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王根成wgc


退休后完全没影响,但是这事情影响办理退休。

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私企员工,亦或是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必须都要按照有关要求,审核办理人的身份证和档案年龄,如果二者出现误差,按照档案中最先最早的一份具有效力的文书材料为依据,认定办理人的年龄。

用档案审核退休的原因

重点在于审核退休年龄问题,很多公职人员往往在年龄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重点是60、70、80年代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更改身份证年龄可以提前接班、提前参军,提前如何如何,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是一种相对普遍的事情,所以,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处处可见,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以及养老体系的建立,为了每一个退休人员都能够充分的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福利待遇,必须要对退休年龄进行严格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唯一能够证明我们一生经历的就只有档案了,所以必然要审核档案。

档案记载年龄与真实年龄出现误差怎么办

如果临近退休,当地劳动部门审核档案发现档案记载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那么我们就要重新申请年龄认定,从存在问题的最先最早制式文书上找问题,是填写错误,还是录入错误,还是什么错误。找到当时的时间节点,由当时的管理人员结合现存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说明,并附原始资料复印件,加盖公章。我们将这份证明材料上报档案认定审核部门,进行重新核准即可。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曾经的学校、中学都可能不见踪影,物是人非,那么我们就要往更早的节点进行追溯,中学找不到找小学;小学找不到找街道,终究有一个节点是能够找到的。


丁bar不似银


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我父亲身上,他是1958年生人,但是在年轻的时候当兵年龄填写的是1957年,单位档案在登记的时候也是登记的当兵的年龄是1957年,因为社保档案计算工龄和退休年龄都以这个1957年来计算,而不看身份证件的年龄


因为身份证实在居民手中,更改居民身份证会相对于更改人事档案麻烦,人事档案是不能个人麻烦的,即使档案在工作调动时,也是调动后的单位人事部门人员到原单位提取档案,档案要封印,盖章,接收人事部门在接收时确认档案没被认为拆开,才能正常接收,所以人事档案的内容是绝对精确的,即使在填写档案之初出现了错误也只能按照人事档案制度进行计算。


我父亲今年2018年才够退休年龄,才能申报退休手续,但是在2017年前半年时,我通过我们公司人力资源人员询问的劳人局的人员,根据档案年龄报材料,所以2017年就申报了,而且很快就批下来了。


如果是退休年龄到六十周岁了,可是人事档案的年龄还不够,就只能等到时间了才能申报退休材料。

希望我家的案例能够帮助到你,也希望很多快退休的叔叔和阿姨们参考,如有叙述不妥之处,敬请谅解,给我留言,我再改正编辑,以确保文字的正确性,避免耽误您的退休手续,谢谢,如有需要请@钰冉升起


钰冉升起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99306154617733646,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6863\\u6848\\u5e74\\u9f84\\u4fe1\\u606f\\u548c\\u5b9e\\u9645\\u4e0d\\u4e00\\u6837\\uff0c\\u600e\\u4e48\\u529e\\uff1f.mp4\

天笑讲职场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退休后有影响吗?其实这种影响不是在退休后,而是在办理退休时。按照原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精神,对于退休年龄的认定,如果档案年龄与省份证年龄记载不统一的,以档案最先记载的年龄为准。

涉及到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人,主要还是指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国有企业职工,如果所有的缴费年限都是实际缴费年限,而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退休时很少需要个人档案,所以对于这部分人还是以身份证年龄为主。

对于办理退休时需要个人人事档案的人员,其实档案的作用主要是核查视同缴费年限,但是当档案中任何一份材料所标识的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就需要对退休年龄进行核定,如果档案年龄小于身份证年龄时,退休时只能按照档案年龄来办理退休,不管当初更改年龄的动机是什么,按照不能重复得利的原则,既然原始档案的年龄已经得利,所以退休时就不再得利,有的可能要面临推迟几年办理退休,而有的人可能要面临提早退休。我们都知道办理退休需要档案的人员,大都属于公职人员,对他们来说,涉及到提干、职务晋升等问题,每一样都与档案密切相关。

如果在没有办理退休之前发现个人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其实是可以申请变更的。因为每年各单位都要对人事档案进行核查,核查有问题的,本人可以申请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召开党委会进行认定,经党委会核查认定的,可以到公安机关进行更改。

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数人的档案年龄都有问题,由于那时对户籍的管理不那么正规,加之是手工操作,更改年龄比较容易,基本上也不去核查个人的年龄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经历过的,比如我的真实年龄是1957年2月,当兵回来后,由于涉及到要参加高考,所以在高考报名时,就将自己的年龄填写为1958年11月,所以在自己的档案里面既有1957年2月的,也有1958年11月的记载,但是现在都是按照档案的最先记载为准,所以最终办理退休时,还是要以1957年2月为准。

综上所述,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对办理退休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档案年龄小于身份证年龄的,可能需要按照档案年龄延迟退休;如果档案大于身份证年龄的,就有可能按照档案年龄提前退休,这对于那些希望提职晋升的人来讲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帮兄爱唱歌


当身份证和退休年龄不一致,退休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呢?

实际上,随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身份证是每一个人的数字信息标志。身份证中包含了人的出生年龄、籍贯信息,而且国家有《身份证法》保障公民的身份信息和合法权益。

现在出生的小孩,从出生证明就录入了电脑,申报户口时都可以调阅出生证明,因此出现谎报出生年月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了。

但是,毕竟我们的身份证出现的时间较晚,身份证的出现是依据1985年9月6日的《身份证条例》规定的。在此之前,我们管理个人信息的主要材料就是职工档案。

由于我们过去存在着农历、公历(阴历和阳历的区别),人们在制作职工档案的时候,又由于粗心等因素,经常会导致一份档案出现多个职工出生年月的情况。比如我父亲的出生年月是农历正月二十九,他的身份证号就自然而然的成了1月29日,我母亲的也是这样。我的出生年月是公历6月30日,结果被被写成了6月3日。一家人没有一个准确的。

而且在过去,由于保管职工档案和信息的级别比较低一般是企业或村镇,改出生年月非常简单。很多人为了特殊的目的,比如参军、上学,更改了自己的出生年月。记得一位大姐,当时他们一家好几个孩子,为了他二姐上班,直接把她跟二姐的出生日期给换了,结果她现在年龄大了三四岁,好处在于可以提前3~4年退休了。

对于人们退休年龄的确定,1999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过《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对于职工出生时间的稳认定,应当实施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和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应当以本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可以说,最早档案记载是什么出生时间?就按照什么样子来认定。但是,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就业的最早档案认定;另一种是按照全部最早档案认定,深圳包括高中、初中的档案。

一般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很早就参加国有股集体企业工作、按规定建立起职工档案的老人。目前来看,对于现在办理正常就业备案手续,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档案的劳动者,未来退休都是以身份证出生年月为准。上海市申请办理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压根儿就不需要提供职工档案,只凭借居民身份证材料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



总体来看,出生日期问题相差几天乃至十几天,实际上对于退休造不成什么影响,顶多是推提早或者延迟一个月退休。至于相差几个月乃至几年,这里边都是有什么特殊原因的,一般只能通过寻找更早的档案材料予以解决。


暖心人社


退休年龄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所谓退休年龄是指劳动者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后就能退休,享受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单位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时,对办理退休手续是会有影响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的同事罗姐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初为了好找工作,在进公司填写档案时把年龄写小了1岁,现在身份证上的年龄大,档案上的年龄小,社保局不给办理退休。

于是,问题来了,当身份证和档案的年龄不一样时,该以哪一个为准呢?


对于这个问题,早年就有了明确的规定。劳社部发〔1999〕8号文《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的是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身份证和档案所记载的出生年龄不同时,以本人档案的出生年龄为准。



也就是说,退休年龄的认定是根据身份证、档案综合来认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以档案为主的出生时间为准,所以说,档案的证明力要比身份证的证明力高。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这是为了防止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有人想通过修改出生时间来提前退休,这样就能提前领取养老金,这对其他参保人员是不公平的,所以要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清然


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一致,对办理退休有影响吗?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99306154617733646,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6863\\u6848\\u5e74\\u9f84\\u4fe1\\u606f\\u548c\\u5b9e\\u9645\\u4e0d\\u4e00\\u6837\\uff0c\\u600e\\u4e48\\u529e\\uff1f.mp4\

社保分析师


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当然会对亇人办退休有影响,而且由于现在对70岁以上的人有年龄补贴,因此这方面也有影响。现在我具体说说:首先如退休时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按那亇年龄退休?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等,早退、或迟退,都影响到亇人利益。其次70岁开始的年龄补贴又依据身份证还是档案年龄?如某人,退休时按身份证退休,那么和年龄补贴的依据身份证是一致的,如退休时按档案年龄,而档案年龄和身份证不一,那么亇人有占便宜和吃亏之说,若二者相差时间不大,也就无所谓,如超年限,吃亏的亇人肯定有想法,也是不服的,为避免这类纠份发生,我建议退休年龄一律以身份证为准。如发生档案年龄与身份不一,而且身份证是错误的,人事管理部门有责任也应有法律意识,查清责任並配合公安部纠错,重新发出正确的身份证。尔后以正确的身份证办理退休手续。因为现在的社会特别社保都是以公安部门发出身份证说了算,而不是其它部门的亇人或图章说了算,权力再大也要依法办事,有据可查。更况且其它部门的亇人都是"流水的兵",到时再纠正就困难太多。


依山傍水758


个人档案中的年龄与身份证的年龄不一致。适宜会影响退休的 !主要影响的是你的退休时间。因为她要认定你的档案年龄为主。

如果你的档案年龄小于你的身份年龄。那么这样的话,你只能是延迟退休的。如果你的档案年龄大于你的身份年龄。那么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提前退休。

总之而言,退休时要认定你个人档案中,初始就业的出生年龄。这个年龄,如果有身份年龄不相符,要以这个初始就业的出生年龄为主。然后去办理退休手续


社保小达人


2018年单位档案记载的年龄跟身份证所及的年龄不一致,在办理退休的时候是否有影响呢?

在办理退休时,认定的退休年龄以档案和身份证相结合判断退休年龄,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以档案记载年龄为准;

我认识一位朋友,因为在早些年为了能参加一份好工作,他把自己的人事档案记载实际年龄不服,2017年11月份办理退休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像他这种情况档案记载为准,要晚退休五年;

这也就意味着他要65周岁才能办理退休,通过这件事也给当初谋取私利人员,一个深刻的教训;

如何才能正常办理退休?

比如说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其中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像我所在的大连地区,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十年,才可以申请办理退休,不符合退休条件的话只能到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退休;

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情况,就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缴纳养老保险,然后由于不符合退休条件,只能到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这样在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可以相差很多;

为了能正常办理退休,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到退休所在地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咨询工作人员退休条件有哪些,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判断是否可以办理退休;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关于办理退休的问题,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