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囧妈》上映一个月后,我又二刷了一遍。


第一次看是大年初一,和家人围坐在沙发上,说说笑笑间看完了整场电影。情节没有记住太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卢小花站在已经谢幕的舞台上演唱《红莓花儿开》。当时就想写个长影评,为了记住思路,草草在朋友圈发了句——


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今天心血来潮想把欠自己的影评写完,因为剧情忘得差不多了,只好再看一遍。


决定二刷之前,我又搜了搜豆瓣评分,5.9,低了点儿;又习惯性地浏览了一些电影短评,言辞犀利到让我差点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平复一下心情,我沏上一杯速溶咖啡,拿来本子和笔,跟着徐伊万和他妈,开启了二刷《囧妈》的莫斯科之旅。


\\ 梳理剧情线 /

电影开篇,由徐峥饰演的徐伊万和袁泉饰演的张璐长达尽四分钟的对手戏直逼当代中年夫妻离异问题。

张璐一句对白点出本质:“你心里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


后面还有一句,“你能不能抱抱她(妈妈)。”这两句对白很有深意,在电影的后面也有重复出现过,我们暂且不提。接着聊剧情。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两个人离婚似乎已成定局,只差徐伊万一个签字。而他迟迟不肯签字的原因是因为协议里有一份“暖霸”的知识产权。在一番争执之后,张璐透露出她要全面退出中国去美国发展的想法,伊万当机立断要去纽约阻拦,到了机场才发现护照在她妈那儿。


电影才算正式开始。


此刻,妈妈卢小花正在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3国际列车上。伊万来不及买票,一心只想拿到护照,就挨个窗户找妈妈,一波三折之下,还搞出了追火车的闹剧。拿到护照后,他在集宁站下车,却在口袋里发现了妈妈塞给他的三颗大白兔奶糖。想了想,他又折回去决定陪妈妈坐到莫斯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坐上火车,伊万继续通过智能手机处理工作上的事儿,与此同时卢小花不断给儿子投食,塞小柿子、塞鸡蛋,最后伊万急眼,卢小花失手将他的手机扔到了泡面汤里,无奈只好插进自带的大米里。

离开了智能手机,伊万母子为期六天的俄罗斯之旅才算正式开始。


在火车上,妈妈催生、偶遇美女、车尾发泄、被锁车外、冻成雪人等等情节已经流露出电影情节的荒诞气息。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我想聊聊在列车上对我感触很深的两个情节。


第一个,车尾发泄。女人把戒指果断地扔掉,而伊万却始终仍不出去,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他还是做不到放下与张璐的婚姻。第二个,妈妈催儿子回车厢睡觉,两人并排坐在下铺。光打在脸上那一刻,妈妈的头歪向儿子的肩膀,才发现,原来母子之间也可以这么浪漫。


故事继续,母子俩的争吵在火车开出秋明站彻底激化。伊万提起了自己的父亲,卢小花情急之下打了他一巴掌,并将他推出了包厢。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电影在此刻转折。一心要去莫斯科的妈妈在弗拉基米尔下车,儿子发现劲头不对,赶紧拿着大包小包在陌生的城市里寻找妈妈。与此同时,故事的浪漫与荒诞继续被扩大。


雪地里寻找、几句心里话、吃个大白兔、被熊追逐、熊被枪击、晚宴……


故事继续,在和张璐的通话中,他摊牌自己不想离婚,挂断了电话后,他又果断地扔掉了戒指,只是戒指又一不小心弹了回来。


然而摊派之后,两人也并没有破镜重圆。张璐发来短信——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我都忘了我们曾经那么相爱过,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爱一个人就是愿意全心付出,后来才发现,有时候就算付出,也难免互相伤害;我曾经很努力,想变成你心目中理想的妻子,但我真的做不到,在这段婚姻里,我们都付出很多,但我们都失败了。”


这段感情还是戛然而止了。


“但现在我们真的不可能了。”


决定离婚之后,母亲的莫斯科之旅还没有结束,浪漫与荒诞继续。


伊万背上卢小花在贝加尔湖的冰面上继续追火车,结果当然是没追上;累倒在冰面上,又看到宋小宝开来的热气球,荒诞又浪漫。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热气球飞向莫斯科,妈妈的遗憾即将填满,却没想到演出已经结束,观众正在散场,幕布已落。而坚持要演唱的妈妈还是站在台上,这一幕也将全剧推向高潮。《红莓花儿开》让所有观众驻足,让音乐家们继续伴奏。(全剧最催泪的片段T.T)


拉幕、灯光、隔壁家的奶奶们登台,大幕又被拉起,灯光聚焦。


与此同时,张璐在美国的合作谈了下来,伊万签好了离婚协议。


“我已经把一切都给我妈讲了,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难,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那种感觉真好。这趟俄罗斯之旅,是我从读大学离开家,二十多年以来跟妈妈相处最久的一次。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像我对你一样。”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聊聊《囧妈》:恰是因为浪漫,所以不需要逻辑

回国后,妈妈对着镜子梳妆,并脱下了假发。电影的最后,镜头对到一面墙的黑白照上,剧终。


\\ 随便聊两句 /

这部电影的基调是浓浓的苏联味儿,我认为这点很重要。像卢小花这样老一辈的人对苏联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情愫。


听我姥姥说,她小的时候经常有苏联人来家里讨口水喝、讨口饭吃,也常常看见喝醉酒的苏联人,光着屁股倒在阴沟里哈哈大笑。姥姥说苏联人是好玩的。


建国初期,苏联帮助中国创建重工业,它像是一位语文老师,虽没有直接让中国这位学生写下满分作文,但至少教会了中国“识字”。细的不讲,单凭这一点,50年代的普通老百姓,听着《喀秋莎》,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苏联人、对苏联就有了耳濡目染式的好感。


电影里,在伊万不停询问妈妈为什么要做火车时,卢小花自信地说:“我当年在莫斯科大使馆做护士,这趟火车不知道坐过多少回呢。”


这样,如果观众是和卢小花一个年代的老一辈,想必会因为听到”苏联“两个字,忍不住跟儿女念叨念叨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儿,也算是想要唤醒只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


再来,想聊聊卢小花这个角色。且不说她“作”,但是她至少代表了一类中国母亲的形象,甚至在她身上能够看到中国母亲的共性:投食、催生、控制欲、被公众号带节奏……太多相似的点让子女有共鸣,但也让电影前半部分的卢小花不那么惹人喜爱。


我看到网上有这样一个评论很有意思,说“既不想放弃囧系列肉眼可见的商业利益,又想在艺术或表达层面有所突破,商业和艺术两不放弃的结果就是,二者尽失。”(来源:知乎 阿朗)


我觉得他说的很好,从各种专业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值不值,但偏偏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看它可不可。


还想聊聊电影的前后呼应,我发现了三处,很有深意。


第一,影片开始,张璐说:“你就不能抱抱她吗?”后面,伊万给张璐回的短信上,他写到:“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前一句台词被网友诟病,抱抱妈妈不是约等于找一顿毒打吗?


中国家庭太含蓄,不喜欢表达爱,也不懂得表达爱的方式。最典型的就是网上最近十分流行的,和妈妈吵架,妈妈的和解方式就是俩字儿,”吃饭“。很多深意藏在背后,直白的流露反而是突兀的。不过,这个拥抱给于妈妈完成心愿,顺利演出后,有何不可?


第二,大白兔奶糖牵扯着母子二人。卢小花把三颗大白兔奶糖扔到伊万口袋里,伊万因为看到这三块糖,下决心陪母亲坐火车去莫斯科,而在把妈妈气跑后寻求和解的方式,也是”吃个大白兔“,颇有妈妈吃饭和解大法的意味儿。


说点电影之外的话,大白兔这两年营销做得很好,是东山再起的国货,支持!


第三,追火车。影片中,伊万可以说是跟火车杠上了,先后追过两次火车:站台上追着火车要拿到护照,贝加尔湖畔的冰面上背着妈妈追开往莫斯科的火车。第一次,他为自己追;第二次,他为他妈追。


影片看下来,荒诞的桥段真的太多了,但这些荒诞,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用一帧帧精美的画面讲述母子的和解之旅,弗拉基米尔的白色森林、贝加尔湖布满裂缝的冰面、熊出没的刺激还有发射麻醉枪弹药的苏联人,这么多浪漫的元素去刻画母子,真的很难得。


那么,浪漫是什么。


浪漫是纵情,是苏轼口中的“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


浪漫是幻想,是李白笔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有那么多人说这部电影荒诞,没什么逻辑,可是浪漫本身就不需要逻辑啊。


受疫情影响,我被“困”在老舅家。有一天我老舅就看着手机刚发来的再延迟复工一周的群消息感叹:“毕业十七年,很久没放过这么长的假期了。”因为疫情,我们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假期延长让我们多了一些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实讲到这,我倒觉得《囧妈》晚一点上映没准会更好。


我们被困家中,和伊万母子在K3列车上的六天六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家逛街不浪漫吗,用电饭煲蒸面包不浪漫吗,前者是幻想,后者是纵情,我觉得挺浪漫的。我相信此刻的你,一定和父母在家中有过很多荒诞的、过去从来都没想过可能会发生的行为。


再想想《囧妈》,也许你就会有新的解题思路。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