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徐兵导演非常棒,你真的看懂《新世界》了吗?

N乐不思蜀


大家好!我是欣儿影视剪辑,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新世界这部戏真情实感,我也觉得这是一部好剧,为他的受到的质疑感到不公,豆瓣评分实在不应该如此底,感觉现在的观众在欣赏影视剧方面太快餐式了,很多观众也被带节奏,不过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映射。我相信在未来这个剧会被平反的。


欣儿影视剪辑


直到看到结局我才真正看懂了《新世界》。作为一位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的铁杆粉丝我想说说我对这部《新世界》的看法。

1,小红袄是从第二集开始出现的,但是到了69集才知道小红袄是十七,小红袄活到69集,这时候解放军进城解放北平,这也是暗示着新世界的到来,所有的犯罪都会被终止。

2,沈世昌在解放军进城前想随着国民党军队逃跑,可在逃跑过程中被田丹拦住了,沈世昌因为反抗倒在了共产党城工部的枪下。这表示了新世界的到来,所有的黑暗势力将被摧毁。

3,金海没死,因为之前杀过人跑到了宁波躲了起来,刀美兰告诉他,他对解放北平有功,共产党不会追究他的责任。这是表明着对解放事业有功的都会得到应有的奖励。

4,对监狱里面犯罪轻的罪犯进行特赦,新世界来到,应该重新给人改过自身的的机会。

5,小耳朵出狱后解散手下那帮兄弟,旧社会那一套已经不再适用新世界了,新世界有新的社会秩序。

6, 对北平警察局的警察进行重新编制,也说明了虽然迎来了新世界,但是还需要有贡献的人来维护新秩序。

7,为什么田丹那么抗揍,因为她代表着即将到来新世界,新世界生命力要很顽强,生生不息,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8,电视剧结尾为什么出现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因为那片稻田代表着随着新世界的到来,人们将会丰衣足食。

不知道大家还有哪些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电影天堂小旋风


说实话,很多电视剧是我极少地能从头看到尾的,《新世界》是其中一部。

有的人说,这剧有出色的演员,孙红雷、秦汉、张鲁一;有的人说,这剧题材好;有的人说,这剧赶上了特殊时段下的特殊档期。

当大家众口一词的议论这剧时,只有对导演是褒贬不一。更神奇的是,昨天看到一篇文章,不知道是不是标题党所为,说是《新世界》导演徐兵出来道歉了。结果查了一下,居然是真的!

一部剧,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讨论甚至是非议;从眼球经济来讲,这已经是大获成功了。

我们知道,一场交响乐的演出是否成功,指挥是最重要的。一部剧能够热播后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这成功应归结为导演。导演才是一部剧的灵魂。

不说别人,就说我个人感受,就连《新世界》里的一个词“豪横”,都让我研究了好半天,我问我的家人:“咱们家在北京生活了七八十年,听说过“豪横”这词吗?我们同学里好多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也没听他们说过这个词呀”。一部电视剧,到了一个词都让人感觉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的的程度,这算不算抓住了观众的心。

还有那匹一开场就出现的神秘骆驼,有的人说,真多余,导演给了个不相关的骆驼那么多镜头,绝对的注水呀。如果您真这么以为,那是真没看明白导演的用意。那骆驼就如同一根绳,不紧不慢地牵着观众的感受一下子进入到对于北平认知的记忆里。

提起北平这个特定年代,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个人,老舍。是的,老舍先生可以说是写北平第一人,无出其二。而老舍先生写北平的名著《骆驼祥子》,几乎就是几代人对于北平的认可和认知。神秘的骆驼,拉车的祥子,两个特定预设一前一后的出现在剧中,观众一下子明确无误的认定,这就是北平。

故事发生就是春节前后的那么几天,而不是几个月、几年;这也是观众的槽点,认为这电视剧的铺陈太过缓慢,比现实生活每时每刻的发生、发展都要缓慢。可,虽然缓慢,显然又不是一本流水账。导演有意的这么预设,就是用长叙事的方式讲一个发生在十几天内的故事出来。这手段必须是要有手法、有功力,细腻的,丝丝入扣的讲故事能力的。

我看了道歉信,徐兵导演在回应大家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活从来没那么快,肯定比戏剧更慢,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只要愿意正视,沉静下来汰旧呈新,大家都很牛逼。


也许徐兵导演说的对,大家都很牛逼,一集不落的看完就为了吐槽;但我不,我把这部电视剧从头看到尾,每天挺盼着晚上七八点钟,守在电视机边,等着《新世界》;而这样的情况对我来说,好多年没有过了。

你们说你们的,反正我觉得徐导挺豪横的,把一部好看的剧“拖”了七十集,多给了我好多天的视觉餐食。

谢谢您的阅读和分享,谢谢。


蓝日


刚看完《新世界》,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1.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柳如丝和萍萍带着一箱金条出北平时被一群国民党兵抢的时候,沈世昌带着七姨太坐车出北平,七姨太看到了柳如丝,然后说了声小四,汽车缓缓的经过了柳如丝的身边;后面田丹他们追上沈世昌,因为沈世昌拘捕开枪杀了他,这时柳如丝经过刚才的混乱,看到了沈世昌倒在地上,却隐藏着自己在人流中前行。感觉这两幅画面设计的非常好,乱世之中,危难时刻,很多人都只顾自己,哪还顾得了别人的生死,哪怕是自己的亲人。这样的安排却反而衬托了徐天、金海和田丹他们之间难得的情分。

2.说小红袄一直不被找到,也许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因为后面金海说了三兄弟做事的动机,金海是为了金条,铁林是为了出头,徐天是为了小红袄,如果一开始就找到了小红袄,那么他和田丹之间的联系随着小红袄的发现,就可以结束了,小红袄可以推动徐天和田丹之间的发展,在电视剧里,田丹代表着新世界,她为了解放北平,但是剧情又有她和徐天之间的发展,所以说小红袄不被发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3.一直没看懂的小红袄为什么是十七,若说是前后对比也有点说不过去,前期十七给人感觉特别单纯善良,他帮助田丹,一个不认识的共产党,甚至一个不小心还能牵连自己,八青偷跑出监狱就可以看出来他做事也算是周密,家里还有一个卧床的老母亲,虽然他的父亲是刽子手,从小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也比较糟糕,而且还和母亲居住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但是这些因素促使他成为一个杀人犯,说不过去,说不过去……

4.在整个剧情中铁林属于比较可怜又可恨的,一开始就说了,金海和徐天结拜是捎带上他的,导致铁林在他俩之间一直就是低人一等的感觉,也可能就像他后面说的,一个是前妻的亲哥,一个是现妻的恩人,他不仅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而且还在现任妻子关宝慧的压榨下一直抑郁不已,他想让所有人高看他一眼,最后却走了歧路,铁林的悲剧,不仅是他自己的选择,应该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周围人的压力。不明白铁林最后为什么要说一直等着徐天来解决他,就像田丹说的,等徐天为什么还要跑呢?

5.不知道哪来的底气,徐天一直是一个豪横的存在,如果不是金海,他早被第一集中贩卖军火的手下给杀了,或者是被小耳朵埋了。靠着主角光环,他才一路顺风顺水,虽说后面田丹说和她爸爸说她喜欢徐天的地方,除了徐天有,其他人很多人也有啊,还是感觉他们俩不搭,如果从新设计一下,金海和田丹之间产生情愫,也比徐天和田丹之间好多了吧。

6.这部剧太理想化了,反而不贴近现实,金海太讲义气了,试问现实生活中,哪怕是亲哥也不会像金海那样为了弟弟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有的时候徐天还不理解,反而徐允诺和金海之间如果是兄弟情的话会更稳固些。

7.整部剧每个人特色鲜明具体,除了剧情拖沓些,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在疫情期间还是可以看看的,毕竟世间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想一想那些奋斗在一线的人们,我们还能在家休息看剧,已经是万幸了。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们的生活早日步上正规!


有气质的小混混


我觉得徐兵导演还是非常不错的。

新世界经历了三年时间的创作和筹备。此前作为高分国剧《红色》的编剧而大放异彩的徐兵,此次在新世界中亲自上阵担任导演及编剧。而该剧更是源自徐兵潜心打造的原创剧本,这令观众对这部故事脉络多线并行、环环相扣的年代大剧信心十足。不仅有实力班底撑起底气,新世界在制作打磨上也下足了功夫。新世界力求还原真实时代背景,给观众最纯粹的追剧体验。从被精细神还原的老北京城,到置景占地近三千平米的京师监狱,都奠定了该剧制作以“品质为先”的基调。这部剧只讲述了22天发生的事,也就是1949年建国前夕北平城的22天里发生的时代洪流变迁。短暂的时间设定,首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紧张刺激感,就像《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一天24小时发生的故事,整个故事就给人一种分秒必争的紧迫压力感。面对动荡的时局,金海(孙红雷饰)、铁林(张鲁一饰)和徐天三兄弟所处不同的位置,在亲情、爱情,国家利益、个人信仰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情同手足的三兄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故事。

最后结局是徐天和共产党员田丹(万茜饰)在绝境中相识,并在相互扶持中相爱,使命感让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徐天选择在动乱中协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北平的和平解放,迎来了新世界,并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该剧还很带有很强的现实魔幻感,将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设计,对新旧时代变迁下北平城发生的故事进行刻画和表现,用荒诞的方式呈现时代背后的真实,挖掘人性的高度,力求让观众有想象有感悟。纵观这几年的谍战剧市场,除了《潜伏》、《伪装者》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其他的电视剧评价都一般。这只是我个人意见。



持续更新中


如果你能品懂铁林的表情,你可能才会读懂新世界背后的含义,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觉得演技最好的就是铁林,每个细微表情、动作,以及黑化过程的性格层层深入,都表现的很好,我想一定让很多观众恨之入骨吧,呵呵。

真的感觉这部剧很好,每个人物,演的都很到位,不管好人还是恶人,都表演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不是墨迹,而是把故事的细节演绎的很清楚到位,金海为了躲避审判,原来是假死!结局完美,这个最重要,金爷回北京唱了一首,不做大哥好多年😃😃😃😂😂😂😂

应了前面三兄弟跑路的路线,徐天走天安门,投身新世界;铁林走午门,死路;金海走南池子,往南边跑路。编剧用心良苦,早就透露了三兄弟的结局……

看见金海没死,结局真好,想知道他怎么活过来的,也想看看徐天看到大哥没死高兴的样子,更想看看新世界来了,他们都是怎么快乐生活的,最后一集看了两遍,圆满!

疫情过去了,我们不争、不斗,珍惜现在,珍惜家人。晚安!

金海假死,毕竟杀过人,怕追责。来了一招,金蝉脱壳。后来,和刀美兰开了裁缝铺,叫海澜之家;和小耳朵拜了把兄弟,打造了海尔兄弟,创建了海尔集团;和徐天研制了海天酱油、黄豆酱;…

总算坚持看完了,现在进行颁奖🏆最佳义气奖:金海 最佳悲情奖:铁林 最佳讨人厌奖:徐天 最佳恨人奖:十七 最佳可爱奖:小耳朵 最佳跟班奖:燕三 最佳搞笑奖:关老爷最美女演员:柳如丝 最惨女演员:关宝惠 最爱女演员奖:田丹 最佳表演奖:骆驼

金海其实没死,后面带着徐天和刀美兰去了南方,凭着手上的金条开了一家店,叫做海兰之家,赚了钱之后又和徐天开了一家酱油厂叫做海天酱油,又偶遇小耳朵,因在牢里救过金海,从此结拜,就成了最后的海尔兄弟






数据榜


《新世界》一直收看到六十五集时,我都认为这部剧真不错,因为它呈现了人性、生活、信仰等方面活生生的多样性,没有限制在狭隘的善恶、忠奸、是非两分法的设计里面,很有超脱性和突破性的惊艳。

但是,看完《新世界》的后五集,特别是最后两集,我对自己的判断有了不确定。

金海伪装的活下来,让人感觉太不符合金海的性格了,有情有义的大哥,竟然是一位居心叵测的虚伪之人。

这样的设计,无非是告诉观众,好人有好报!可带来的效果是,观众有被欺骗被耍弄的感觉,反转的太违背常识了!

再一个是铁林的死,他是该为杀死徐天爸以及作为敌特分子破坏解放军接管仪式,付出生命的代价的,但是,设计让铁林死在徐天手里,才算以直报怨,似乎有刻意之嫌。

所以,这部剧整体来看,仍然停留在善恶因果律的思路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世界》的导演,在人性的复杂性、故事主线的递进性、爱情观的独特性等编排设计上,都有着耐人寻味的地方。

总体看,瑕不掩瑜!




乌咪爱读书


你的意思你看懂了呗?

你给我解释解释小红袄每次杀人就出现的那个傻骆驼是什么意思?

十七杀那挑菜中年妇女的时候,他的左手怎么没有伤?

那时十七的手已经被铁林打成贯穿伤了!

金海让十七就在监狱守空牢房,田丹不回来不允许他出来,他是怎么出去杀人的?

最后,就为了去取一个铁林的破委任状,就自己带伤去?连个人都不带?

那个十七连个枪都没有,就带把破刀大白天的去追杀田丹?他不知道田丹的厉害吗?

在田丹知道了十七就是小红袄的时候,也不掏枪,还后背对着十七????

这个剧组全都是傻子吗?

你们是把观众当傻子还是你们自己傻呀?

要不是现在疫情憋在家里,谁看这漏洞百出的破剧?????????????????????


用户69580297508


我看懂了

我向导演道歉

这不是部普通的“烂剧”,而是部“神剧”。

这部剧向我们精准地传达了“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等赤裸裸的现实观点,以及新世界里“蠢如徐天进了体制”的政治隐喻。大概徐天和田丹的后代开着卡宴进恭王府,似乎可以理解。

我呸。三观扭曲成这样的剧本是咋写出来的。

这是部和《破冰行动》一样,一众大咖配角也撑不起来的,剧情特别是男女主角人设高开低走的烂剧。

剧情圆不下去,就靠巧合和误会来凑。巧合也说不过去,便试图用台词圆。很多逻辑上的漏洞,仅凭水军捧是拯救不了的。

不要把剧情啊、细节啊、隐喻啊,讲得多么高深。不是剧不易看懂,而是烂剧没法看懂。这部烂剧之所以剧情拖沓,是在拾《长安十二时辰》牙慧,可是“不用心”这个槽点毁掉一切。

天津解放是1月15号,消息传到北平得到17号?普通老百姓不说,沈世昌、阎若洲、柳如丝也要等两天?

29小时解放天津-陕西党建网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徐天这个角色真得挺讽刺的。70年前有大把大把这样的人,70年后依然。年幼者有之,年轻者有之,年长者有之,年老者有之。

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乘公共交通工具不戴口罩,不顾禁令聚餐打牌搓麻将,抢购双黄连N95方便面,隐瞒旅行史串门乱窜,发布谣言博眼球蹭热度……

在他们的心里、眼里、世界里,只有自己。那所谓的假惺惺的情与义,也是他们需要时就有,他们觉得被侵犯了便无。

往严重里说,其实,徐天连个一撇一捺大写的人字都算不上。

田丹的人设就更有意思,福尔摩斯一般的存在,竟然会算不到徐天会去找冯青波?前面刚虐杀监狱小弟,后面反手就让铁林给了自己一枪?

不要说什么挨枪子是为了让十七买药,进最新的号子时,金海就强调过,这个号子寻死的办法多。

沈世昌的七姨太,还刻意把胡同说成“弄堂”,后面还飙了句吴语。结果呢,把弄堂读成nong堂,确实挺无语的。

徐天在第44集的行为,估计水军们也洗不清楚了。一是阻挠田丹去现场,二是莫名其妙在丁老师那发作甲亢,三是隐瞒扣子线索。

剧中人看的报纸——《申报》。

不仅沈世昌读的,大概是空运来的《申报》。

借庙办公的白纸坊警署,订阅的也是只在沪、港、汉三地出版的《申报》。

导演不晓得《益世报》北平版,起码了解一下《北平日报》《世界日报》。再不济,拿当时已停刊的《京报》《晨报》糊弄,都显得更合理一些。

要而言之,一部不走心、没诚意、无内涵,拿观众当傻子的电视剧,无疑是烂剧。


视频播主木泽炎


70集开年大剧《新世界》20日晚在争议中迎来大结局。开播之初,该剧曾因系2014年国剧豆瓣评分第一名的《红色》编剧徐兵新作,且孙红雷等一众演技派演绎而备受关注。

但因剧情拖沓、过于强调“腔调”等诸多问题令许多热切追剧的观众失望而归,豆瓣评分也从开局8.2分跌至收官的5.9分。20日晚,导演徐兵本人发表长文阐述了自己通过《新世界》表达的初衷,反思创作与观众发生隔阂的原因,并感谢观众宽容。

  

  在徐兵的构想下,《新世界》是非常诗意和内在戏剧张力巨大的作品,开播的前几集剧情线索不断,特别是人物色彩鲜明,时代感逼真;演员方面,孙红雷、张鲁一、尹昉、周冬雨,以及陆续出场的万茜、李纯等,都满足了导演和编剧这种风格化追求。

可惜,重人物轻情节,散漫的节奏,通过大量刻画细节和群像来谋篇布局,逐渐消耗了观众的耐心。全剧给人的感觉是导演过于在意每一个人物,写得细致琐碎,沉浸在自己的叙事节奏和审美风格里,虽然塑造了一批丰满鲜活的人物,却没有把故事讲得圆满流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