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肥用了大量的有机肥,为什么没有效果?

A雨小宝


底肥用了大量的有机肥,为什么没有效果?在农村,农民在种植作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在开始播种的时候,农民使用了大量的有机肥,作物生长状况并不好,仍然像缺少施肥一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第一,种植地块土质极度贫瘠。农村有些土地,不是固定的种植久远的土地,土质贫瘦,地力贫瘠,土壤含腐殖质太少的沙地、泥地,如新开垦的河边地块,山坡泥地等等,从未种过作物的地方,连野草都很难生长的地方,在作物播种时,使用了大量的农家有机肥,结果肥效甚差,庄稼仍然生长不良好。这主要是土壤地力差,非常贫瘠,缺少腐殖质,所施的底肥根本满足不了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用了大量的有机肥,结果肥效仍然很差。


第二,底肥因存放时间过长失效。在农村,农民堆制的农家有机肥。如家禽粪肥、家畜粪肥、杂草堆肥等等农家有机肥,放置在露天场地上,风吹日晒,雨淋雪压,从无遮盖,在恶劣的存放环境中,动植物下脚料和残体在生物化学过程后,所形成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肥料,被雨水溶液稀释后,并随雨水一起流走,还有有机物转化成的气太氮肥被高温而挥发了,使肥料的养分全部或部分失去了,变成毫无肥效的含有腐殖质多的杂土一堆。这种现象,在农村大有存在,在播种时,这种有机肥使用量大,也是没有肥效的。


第三,底肥因质量太差肥效有限。有的农民堆制的农家肥料,杂草、畜粪、禽粪等等主要肥源量的比例过少,而杂土比例过大,含肥料量实在太低了,肥料质量太差。还有,好的肥料处理不当,腐烂熟透程度差,基本上是生料,没有通过充分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肥料转化肥效程度差,几乎没有肥效。这样的肥料,在播种作物时,使用量非常大,也没有什么肥效。因此,作为作物的底肥,必须堆制发酵腐烂熟透后,通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后转化成氮磷钾充足的营养物质后,才能使用,才有很好的肥效,否则是没有肥力的肥料。


总之,作为作物底肥的农家有机肥,必须是要通过高温发酵腐烂熟透后转化成肥力充足的肥料,避免肥料营养物质因存放环境恶劣而失效,并且使用时保质保量,依据土壤地力合理考虑使用量,达到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大别山鹰】答疑:底肥用了大量的有机肥,为什么没有效果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没有效果,下面我就来讲给你听:

所谓有机肥是采用天然动物粪便、植物茎杆、饼肥、塘泥和田园土等的统称,不同的基质所含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也各不相同,加上加工沤制方式不同,所产生的肥力和后劲也不相同。再者,有机肥是一个氮磷钾含量一般,但有机质含量较多,因此虽然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后劲足,必竟不是单一的元素肥料,特别是对一些需要某种营养元素高的作物来说,虽然施足了有机肥,但由于含量不能满足生长需要也是不行的,还应该及时补足所需的氮磷钾等单一元素肥料。

在植物生长中,不同时期有不同养分的需求,例如,在栽培期以农家肥为主,有利于根系生长,促进根须吸收,向植株提供足够的养分。而到了植株开花结果期,由于养分消耗大,既需要利于植株生长的氮元素,又同时需要有利于开花和果实膨大的磷钾元素,有的还需要硼、锌、钙、铁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因此,如果我们在种植过程中,认为只要施足了大量的有机肥就能保证作物的丰产的看法是片面的,应当予以纠正。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大别山鹰


有机肥的使用出现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在此分两大类(不包括病害这一类),第一类是生产企业的原因,第二类是使用方面原因。

第一类生产企业的原因

企业生产控制方面的原因里面涉及到质量控制,在这里重点讨论养分、pH、氯离子含量、含盐量、阳离子交换量、腐植酸、小分子脂肪酸、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因素。这些内容有很多并不出现在有机肥料行业标准里面,但却不得不注意。

01

养分

由于原材料本身养分低或发酵生产工艺原因,有些企业的有机肥发酵出来,其养分并不合格,加上有些厂连化验室都没有,一批产品就这样迈向了市场。

有些企业检测发现养分不够,但也舍不得添加化肥补充,也使这些产品迈上了市场。无肥料登记证的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在市场上流通,一般是直接面向用户,这一块特别难以监管。

02

PH

原材料本身pH就各有不同,在发酵过程中,pH变化也较大,如果发酵过程控制不好,有可能发酵出来会发现pH在8.5以上,或5.5以下。

特别是过酸的产品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或死亡,而过碱的有机肥料,由于南方土壤普遍偏酸,危害反而不大。

03

氯离子含量

一般没有人会去检测氯离子含量,但有些原料却含有不少的氯离子,特别是在严重忌氯的作物上使用时,会出现严重问题。

也有些厂家使用氯化铵这一类含氯化肥加入到有机肥中,以提高总养分中的氮,这也是导致氯离子含量增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04

含盐量

肥料盐份高,就好像把一包食盐洒到有限的地里,作物很受影响。一般来说,生活污泥、厨余垃圾等原料的盐份较高,不耐盐的作物会出现黄叶、掉叶、萎蔫、死亡等现象。有人认为,当堆肥EC值小于9.0ms/cm3时,对种子发芽没有抑制作用。

05

阳离子交换量

一般腐熟的有机肥,其阳离子交换量大,保肥肥力,缓冲能力强,对pH、盐份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对于维持土壤的良好状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没有腐熟的有机肥甚至是晒干就卖的粪便,其阳离子交换量极低,起不到应有的缓冲效果,相反,还会危害土壤本身的缓冲效果,造成作物生长障碍。

06

腐植酸

新鲜原料几乎不含有腐植酸,腐植酸是在有机肥发酵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以高温发酵(大于50℃)尤为明显。

腐植酸与铵、钾、钠结合,具有刺激作物生长的功能,也具有易吸引的效果,也可提高作物抗逆性,促产,促萌发,腐植酸更可因为其交换能力而增强土壤缓冲能力。

07

小分子脂肪酸

低级脂肪酸对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小分子脂肪酸易招引苍蝇,这比较容易观察出来。

一般来说,小分子脂肪酸存在于未腐熟的物料中,如新鲜鸡粪等。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小分子脂肪酸会抑制种子萌发,会抑制根系生长。

08

重金属

重金属会在植物中积累,最终通过食物链集中到人身上,对人造成伤害。同时重金属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损害。

由于设备昂贵,大部分企业是没有设备对重金属进行检测的,农资市场到现在才多见执法部门对重金属进行检测。

09

有害微生物

堆肥温度在50℃以上的时间不少于5天,可以杀死病原菌及虫卵,达到无害化。

但实际上很多厂家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水平原因,未能达50℃以上或达到了却时间维持过短,大部分蛔虫卵、大肠菌群等未能大部分杀灭,这就影响了作物健康生长。


江小潭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于题主提出的,底肥用大量的有机肥,为什么没有效果?这个问题,卫农以为不可能没有效果,只可能是效果不太明显而已,对此卫农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有机肥的种类。

有机肥包括腐熟的农家肥,以及工厂加工的商品有机肥。其中农家肥比较复杂,既含有畜禽粪便、人粪尿、油渣、豆饼,麦麸、酒糟、醋糟等粮食下脚料,也有用杂草、树叶、厨余、作物秸秆等沤制的农家肥,还有农民搜集的各种土杂肥也是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的原料来源也比较杂,尤其是有些小企业生产出的有机肥,甚至可能不合格。

二、有机肥的作用。

有机肥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改良土壤的。就是通过施用有机肥,破除土壤板结,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益菌群数量,培肥地力,有利于农作物根系良好生长,以及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三、有机肥的肥效。

有机肥不是速效肥,而是长效肥,其施入土壤以后,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转化过程,才能逐渐被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且有机肥养分种类虽然比较全,但是含量比较低,依据有机肥标准,只要氮磷钾含量大于5%就是合格的。但是由于有机肥的原料不同,往往许多有机肥养分含量,可能还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再加之有机肥的肥效比较慢,因此施用后效果会不太明显的了。

四、有机肥的施用。

有机肥一般来说都是作为底肥施用的,以苹果树为例,底肥都是在秋末冬初施用的,就是为了给有机肥有一个比较长的转化过程。再就是施肥要与浇水相结合,好让养分能够融化,如果施肥的时候,土壤墒情比较差的话,有机肥也就不容易转化的。由于有机肥养分含量比较低,转化比较慢,因此在施入底肥的时候,最好能够同时施入复合肥,这样的话,长效与速效相结合,才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的。

综上所述,有机肥由于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低,肥效发挥比较慢,加之有机肥原料来源比较复杂,以及施肥时如果土壤墒情比较差的话,让人感觉没有肥效,其实并不是没有肥效,而是肥效比较慢。在施有机肥的时候,首先要购买合格的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以及农作物的需要合理施用,其次是施肥要与浇水相结合,最好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施入比较好。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原因有七

一是,微生物含量高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效果较好,微生物含量低的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欠佳;

二是,生物有机复合肥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方含量高的效果好,配方含量低的效果差;

三是,生物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土壤墒情好的年份效果好,遇到干旱的年份效果不佳;

四是,生物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复合肥与速效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好,单一施用的效果反应较迟!(与化肥混用要注意化肥用量不能过大。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对生物有机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注意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

五是,生物原料中有机质含量高的效果好,有机质含量低的效果稍逊;(生物肥中的有效菌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条件是有机质。而80%以上的果园菜地都在施用无机化肥,土壤板结透气性差,使得一些厌气菌大量繁殖,如镰刀菌、齐整小核菌等。更严重的是有机肥极度缺乏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了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合格的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质能达到40%一般用量达到80公斤左右坚持俩三年效果会非常明显。)

六是,将生物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既作底肥又作追肥的效果好,仅作追肥的显性效果不足;

七是,要注意施用时的地温和方式!(果树)

首先地温要在5~35℃内施用,低于5℃生物有机肥中有效菌种不能发酵繁殖,高于35℃菌种会被烧死。搭配使用要注意隔开单独施用,不要和大化肥(氮、磷、钾)同时混合施用。有些果农为图方便常和大化肥同时施用!正确的施肥方法应采取放射性沟施,挖30厘米宽、25~35厘米深的沟,先施入大化肥,填一层10厘米左右的土,再施生物肥。这层隔离带减少了大化肥水溶下渗后杀死其生物菌种的机会。


大宝知识人


底肥用了大量有机肥却效果不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

1、有机肥质量很差。比如有些用淤泥、工厂下脚料等制造,本身里面有机养分很少。

2、有机物料没有进行发酵腐熟,并且土壤内微生物不足,使得有机物料的养分释放不出来,没法发挥作用。

3、某些养分缺乏,造成养分供应不平衡。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很可能我们使用的肥料里面某种养分严重不足。这个短板,会使其它养分也难以发挥作用。

4、土壤环境恶化。比如酸化板结,粘重不透气等,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希望能对您有用,谢谢。



生态种植技术


如果你依靠底肥种植各种农作物,有明显的效果,我说你错了,如果你不是在生产无公害的农作物,就没有必要去大量使用有机肥来代替化肥,这得有有机肥的特性决定的。

我们知道,有机肥分很多种,有以农家用腐叶土呕制的农家肥,有以鸡粪、猪粪、鸭子粪为主有机肥,同时还有以花生饼和豆柏为主的饼肥,以及一些商家生产的商品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如果大量的所用到田地里,可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可以起到解磷解钾的作用,促进化肥的利用率,它是农业生产当中必不可却的有机肥料。但是由于近些年农民大量使用复合肥,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导致增肥不增产的现状,于是一些农业专家就建议少使用复合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以此来改善土壤结构,活化土壤,达到增产的目的。

可是如果一味的只增加有机肥的投入,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一年还可以,如果两三年以后,不但起不到增产的作用,还会使土壤瘠薄,造成产量降低,除非你是为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因为有机肥和化肥相比,有机肥不仅肥效持久缓慢,肥料当中的养分利用率非常的低,何况一些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非常的低,以群众认可的人粪尿为例,含氮量只有0.5%,含磷0.13%,含钾0.19%,一般的情况下这些有机肥多少含氮的有机肥,就是尚品的有机肥含氮量也只有5%,其他的都是有机质,但是农作物需要的是大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不同的配方都能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主要合理的所用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的有机肥参差不齐,一些打着含有各种微生物,有益菌的复合肥都是一些噱头,都在过度的宣传有机肥的性能,要知道一些有机肥当中的有益菌在土壤当中是起不到增产的作用,它的效果只是让土壤能够更好的吸收和转化复合肥的利用率,所以要想获得高产还必须根据土壤的肥力和种植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搞好配方施肥,以满足各种农作物营养需求,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乡里乡韵


为什么很多农户用了大量的有机肥而效果很差呢?其实原因有很多,比如有机肥的质量,有机肥的使用时间,使用方法以及效果很差的对比。今天我总结了关于有机肥的6大特点,带大家了解有机肥。

1.有机肥的种类。

原则上说所有含有机质的都可以统称为有机肥。包括我们常见到的农家粪肥,鸡粪,牛粪,羊粪,鸽子粪,鸭粪等等。还有很多工业的副产品,比如药厂药渣,玉米下脚料,大豆下脚料,花生壳,蘑菇渣,木薯粉等都可以统称为有机肥。

2.商品有机肥的标准。

按照国家规定,有机肥的标准是525的标准,氮磷钾要大于5%,有机质大于45%,水分低于30%。所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肥料,在有国家的证件齐全的情况下,可以都称为商品有机肥。

3.有机肥的使用时间和方式。

不管是水果还是蔬菜,有机肥多数都使用在底肥上。底肥使用有机肥,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和方式。一般在以果树为例,使用有机肥是在摘完果实以后,在不破坏根系的情况下使用。当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挖坑施肥容易伤害果树根系,造成根系养分吸收不足,产量降低效果不好。假如直接把有机肥撒在果园土壤表面,吸收较慢,改良土壤有限,效果也不好。

4.有机肥的肥效对比。

大家要明白,我们使用有机肥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通透土壤,让根系更好的在土壤中吸收养分。经常发现很多农户会拿有机肥和大量元素以及复合肥做对比,当然效果很差。复合肥等大量元素是给水果蔬菜提供养分的,而有机肥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所以不对称的对比就容易出现效果差的情况。这些肥料要合理的,相互配合才会有好的效果。

5.有机肥的质量。

市场上的有机肥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原料不同。很多有机肥的原料是需要经过1-2年才吸收的,所以效果很差。高品质的有机肥,有机质会迅速被菌类分解转化成小分子有机质,改良土壤,让植物吸收养分。

有机肥的原料不同以外,有机肥的腐熟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有机肥是没有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使用后不但起不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二次发酵还会造成根系受损,引起烧根伤烧苗的情况。

6.有机肥的用量。

不管什么样的肥料都要合理使用,用量太大都会危害土壤,有机肥也不例外。有机肥一般在使用时,商品有机肥推荐用量在800斤~1000斤,同时最好配合微生物菌肥一起使用。农家粪肥由于有机质含量较低,使用量可以适当的增加,最好在2000斤左右。过量使用有机肥会造成土壤中别的元素增加,比如氮肥过量,肥料过量也会造成根系和土壤中的养分,争夺水分。肥料会把根系的水分析出,最后造成伤根伤苗。

综上所述,有机肥要有合理的用量,合适的使用时间,合理的使用方法,高品质能被土壤吸收的有机肥,这样的有机肥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土壤大管家


底肥是施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作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施用底肥一般要从底肥的种类、数量、肥料品种及施用的深度四个方面考虑。

从种类上看,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厩肥、绿肥和饼肥)最适宜作底肥施用,此外氮、磷、钾和微肥也皆适合作底肥。

要确定底肥施用数量尤其是化肥施用量,必须考虑土壤肥力高低,在有机质低于1.2%的土壤应施用3立方米/亩以上的有机肥。当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低于作物施肥有效临界值时,就应首先选择底施这些肥料,尤其是作物在前期需要较多的磷肥。

各种肥料作底肥的具体用量可参照当地多年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及目标产量等综合因素确定,一般高肥力土壤上氮肥总用量的30%左右底施,中、低肥力土壤则有50%~70%的氮肥作为底肥,而磷、钾肥及微肥尽可能一次全部底施。

从肥料品种上看,氮肥中的碳铵,磷肥中的普钙、二铵、钙镁磷肥、三料,钾肥中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微肥中的锌肥、锰肥等,都适宜作底肥。

从深度方面讲,一般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与全耕层土壤均匀混合,以利于作物不同根系层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于移动性差,且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故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上层主要满足作物苗期对磷的需求,下层供应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磷素营养。

蔬菜栽培中,底肥的使用非常重要。而生产中,又存在很多因为底肥使偏造成的问题,如何通过测土进行调整呢?

底肥搭配是养土前提

首先,有机肥的施用量要足。据了解,超量使用有机肥仅仅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棚户有机肥的用量普遍不足。资料显示,一亩蔬菜消耗的有机质约为2000公斤,所以施用足够的量才能将消耗的有机质补上。一般建议每亩有机肥的用量要达到万斤左右,可选择优质的禽畜粪肥、稻壳粪、优质秸秆等,当然也可以采取优质商品有机肥混合使用的办法。

其次,加入适量的化学肥料和生物菌肥。为了保证底肥能充足的供应蔬菜整个生育期生长的营养,底肥中常采取有机肥混加化学肥料的方法。通常把所需磷肥的100%、钾肥的20%-50%、氮肥的30%-50%混入有机肥中一并施入。化肥的用量要根据所使用有机肥的质量和数量做相应的调整。底肥中混加生物菌肥一方面可更好地改良土壤,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另一方面生物菌肥可起到以菌抑菌预防根部病害以及重茬危害的效果。

再次,使用有效的中微量元素。通常情况下,底肥中需要施入的微量元素为钙肥、硼肥以及铁锌肥料等。在施用中微肥的时候需要注意,要购买使用有效的肥料产品。曾有菜农发现,虽然施用了足量的钙肥,但进行了正规的土壤检测以后发现钙含量竟然不足,这说明了所使用的钙肥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假肥料。

另外,施用方式要变化。首先,底肥要深施。一般旋耕机翻地深度在20厘米左右,往往会造成地表养分富集的情况。蔬菜根系都有向肥性,在定植以后根系会随着肥料扩展延伸,大量根系集中于土壤20厘米左右,既影响蔬菜长势,也会降低植株的抗性,进入冬季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低温伤害。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如果肥料在地表过于集中,像黄瓜等根系会盘旋生长,而不是垂直向下深扎。其次,在底肥量少时可采取沟施、畦施等方式,而底肥用量大时一定要全棚深翻。

底肥使偏后 测土早调整

冬春季节换茬时间最长为10天,很多菜农都是在施好了底肥的情况下测土,虽然这样不能直接反映上茬土壤的养分状况,但我们仍可以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春茬蔬菜定植以后会出现哪些情况,也可以据此对蔬菜施肥进行调整。

山东省青州市菜农孙师傅在换茬后对棚内土壤进行土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土壤氯离子和钠离子均超标,其中土壤水解氮为458mg/kg,超标严重。因而土壤盐分结果达到了4.17g/kg,理论上已经不适宜蔬菜生长。土壤有机质为18.60g/kg,还未达到蔬菜适宜的20.0g/kg的适宜范围。

从检测结果中不难看出,孙师傅在底肥中化学肥料的施用超量,而有机肥用量较少,且化学肥料中以高氮、高钾肥为主,这是导致土壤全盐含量超标的重要因素。那么这种土壤状况会导致有机质不足,团粒结构的形成、微生物的生存将受影响,土壤理化性状变恶劣,养分转化缓慢。对恶劣天气、浇水等导致的地温骤降的缓冲能力下降。

那么在底肥中化肥施用过量或使偏的情况下如何来调整施肥呢?

首先,在定植之前最好灌一次水。利用氮、钾相对易流失的特点将其带入深层土壤,一方面这样可以防止氮肥进入空气造成浪费,另一方面防止大量养分集中在2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造成盐渍化,影响根系下扎。还能稀释土壤中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在开花坐果期之前最好不要再使用任何类型的氮、钾肥。

其次,蔬菜生长前期,可沟施或冲施有机质含量高氮含量相对低的有机肥。补充土壤缺乏的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在进入开花结果期以后,根据植株的长势,适量增加平衡型水溶肥的用量。进入结果盛期后,植株既要维持营养生长,又要满足膨果需求,可适量追施高氮高钾的水溶性肥料。

另外,当地土壤多为碱性土壤,土壤中硼、锌、铁可能不足,应从定植缓苗以后就开始喷含有锌、铁、硼的全营养叶面肥




超子爱生活爱创业


导语:有机肥料,是改良土壤有效的肥料,因为含有的肥料成分是最全面的,肥效也是比较长的。但是有机肥有缓释肥的特性,适放肥力比较慢,而且,由于其肥力的全面性,使得有机肥单一肥力比较弱,无法很快的全力提供作物需要的某一方面营养。因此,有机肥多被当做基肥来用,配合作物需要的氮、磷、钾肥,为作物提供各自的营养,才能使得作物生长的更好。有些人知道,在没有化肥的年代,仅仅靠农家肥,通常1亩小麦的产量,精耕细作,才是现在小麦产量的1/3。后来有了化肥,才彻底改变作物产量的低下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仅仅靠有机肥,无法满足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营养。



题主用了大量的有机肥做底肥,为什么没有见到效果?

一、pH值的因素:这需要了解自己种植土地的土壤特性。作物生长的土壤,会对土壤pH值有一个要求,假如说使用有机肥过多,pH偏酸性,那么,超出了作物比较喜欢生长的pH值范围,使得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不舒服”,那么就会阻碍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土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别说你种的作物不见效果,没影响当作物正常生长就算不错了,pH失衡严重的土壤,作物就无法很好的生长。



二、肥力不平衡:肥料就是作物的“美食”,但是,如果有机肥和氮、磷、钾肥料在土壤中的成分不平衡。并不是施肥不平衡,有时候要考虑土壤剩余肥力的情况。特别是棚室种植,由于不经常接触到风吹雨淋,通常土壤剩余肥力比较大,也就是说土壤肥力比较充足。但是,土壤中剩余的肥力并不均衡。这是因为作物对肥力的利用有选择性,有些作物喜欢吸收氮肥,有些作物喜欢吸收磷肥或者钾肥等。那么,上茬作物残留在土壤中的肥力会选择性吸收的比较少,某种肥力残留的比较多。如果我们接着按照平常使用肥料的比例施肥,那么,势必会导致土壤中某种肥力比较过足,容易使土壤含有的肥力失衡,造成所谓的肥害问题。那么,肥害轻微的情况下,种植的作物能够生长,但是不会茁壮的生长,肥害严重的土壤,会导致作物出现僵尸苗,无法丰产丰收。



三、气候因素:作物生长,有了适宜的生长土壤,还要有适宜的气候。我们都听说过: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的故事,事实上也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记得当年村里人种柑橘,因为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一棵,挂果也结了柑橘(院子里保暖性比较好),吃着不错。结果这家人就从外地购买了几百棵柑橘苗,希望在我们当地种植成功。结果春上种植以后,长势并不太理想,结果幼苗没有度过第一个冬天,就全部枯死了。事实上我们当地也不出产柑橘。气候因素,决定了很多地方性的作物,生长发育特性,有些作物跨区域种植,由于水土不同,无法达到种植目的。好比甘蔗在北方地区,即便是能够种植,产出的甘蔗质量也不会很好,这就不是用大量有机肥就能解决的问题。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首先我们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作物;其次,要了解种植的作物,比较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大致范围,创造这样的土壤环境,作物才能有效吸收土壤营养,茁壮生长;再者,要了解种植作物生育期的需肥特点,了解土壤中的肥力特点,没有经验,可以采用测土配肥的方法,有计划的施用肥料,供给作物所需的营养,才能使得作物生长发育的更好。种地,并不是说用肥足,就能够丰产丰收,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科学化的用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加上精耕细作,合理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才能能更有效的利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供有效的肥力来种植作物,达到种植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