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抗擊疫情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沒有人是旁觀者,沒有哪個環節可以缺失,每個人都是責任人。曾炎,一位礄口區檢察院的青年人,以平實的話語記錄了她在社區開展抗疫工作“第一天”的心路歷程。

今天是2月12日,星期三,是這個城市被封鎖、按下暫停鍵的第20天,也是我下社區的第一天。之前歷經各種輾轉,在10號從外地趕回了武漢,昨晚接到下社區的通知,非常激動,久久未能入眠,終於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了,終於可以和大家站在同一戰線了……連日來,朋友圈的各種推送,微信群的各種消息,一直牽動著我焦躁的心。在家的那些時日裡,內心很是煎熬,看到同事們紛紛奔赴一線,前往方艙醫院、隔離點和各個社區,回來“參戰”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今天,這個願望終於要實現了,那顆焦躁的心也在使命感的安撫下變得莫名的踏實。

一大早,經常睡不醒的我,早早就醒來了。來到院裡,和下沉社區的同志們一起來社區報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今天到社區的第一項任務是迅速封鎖小區,我們五個人分頭行動,尋找合適的封鎖工具。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在小區門口,孟漢民副檢察長身先士卒,帶頭行動,用鐵絲鎖牢大門,杜麗華主任,何雪松科長,小王竹也不甘落後,紛紛過來幫忙,大家同心協力,築牢了出口防線。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隨後,我們一同前往六號門(26棟小區唯一的出口處),正式開始了今天的主要任務——封控小區工作。

“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出入需要出入證明,如有物資需求,可以由社區進行代購。”

“請大家互相配合一下,現在是關鍵時期,再堅持一下就好了......”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一遍遍重複的話語讓我口乾舌燥,在第一天就真真切切感受到社區工作的不易。大多數住戶都很配合,偶爾也會出現幾個“特殊人物”,在我們正常攔截出入人群時,一個“不尋常”的人物出現了。

“我身體不舒服,每天都要出去打針!” 一時間,我被這充滿怒氣的聲音嚇到了。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這個人看起來很健碩,約摸四五十歲,精氣神也不差,戴著口罩,手背上還綁著打完針沒撕去的繃帶。將他攔下後,杜主任第一時間走上前,拉著他詢問住址等信息,隨即向社區負責人報告了情況,並引導他到社區進行核實登記和證件辦理。遇事勇往直前,解決問題乾脆利落,勤懇做事,真切待人,這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當日上午,杜主任又一遍遍地與物業工作人員強調如何設緊關卡,做實工作,如何落實到每一戶,把工作做細到每一個人。中午下班臨走時,杜主任拿出她自己春節前“搶購”的一次性手套讓我交給物業的工作人員,和這樣的老同志一起工作,我感覺心裡暖暖的。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中午吃完飯後,大家向孟檢彙報了上午的工作情況。隨後,分頭打掃了社區大廳的衛生,清潔消毒了地面、辦公桌等,特殊時期,清潔工作容不得半分馬虎。忙完以後,大家在社區隨意找了個位置簡單休息了一小會。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下午的工作仍然是從堅守小區出入口開始,在上午熟悉並規範了工作流程以後,大家幹起活兒來麻利了許多。我與一名志願者一道核驗出入證、做好登記、測量體溫……我們密切配合,進行著這項“簡單”但又不尋常的工作。在不斷的磨合中,我們變得越來越默契,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了。

社區“新戰士”的一天


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裡,回想這一天,感慨萬千。孟檢帶隊身體力行,杜主任、何科長兢兢業業,吳飛、小王竹無私幫助,讓我迅速適應了社區的工作。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強烈的信念感、使命感與責任感。我覺得,每個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貢獻出自已的一份力量,盡己所能,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每一件我們能做好的小事做起,武漢,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加油,自己!加油,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