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潢川縣:注資200萬元助服裝廠轉產隔離衣

  【出彩河南人——戰“疫”一線的最美身影】信陽市潢川縣:注資200萬元助服裝廠轉產隔離衣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2月18日,經過切割、分揀、縫紉等一系列流程,信陽市潢川縣聖宇服飾生產線上的第一批一次性隔離衣順利下線。多日一直守候在生產線上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潢川縣委駐鄭州黨工委書記黃久生悄悄背過身抹去眼角的淚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始後,眼瞅著家鄉醫療防護物資十分緊缺,1月25日,黃久生就連夜開車回了鄭州,四處求購,並在連續奔忙24小時後,將買到的第一批防護物資分別發往家鄉和武漢戰“疫”一線。

  隨後,防疫物資採購越來越難。在聯繫購買捐贈給信陽市中心醫院和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3000套隔離衣時,黃久生了解到全國醫療物資短缺的現狀,尤其是隔離衣和口罩,單單靠購買,難以有效解決家鄉疫情防控急需的缺口。

  2月6日晚,負責採購的工作人員發給黃久生一個生產隔離衣廠家的備案表,他發現生產廠家居然是一家服裝廠。他頓時靈光一閃,想到他認識一家服裝廠的負責人馬登雲,便立即打電話諮詢,卻被告之該服裝廠不具備生產隔離衣的資質,也沒有符合規定的生產設備。

  2月7日,黃久生獲知,疫情面前,有一些服裝生產廠家火速更改生產線,生產一次性隔離衣。他再次找到馬登雲,問他能不能轉產。同樣一直為家鄉疫情防控形勢憂心忡忡的馬登雲當即表示同意。兩人一拍即合,黃久生拍板承諾:“原料我出錢買,產品我包銷,生產期間廠裡的設備費用、電費、人員工資等各種費用我全部預付。”

  黃久生的熱忱感染了馬登雲。馬登雲火速召集公司技術骨幹,制定改造方案,一邊緊急購回20臺專業生產機械並快速安裝調試到位,一邊聯繫召集工人復工,同時向縣市場監管部門提出擴展生產項目申請。

  潢川縣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成立了備案專業指導小組,啟用了“馬上辦”登記註冊快速通道,一方面指導企業完善各項變更經營範圍的審核備案材料,另一方面對改造情況進行現場審核,幫助組織員工培訓,在最短時間內為他們審批辦理了《一類醫療器械備案證》。

  出具復工證明、摸排工人接觸史、檢查工人健康狀況……在各相關部門的幫助下,30名熟練工人第一時間返崗。黃久生要投資生產隔離衣捐給家鄉的消息傳開後,更多人回來復工,至今已有52名工人上崗。

  “一聽說是生產疫情防護用品,我們都特別積極地報名了。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點什麼,我感到很驕傲。”生產一線的工人張蘭說。

  “在縣裡幫助下,廠區每天有專業人員消殺隔離,確保達到生產標準;工人吃住在廠,可以容納百人的餐廳,讓員工10人一批分批次就餐;工廠每天對員工進行兩次體溫監測;要求員工穿隔離衣、戴口罩才能進廠區、上生產線。”馬登雲表示,廠區既要確保順利生產,也要保證工人們的生命健康。

  “前前後後注資200萬元,18噸一類達標複合無紡布原料和拉鍊等輔料也全部到位,到崗的員工也越來越多,一次性隔離衣日產量由原本預計的1500件,達到了3000件。後續購置的口罩機也即將到位,投產後口罩日生產量可達5-7萬隻。”從生產線改造開始就一直密切跟進的黃久生說起生產數據來頭頭是道。

  生產車間內,機器忙碌地運轉,一雙雙專注的眼睛,一雙雙靈活的巧手,一套套漸漸成形的隔離衣……工人們與時間賽跑的場面讓人倍感溫暖、倍增信心。(文 蔡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