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武漢封城的那一天,3歲的丫丫正跟媽媽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兒科血液病房治療。


2018年12月底,丫丫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了治病,丫丫的媽媽帶著她從赤壁來到武漢。“2019年初開始在協和治療,剛開始我還是從單位請假,後來因為治療週期長,沒辦法就辭職了,全程陪著孩子在武漢看病。”丫丫的媽媽告訴我們。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丫丫跟媽媽一起聽醫生講片子

上個月,丫丫因為膿毒血癥引起的發燒再一次來到武漢協和醫院,需要一週左右的住院治療才能退燒。就在丫丫正在治療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徹底爆發,武漢也很快封城。


大年初二才結束治療的丫丫,只能跟媽媽一直呆在病房裡。“媽媽,我能去活動室玩嗎?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回家啊?”年幼的丫丫還不能理解正在發生的一切,只是好奇為什麼自己不發燒了媽媽也不帶她回家。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本來應該是初二出院的,但是因為我們實在沒地方去,醫院就讓我們繼續住著了。”


丫丫所在的武漢協和醫院兒科血液病房,有2個病區77張床位,一共有35名護士,這裡的病人80%以上都是白血病患兒。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已經有14名護士支援一線,除去目前在家隔離觀察的人,目前我們只有15個人在兒科血液病房在崗。”兒科血液病房的李護士長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採用的是兩班倒的大夜班制,下午16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算一班。”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兒科副主任吳小豔教授為隔離病人準備實施操作

相比普通孩子,兒科血液病房的孩子們身體免疫力要差很多,隨著疫情的不斷深入,科室也出現了疑似病例的患者。針對這樣的情況,每一個疑似病例都採用了相應的隔離措施,並由科室護士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護理。“目前,已經有9個疑似病例解除隔離,還有5個仍在隔離觀察期。”


因為封城,很多治療結束的孩子回不去家,沒有租房,也找不到旅店。疫情發生以來,兒科血液病房最多的時候有58個孩子,加上每個孩子都有陪護,因為沒有地方去,他們很多人就暫時都滯留在醫院。


如果治療結束的孩子不能按時出院,那麼後面需要治療的孩子就可能沒有床位。遇到像丫丫這樣“有家難回”的情況,醫院也是兩難。“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我們也希望爭取一個病房只住一個孩子。”李護士長告訴我們。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辛苦的醫護人員每天都奔波在病房之間,盡全力守護每一個孩子

愛佑兒童醫療項目在與全國定點合作醫院瞭解一線情況時,得知科室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想辦法,為家長們解決燃眉之急,也為醫院緩解病床壓力。”愛佑兒童醫療高級項目經理梁晨說道。


愛佑擁有15年的兒童醫療救助經驗,但這一次,我們面臨的並不是單純的救助問題,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如何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去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患兒。


很快,愛佑就通過貝殼公益與武漢當地的自如取得聯繫,建立愛佑“抗疫中途之家”愛心公寓,並與醫院共同制定了申請流程和制度。在多方通力合作下,2月8日,第一戶通過審核並通過排除感染風險檢查的患兒家庭順利入住愛心公寓。之後,我們也一直在陸續幫助更多的家庭。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丫丫跟媽媽入住後發來的愛心公寓圖片

目前,愛心公寓的每一套房源都有一個微信聯絡群,群內多名自如工作人員、愛佑派駐武漢協和醫院的醫務社工金樂以及愛佑兒童醫療項目工作人員線上協同,幫助入住家庭解決各種需求。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幫家長解決各類入住問題

2月18日,丫丫和媽媽也住進了愛心公寓。


封城無法回家的他們 住在愛心公寓裡

入住後,丫丫媽媽向愛佑工作人員報平安

“能自己買菜做飯,而且空間也很富餘,真的很好了已經。”雖然只是暫時棲身之地,但丫丫媽媽也很知足,她現在就盼望著疫情結束了第一時間回到家裡,一家三口早日團聚,也盼望著丫丫的病能夠徹底好起來。


2020年註定是會被我們每一個人記住的一年,突發的疫情讓我們見證了太多的感動瞬間,無論是迎難而上的白衣天使,還是堅守崗位的普通人,亦或是千千萬萬通過各種渠道奉獻愛心的網友,都讓我們無數次因為善良而動容。疫情迅猛,但願每一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武漢加油,我們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