在全球第三!

人均GDP从2000美元增长到5000美元,6000美元,保持基本的工业化,和平发展就可以实现;10000美元才是中等收入陷阱!印度GDP进入世界前三,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邱之鹤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小的,国家人口的规模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在古代的时候,冷兵器时代,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人口至关重要。人口越多意味着国家实力越强,所以统治者总是希望老百姓多生孩子。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在越国推行过这样一条法律: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他之所以这么做,目的也是为了尽快增加人口,以实现富国强兵。

不过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技术日新月异,使得他们可以靠着科技的优势,征服世界。那个时候英国是一个岛国,国家面积并不大,可是在全世界到处建立殖民地,因而有“日不落帝国”之称。他们可以靠着几百人,或者数千人,远征人口数亿的国家。原因何在?因为技术的落后,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极大。教科书中经常说清政府软弱无能,实际上单纯从军事实力上来看,清政府即使想打也是打不过。

不过好消息就是一百多年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出行方式的改善,特别是互联网的流行,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越来越容易。

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人口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因为技术的创新成本是非常高的,而学习别人的技术则容易得多。对于人口大国来说,他们老百姓的生产力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发达国家的优势实际上不断的被削弱。

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我们虽然技术人员的质量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是我们有着庞大的技术人口,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几十年以后,整个国家的素质自然就上来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美国呢?很多人忽视了重要的一点,美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口高达3.27亿人,世界第三位,国土面积也是世界第四,这才是最恐怖的。

对于印度这样的国家,只需要和平稳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国力必定慢慢增强,GDP超过英国,法国并不意外。因为英国、法国不过是人口几千万的国家,其潜力有限。

单纯从数字上来看,印度的经济大约相当于2006年的中国。换句话来说,印度GDP差了我们十几年。目前印度经济还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不过只要平稳的发展,不久的将来肯定能进入前三。印度毕竟是未来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核武国家,军力不弱,这种体量的国家和英国、法国本身就是不是一个量级。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根据2月19日欧联社报道称,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人口综述”发布最新报告表示,印度在2019年,GDP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位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之后,正式成为全球第5大经济体。

据印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按美元计算的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94万亿美元,不过增速从前几年平均高于7%的增速下降至5%,而英国的GDP为2.83万亿美元,法国的GDP为2.71万亿美元。

因此,印度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对此如何看待?

不吹不黑,我们客观看这个问题积极的一面:

首先,印度经济确实具有韧性,持续高增长多年,印度过去的经济增长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的,印度当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于几十年前的中国,未来确实有明显的潜力。

其次,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是欧洲传统的强国,但本身增长情况并不好,在发达国家中,欧洲经济体中的国家,扩张动力不足,即将是持续使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也未能有效拉动经济,印度的超赶,同时也显示了欧洲诸国的疲态。

最后,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是美国,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第三大经济体是日本,前三强里面,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国家,印度超过德法国和英国后跻身全球第五,预计未来将顺利超过德国,成为第四,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加。

接着说一说印度方面的不足:

对一个问题,应该辩证的来看待,我们需要看到印度优秀的一面,向印度学习,但同时也需要正视印度经济不佳的一面,以供思考。

第一,印度虽然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五,但印度和我国一样,人口众多,我国最新人口数为14亿,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国。印度最新人口数为13.54亿,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看人均GDP,印度仅超过2100美元,而法国人均GDP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4.5万美元。

第二,印度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2019年之前,印度的GDP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对印度的经济前景过度乐观,但2019年印度GDP突然从前一年6.98%的增速下降至5%,并且失业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资本出现了快速的外流,对印度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带来了明显的挑战。

第三,印度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印度走的是“先服务业后制造业”的路线,工业化不足,这使得印度经济增长基础不坚实,而且印度的发展过度赖外债,印度外债高达1.4万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仅有4000亿美元,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受到的冲击会较为明显。

对于印度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我们看到印度为经济增长作出的努力,也看到印度未来的巨大前景,但同时,印度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会使得印度经济很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带来的明显冲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表示,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将经济危机成功转嫁给日本,2008年又将经济危机成功转嫁到欧盟。而这两次经济危机的日欧经济特点都与当前的印度相似,所以他坚信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印度。


财经宋建文


这是个值得印度骄傲的成绩,但也仅此而已。如果由此得出印度“不可小视”亦或者“可怕”的结论,那就是真正的自欺欺人。

虽然国内媒体对印度的评价从来都是两个极端,但在某方面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印度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人口大国。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像战国时期晏子使楚时给楚王形容的那样“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印度人撒泡尿就能汇成一条恒河的巨大体量,只要人人都稍微努努力,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值,在国际GDP排行榜中就能上升好几十个名次。

这是值得印度骄傲的事情吗?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1978年成了共和国的分水岭,其后的我们开始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大步迈进。而在我们起步前的1978年,我们的GDP总量在全球排名第10名。

而其后的40多年时间里,我们十几亿人同心协力,终于冲到了第二的名次,“仅仅”上升了8个名次。

从我们40多年来的艰难历程来看,静夜史认为至少有两点结论:

一是以印度的巨大体量,只要不分裂,即便混吃等死,GDP名次也不会掉到100名之后,其起点就非常靠前,这是印度巨大体量的优势;

二是印度作为立志要做“有声有色”大国的国家,目标从来就不应该是超越英国或法国这样的二流国家,而相比于之前动辄上升几个甚至几十个名次的光辉战绩,后面的赶超最有意义,但也最难完成。

所以当前的所谓世界第五名,除了安慰自己确实很努力,实在不值得印度大吹特吹。在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与世无争的小国或者宁可做大国附庸的弱国,但这不是印度的目标,它的体量和雄心注定了它的目标是下一个美国。

而这样的目标,注定了当前的印度还差得远。而差得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印度几乎已经遭遇了难以逾越的瓶颈。

印度作为英国殖民者“赐予”的国家,从未进行过所谓的“革命”,是真正的“得国太易”,而因为人类历史上任何大国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基础。

因为没有革命的阶段,印度高层无法完成以旧换新的迭代,鱼龙混杂的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所谓的多党制。而因为无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印度始终对地方无法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这使得印度地方始终各自为政。独立几十年来,虽然依靠尼赫鲁的声望消灭了众多土邦,但无法改变印度一盘散沙的状态。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之所以能保持所谓的“稳定”,根源在于种姓制度的存在,这个根深蒂固的制度几乎将所有人安排得明明白白,底层连反抗的勇气都不复存在。

虽然印度独立以来,通过欺凌周边小伙伴达到了所谓的称霸南亚的目的,但国内的欠缺如果不补课,印度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流强国。

但当前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印度脱胎换骨了。再加上国大党失去了一党独大的身份,印度连靠统治者声望推行改革的可能都没有了。

而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以及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印度广大人口根本无法转化为巨大的人口红利,产生不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更无力建立起自力更生的工业体系。

所以当前的印度除了买就是租,这样连打巴基斯坦都费劲的水平,可想而知会有多差劲。

当然,印度统治者也不是没有努力过,比如印度从2010年开始,就开始通过修改GDP算法的方式提振印度经济。当把牛棚、牛粪等别国都忽视的东西计入GDP后,印度经济果然高达7%,成就了所谓的印度奇迹。

但奈何牛粪总有不够的那一天,于是印度GDP不可避免地在2018年之后开始每况愈下,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4.5%。

虽然印度一再宣称其在2019年GDP总量达到2.94万亿美元,美国某机构更是根据所谓的购买力计算方式表示印度的GDP总量早已超过10万亿美元,但印度经济中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

而从这些过山车一般的经济数据中,也大概能看出,只有印度这个渴望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国家才紧盯GDP数据不放松,才会为了所谓的漂亮账面而不惜以牛粪滥竽充数。

而更令人不齿的是,莫迪政府为了规避所谓的社会矛盾,对内奉行所谓的“大印度教”主义,公然煽动国内种族对立以此获得所谓的支持;对外则频繁挑衅邻国转移民众视线。而这样扬汤止沸的做法,除了“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再也没有其他可能。

在静夜史看来,也许印度真的很努力,连造假的样子都那么迷人,但作为所谓的大国,印度从一开始就跑偏了,这也注定了它的所谓努力注定会得到一个南辕北辙的结果。

今天的我们,可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喊上一句印度加油,但绝不至于自欺欺人到认为印度是我们的对手,毕竟,它不够格。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201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4万亿美元,超过英国的2.83万亿美元和法国的2.71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印度GDP能够超越英国和法国这一点都不能奇怪,其实早在2018年,印度与英国的GDP差距都非常小了,印度只要保持国内局势稳定,经济政策稳定,持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那么印度的经济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国际机构的预测,印度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印度将在203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虽然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印度还是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的:

第一、印度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印度位于南亚地区,占据南亚的主体位置,东南方向、南方和西南方向三面临海,地理交通区位可谓是非常的优越。

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土地利用面积大,建筑成本比较低,有利于开发利用,这也是印度能够养活13亿多人口的重要原因。

第二、印度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数量众多的年轻劳动力。

印度人口13.52亿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二,13.52亿人口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很多跨国公司看重印度市场的重要原因。印度不但人口多,而且印度的人口结构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这为印度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印度能够凭借人口优势获得发展的好机遇。

第三、印度政局比较稳定,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印度建立了民主的政治体制,这使印度政局比较平稳,不会发生剧烈的政治动荡,这为印度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印度虽然与巴基斯坦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但是印度在双方的对峙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地位,近些年虽然双方冲突不断,但是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这对印度经济的影响比较有限。

综上,印度是一个具备很大发展潜力的国家,虽然现在印度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印度的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总有一天印度会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