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资料照片


急诊科主任张峰,他是一名有着2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老将”,是急诊科及发热门诊团队的领头羊,是我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人很实在,肯吃苦,业务精,敢担当,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面前不低头,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主任。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自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急诊科主任,他主动请缨,按照医院防控工作的部署,积极主动投身到发热门诊,这是我院发热病人排查、就诊集中的地方,也是疫情防控的“前哨”,最可能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防护程序复杂、行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等困难。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急诊科日常的急诊救助及管理工作,克服环境简陋、人员紧缺、物资紧张,因此发热门诊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即使如此他依然义无反顾,坚守在医院高危前沿,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直到现在都还没休息过,每天督促医护人员一次次熟悉流程,洗手、戴口罩、戴帽子、穿脱隔离衣、消毒,完善工作流程、组织学习最新的诊疗方案,同时还要协调防护物资,他都亲力亲为,做好冲锋在前、部署防控、保障物资等工作。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当说到他辛苦了的时候,他却感慨的说,当疫情气势汹汹侵袭而来,科室的医师们不管是高年资的还是年轻一代,平时娇滴滴的小姑娘都主动要求留在抗疫一线,没有一个畏难退缩,没有一个“临阵脱逃”,护士李露露身怀六甲、余玉琴的宝宝还在哺乳期,也没有提出任何想法和要求,义无反顾地与同事们一起共同担当,用行动诠释职责使命,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让他非常感动。他说他唯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回报团队的信任,尽最大能力照顾好保护好他们。他是最有责任心的白衣战士,是最美“逆行者”。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发热门诊、急诊科护士长吴兵红,在护士们眼中她乐观开朗、工作认真、管理到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敏锐的意识到防控的重要性,提前备好消毒用品。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自发热门诊启动后,她除了负责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外还要兼顾急诊科所有日常护理管理工作,在护理部、院感、防保办的协助下,组织协调前线各项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了升级改造,她仔细研究诊室的流程细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发热门诊布局分区、流程处置、职责规范、规章制度等大量的工作她都严格对待,不容许半点差错。各诊室及区域标识清晰明朗,时常督促科室医护人员务必提高防护意识,提醒做好防护措施。小护们明显感到护士长与从前不一样了,更严苛了,但她们清楚,那是为了她们好,心里反而更温暖。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由于物资有限,每天上班第一件给同事发放防护用品,指导发热门诊医生(因发热门诊白班医生是各科室调过来的,对防护用品的穿戴还不熟稔)穿好隔离衣,戴好帽子、防护口罩、防护眼罩、脚套,及一些注意事项。除了检查预检分诊台护士有没有按要求做好自我防护,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查看前天发热登记情况:查看是否按要求登记;查看有多少数量,有些什么症状,有哪些是疫区的,哪些是接触了疫区人员的,哪些是从其他地方回来的,什么时候回新干的等情况;查看转运登记本有哪些是转运到县医院的。接下来,查看发热门诊空气消毒和物体消毒情况及登记,查看各物资情况,及时补充物资。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尽管特殊时期住院患者不多,但是还是得了解病人情况,查看各留观室,理疗室、治疗室、釆血室环境卫生情况。一应日常,哪个针没扎上,哪个皮试判断不确定的,哪个患者对收费有疑问的其他人解释不清楚的,哪个患者及家属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那吵吵,更有发热预检分诊护士分诊病人拿不定主意的,接触疫区人员体温超过37.3不接受转运人民医院发热的,都需要护士长出面协调拿主意,而她,总能成功化解每一个小“危机”。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说起“网红”,那是因为她配合医院录制视频向广大群众教习“六步洗手法、正确戴口罩”,前后5次与行政后勤、药剂科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奔走全县火车站、高铁、国道卡点送药茶、转赠牛奶水果,送药茶饮的图片被媒体朋友第一时间发表在“新华网”、“人民网”、“井冈山报”等全国、省市县各大新闻平台。同事们都笑她成了“新干名人”啦。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从打响这场战“疫”开始到现在,她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了二十余天,在发热门诊和大家并肩作战,为了争取更多点时间投入工作,几乎每天她都会延迟下班,且常常因突发特殊情况需要处理而顾不上吃饭。整个春节也没和家人好好团聚,但她却没有任何遗憾,她说医院已经抽调40多名医务人员奋战在全县各个防控一线,又调来了人手充实到急诊科,人员原本就紧张,发热门诊条件艰苦,三面透风,小护士们24小时坚守在岗位非常辛苦,她做这些是应该的,来自院领导、护理部的关心支持、科室“一家人”的齐心协力、勇于冲锋和家人的理解包容,都让她备受感动;尽管比较忙碌辛苦,但很有意义,这是荣幸和骄傲!大家同心协力,相信一定能够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刘新明、杨建辉、侯国军、邹华辉,都主动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应急队,到发热门诊前线上班。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副主任医师刘新明介绍:发热门诊实行两班制,轮到坐诊就是连续12小时,按照规范要求,身穿连体防护服,隔离衣,戴N95口罩、眼罩、两层橡胶手套,穿防护靴,装备穿戴繁锁不说,眼罩容易起雾,行动不便。同事间交流需要大声方可听清,时间一长,口干咽燥、声嘶力竭。由于防护服、N95口罩等一次性物品资源紧张,数量有限,上班几乎不喝水、少吃饭,以避免上厕所,想尽办法节约物资,真的,口干舌燥时,吞口水都觉得甜。眼睛久视疲劳,流泪,却无法擦拭,累了只能靠在椅子上,闭眼稍作休息。卸下N95口罩,面颊及鼻翼都是压痕。面对重重困难和不适应,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日夜奋战,无怨无悔,始终坚持在疫情的第一线,守好抗击“新冠肺”第一道岗。因为他们深知,这是职责,更是使命。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疫情爆发后,所有发热患者都首先要经过发热门诊的筛查,引导患者,测量体温,做登记,询问病史、接触史、旅居史等,同时劝导患者做好手卫生、讲解相关防护知识等,为了减少感染风险,没有空调暖气,姐妹们咬紧牙关,24小时坚守在三面透风的寒冷的大厅,没有地方买早餐,她们就自备面包、方便面等干粮充饥,她们中大多都是90后,但穿上工作服,她们是恪尽职守、忠诚为民的白衣天使。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急诊科的女同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女性独有的韧劲,冲在防疫一线,把好第一道关口,为医生和患者的健康筑起安全防线。


疫情面前,新干中医院这四个抗疫一线故事,让人泪目!


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急诊科以及发热门诊的所有医护人员面对生命的考验,牢牢抱成团,齐心协力、同心抗“疫”,凝聚团队的力量,彼此温暖、守望相助,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用专业和敬业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堡垒。待到胜利凯歌奏响时,一定请记住这些防护面罩下可爱可敬的面庞,你们真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