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滿月淨利跌7成 雲計算公司優刻得難借疫情“回血”

1月20日,優刻得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但掛牌上市僅僅一個月,優刻得就公佈了一份淨利潤下跌72.71%、扣非淨利潤下跌92.84%的業績快報。

剛上市業績就變臉

優刻得是國內雲計算領域的主要企業之一,公司主營公有云、混合雲和私有云三大業務板塊,其中公有云是公司業務主體,業務覆蓋互聯網、金融、零售等行業。

優刻得昨日公佈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15.12億元,同比增長27.35%;但增利不增收,實現歸母淨利潤2106.76萬元,同比下降72.71%;實現歸母扣非淨利潤570.75萬元,同比下降92.84%。


上市滿月淨利跌7成 雲計算公司優刻得難借疫情“回血”

上市滿月淨利跌7成 雲計算公司優刻得難借疫情“回血”


對於2019年度公司利潤有所下降,優刻得的解釋是因為主要產品降價、加大投入導致服務器折舊等成本上升、公司主要客戶所處的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以及雲計算市場競爭激烈等原因綜合造成。

具體來看,一方面是由於頭部雲計算廠商為拓展市場份額進行競爭性降價,以及單位資源採購價格下降、規模效應攤薄平均成本等原因,為了讓利於客戶,採取了主動降價措施,導致優刻得主要產品的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是2019年度優刻得對服務器資源進行大批量的採購和部署,並配套採購數據中心資源,導致報告期內經營設備折舊比同期增加約36.45%,數據中心成本比同期增加約43.89%,使得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

另外,由於C端流量紅利消退以及行業監管政策變化的影響,雲計算下游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事實上,自國際數據公司(IDC)2015年對公有云IAAS市場有統計以來,優刻得的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4.9%下降至2018年的3.4%。主要競爭對手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29.8%增長到2018年的43%。我國公有云的市場佔有率也逐步向頭部集中,阿里、騰訊等巨頭行業優勢明顯。

撞上風口但未賺到錢

與岌岌可危的盈利情況不同,優刻得的股價自1月20日上市後就開啟了過山車模式,上市首日報收於每股72.95元,次日開始到春節假期前的4個交易日股價持續走低,最低跌至每股45.98元。此後,由於疫情和優刻得的雲計算概念,春節後的股價在8個交易日內漲至每股126元的最高點,此後逐步回落至上週五收盤的每股95.29元。


上市滿月淨利跌7成 雲計算公司優刻得難借疫情“回血”


優刻得股價的大起大落其實與其主營業務有著直接的聯繫,該公司通過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三種模式為用戶提供服務,客戶包括互動娛樂、移動互聯、企業服務等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教育機構、新零售、智能製造等傳統行業的企業。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假期後大量上班族居家辦公,雲計算概念在A股市場立刻風生水起,成為炙手可熱的概念,優刻得自然也得到了熱捧。

而從近期媒體的報道上看,疫情期間,“丁香園-疫情實時動態”平臺依託優刻得雲計算平臺提供的CDN、雲主機、流量包等產品及方案,更好地應對高計算資源需求以及在線流量實時併發,保障疫情期間湧入的海量用戶能正常訪問;春雨醫生同樣藉助優刻得雲計算平臺順利應對高計算資源需求以及在線流量實時併發,保障義診服務的順暢進行。

為了方便中小企業通過在線辦公的方式恢復生產,優刻得升級“戰疫扶持計劃”後,聯合多個在線辦公領域優質SAAS服務商,如互聯網人才招聘平臺拉勾網、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法大大、企業報銷與費控管理平臺易快報、企業級研發效能平臺ezone等,為企業免費提供一站式在線辦公解決方案,涵蓋雲招聘、雲合同、雲財務、雲項目管理、雲文檔、雲協同、雲研發管理、雲安全等多個領域。

在疫情期間,優刻得依靠雲計算的“加持”令人氣暴漲,同時也讓股價翻倍,不過也引來了監管機構的關注。在此情況下,優刻得不得不出面說明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互動娛樂、移動互聯、企業服務三個領域的客戶,在線教育、直播等領域的客戶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較小,對公司無重大影響。

目前在線教育、直播等領域的客戶業務受新冠疫情環境影響市場需求有所上升,但來自該部分客戶收入在優刻得總體收入比重目前不超過15%,不會對當期收入、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

更為尷尬的是,為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等原則,優刻得為參與緊急救助疫情的部分教育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免費提供雲主機、帶寬、實時音視頻等產品資源及技術支持,這些資源及技術支持均是免費,不會對公司當期收入、利潤及未來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

優刻得的經營情況說明一經發布,公司就從風口上跌落,股價在7個交易日內從最高的每股126元跌至上週五收盤的95.29元。


新金融記者 劉子安

關注新金融傳媒微信公眾號(xjrcm1),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