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聚餐酒場上有些人不是領導,別人敬酒才喝但是從不敬人酒是什麼心態?

塗大大的分享


大家知道,酒場是中國的一大特色。酒桌上的規矩多如牛毛。朋友之間的酒場還好一些,大家互相之間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但是,一旦在酒桌上有領導、老闆的存在,酒場就會變成一種“潛規則”下的“賣弄風情”的機遇。現時之下,在90後逐步走入職場“主流人物”的情況下,酒場的規則越來越不被重視,但不排除酒場規則被某些人放大了,事實上,現在的酒場規則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複雜。只是,職場上領導層仍然有不少的人是八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生人,他們對於酒場的規則仍然抱著不放,所以,有些酒場的規則還是抱著“尊重”的態度應對。

題主在問題中所談到的這種人並不多見,但確實存在。這樣的人應該分為幾種情況來看待。

第一種,膽怯。職場上的確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對生人、老闆、領導心存恐懼,甚至對於半生不熟的人也不善應酬。這種人常常比較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看著別人觥籌交錯,自己也很想有樣學樣,但就是不敢站起來像別人一樣去敬酒。而別人來敬酒,自己又不敢不接。這種人其實不必去跟他矯情、較真。作為同事,在平日裡可以多去鼓勵他,告訴他給別人敬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種場合經歷的久了,慢慢就會適應,只要有一次去給別人敬酒,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第二種,不懂。還有一種人對於酒場的規則就是個“盲人”,他根本就不知道酒場還有這麼多講究。在他的腦子裡,酒場就是大家一起喝酒、熱鬧、醉倒的一個場合而已。如果有人去給他講講酒場的規則,他可能會瞪著一雙好奇的眼睛問自己:一個吃飯、喝酒的場子,會有這麼多講究?慚愧、慚愧。對於這樣的人,也不必對他有太多的想法。不知者不為過。

第三種,偏執。如果說以上兩種人還有一定量的話,那麼偏執型的人其實並不多見,但確實存在。這裡說的偏執,包含很多的含義:傲慢、自負、固執、自我。他們沒有頭銜,沒有官職,但就是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心理:你們誰願意敬酒就去敬,反正我不敬,你來敬我,我奉陪,要想讓我低頭哈腰給你們敬酒,門都沒有。我就這副德性,願咋地咋地。

第四種:憎恨。這種人天生對於相互敬酒、相互奉承的行為極其厭惡。在他心裡,酒場上的人相互敬酒都沒懷好意,都是相互利用的主。他看著酒場上那些陪著笑臉給領導敬酒的人會憎恨無比、心生厭惡、嗤之以鼻。別人敬過來的酒,他都不會當一回事,說不定心裡還罵“看你那個奴才樣”。酒場上那些人觥籌交錯就是一種“笑話”。這種人怎麼會去敬酒呢?

小結: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講多元化。酒場,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個“巴結領導的機會”,對於某些人來說反而是“一幫各自心懷鬼胎的人”的舞臺。不講酒場規則的人其實職場之路會走得事倍功半,除非自己有絕對的本事和實力拋棄規則。懂得並踐行職場規則的人,職場之路會順當一些。只是,現在的社會,既然講究個性多元,那就誰也別責怪誰敬酒或不敬酒,大家各自奉行自己的價值觀行事即可,只是最後的所有結果都由自己承擔即可。無論敬酒與否,能尊重他人才是真正的規則。


耕然夫


好像你說的就是我。我在公司算中層。平常公司聚會,我基本不會主動去給領導敬酒,甚至不想和領導一個桌,主要是覺得拘束。當然,如果別人給我敬酒,我還是會喝。另外,我不喝白酒,不管多大的領導或是多低的級別,我都是一杯啤酒飲盡。我也沒有看不起誰,而是覺得這種敬酒沒意義,喜歡在酒桌上找存在感的領導格局也就那樣了,格局高的領導也不會在乎你敬沒敬酒。我主動去給下屬敬酒,除非私交,否則我又不是大領導,我敬也不像話。

公司酒桌上,杯來盞往的,稱兄道弟的,實際上鬥得不可開交,我覺得好虛偽。我不能改變什麼,但我可以讓自己不成為那樣的人了。


折柳01


我朋友公司裡的一個副總就是所謂的人精,別人給老總敬酒的時候他從來不去,按他的話說人群一呼啦過去老總根本認不出誰是誰,這樣沒意義的社交根本不用理,等他作出小成績了,再帶著功勞去敬酒,說好話把功勞記在老闆頭上敬酒,老闆一下子就記住了他,並且滿滿的喝了一杯還開心的囑咐他幾句,拍拍肩膀。然後人群又來了一大波,老闆還是隻記住了他,他也不跟同事敬酒,按他的話說都是一群low貨,不在一個層級,他自己很快就升職不會再跟他們在一起了,只跟有能力有背景的人喝。就這樣步步高昇真是厲害。


源圓寶寶


不知道你是什麼心態才問這個問題。記得有次去富士康弄工程和一科長一夥人喝酒。我就不敬酒也不喝酒,他覺得我噁心他。我就拿果汁挨個敬酒,一桌子的鄙視。他副手的意思是我不喝就別弄這工程了。我就去前臺要了幾瓶白酒幾瓶紅酒倒一起。拿起來我就說不敬酒是怕你們喝多了,我們不認識為了公事做在一起彼此並不瞭解。既然大家都熱情高漲咱們就好好一起交流交流。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全趴了。第二天我出了3000一個小夥被車把嘴掛了個口。把我弄事業群辦公室裡好一頓造。從那後和那群人一起喝酒老子還是不敬酒也不喝酒。彼此不認識憑什麼敬酒喝酒?喝大了算誰的?公事能辦為啥非要喝酒?


Impk


我就是這樣的人。因為我的酒量太小,一般不喝,別人敬酒時,拿杯喝點,表示一下意思。也因為酒量小,不敢敬別人的酒。有一次春節團拜宴會,我趕緊吃完下席,躲進休息室。突然總經理叫我跟他喝酒:他十杯,我一杯。結果還是被他灌醉了。因此,還要防備總經理最後來向我敬酒。


芙蘭人


不主動敬酒,取決於:

一,公司文化,一群酒膩子聚會你不敬酒自然是毛病。

二,老闆心態,老闆不注重這個,其他人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們公司老闆都是讓我們少喝。他不在場我們才多喝。近幾年聚會基本上他不在場了。老闆態度很重要。

三,性格,這個沒有對錯,憑個人喜好

我在公司十年了,每年年會幾乎都不敬酒,無論是老闆還是領導,但是別人敬我酒我一定回敬。外面業務應酬,我也是打圈,一圈拉倒。敬我的我也必喝。個別情況不喝不行也不能僵在那裡,也要喝,無所謂,但是這個和敬酒無關了,業務上的事情。十年前做業務員時候這樣,現在做到大區依然這樣。個人覺得不至於引以為豪,但也不至於引以為恥吧。

對了,關於酒量,除了一次應該是喝了半斤假酒喝的不省人事外,其他場合我沒喝多過,所有酒場自己控制最多八兩,還算清醒。我估計一斤應該問題不大,白加啤加紅也OK,但是也到量了。最煩和山東人喝酒,講究太多。實在不習慣。

至於樓主說的是什麼心態,單就我個人而言簡單來說沒有什麼心態,單純個人做事風格而已。你想多了。


這麼真


我就是這樣的人,原因是我不喜歡酒味,特別啤酒,那味道就像是發燒時吃的藥的苦味,好像叫安乃進?很反味,聞到就吃不下飯了,想吐。領導來敬酒了我也是拿飲料或茶水代替。就是單純了接受不了那個酒味,別的心思沒有。


東凌七


我就是這種人。我能喝一點酒,有時身體不好時在酒桌上不能喝時,就體會到被人勸喝酒的無奈和尷尬。久而久之,我逐漸養成了,不勸人喝酒,也不聽人勸酒的習慣。至於敬酒,也儘量不單獨敬酒,只是向桌上每個人舉杯示意而已。喝酒碰到不需勸酒,不必敬酒的,能喝多少可以盡興的朋友,算是酒桌上的幸事!推杯換盞、虛情假意,還是算了吧。


藍天浮野雲


大眾心態

積極敬酒才是討好和交際心態,大眾其實不願意逢迎和搞形式,反而是看的上眼的,互相喝幾杯,其實都常見的。

一個酒局,必有主賓個二人,這是主要的,主人攢局是為了賓,其他的都是湊桌子腿的客,賓和客不一樣,賓必須搞禮節,客都是混。

一個酒桌,除了二人,第三人最重要,就是挑氣氛的,把這個局熱起來不能冷場,一般找兩個人,一個主挑,一個副挑,基本可以搞起來,其他的桌子腿都是看氣氛吃飯喝酒。

氣氛熱都熱,一旦冷場會更冷。

公司吃飯其實老闆不是主而是賓的位子,主管們是挑,員工是桌子腿的客,大吃八喝就好,敬不敬酒不是重點,主管們的戲場,也有個別不開眼的挑氣氛,瞎挑,壓了主管,老闆其實也不太喜歡,特別注意不要作死的敬酒灌酒,搞不好聚餐之後就弄掉你。

公司聚餐其實氛圍要輕鬆,愛喝的喝,愛吃的吃,各安其樂最好。愛轟氛圍的也要適可而止不宜太過。

也不要太悶,一副死魚模樣,當雕塑,可以不愛說話,吃喝不要停就好,又不吃喝又不說話挺不好。

但是要說聚餐不帶上你,他們都有錯的。


王涉


為何一定要給領導敬酒?這tm就是奴棣思維,在一個公司,人人平等,領導又不高我一頭,憑什麼我得像個孫子一樣先敬領導酒?不僅不是我先敬領導酒,而應該是領導先敬下屬酒才是有格局的領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