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50歲了,之前沒買過保險,還要不要買保險?

聽我來唱歌


50歲了,身體正處於一生的關鍵時期,身體的各項指標和機能開始衰退,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萬金重擔壓於一身,離退休頤養天年還有一段距離的尷尬時期,所以為了自己和家庭,一定要多多愛惜自己!身體一定不要再出現問題,你既然沒有交過保險又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寬裕,那就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先購買一份人生意外保險,如果還有寬裕的話再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總之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狀況購買保險,給自己和家庭在發生意外時多一分保障,為自己負責同時也是為家庭負責.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狀況量力而行。但處於這個年紀,一定要有一份保險!



浪子埃文


50歲,的確是買保險時一個比較尷尬的門檻。

這裡說的尷尬,不光是指年齡,還包括健康、槓桿率等因素。

不同保險產品的功能不一,不能一概而論。我這裡分別說下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和年金險,來給大家分析一下,50歲到底還需不需要買保險。

一、重疾險

重疾險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它是幫助我們來轉移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支出風險的險種。

50歲是否還需要買重疾險,我們看兩個問題:健康情況和槓桿率。

重疾險是和健康情況息息相關的,如果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就可以直接投保;如果身體有查出些異常情況,比如乙肝病毒攜帶、甲狀腺結節、膽囊息肉等等,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投保結果了。我們需要先告知健康異常情況,等保險公司給出核保結論。

同樣的疾病,嚴重程度不一樣,給出的核保結論往往是不一樣的。就比如甲狀腺結節,如果分級為1級,大部分保險公司可以正常承保;如果分級為2級,少部分保險公司可以正常承保,但大多數就要除外甲狀腺癌承保了;如果是4級及以上,基本就都要拒保了。

健康不過關可能會被拒保

對於50歲的人群而言,很少有健康情況一點都沒有問題的。所以,在考慮是否有需要購買保險前,先得看是否還具備購買健康保險的資格。

這個問題講起來就比較複雜了,我在專欄《百科全書式——常見疾病投保指南》中,針對十二大類、近100種疾病的投保有詳細的描述,想詳細瞭解的可以點我頭像去看專欄。

如果健康情況能通過核保,我們接下來要看槓桿率的問題。

買保險是為了用相對較少的金錢,來轉移未知的大額支出風險,所以保險槓桿非常重要。保險槓桿越大,起到的風險轉移作用就越大。如果付出去的保費和保額相差無幾,甚至出現保費倒掛,那就失去了保險保障的意義。

買保險,年齡越小,保費越便宜,保險槓桿率越高。50歲的年齡,其實已經錯過了購買重疾險的黃金年齡段。

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一位50歲的男性,購買某人壽公司終身儲蓄型重疾險(含身故責任),10萬保額,20年繳費,保費為5000元/年,槓桿率為10萬:20年*5000元/年=1。

這還是選擇了市面上保費相對較低的終身儲蓄型重疾險,如果我們換成市面上另一款相對較貴的重疾險,同樣情況下保費為6370元/年,槓桿率為0.785,出現了保費倒掛。

如果選擇一份消費型終身重疾險(不含身故責任),10萬保額,20年繳費,保費為2511元/年,槓桿率為1.99。

50歲男性重疾險槓桿對比

因此,對於50歲的人群而言,購買保險的槓桿率要低於年輕人,但在想投保重疾險的情況下,消費型重疾要比儲蓄型重疾的槓桿高得多。

另外,50歲的人群,家庭經濟責任開始逐步轉移了,我更建議配置消費型定期重疾險,保至60歲或65歲,進一步提高保障槓桿。或者選擇配置防癌險,僅保障重疾中風險最大的惡性腫瘤。

這麼配置的核心思想,都是為了三個字:槓桿率!

二、醫療險

50歲的人,強烈推薦配置醫療險。

前面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解了重疾險,由於重疾險採取的是均衡費率,而且是定額給付,剛開始保費壓力會比較大。

而醫療險是"實報實銷",產生了多少醫療費用就根據條款進行報銷,採取的是自然費率,保費一年一年,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提升。

相比於重疾險,醫療險會讓人感覺上保費便宜不少,非常適合50歲的人群考慮配置。

醫療險要考慮的問題是兩個:健康狀況和續保問題。

醫療險同樣和被保人身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這個地方參考重疾險,不再贅言。

我們重點說下續保問題。醫療險由於是1年期的短險,不保證續保。相對長期些的有保證5年續保、保證6年續保的,但超過了這個時間仍然要重新審核被保人的條件,才能繼續續保。

因此,我們要選擇續保條件比較友好的醫療險,我們習慣於稱之為"承諾續保"。保險公司承諾,不會因為被保人發生過理賠,或者健康狀況發生了變化,而單獨調整保費或拒絕續保。保險公司只能針對某個年齡段整體調整保費,不會針對個人進行保費調整。

醫療險的續保問題需要特別重視

而有的醫療險則不會做此承諾。我見到很多人在購買醫療險後住院,保險公司順利理賠,然後就不允許客戶第二年續保了。這個行為很流氓,但是這麼做是合法的,因為在他的合同上並沒有承諾續保。

所以我們在投保時,應該選擇承諾續保的醫療險,充分保障自己的權益。

當然,如果你購買的醫療險停售了,是無法再續保的,只能看保險公司的政策。如果提供了轉保產品,可以免健康告知轉保。如果沒有提供類似的政策,就只能更換醫療險了,那時候就需要重新進行健康告知。

這個停售風險的問題,目前沒有辦法避免。

三、意外險

別說是50歲,就是60歲、70歲,都應該配置一份意外險。

意外險是保障槓桿最高的險種,幾十塊就能換來幾十萬的保額,而且很多意外險都不用進行健康告知,和健康因素關聯最低。中老年人完全可以購買到合適的意外險產品。

所以,意外險就不要猶豫了,50歲的人肯定需要買。

不過意外險不是萬能的,它只保障"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意外傷害事件,不是什麼都能保。尤其要注意翻看一下免責條款,比如猝死、中暑就不在意外險的保障範圍內,除非額外附加了這些保障。

四、壽險

壽險的保障範圍很簡單,身故和全殘。

所以如果問50歲要不要買壽險,我們得先看你還有沒有轉移這類風險的必要。

前面說了,50歲的人已經逐漸開始轉移家庭經濟責任給下一代了,對於轉移身故風險的需求要遠低於30、40歲的家庭經濟支柱,但卻又沒有完全脫離家庭經濟支柱的地位。

如果50歲的人仍然身背高額房貸,子女也未成家,家庭經濟責任都還集中在他身上,那他仍然需要轉移身故風險,這時候就需要配置一份壽險。

如果考慮的是轉移風險,而非資產傳承,那麼只需要配置一份定期壽險即可,比如保至60歲,完成家庭經濟責任的轉移。

如果50歲的人已經不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了,那麼可以考慮不配置壽險。

五、年金險

50歲的人配置年金險,就是出於個人養老保障的考慮了。

個人養老保險儲備,屬於國內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也是國家在大力支持的方向。

養老保險三支柱

但從時間上來看,50歲開始考慮養老保險時間偏晚。養老儲蓄的時間是越早準備越好。

這個很好理解。如果我們想在60歲時籌措好100萬養老金。那麼從50歲才開始準備,每年都準備10萬元,而從30歲就開始準備的話,明年上每年我們也只要準備3萬多。

但資金是有複利增值效應的,如果從30歲開始準備養老金,每年實際要存的錢更少。假設複利率是4%,那麼每年實際只要準備17900元,就能實現60歲100萬的養老儲蓄目標。

30歲開始儲備養老金的結果

雖然從時間上來看,50歲開始儲備養老保險有些偏晚,但我個人的觀點,50歲是一個分水嶺,再晚的話籌備養老金就更不划算了。如果有通過保險來儲備養老金的打算,50歲不能再晚了。

50歲配置養老保險,最佳的配置策略是躉繳;如果感覺躉繳支出壓力偏大,那麼可以採取3年繳。總之時間越短越好,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資金的複利增值效應。

畢竟不像30歲開始籌備養老金,時間非常充裕,可以採取十年繳費的方式來分攤支出壓力。50歲籌備養老金就是三個字:穩、準、快!

以上,我共分5個險種,詳細分析了50歲的人是否應該配置保險,希望對i能有幫助。


保險觀察


50歲可以買的保險還是很多的,只是很多都費率較高,一般認為不划算,就很少推薦了。

我之前也問過同樣的問題,我整理後的結果你可以參考下。

就只說保障型的保險了。通常說的保障型保險是指壽險、重疾險、醫療保險、意外險和意外醫療,這些也是普通人應該配備的基本保障。

先說壽險和重疾險。壽險也就是保身故的保險。重疾險就是保重大疾病,主要分為重大疾病保險(保多種重大疾病)和防癌險(專屬防癌)。一般這兩個保險是結合在一起購買的,有主險壽險再附加重疾險的,也有直接就是主險就包含身故和重疾雙重責任的。

先說通常意義上的重大疾病保險,分為分紅型和非分紅型。大部分的分紅型重疾險50歲以上的總保費都超過保額了,少部分沒超過的也基本與保額相當,起不到槓桿作用,就不推薦了。非分紅型的保險的總保費在保額的80%左右,有一定的槓桿作用,可以購買。除了費率較高外,這類重疾險還有個不足是繳費年限較短,一般的是10年或15年,只有個別可以達到20年,這樣的話每年的經濟壓力就會比年輕人購買要高得多,所以一般建議額度不用買太高,一般10至20萬。還有年紀大的額度偏高保險公司很容易要求體檢。

再說說防癌險,因為癌症(惡性腫瘤)是所有重大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且它的治療費用很高,基本上都是20萬以上。所以很多保險公司都順應市場出了防癌險,這類保險一般是身故返還,所以其優點是費率低,癌症保障高,缺點很明顯——只保癌症(還有原位癌)。防癌險一般不推薦單獨購買,建議與普通重疾險組合購買。有些人嫌重疾險費率高,只想保癌症賭一下或者年齡太大買重疾險不划算可以考慮買這個。所以50歲以上人士防癌險還是很推薦購買的。

接下來就是醫療保險,這個看自己的經濟能力和需求,50歲以上年限額上萬的基本就是千元以上。普通千元左右的醫療保險只在社保範圍內報銷,一年的額度一般是幾萬。如果想自費藥也能報銷那麼一年的費用2千以上。這個自己決定。

最後說說意外險,50歲從意外險的角度,並不算老年。普通10萬的意外卡單的一年100元,可以買到60歲,而且一個人可以買多份。60歲之後可以買老年意外卡,這是新出的。這種卡單一般都包含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所以這是個很好的選擇。其缺點是每年都要投一次。還有些長期意外險,可以保二三十年的,滿期反保費,可以讓代理人組合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這個一年千元左右,可以5年或者10年長期繳費。

————————————

總結一下,50歲的人士可以買的保險有:非分紅型重疾險、防癌險、醫療保險、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保險,理財類的年金保險你有錢隨便買


價值研究wl


很多人給我留言說:想給父母買保險,卻礙於父母年齡過大,健康狀況不適,價格過高等各種原因找不到合適的保險,問保魚君有沒有推薦的產品!

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實際上,可供父母選擇的保險非常多。保魚君彙總了熱銷的20款老人保險,通過分析這些保險告訴大家哪些產品值得買,哪些產品不值得買!

給父母買保險要避開這些地方!

哪些保險適合父母購買?

這些才是真正值得購買的好保險

一、給老人買保險要避開這些地方!

1、不要給父母買壽險!

壽險,顧名思義,就是被保險人身故/全殘才會賠付的保險。

壽險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家庭經濟支付突然死亡造成家庭經濟崩塌,而大部分老人已經接近或者達到退休年齡,並不承擔家庭經濟責任,所以也沒必要買!

2、預算不夠,不要買重疾險!

很多人擔心父母以後得重病,會考慮給父母買重疾險,但是並不推薦保險預算不高的家庭給老人購買重疾險。

主要是重疾險保費過高,60歲老人買50萬保額重疾險,即使是最便宜的重疾險每年也需要繳費1萬多,這對很多家庭絕對是個很大的負擔!

二、有哪些適合給父母買的保險?

我今天來推薦一個很適合父母購買的保險:百萬醫療險。

1、大病小病都能報銷,最高能報銷100萬。

不管是門診、手術還是住院費用,超過1萬以上的部分都可以100%報銷。癌症等重大疾病,更是0免賠額100%報銷,而且不限社保用藥,報銷額度高達100萬!

2、保費低,2000以內隨便

這個價格,即使父母人手一份也絲毫不會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接下來,總結了一些比較熱銷的百萬醫療險:

雖然熱銷產品很多,但保險行業魚龍混雜,並不是每一個產品都值得買,百萬醫療險的購買主要看兩個方面:

1、是否限社保外用藥

生了大病,用進口藥,進口器材等社保不報銷的項目是非常普遍的,如果百萬醫療險社保外用藥不報,那這款百萬醫療險毫無疑問不推薦購買!

2、關注續保條件

再好的百萬醫療險,如果第一年買了之後,第二年就不能買了,毫無疑問也是不合格的。

好的續保條件應該是:不因身體狀況變化或歷史發生過理賠而提高費率或者拒絕承保。

不知道我的能不能對你起到作用呢?



B站壹杯羹


火火保險從業6年,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50歲,年齡不算很大,如果身體健康的話,可以選擇的產品還是比較多的。

我分兩部分來說:產品類型推薦;能不能買。

推薦以下考慮順序:

1、醫保。不管是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一定要有。如果單位沒有繳納社保,可在戶籍所在地購買居民醫保。

若是戶口所在地和現居住地址不同,辦理居民醫保的同時,詢問辦理異地居住備案的政策,備案後方便以後異地就醫報銷。

若未辦理異地備案的,住院三天內要到當地醫保局提交資料備案,才能完成異地報銷。

2、百萬醫療險。除社保外最實惠且使用的保險。價格是根據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50歲,有社保的情況下,一年保費在1000元以下。

報銷上限很高,多數產品,最高可報銷200萬以上,設置了1萬的免賠,是說花費超過1萬才能報銷,若是重大疾病沒有1萬免賠額。

3、意外險。一定要選一年期的意外險,且包含以下幾個內容:意外身故/全殘,意外傷害(達到傷殘等級賠付對應金額),意外醫療(報銷醫療費用)。如果有以下內容更好:意外住院津貼(住院每天有補貼),包含猝死責任(該責任不屬於意外,多數意外險沒有)

4、互助產品:支付寶中的相互寶。水滴互助。美圖互助。

此類型不是保險,保的內容跟重疾險相似,只因價格便宜,可選擇性加入。

比如相互寶,40歲-60歲,發生重大疾病(比如:惡性腫瘤、深度昏迷、腦中風後遺症等),通過審核可獲得10萬元的互助金。

現在每個月花費的金額大概是3元左右,可以瞭解下。

5、重疾險。看價格是否可以接受,若實在太貴,可選擇防癌險,或互助了。

能不能買?

年齡到了50歲,多少有一點慢性疾病,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婦科疾病等。

保險公司為篩選客戶,設置了健康問卷,不符合健康要求的,需要提交病歷資料或檢查報告到保險公司審核,保險公司審核後會給出幾種結果:正常、加費、不保某些疾病、延期再投保、不讓買。

若健康未問到的不需要回答,詢問到的要如實回答。

若隱瞞病情投保,理賠時,保險公司會調查客戶投保前是否有就診,查到沒有告知的情況,會拒絕賠付。

各險種對健康狀況要求不同:要求最嚴格的是醫療險,其次是重疾險、互助產品、防癌險、意外險。


感謝閱讀,希望火火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火火說險


50歲可以買保險,但是買保險會存在很多的阻礙,特別是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想買壽險或者重大疾險保險,需要繳納的保費跟拿的保額一樣多,一般建議不交不買。另外如果考慮商業保險很多都是希望有錢可以拿,但是很多都是建議,靠社保保障最好。

50歲以上的人群如果選擇投保商業險,可以選擇一些意外險,一般以卡單的形式。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意外事故,比如跌倒發生的概率還是較高的。建議在選擇意外險的時候一年一買,比如一年保費100元保額10萬元,管身故、不同級別的傷殘和意外住院的每日補償津貼。

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大病保險,但是還是建議投保越早越好,例如重疾險,如果投保年齡相差10歲,在購買保額相同的同一款產品時,保費有時會相差20%左右。


今天打小貓


50歲買保險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一是年齡大了保費就貴,比如一份同樣保額的保險30歲時買要比50歲時買便宜將近一半,都是保障終身30歲時買比50歲時要買多保障20年。二是50歲時買保險屬於高風險時期,必須要體檢,體檢不過會被保險公司拒保。

因為年齡越大風險越大,很有必要利用保險轉移自己的風險,如身體健康建議買健康險。



小曾哥休閒娛樂


很榮幸回答你這個問題 ,50歲真是一個可怕的年齡,真是歲月不饒人啊,感吧歲月如此匆匆,如果你是在單位上班的話,肯定有社保,50歲給自己買一份保險也是可以的,以後不會給兒女添麻煩,自己也多了一份保障,建議你可以買一份健康險,活了這麼大歲數了,我感覺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其次什麼在給老伴買一份健康險,人生難免不會遇到小災小病的,家人也有了一份安全,你也能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現在網上保險平臺很多,像支付寶、平安、京東等,很多都還是很便宜的。祝你和你的家人幸福安康!謝謝



幣圈輝哥


只要你有保險需求,保險什麼時候買都不晚,且需求什麼時候都存在。

鑑於您50歲,身體狀況不詳,保險預算不詳,綜合一下給您建議:

1、如果您身體健康,無其他疾病住院記錄。

可以購買意外險(包含自費藥)+ 醫療險(包含自費藥,質子重離子及細胞免疫治療等手段)。

2、如果身體有些異常,醫療險不能購買,建議意外險 + 防癌醫療險(包含自費藥,質子重離子及細胞免疫治療等手段)。

3、如果預算充足,在第一條的基礎上可增加一些消費型重疾(終身型比較貴),當然如果還承擔家庭主要的收入責任,比如車貸,房貸,建議購買定期壽險,如果自己發生意外後,以緩衝因意外導致無法正常還貸,或者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責任。

4、如果預算充足,在第一條的基礎上,增加消費型重疾。家庭責任較輕,或者已享受養老生活,建議購買養老年金來補充自己55或者60歲(領取養老金時間可自定)以後的養老費用。當然也可以作為子女或者孫子孫女的教育金等等。

總之,50歲,還很年輕建議如果有能力,可以適當的給自己配置好保障,個人建議意外險和醫療險一定要配置。重疾險、壽險,或者養老金等可根據自己的家庭責任,預算斟酌購買。


保險知識傳播者


你問得應該是商業保險的健康類產品吧?

具體需不需要可以審視一下自己具不具備以下條件:

1、身體是否越來越好,不會有任何疾病或者意外的發生?

2、在疾病或者意外來臨的時候是不是家裡可以隨時拿出幾十甚至上百萬的資金來進行治療?3、就算有錢拿出來治療,是不是會影響家人今後的生活(比如動用家裡人所有的儲蓄,甚至賣房)?

4、您現在50歲了,如果永久性的失去收入,會不會影響家人生活?(比如因疾病或者意外身故。)?

5、如果您非常健康,那恭喜您,您一定會長壽的,可退休後的退休金是否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品質?您是否希望過得更好?這種高品質生活您希望過多久?

6、您希望給孩子留下一筆錢嗎?

想清楚以上問題就可以解釋到底需不需要買商業保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