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我现在就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理发?

这恐怕是许多男士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疫情发展到今天,少说也一个月有余了,大街小巷的理发店,依然没有开门营业的迹象。看着每天一点点长长的头发,从开始自我安慰的忍一忍吧,到今天的快忍无可忍,头发时不我待,掩住了耳朵,掩住了眼睛,从以前的短发利索发型,变得如今不修边幅的长发男,这叫我情以何堪?

自己买工具理发,可是大多数人,还没有这个本事;让家人帮忙,又担心理得丑陋,自己出不了门?这个愁,如何了得?


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一、理发的起源

说起头发,有这么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国古时候,认为身体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不能受到一点伤害。所以,我国古代男子,开始都是不理发的,都是像女子一般,把头发高高束起,形成一个丸子头,或者长发披肩。男子成年加冠,所 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长大后用簪束顶, 所谓“女子十五而笄”。

但是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若是一直不打理,很容易生虱子,也影响形象,所以古人一般会做简单的清理,这也是理发最早的雏形。

具体时间,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时期,有诗《诗经·小雅·采绿》为证: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沭。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外出采绿,头发有点乱了,要回家好好梳洗打理。


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到了汉代的时候,首次出现削发为生的工匠。南北朝的时候,开始有一些贵族的公子哥,生活上很讲究,开始了削发削面。据史料记载到了宋代,这一技艺就比较成熟了,并逐渐发展成一门技艺,成为了一门行业,但是不叫理发,而是“待诏”。

一直到宋代,才有了理发一词,诗人朱熹在对《诗·周颂·良耕》作的注释里说:其比如栉,栉,理发是也。时间到了明元时期,人们理发变得很普遍了。

1.古人是怎么理发的。

古人理发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发型可选择,什么寸头、中长发、背头。一般也就是像现在女子一样,稍稍把头发剪短些而已。

到了清代,清军入关夺取了政权,满洲人为了加强统治,颁布了“削发令”,规定所有男子,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男人们被逼无奈,变成了咱们时常在有关清代的电视剧里,看到的脑袋光光的,后面有个长长辫子的形象了。


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人们纷纷拿起剪子,剪短了身后那根长长的辫子,留起了短发。表示与旧社会彻底决裂。从这一刻起,理发开始了飞速发展,逐渐有了美发之说。

2.发生战争怎么理发?

看过战争片《淮海大战》中,都熟知有这样一个场景:士兵上战场之前,都要剃光头。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部队是高度集中、纪律严明的团队,剃光头是统一行为;二是为了表明一种视死如归的决心;三是如果在战斗中受伤,救治的需要。四是一旦打起仗来,一两个月不理发是常事。要不还打着仗呢,你说请假理发去,可能吗?



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二、疫情还没结束,如何解决人们的理发问题?

有人说,疫情再不结束,理发店再不开门,我的长发都要飘飘了,都要扎小辫子了

从年前1月21日开始算起,到今天的23号,最短的时间,也有一个月没有理发了。确实,如果理发店一个星期后,还是不开门,会有更多的男士着急上火了。


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1.可以尝试让家人帮忙。做出这样的决定,适合抗压能力比较强的男士。家人理发理得好坏,都能从容接受,泰然处之。对于抗压能力不强又急于理发的男士来说,好像有点残忍,但是没办法,疫情当道,且不说理发店不营业,就是开门,有几个敢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自己的家里人,帮忙理发。

如果家人发挥超常,悟性较好,那自然万事大吉。如果发挥失常,头上多一块或少一块头发,索性理成光头。这样既不担心,理不好看,也不至于多难看,人肯定比蓬头颜掩面的精神多了。总之还省钱了,也让家里人练习下理发的手艺,以后练习好了,还省钱了呢,何乐而不为呢?

2.预约理发。现在,已经有少量的理发店开门了,我个人的意见是,去的时候,最好提前打电话预约,并且要选择大点、有实力的理发店,贵点不重要,安全第一。最好全程佩戴口罩,自带毛巾、围裙,或者只理发,回家再洗。以免被公用的用具感染。


什么时候才能理发?一场疫情,改变了多少男人的形象



3.政府可出面组织义务理发队。如果当地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能召集一些健康的理发志愿者,义务或略贵于平常收费,为需要的居民理发,是再好不过了。控制好场地,人员密度,及用具卫生,做到一人一消毒,我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肯定会受到居民的欢迎。

若是这些方法,你都不想尝试,我估计你只有一种选择了,那就是学古人束发在肩,或像女子一样,找个红头绳,我给喜儿把头发扎起来。要不就是,你就把头发疯长成一朵花,待到疫情后,你花开后百花杀。

疫情之战,不会太久。相信不久的一天,中华大地必定“纸船明烛照天烧”,送走新型肺炎这个瘟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