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如何栽培?

用戶3991360735139


紫藤盆景的鑑賞以及栽培養護

花木君

紫藤花是我國的著名觀花藤木植物,春季開放,花大有香,呈紫色或深紫色,花冠蝶形,花序長垂。盛開之時,密花集聚,搖曳生姿。遠處仰望,似若群蝶紛飛。因此很受人們喜愛,經常植之庭院觀賞。

紫藤,學名:Wistevia Sinensis,別名藤蘿、朱藤,屬於豆科紫藤屬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木質莖粗壯,幹皮深灰色,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生長,不裂;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幼時兩面有白柔毛,及長脫落;總狀花序生新枝頂端或葉腋,下垂,每一花序著生蝶形小花50—100朵,呈紫色至淡紫色,芳香。花期4月至5月,莢果呈短刀形,10月至11月成熟。

紫藤原產中國,朝鮮、日本也有分佈,我國華北地區多有分佈,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最為常見。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和西南地區均有栽培。野生類型有南京藤、紅藤、一歲藤、麝香藤、野白玉藤、白花紫藤、三尺藤、本白玉藤、臺灣藤、重瓣紫藤等。

紫藤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最遲在唐代即有栽培,不少詩人墨客也留下不少關於紫藤的精美詩句。比如詩仙李白的《紫藤樹》“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詩中描繪出一幅春天的明媚景象,紫藤纏繞在高大的喬木,碧綠的葉片中小鳥在鳴叫,紫藤綻放紫色的花朵,芳香撲鼻,吸引美人駐足觀賞的畫面,從而謳歌紫藤之美。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多首關於紫藤的詩詞,比如《傷大宅》中有“繞廊紫藤架,夾砌紅藥欄。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 指出唐朝豪宅的奢華,廣植奇花異草,藤蘿就是其中之一;《陳家紫藤花下贈周判官》:“藤花無次第,萬朵一時開。不是周從事,何人喚我來。”;《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慈恩春色今朝盡,盡日裴回倚寺門。 惆悵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當然,白居易也有借詠紫藤之機,警戒人們不要像藤蘿一樣趨炎附勢,渾無骨架,《紫藤》中有:“

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誰謂好顏色,而為害有餘。”,這當另說,只是並沒有否認藤蘿之美麗。

紫藤莖蔓蜿延屈曲,先葉開花,紫穗滿垂綴以稀疏嫩葉,十分優美。再加上紫藤生命力旺盛,長壽樹種,適應性強,因此人們經常栽植在庭院,上用棚架,每到春節,枝葉扶疏,紫花垂掛,夏秋遮蔭,瘦長的莢果迎風搖曳,適合休憩納涼,也有的栽植在假山湖畔,攀石而上,別有情趣。更有喜愛紫藤之人,將之製作成盆景欣賞。

紫藤的藤本特色,製作盆景適宜曲乾式、懸崖式、附石式、臨水式等造型,置於高几架、書櫃頂上,繁花滿樹,老樁橫斜,別有韻致,尤其是有老樁枯乾,新枝初發,相互襯托,猶如枯木逢春,意境頗深,近年來深得盆景愛好者喜歡。

紫藤適應性強,耐熱耐寒,耐水溼、耐瘠薄,喜光較耐陰,繁殖容易,生長迅速,根系發達,非常容易成活,因此適宜製作成盆景栽培。

【採樁】紫藤在田野分佈較廣,以華北較多,根系發達,側根較少,因此在挖掘的時候,注意儘量多留側根。採樁季節春秋皆宜,春天成活率最高,選擇莖幹藤粗古樸的樁材,便於很快成型。

【上盆】紫藤對土壤要求較低,由於紫藤根系發達,因此最好選擇較深的花盆,便於根系伸長,至於土壤,一般的疏鬆透氣的腐殖土即可,要注意不能積水,積水容易爛根。

【光照溫度】紫藤耐熱耐寒,喜光照也耐陰,最好放置在陽光直射的地方,這樣利於生長開花。

【澆水】紫藤耐旱不耐澇,因此澆水原則“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冬季落葉,減少澆水次數,放置室內過冬。

【施肥】紫藤耐貧瘠,施肥只需要在生長季節適當追肥即可,在春秋兩季,可每半個月用餅肥水和磷酸二氫鉀溶液交替追肥一次,夏冬停止施肥。

【整形修剪】紫藤的藤本纏繞的特性,非常適合附石式,隨著時日增長,可以完全附著在奇石上,造型快且自然;懸崖式、曲乾式也是紫藤常見造型,可以根據樹樁基礎設計,然後進行引導。紫藤生長迅速,要及時修剪和抹芽,生長期要及時剪除徒長纏繞的枝條,花後修剪可採用對頭年枝條的強修剪、抹去過多萌芽來適當降低高度,保障灌叢形體和當年生長足量壯枝。秋後花芽分化前對枝條適當進行短截和疏剪,以利保留長枝下部芽分化成花芽。冬季休眠期剪去枯枝、過密枝等。

【病蟲害】紫藤有枯葉蛾、蚜蟲、刺蛾等蟲害,可用波爾多液或者氧化樂果噴殺。病害有軟腐病。葉斑病等真菌感染,可用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

【不開花原因】紫藤盆景,養護不當,容易出現不開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冬季室內越冬溫度過高,植株得不到成分休眠,應該放置在涼臺,溫度在0℃到10℃之間,利於積蓄養分;另外缺肥或者肥水濃度過高也是不開花的原因之一,應該適當補充肥料,薄肥勤施;還有就是徒長枝過分消耗養分,作為盆景枝條,對於徒長枝及時剪去。

2019.5.18易花得木


易花得木


播種繁殖!清明穀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