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蝸居》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釆菊花的孩子


《蝸居》是小飛非常喜歡的一部劇,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幾點感觸:

一、對於劇中海藻和小貝的感觸

小貝是劇中海藻的同居男友,在劇集剛開始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大雨、一把助人為樂的雨傘,讓陽光的小貝和可愛的海藻結緣了,現在想想那個畫面真的好美,瞬間讓我相信了愛情,很難讓我預料的到後面海藻與小貝的結局,我們先聊回小貝,小貝一個年輕的都市小白領,工資不高,人比較陽光、善良,工作上也很努力、踏實,當然最主要是他對海藻好,雖然自己平時也比較節儉,可在海藻對著哈根達斯兩眼放光的時候,他卻會毫不猶豫的買給海藻,海藻呢也很單純、可愛、善解人意,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儘管沒有很多的奢侈和華麗,但小貝每天也都會給海藻帶來驚喜,就像大多數情侶一樣,很簡單的生活卻很幸福快樂。可這所有美好的一切都發生在海藻碰到宋思明之前,不,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在海藻找小貝借錢給姐姐海萍買房時,從那一刻起兩人便有了嫌隙,也是從那一刻起,讓原本單純的海藻意識到,錢的重要性,物質的重要性。其實,小貝並沒有錯,他只是很現實,並不富餘的他不想拿出他多年省吃儉用的積蓄,來支持海藻的姐姐海萍買房,因為現實所以理性,他明白:首先他和海藻還沒有結婚,其次他把錢借出去會直接影響自己和海藻的生活質量,況且他作為男人也在為自己和海藻的將來做打算,他需要這筆錢,最後是他能想象得到,錢借出去後,短時間內海萍沒有能力還給他。其實借錢事件,對海藻的影響很大,她單純的認為他們是男女朋友關係,將來也會是小貝的女人,小貝的錢也就是她的錢,他沒有理由不把錢給她用,這在劇中也有所體現,海藻曾經對小貝說:我把我人都給你了,你還怕我不還你錢?其實關於借錢這個事件,非常引起觀眾和網友們的共鳴,小貝不借錢有錯嗎?基本上評論是一邊倒的,小貝沒錯!用劇中背景地江州方言來說就是:海藻有點拎不清!後來宋思明的出現,讓海藻的人生觀、價值觀更是有了關鍵性的轉變,她沒有想到還能這樣生活,因為宋思明能給他帶來 “安全感”,其實所謂的“安全感”就是宋思明能給她一切她想要的東西,包括物質和幫助,她去超市可以不在像以前一樣先看價格了,她可以讓商場裡的推銷員對她刮目相看了,她可以買她平時想都不敢想的名牌衣服和昂貴的化妝品了,她可以隨時吃她喜歡吃的東西,她可以不在看著自己老闆的臉色工作了,她可以在從小對她照顧有加、心疼她的姐姐海萍需要幫助向她求助時,可以讓身邊的宋思明幫她擺平一切,而這所有的可以,小貝都無法做到,認識宋思明之後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之她已經習慣了身邊有宋思明在的生活。而此時的小貝已經是徹底失去了他所愛的那個海藻,不止是身體,還有海藻的心。小貝是可憐的,卻也是無奈的,這也是一個現實社會的縮影,他沒有像宋思明一樣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可他還是深愛著海藻,儘管他原諒了海藻,但他在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對待海藻了,但作為一個男人,面對女友的出軌,他從內心是無法接受的,最後還是無法在走到一起了,這裡劇中對海藻出軌後小貝憤怒、複雜的心境及感情流露拿捏的非常細膩,不的不說,文章的演技真的很好!相信很多觀眾對劇中的小貝都是充滿了同情,我想導演應該也是,因為最後小貝的結局還是不錯的。

二、由劇中海萍對宋思明態度引發的感觸:

劇中的海萍在後期一直是知道自己的妹妹海藻與宋思明的交往,也明明知道宋思明是個有家室有孩子的男人,作為姐姐的海藻卻沒有堅決的反對他們在一起,而是選擇了默許,這就是在那種背景下所體現出的“人性”。作為剛大學畢業後就結婚,然後留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小兩口,蝸居在城市的城中村中,沒有任何背景,也沒有任何依靠,碰到困難無處求助,後來通過妹妹海藻攀上了有著一定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宋思明,或多或少的心理上的有了依靠,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能得到宋思明的照顧和幫助,其實海萍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可她又能如何呢?這是現實中的無奈,也是無奈後的悲哀。

三、由劇中海萍買房引發的感觸:

買房要趁早,尤其是對於剛需一族來講,不要猶豫,當你基本上具備了買房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儘早下手,有了房子才有了家,尤其是對於背井離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還有不要糾結於是不是現房啊、位置啊、配套啊什麼的,買任何東西都是一分錢一分貨,買房也是如此,如果是現房了,也有了配套了,房子也許就不是這個價格了,不要像劇中海萍一樣,錯過了第一波買房的機會,你可以想想看,如果海萍抓住了機會,也許後面的生活就會截然不同了。還有就是首次購房,如果是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的選擇住宅,不要選擇商業房產也就是所謂的公寓,公寓升值空間相對住宅要低,轉手比較難,因此對於你後期改善換房的話,公寓的變現能力較差,這點小飛深有體會,小飛當時在07年首次買房時由於預算有限,先購置的公寓用於自住,可後期需要改善換房時,發現自住公寓很難變現,導致二次購房的資金壓力比較大,所以大家儘量不要想著先買個公寓過度一下,資金充沛了再換個大點的住宅,因為作為年輕人,結婚、生子、在教育或者發展事業,用錢的地方多了,建議大家首次購房必須考慮住宅,哪怕是二手房、哪怕小一點的。

四、對於劇中宋思明結局的感觸

劇中的宋思明,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混跡於官場而且能力又非常強,在他這個年紀就已經做到了市委秘書,可以說是後期的從政生涯會是前途無量,可無奈他選錯了路,選擇了一條不歸路,一條以人民為敵的路,作為一名國家幹部,首先是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這是作風問題。其次,利用自己的市委秘書的職權,收受賄賂、貪汙和挪用公款,夥同上級領導一起做不法勾當,為自己謀取利,其妻宋太太還在家中非法放貸,這每一條都能葬送了他的大好前程並送進監獄。其實這也許和他自身的經歷有關,劇中雖然對於宋思明的背景沒有過多的介紹,但從劇中一些細節上,我們還是能看出些端倪,首先他出身比較貧寒,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家裡兄弟兩個人,據說當年他們兄弟倆的成績都很好,但家裡條件有限,只能供出一個,所以哥哥就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他,自己出去打工來補貼家用,可以說宋思明是揹負著全家人的希望和囑託在往前奔,所以他也非常努力、好強,一直都表現的很優秀,直到後來認識了宋太太,就是現在的老婆,劇中有細節有透漏,宋太太是高官的女兒,有著很強的家世背景,除了個人能力之外,我想這也是宋思明能在從政道路上一步青雲的原因,其實宋思明就是標準的“鳳凰男”,對於有了這些經歷的鳳凰男,本身性格上就會有一定的缺失,當一個農村娃,一飛沖天,擁有了金錢、女人、和社會地位之後就越容易迷失自我,也就有了劇中宋思明最後的結局。

上是小飛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小飛說劇


《蝸居》作為2009年的一部大爆劇,自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就拿九年後的今天來看,《蝸居》裡的故事情節仍然不斷的在發生重演。

相比於現在的都市情感劇,動不動就要求主角具有超正的是非觀與人生觀,追求完美主角,不然必然被鍵盤俠用鍵盤抨擊致死,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延禧攻略》中的乾隆,觀眾要求乾隆始終如一,後宮三千,只准放著當個擺設。

但當年的《蝸居》並非如此,劇中的男女主人公非但沒有超正的三觀,反而將傳統的世俗觀念,甚至於道德拋至腦後。海藻因為姐姐海萍買房湊不夠錢,自告奮勇向身居高位的宋思明借錢,最終陷入感情漩渦中。這樣的題材,乍一看好像具有些合理性,有點言情小說的樣子,但海藻和宋思明二人,一個有男友,一個有家室。瞬間給這部劇的三觀戴了一頂歪帽子,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自然是因為它的超凡脫俗。屏幕裡的角色三觀不重要,屏幕外的看客對於這種現象的反思才是這部劇拍攝的目的所在。

海藻的故事中有兩位男主角,一位是年齡有些大,但身居高位且極具男性魅力的宋思明,還有一位則是一無所有,光有一顆愛你的心的男友小貝。講到這裡大部分的看客應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但問題是,前者有家室。

海藻對宋思明最初的愛來源於權利與金錢,海藻做的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判斷這個世界上愛到底是不是唯一,金錢能否買到愛情?

金錢與權利,人類永生不變的話題。


芋泥追劇


這部電視劇可以說給我觸動很大。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是大一還是大二的時候。當時不覺得整部劇的三觀有什麼問題。就是不太喜歡海萍。覺得如果宋思明離婚娶海藻該多好。

後來再看是畢業三四年以後。才發現這部劇真的是有些毀三觀。海藻有男朋友,卻跟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搞在一起。宋思明有老婆孩子,居然還在外面包養小三。海萍明明知道自己親妹妹做了小三,居然還能接受那個男人給自己帶來的便利。住那個男人給她們提供的的房子。最扎心的是,評論里居然有人說,羨慕宋思明對海藻的感情。我不明白,一個小三有什麼值得羨慕的?如果真的相愛,離婚娶她難道不是宋思明應該做的嗎?為了自己的名譽跟地位,保持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這種男人好在哪裡?更不明白,海萍口口聲聲說自己很愛自己的妹妹,她是怎麼接受自己妹妹做別人小三的?明知道她妹妹走的是一條錯誤的路,她為什麼沒有強拉回來?如果宋思明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或者說,是一個不會給她提供便利的男人,她會縱容自己的妹妹繼續跟他在一起嗎?

整部劇裡,我覺得最可憐的就是小貝,他給海藻的愛和生活,也是缺少物質,但是我覺得也許那才是最踏實的生活。

說白了,海藻就是一個不願過多努力,受不了優越物質生活引誘的女人,在直白一些,就是一個拜金女。只是她的拜金沒有表現的那麼露骨,打著愛的名義做著拜金的事兒。海萍是一個內心虛榮,自私自利的人。而宋思明也根本不是彈幕評論的好男人,他一步一步走到高位,需要一個能夠襯托他身份的年輕女人,他身邊的男人都是紅旗彩旗一堆的人,而海藻的出現,剛好滿足了他的需求,他以為她是處女,他覺得她年輕漂亮,帶出去有面兒。所以他打著愛的旗號,包養了她。不明白他哪裡值得有些人的追捧了?


super萋萋


2009我正準備考研,那年我是在網上看的這部劇,據說是電視被禁播了。這部劇有人說太現實,太醜陋,給大家樹立了不好的榜樣;也有人說,這部劇太黃太暴力,臺詞太露骨,總之,那一年,《蝸居》禁播了。看到大結局的時候,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那時候總覺得海藻太單純,海萍很討厭,很摳門,很市井。宋思明太牛逼,萬能的。宋的老婆太隨意,太懦弱。


若干年後,我才發現,海藻的單純讓很多中年女人討厭,海萍的摳門其實也是漂泊族想要留在一線城市的真實寫照。而宋,也赤裸裸的反應了貪官的嘴臉。

先說說海萍

一個外地女子,無依無靠,每天打著兩份工,拿著微薄的工資,有著想在這個城市留下且買房的夢想。前半部分跟大多是畢業生一樣,認真工作努力生活,後面當有了買房的壓力後,一心鑽到錢眼裡去的女人。

一開始,我挺看不上她的, 後面,我是很同情他,很理解她,因為壓力,因為生活,因為太多的不得已,有些事情,由不得她來做選擇。

你以為,外地女子想在江州(其實就是上海北京這種一線城市)買房容易?沒有父母的幫助,你以為,憑藉的你一個人的努力,能夠在上海買房??呵呵,當年,我是說當年,我以為,這很容易,電視把生活演的太現實,太殘酷,太誇張。後來我才發現,那不是現實,那是真實。

都說,沒有毅力,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你還是別來大城市了,多少有夢的青年,畢業後來北上廣闖蕩幾年,遙望著房價,然後留下一聲嘆息回到了家鄉。

魔都帝都就是這麼殘忍,霓虹燈的背後是無數人努力的身影,光鮮亮麗的名牌背後是無數人為了夢想拼搏奮鬥的身影,在這種競爭壓力下,想留下需要不斷給自己信心,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不斷努力爬向夢想,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留下。憑藉自己的力量留下。(那種富二代和官二代除外),海萍其實是無視普通小白領最真實的寫照,他們沒有背景,沒有富裕的家庭,甚至人到中年還有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幼小的孩子。如果不拼命賺錢,如果扛的住生活的艱難,如何在大城市立足。

我同情這些外地姑娘,同時也敬佩這些依靠自己的努力留下的姑娘。

再說說海藻

前半部分,海藻有個單純善良的男票,兩人偶然相遇,然後墜入愛河,可是慢慢發現生活的殘酷,當男朋友不願借錢給自己的姐姐的時候,在宋那裡找到了慰藉。在她看來天大的事情,那麼多的錢,在宋看來,只是輕描淡寫的事情,於是慢慢的走入了宋的溫柔陷阱

我願意相信,海藻的本性是善良的。我也願意相信,這一切,可能都是機緣巧合,如果,小貝借了錢,或者如果沒有海萍,那麼海藻也許就跟小貝恩恩愛愛長長久久了。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生活就是如此殘忍,處處充滿誘惑。

和宋在一起後,海藻變了。住進了價值百萬的house,開著寶馬,還有隨侍保姆跟著,儼如一個“闊太太”,失去的卻是一個對她來說可有可無的“身份”。也許海藻不愛錢,或者說愛錢不是她的本意,可是當金錢想他伸出魔爪的時候,她確實沒經得住誘惑。

做過寶馬了,誰還願意走路?能住豪宅了,誰還願意群租?有保姆伺候了,誰還願意自己動手。人的本性也許如此。我們不能完全怪海藻,可是卻無法忽視金錢的魅力。

聽過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想來想去還是自己努力賺錢更靠譜,不然失戀了,心情不好了,只能買兩瓶啤酒一袋雞爪在路邊嗷嗷的哭,努力賺錢的話,就能躺在幽美的山中溫泉裡敷著面膜哭,還可以去紐約哭,倫敦庫,巴黎哭,一邊瀟灑一邊哭,想怎麼哭就怎麼哭。雖然很形象,但也很真實。

同是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姑娘,城市越大,誘惑越多,選擇越多,一不留神,也許就會萬劫不復。我們必須經得住誘惑,用自己的雙手贏得想要的東西,自己永遠別別人靠的住。

生活會給每個不同的考驗,不同的選擇,面對考驗,我們需要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用最坦蕩的方式,最正向的動力,最積極的態度,贏得最好的結果。



六姑娘笑笑


2009年,大學即將畢業,看蝸居後第一感覺是悲哀。

海清夫妻畢業於名校,大概是復旦大學,

然而,在上海買一套房子,都這麼艱難,

我想我這個大學比復旦大學差遠了的,

假如,去了北上廣,免不了逃離,

或者像民工一樣打工,年底回家過年,

最後,選擇留在了自己家鄉工作。

看了宋思明可以對海藻照顧的處處周到,

室友們討論的時候,我說海藻選擇宋思明是對的,

一個掌控權利,一個一無所有;

一人有心有力,一個力不從心;

宋思明待海藻如初戀,死的時候還不忘安排,

對海藻算得上負責的男人,

室友說那我們不是都找不到老婆了,

我頓時無言以對,確實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不公平。

當然影片結局,海藻還是一無所有,

而小貝已經忘記她了,開始新的幸福生活,

有所得,必有所失,關鍵價值觀裡面把什麼看的更重要。


物語影視


宋思明的老婆睿智大度,最後還賣了媽媽和弟弟的房子來救這個背叛自己的男人,這氣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最開始想如果她能對自己寵愛一些,換傢俱、換裝修、換服裝、做美容、微整....是不是宋思明就不會出軌?不!太錯了!不管她如何優秀如何完善自己,也無法改變中年男人那顆騷動的心!也無法改變左手摸右手的麻木歷程!海藻的結局是必然的!不值得同情,從她懷孕宋思明的老婆找上門她的內心獨白就透著一股子的淺薄和無恥!宋思明,單獨把他配給很多女人都無法拒絕,但是做他的原配很多女人是心有慼慼!


簇蕊兒


這部局很反應現實,但是裡面最大的BUG應該就是宋思明瞭,不是他的權利不現實,而是他的人設不現實。有錢有閒有權的貪官還對“小三”有情有義的設定,只能說明這是女作家的幻想。現實中有幾個貪官不是逢場作戲,權利大的有幾個貪官只有或者只有過一個情婦?

但是這部劇確實提高了全民買房的焦慮包括我自己,不過我沒有因此馬上去買房,那時剛工作也買不起。然後一直到15年避開了北上廣深來到二線杭州買了房,當然蝸居里面所有的故事也都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首付借一點家裡幫一點也就夠了,而且借的年底就還上了。至於房貸也沒什麼壓力,我和愛人拿出一個人的住房公積金就夠了。其實買房焦慮沒有用,對於剛需的我們時機最重要,去參加“搶房”是剛需的下下策。09年蝸居上映以後的幾年也是全國房價大漲的幾年,杭州我所在的區從4-5千最高抄到一萬五左右,那時很多人都在搶房,當然那時還沒想好去哪裡定居所以與我無關。後來14年底房價開始下跌,一直跌到6000左右,然後我15年來杭州看房發現沒人買房都以為還要跌,售樓處沒什麼人,要什麼戶型什麼樓層都有,於是果斷買了而且從計劃的90多平換成了120平。16年G20杭州峰會以後房價開始暴漲一天漲一千,我的房從6800買的漲到現在23000一平,當然與我也無關因為我自己住不賣。

只是想不通,炒房客也就算了,剛需的人房價跌到大家都不買時你不買,等到房價暴漲去“千人搶房”什麼道理?我樓上那戶最典型,一房東不到6500買的200平復式,二房東12000一平買來,現在住的鄰居是三房東16000一平從二房東買來的。我愛人學校還有好多年青老師,房價6000多的時候都在看就不買,G20之後一天漲一千的時候去參加千人搶房大戰,然後以兩倍多的價格買了之前看過的樓盤,還沒搶到想要的樓層和戶型……。

所以看了《蝸居》焦慮可以,千萬不要失去理智!


兔波波



先說海萍吧,我對這個角色真的喜歡不起來,自己要做女強人留在大城市不願意回鄉下,為了買房子把妹妹海藻把火坑裡面推,後來海藻和小貝有機會和好也是因為她決裂的吧,通過妹妹和宋思明的關係得了不少好處吧,我記得她老公的工作好像就是宋介紹的,但是她最後竟然是唯一happyending的?這一點我只能呵呵了。


海藻我只能說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吧,雖然當小三很不光彩,但是她好像並沒有想拆散宋的家庭,只能說她還是愛著宋的,當然也包括他所給的物質。最可憐的應該是小貝吧,最後一個人離開的時候加上那首歌(忘記叫什麼了)真的讓人淚目。


至於宋,真的是很渣,明明人家感情很好,你挖牆腳也就算了,還故意讓小貝知道,你說你把人家拆散了,又要拽著原配不放,又不能給海藻一個名份,明知道自己在玩火也要帶海藻一起,僅僅是因為海藻和自己的初戀很像,可以說一切悲劇的都來自他的自私,這些怎麼都洗不掉。


還有一個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那個被拆遷房屋老太太,很明白事理,三觀很正,很喜歡。


當時很喜歡的一部劇,被禁我也覺得莫名其妙的,放在現在絕對沒有過時,裡面通過人的不同選擇反映不同的價值觀帶來的後果,往往就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獄。就算是現在主題這麼深刻的電視劇也不多見,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吧。


左左哎喲喂


1、很大膽

別人電視劇中的女主角都是很正能量,或者比較中立的角色,就算女主角前期可能三觀有問題但是後來也會被編劇給改過來,而這部劇的女主角定位就是一個被包養的女大學生,讓大家不得不佩服編劇大膽塑造的人設,該劇關於對女主角的是非定論也是引發了很大的討論。

2、很現實

愛情和麵包的難題,很多人都會遇到,有些人高喊著要麵包也要愛情,要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度過各種困難,最後卻還是敗給了現實。該劇女主角海藻在現實面前的掙扎、猶豫、徘徊到放棄愛情選擇現實的心路歷程,引起了有相似經歷人的共鳴。

3、很諷刺

海藻、海萍、宋思明、小貝,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真實存在的一些人,在很多人看來,自己其實和海藻、海萍、小貝之內的人沒有什麼差別,努力的生活著、到最後才發現無論在怎麼努力,卻總是很窮,有些東西不是買不起,只是捨不得,比如冰淇淋。有些東西明明是很平常的需求,但是卻總是得不到,比如房子。姐姐知道自己妹妹當小三被包養的時候,不是想著把她拉出來,竟然是讓她越陷越深。

這部劇給我最大的震撼當然還是女主角海藻,曾經題主有問過如果給你一個宋思明,你願意當海藻嗎?70%願意去當海藻,因為宋思明知識淵博,有涵養,有權勢,有錢,還會調情,會保護女人,這樣的男人哪個女人不喜歡?當然還有30%的人表示,不管宋思明再好,他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我就不會去選擇當小三。70%人認為那30%的人是裝清高,30%認為70%價值觀扭曲。

雖然這部劇都是以海藻的視覺去寫的,她的身不由已、她的無奈、她的享受,但是最後她的結局也是現實!一時的快捷之路,葬送的是一輩子的幸福。


愚記談娛樂


最大的感觸就是年輕人不要被金錢,慾望等左右自己,雖然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無奈,會有很多的不容易,但是保持自己的初心是最重要的,劇中海藻的扮演者李念在做客由王江月主持的明星深度訪談節目《星月對話》時就聊到李念拍完蝸居後的感觸,

一直到現在,我再去看《蝸居》,我自己看到我都會覺得,那部戲其實還是有一些現實意義的。因為會警醒一些年輕女孩子,你們一定要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在一些慾望和權力面前你要去平衡,哪一些可以選擇哪一些不可以選擇。你會失去最重要的東西,那個東西是你失去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回來的,我覺得海藻面臨的這些東西,也跟當下的那個李念也有差不多,因為作為女演員我覺得也會面臨很多誘惑。所以這個時候也會有掙扎。就像你說,稍走偏了。可能未來的命運就不一樣了,可能整個人生的路都改變。所以當時我就選擇還是生活吧。那在演那個戲,一共拍了88天時間,我記得非常清楚。不知道為什麼,真的印象很深,就突然蹦出來這個數字,也許你剛問我這一刻之前我都沒想過。可能那部戲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吧。其實在演海藻直線你也體會到了一些戀愛中的一些感受,但是演完這個戲,我覺得演員的幸福就是自己的經歷會豐富到角色身上,然後角色的經歷也會給到自己。對。也會提醒自己,應該選擇什麼。

我覺得那些喜歡海藻的人也是喜歡她身上的真誠。她的付出,永遠是為了姐姐!她為了這個家去付出。但是她失去她自己,我覺得這個是讓人特別心疼她的部分,所以她到最後,最後醒過來的時候,才會讓人那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