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蘇等發達省份力推天然氣發電 為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粤苏等发达省份力推天然气发电 为何?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近年來,受燃料成本高企和降電價政策的兩頭擠壓,天然氣發電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壓力。然而,廣東、江蘇等省份卻仍積極推廣燃氣發電。為何這些省份力推天然氣發電?“十四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將如何發展?

本文作者:江宇娟(新華社經濟分析師)

近年來,受燃料成本高企和降電價政策的兩頭擠壓,天然氣發電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壓力。然而,廣東、江蘇等省份卻仍積極推廣燃氣發電。為何這些省份力推天然氣發電?“十四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將如何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同比增長5.8%。其中,氣電9022萬千瓦,佔比為4.49%。2019年,全國新增氣電裝機容量為 629 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 255 萬千瓦。氣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 2646 小時,比上年降低121小時。

目前我國氣電裝機規模距《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仍有不小距離。《規劃》提出,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1億千瓦以上,佔發電總裝機比例超過5%。

過去幾年,我國天然氣發電發展較為緩慢。主要是由於燃料成本高企,而銷售電價不斷下降,導致氣電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困難,很多電廠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總工程師單彤文介紹,以典型 9F 燃氣機組為例,發電總成本為 0.659元/千瓦時,而600MW燃煤機組發電的總成本僅為0.385元/千瓦時。其中,燃氣機組的燃料成本佔總成本的81.79%,而燃煤機組的燃料成本佔總成本的63.64%。此外,天然氣發電電價也不具有優勢。天然氣發電的標杆電價為 0.665 元/千瓦時,而燃煤標杆電價為0.453元/千瓦時。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調研室主任羅佐縣指出,影響電廠運行成本的最主要因素還是氣價,燃料成本佔氣電企業運行成本的比例大約為70%。目前氣電企業的氣源有的來自上游管道氣直供,有的來自城市燃氣,供氣價格普遍高於企業的盈虧平衡氣價。“如此一來,企業的運行若單純依賴發電則沒有經濟效益。”羅佐縣說。

儘管氣電行業整體面臨經營壓力,不過以廣東和江蘇為代表的省份卻仍在推動天然氣發電的擴張。

根據《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20年,氣電裝機要達到2300萬千瓦。2019年5月,廣東省發佈了《規劃》調整通知,重點調增了 40多個天然氣發電項目,其中包括11個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26個天然氣分佈式能源項目,此外還包括數個燃煤自備電廠、燃煤鍋爐“煤改氣”項目,總規模超過 1190 萬千瓦。《規劃》同時增列了5個調峰儲氣項目以及4個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

江蘇省在2019年3月印發的《江蘇省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再次提出,到2020年,全省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煤炭消費總量比 2016 年減少 3200 萬噸。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12月底,江蘇省氣電裝機總容量為1610萬千瓦,而發電消耗天然氣104億立方米,同比下降7.1%。

在專家看來,以廣東和江蘇為代表的省份大力推動天然氣發電的主要動力源自於能源結構轉型的需要。《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廣東省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80億立方米,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12%。《江蘇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350億立方米,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2015年的6.6%提高到12.6%。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國田介紹,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大灣區能源供應結構一直優於廣東省。2017年,大灣區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已經達到10%,而廣東省天然氣的佔比為8%。

該研究所的研究結果顯示,為實現大灣區“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轉型目標,大灣區應形成清潔能源為主的供應格局,加快確定天然氣的能源主體地位。根據該機構的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轉型中長期情景研究,到 2035 年,大灣區天然氣消費佔比將上升到31%。其中電力部門的轉型路徑就在於加快淘汰落後煤電機組,擴大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

國家能源集團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志坦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是發展氣電的戰略窗口期。他指出,首先,國家對天然氣電發展的態度總體是支持的,要求氣電“有序發展”“適度發展”。其次,天然氣資源供應有保障。我國天然氣產量穩步上升,非常規天然氣成增產主力。此外,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投產將進一步豐富我國天然氣供應渠道。

劉志坦表示,我國推進油氣管網體制改革,實施管網獨立,有助於推動天然氣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天然氣價格機制。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調研室主任羅佐縣也指出,隨著我國油氣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開放力度的加大,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獲得天然氣進口資質,其中也不排除氣電企業。在天然氣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天然氣點供和罐箱一體化聯運業務快速發展以及市場供應寬鬆的局勢之下,氣電企業選址科學會使得企業獲得低成本氣源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

在劉志坦看來,“十四五”期間,我國氣電發展將呈現多點化趨勢。他表示,北京、上海等地區的大型燃機項目已趨飽和,發展空間有限。江蘇、廣東等沿海地區燃機項目佈局基本定型,新佈局燃機項目發展空間受限,競爭日趨激烈,開發難度不斷加大。隨著環保約束條件加大,河北、山東和東北地區有望繼續壓縮煤炭消費,加之俄氣等管線建設加快,未來這些地區會成為新的燃機項目發展區域,區域內省會和重點城市將會建設一批以解決供熱為主要目的的熱電聯產項目。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指出,如果政策環境不完善、發電成本較高、缺乏經濟競爭力等問題得到不解決,未來我國氣電發展仍難有大的突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