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小學前,這些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指的是孩子在七歲前養成的習慣足以影響一生。

在該培養孩子好習慣的年紀,家長一定不要偷懶。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上小學前,就要培養好習慣。

這樣上學時就會受益。

在孩子上小學前,要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

孩子在上小學前,這些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父母的都想替孩子做所有的事,省得孩子會犯錯,但這是不可能的。

而越早培養孩子的獨立,家長後面更輕鬆。

上小學之後,孩子要開始獨立處理自己事情,例如作業,看書等。之前包辦的越多的家長,在孩子上學後更不輕鬆,因為要督促孩子的作業。

而早已獨立的孩子,就會自己主動寫作業,讀書等,因為他知道讀書是自己的事,他應該自己做。

2、教會孩子懂禮貌,講文明

懂禮貌,講文明應該是每個孩子的基本素養,尤其是開始上學的孩子。

因為他要面對老師和同學,要主動打招呼,舉止文明,才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歡迎。

在上學之初就受到別人的喜愛,這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鼓勵,為了保持下去,他會更加懂禮貌,講文明。

所以,在孩子上學前,就培養孩子的懂禮貌,講文明習慣,是為了他好。

孩子在上小學前,這些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3、教會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孩子在3歲時就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他會說這個是我的玩具,那個是媽媽的。

但很多時候也會把別人的東西搶過來說是自己的,有時候去別人家裡看到喜歡的東西,會拿走,在他看來,我很喜歡就想要。

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孩子區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以免上學後還鬧出亂拿別人的笑話。

更以防被別人說“小偷”。

4、教會孩子學會分享

吃東西的時候讓孩子先給長輩,然後自己最後吃,有玩具時,讓他主動跟別人一起玩。

家長可以在這方面做示範,吃東西的時候主動給別人,那孩子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

以前在爸媽的庇護下,孩子不分享不會被別人說小氣,但上了小學後,如果孩子還是不會分享,就會遭到別人的攻擊,說他小氣鬼,不願跟他玩了。

要知道,小時候孩子交友都是通過分享來的。而交友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上小學前,這些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5、教會孩子知錯就改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但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小,一時心軟不讓孩子道歉,你的心疼可能造成孩子錯誤的認知:我沒錯。

讓孩子學會知錯就改是為了孩子認識錯誤,今後不再犯錯,而不是包庇孩子,尤其是孩子開始懂事時。

6、7歲的孩子已經懂事了,再補讓孩子知錯就改,等於是縱容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告訴孩子,犯錯不怕,最重要的是知錯就改,我們還是愛你的。

在孩子承認錯誤前,給孩子勇氣和保障,他才敢承認而不是逃避。

知錯就改的孩子,實屬難得,是孩子可貴的品質。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6歲前不管,以後就管不了了。

6歲正好是孩子上小學的年紀,有些好習慣培養了,利於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如果你有更多的好習慣,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