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67岁村医雪天坚守疫情卡点冻得哆嗦,却说“这点苦不算啥”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焦勐 通讯员 郑治明 张海鹏 文图

“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做人做事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村里不管什么事都得冲在最前线。”这是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皮坡村村委会主任兼村医、67岁老党员刘超林经常说的话。

刘超林,在村里担任村医工作50多年,辖区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刘”。老刘就是这里的“活字典”和“万事通”,一有空就进村入户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用他自己的话说:“知道谁家啥情况,才能给他们‘对症下药’。”

洛阳:67岁村医雪天坚守疫情卡点冻得哆嗦,却说“这点苦不算啥”

老刘为村民看病

2020年春节前夕,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老刘也不例外,远在三门峡工作的两个儿子,一起欣喜地回来接老刘去三门峡市区过年,可老刘迟迟不做决定,大家都知道老刘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因为老刘的根就在这里,用老刘的话说“咱村里住着舒坦,连土腥气都好闻!

1月22日下午,突然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的老刘寥寥几句就打发走了孩子们,他自己则迅速赶到村部投入到疫情工作中。

一连几天,老刘都住在村部的卫生室里。白天,到村里摸排打听回村人员,晚上,熬夜加班把白天排查的人员信息分组登记、造册。

“一指禅”的老刘硬是用电脑把名册整理打印了出来,别人问他为啥这么拼?老刘说:“老害怕字写的潦草,别人看不清,影响工作”。

后来到村卡点值班,老刘又是好几天没有回家了,吃饭也是凑合着。

他总是笑着说:“在咱村饿不着,咱人熟,谁家都有饭吃,村里人亲着呢!”朴实的语言,此刻却显得格外亲切。是的,在村里,大到盖房子,小到生孩子,没有谁比他更熟悉这里的一切!

洛阳:67岁村医雪天坚守疫情卡点冻得哆嗦,却说“这点苦不算啥”

夜里仍坚守在疫情监测点

2月5日,深夜,下起了大雪,此刻的老刘依然坚守在卡点执勤处。早上,老刘搓搓冻得发青的脸和手指,对接班的村干部说:“伙计们,天太冷,大家辛苦了, 咱一定要守好罗岭这个‘西大门’,决不能让病毒祸害咱村的人。”

看着老刘冻得直打哆嗦的样子,大家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心疼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

“这点儿苦不算啥,以前生活更苦,咱不是照样熬过来了。”这也成了老刘的口头禅。老刘热爱这片天空、热爱这片热地,更热爱这里的父老乡亲。

洛阳:67岁村医雪天坚守疫情卡点冻得哆嗦,却说“这点苦不算啥”

在老刘沧桑的脸上,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记录一个故事和一段乡情!

67岁的刘超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那片初心,诠释着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