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战“役”最前沿——记郏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冯伟标

中国法治河南讯(记者张峰利通讯员曹志波)冯伟标,男,36岁,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内科主治医师,呼吸内科副主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担任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组组长,感染性疾病科总负责人,郏县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县级专家组成员。

奋战在战“役”最前沿——记郏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冯伟标

2020年的春节,当人们欢呼雀跃,为即将到来的假期和美食欣喜若狂时,一种陌生的病毒正悄然袭来,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阻击战,打破了郏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冯伟标往日忙碌但相对规律的工作,当疫情来临时,拥有丰富呼吸科、感染科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他,被医院任命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组组长,郏县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县级专家组成员。问及他有何感想时,冯伟标主任憨厚的说道:“在疫情面前,我义无反顾,必须迎难而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生,我不上谁上?”因为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郏县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又是发热患者最多的区域,也是这场战“役”的最前沿,危险性不言而喻。面对高风险“地带”,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领头雁,冯伟标主任除了负责发热门诊筛查工作外,还要肩负全院发热病人的会诊以及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建设的合理布局等工作。自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那一刻,他就一直以医院为家,吃住都在医院,为了规范发热门诊布局,他与院领导多次沟通,共同商讨,夜里一点钟还能看到他在医院大门口“踩点”的身影。面对犹如潮水般涌来的发热患者,他没有丝毫退缩,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1月29日,郏县人民医院拉响了疫情“警报”,冯伟标主任的心提到的了嗓子眼上,每天从早到晚,只见他忙碌的身影,不是在发热门诊查看化验单,就是在会诊病例,发热门诊所有值班医生看过的病人,他都会进行第二道把关。每次轮到他值班,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岗,生怕快要下班的同事坚持不住。生活中,他更是一位大哥,他总是把最热的饭菜留给同事;工作中,他还是一名信息员,对于认真工作的他,每天都会在发热门诊查看各种报表,坚决不漏一个,不错一个,总是把各种需要上报数据的资料,条理清晰的通过网络报告给办公室;理论学习上,他总是孜孜不倦,经常抽空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如何用最短时间发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对于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每一次的内容变化,他都一一细致琢磨,自己掌握后,第一时间对发热门诊医生进行培训,做到一一讲解,人人过关。在防护方面,他对医师们都会严格把关,从七步洗手法到穿脱隔离衣、防护服,每一个流程他都要求全体人员熟练掌握。疫情阶段,忙碌的几天时间里,他瘦了八斤多,见他又黑又瘦的憔悴模样,同事们都开玩笑的称他为“大叔”。

每天,新增的病例,潜伏的感染源,致死率……刷新着我们粗浅的认知。看似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疫情,却近在咫尺。

记得那是大年初四,冯伟标主任接诊了一位从武汉返平人员孙某,患者乏力、低热、腹泻。对新冠肺炎敏感的他,脑海里第一印象就是这个病人是少数病例的典型症状。经过一系列的化验检查,初步判断该患者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高度疑似病例,作为县级专家组成员的他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专家组迅速按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会诊和隔离治疗,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检查,采样,标本连夜送至平顶山市疾控中心检验,这一切,忙完已是晚上十一点多钟,冯伟标主任还没吃上一口热饭。脱下带着汗味的防护服,摘下防护面屏,看着他那布满压痕的面孔,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幽默的说:“这个发热病人的检查做完了,我也能安心吃口饭了,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吧,但愿他没‘中标’”。一天后结果显示核酸阳性。他未能幸免,但幸运的是我们及时的确诊,上报,经过精心的治疗,一周后,该患者痊愈出院了。看到患者痊愈,一切的付出,我们觉得都值了。

整天忙碌的他,春节以来都未回过家,家里六岁的儿子想他时,给他发来视频,他总是安慰儿子说:“爸爸太忙了,很多病人在等爸爸看病呢,等疫情过了再好好陪你……”,作为专家组成员的他深知随时会有人打过来电话请他会诊,生怕联系不上,每次没等儿子说完,他就匆匆挂断电话。

在疫情面前,他与奋战在战“役”最前沿的同事们,心怀大爱、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群众筑牢了生命健康防线。作为共产党员,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身份与病毒作斗争,以共产党人的信仰鼓舞自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