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如无影狂魔......神武大地为之震颤,疫情来势之凶却抵挡不住九州暖流,全国军民齐上阵,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严峻疫情态势,没有旁观者,抗击疫情不仅仅是白衣天使的职责,更是每一位普通人肩上都应挑起的社会责任。“雨衣妹妹”挺身而出;社区党员们勇当志愿者;小区物业集中配送蔬菜......而在我的身边,我的父母诠释了在鲜红旗帜下坚毅前行的身影。


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我的母亲是一名党员,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她在医院物资采购与管理岗位上彰显出了对工作的那份认真与严谨。在特殊时期,面对防护物资调集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调集到急缺物资,母亲想尽了办法。在这些日子里,我几乎见不到母亲的身影,她总是早出晚归,没日没夜的忙碌着,经常半夜还听见母亲用沙哑,几乎哀求的语气和一些商家打电话,我听得最多的一句:“我们医院疫情物资真的太缺乏了,我们很需要这批口罩、防护服,倘若没有这批物资,我们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就得不到保障,将面临着巨大的感染风险......”母亲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多次调集到口罩、手术衣、防护服等物资,并对每一种物资,都做到认真研判,严格把控质量关,充分确保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安全使用。


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奋斗在一线的妈妈


在疫情期间,母亲被借调到区应急医用物资中心工作,中心刚开始设置在母亲的医院里,在此期间,母亲没回家吃过一顿饭,有时因太忙了,根本顾不上吃饭、喝水。有一天晚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手捂着肚子,当看到母亲吃药时才知道她的胃和腿的老毛病犯了.....我很担心母亲的身体,第二天晚上在家熬了粥给还在医院加班的母亲送去。透过门缝看到母亲瘦小的身躯在物资库房里蹒跚着,手里拿着本子和笔,歪着头,用脖子夹着手机边打电话边在本子上记录着,瞬间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母亲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了巨大努力!她听说本地有隔离衣生产厂家了,还亲自到厂里考察,并私人垫付资金购买了首批隔离衣。我区在开展医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中取得了成效,在区组织部的推荐下,母亲于2月11日接受了成都电视三台的采访。


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我的父亲在医院后勤保障科工作。在疫情爆发时,医院被列为收治隔离点,后勤保障工作十分繁杂,父亲日夜奋战,积极参与老院区隔离病区的设立和新院区隔离病区的筹建。除此,他还主动加入医院预检分诊队伍,为来院人员作体温检测,询问登记和分诊咨询等工作。


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2月4日的半夜,医院ICU重症病区发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父亲连夜赶到现场,立即对病区及净化空调的通风系统开展消毒和过虑网更换工作。父亲穿着防护装备,戴着护目镜在狭小的空间里艰难操作,在操作中由于护目镜起雾,致使头部被磕伤,直到天亮完成工作后才卸下防护装备进行伤口处理。


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是我的榜样,更是我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作为一名医学生的我,在此次疫情中明白迎战疫情,一方面需要敢于迎难而上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从大一开始,我们定当打牢基础,秉承大学至善,大医精诚的思想理念投入医学AZQ学习之中。在疫情足不出户期间,我完成了下一学期的部分医学专业课程预习,弥补了上学期存在的知识漏洞。我将以更高标准的要求约束自己,在医学求学路上脚踏实地,严谨求实,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合格医生而持续奋斗,坚信日后的我们,定能披上白色铠甲奋斗在前线!


齐战疫情—我的父母


在前进道路上,有困难更有希望,疫情过后,我想首先以书信的形式感谢为此次疫情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逆行者”们,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祖国的脊梁骨才挺得更直!


据悉,笔者的父母分别是:

朱红秀,高级工程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医学装备科 副主任;

袁显冬,助理工程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后勤保障科 空调班组 组长


此次疫情中还有更多的“逆行者”舍小家顾大局,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头,将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责任担在肩上,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向最美的“抗疫英雄”致敬。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冲锋在前英雄,疫情面前,众志成城一定能度过此次难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