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撒錢,旅遊經濟“回血”加速?

【品橙旅遊】當下,隨著疫情在國內逐漸呈現可控趨勢,上至政府、下至企業都鉚足了勁的復工復產,暫停了許久的文旅市場也迎來複蘇之態。清明節期間,黃山風景區因再現人山人海景象而登上熱搜榜,詩和遠方的旅程終於要重啟了嗎?

大方撒錢,旅遊經濟“回血”加速?

各地大方狂“撒”上億元

近日,全國多地集中發佈消費券相關政策,為消費群體送上幾百萬到上億元不等的文旅消費“紅包”,以期引導民眾擴大消費,彌補因疫情造成的消費損失,進而起到穩經濟、促民生的作用。

大方撒錢,旅遊經濟“回血”加速?

文旅消費券已成為多地拉動旅遊經濟復甦的重要手段。4月2日,杭州宣佈,追加發放消費券二期,讓利於民,推動城市經濟復甦和發展。4月3日上午10點起,消費者可從支付寶首頁專區入口或搜索“杭州”參與領券活動。

據杭州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已兌付政府補貼6695萬元,帶動杭州消費9.49億元。消費券帶來了杭州春日的消費熱潮。

與此同時,江西省專門發放了20萬張面值50元的旅遊電子消費券,申領對象為江西省居民。電子消費券可抵扣全省A級以上景區鄉村旅遊點以及溫泉度假村大門票,以及部分景區索道票、遊船票、演藝票等二次消費。

除發放消費券外,江西從二季度起正式試行為期一個季度的週末2.5天彈性作息,積極引導幹部職工週末外出休閒度假。與之配套的是,全省5A級、4A級旅遊景區和5A級鄉村旅遊點在星期五下午門票半價。

大方撒錢,旅遊經濟“回血”加速?

黃山市文旅局消息,4月1日至14日黃山市以外的安徽省居民憑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簿),可享受黃山市指定31家A級旅遊景區門票免費優惠政策。4月4日和5日,遊客均達了上限2萬人。

“我們測算這三個月各景區景點讓利門票要兩個多億。我們不能只算小賬,旅遊是一個綜合性產業,是一個拉動經濟發展的龍頭型產業。”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陳曉平公開表示。

據瞭解,各地旅遊券發放範圍和對象不盡相同,有的面向本市居民,有的則兼顧當地和外地,有的只限於對外地發放。但各地區大多選擇同互聯網或電商進行合作,通過合作平臺以電子券形式發放消費券。其中,支付寶、銀聯與騰訊是各地選擇合作的主要合作平臺。

“消費券之所以受熱捧,在於它有著拉動消費的‘乘數效應’”。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對品橙旅遊表示,文旅消費券是政府文化、旅遊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常用的促進文旅消費的措施,也是每年工作的重點內容。例如在文化和旅遊消費季,以及文旅消費活動當中都曾使用到文旅消費券。當下特殊時期裡,各地方政府更是加大了力度,通過應急啟動來達到促進消費的作用。

金融危機後旅遊業的“救星”

在百度百科中,“消費券”定義是當經濟不景氣導致民間消費能力大幅衰退時,政府或者企業發放給人民消費券,作為人民未來消費時的支付憑證,期待藉由增加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慾望的方式以振興消費活動,加速經濟的復甦。

據瞭解,國內地方政府在發放消費券方面已經探索多年。早在2009年初,旅遊券便成為業界熱議話題。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各地曾陸續發放了旅遊消費券,並取得了提振信心、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的功效。

杭州市政府把2009年定為杭州“消費促進年”,消費券在1月中旬正式啟動,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

數據顯示,通過發放旅遊消費券,2009年第一季度杭州旅遊逆勢而上,接待入境遊客44.40萬人次,同比實現了增長,按照每張旅遊消費券投入5元財政資金計算,拉動效應達到1∶57.89。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早年在文章中指出,2009年各地發放的旅遊券,一個普遍性特徵是發放方給予了補貼或讓利。從旅遊券的兌付方式看,儘管有些是由政府組織運作、監管兌付、統一結算,但都不是完全由政府負擔的,而是採取政府財政撥一點、企業讓利多一點的方式。至於政府與企業分擔的比例,各地情況差異較大,但基本上不存在由地方政府全額兌付的情況。

當下的特殊時期裡,的確也需要一些適當的刺激政策來激活旅遊消費,以回補因疫情影響而受到遏制的消費需求,從而加快旅遊市場恢復速度。消費券的特點是短期內即期消費,過期作廢,“限時消費”對拉動內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對品橙旅遊表示,文旅消費券的倍增效應也在以往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證實。不同的地方在旅遊消費提振上走了不同的道路,有的選擇旅遊產品降價,有的選擇彈性放假,也有的是發放消費券,如果可以將彈性放假和消費券搭配形成組合拳,效果會比較明顯。

李仲廣認為,文旅消費券是一種多方受益的舉措:對於企業來說,要爭取納入文旅消費券的內容裡面,來盤活資金;對於消費者來說,獲得了文旅活動的優惠福利;對於行業來說,只有旅遊活動恢復了,旅遊經濟的復甦才會指日可待。但特別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消費券的承諾,還是對醫護人員免費承諾,都一定要兌現。相關部門要制定好消費管理制度,比如預約制使用規則。同時,也要避免零負團費和低價競爭等這些潛在的問題出現。

不僅僅是中國,在太平洋彼岸,受到疫情衝擊的美國也不得不放出“大招”。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國會表決通過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正式生效成為法律。該方案旨在提振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經濟,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經濟刺激計劃。其中,包括媒體廣泛關注地向美國個人和家庭的直接支付,金額為每人1200美元。

金準表示,當下,提振旅遊消費成為全球擴大消費的工作重點之一。但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儲蓄率相對較低,居民手上可快速變現的高流動性資產匱乏,難以支撐短期生活和還貸的需求。直接發錢的方式,能夠讓他們撐過這一段現金流非常枯竭的時間。而中國家庭普遍都有一定的儲蓄,家庭儲蓄傾向很高,如果直接發錢,很有可能會直接轉化為儲蓄,不能轉入到經濟循環系統裡形成乘數的放大。文旅消費券是一個很好的槓桿,可以把相應的補貼導入居民家庭,再迅速地轉入到消費系統,定向推動旅遊行業的復甦,多輪放大之後,不僅能夠起到對企業的支援作用,甚至還能對產業升級產生一定的正向影響。

國內旅遊經濟復甦加速度

疫情防控期間,與文旅息息相關的餐飲業、酒店業、旅遊業等都遭受了嚴重衝擊,許多企業陷入 “ 顆粒無收 ”的囧境。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飲收入大幅下降43.1%;限額以上住宿業客房收入下降近50%;出行類商品零售額下滑明顯。

金準表示,目前來看,旅遊經濟想要恢復正常,短期內會比較困難,特別是國際疫情的不斷蔓延令人擔憂,也導致了國內調控不敢鬆懈。疫情的影響正向中期甚至長期的影響過渡。現在比較現實的先用政策推動本地遊和省內遊的復甦,跨省的長途旅遊復甦會更晚一個階段,可以通過第二輪政策來拉動。

“與此同時,其他行業的復工復產情況,也會影響旅遊業的復甦力度,訂單緊繃,居民旅遊休閒時間的充足性就難以保證,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復工復產因海外訂單的降低而減緩,會直接影響居民的消費能力,因此,一側是企業供給側,一側是需求側,兩邊要聯動,才有可能應對今天空前複雜的市場環境。”金準認為。

李仲廣認為,當下,旅遊業已成為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文旅消費券是救活當下旅遊經濟的關鍵舉措。儘管國內的旅遊經濟局部受損,一些企業可能會出現問題,也可能會有一些後遺症,文旅消費券的會起到“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重要作用,能夠讓旅遊行業的發展有了第一動力。同時,也為產業供發展給側提供了催化劑。

刺激消費的同時,政策和方式也要更加理性。比如黃山景區出現“人擠人”現象而引發的爭議。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表示,那麼大的黃山,每天限量2萬理論上問題不大。但是政府宣佈免費以促進復工時,需要通知景區事先做好系統性預案,政府還要出面協調好很多光靠景區根本搞不定的部門的配合。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說:“要相信市場自發的力量,只要創造好的營商環境,形成正常的社會秩序,難關總會過去,消費也會起來。

“未來,希望文旅消費券能夠圍繞著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遊融合等大環境來設計,提高消費者本身的質量。”對於接下來的發展,李仲廣提出了十大建議:第一是發展無接觸文旅消費業態;第二是發展自然生態旅遊;第三是發展自駕遊;第四是發展周邊休閒遊;第五是鄉村旅遊;第六是健康旅遊;第七是發展有廣度、深度的專業旅遊;第八是推動數字文旅的發展;第九是促進融合業態的發展;最後是實現旅遊全要素增長,特別是加大目前企業和消費者都急需業態的投資。(品橙旅遊Cic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