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口罩使用指引


【转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口罩使用指引


【转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口罩使用指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口罩使用指引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为指导公众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口罩,参照《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肺炎机制发〔2020〕20号),制定了公众在不同场所使用口罩的指引,供参照执行。


适用人群

适用于普通公众。不适用于各类病人、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


适用场所

适用于居住场所、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不适用于医院、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口罩的类型及选用

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推荐使用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或一次性医用口罩(YY/T 0969)。普通公众推荐优先采用一次性医用口罩。


普通公众不推荐使用颗粒物防护口罩(GB 2626)、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和防护面具(加p100过滤棉),这类口罩留给抗击疫情一线人员使用。


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没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公众,短时间去非医院类公共场所、搭乘市内公交车辆可视情选用。


不分区域均需要戴口罩的场所

01

发现新冠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处于病人送医后的14天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

02

排查新冠肺炎重点人群的场所。

03

对外服务为主,来往人流量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

04

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包括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限工作人员戴口罩)等。


可以分区域选戴口罩的场所

室外场所,以及对于没有发现新冠疑似患者、确诊患者,或新冠肺炎患者送医、密切接触者隔离14天后的居住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分区域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01

办公场所。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的办公室需要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人员可以保持1米以上、通风正常的办公室,可以不戴口罩或戴非医用口罩。

02

会议室。通风良好、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时,可以不戴口罩。密闭、开会人员较多时,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03

生产车间与测试室。车间通风良好,工位相对固定的或人员基本保持1米以上间距的,可以不戴口罩(生产工艺常规要求佩戴口罩除外)。

04

仓库。人员间隔保持1米以上时,可以不戴口罩(生产常规要求佩戴口罩除外)。

05

室外场所。人员不密集,人员间隔保持1米以上时,在室外场所可以不戴口罩,或佩戴非医用口罩,按生产常规要求佩戴。

06

大堂、室内通道、走廊。人多时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07

电梯内。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08

居住场所。居住场所一般不需要戴口罩。但有新冠肺炎病人及其接触者时,以及到访人员可能有接触史时,同住人员都应该戴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


注意事项

01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探索试行色卡分级,红色卡(必须戴口罩),绿色卡(可以不戴口罩),色卡在显著位置放置。

02

口罩不用时,可以挂放在通风清洁处。口罩重复使用可以参照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口罩紧缺时期公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参考方法》。

03

废弃口罩要丢弃在废弃口罩专用垃圾箱中,每天对垃圾箱中的口罩喷洒消毒,经常对垃圾箱盖拉手进行消毒。

04

机关企事业单位坚持体温监测。有发热等症状者,主动报告并就医。打喷嚏时用肘部衣服或纸巾遮挡,不用手遮挡。注意保持手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