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着管蹬“自行车”浙大一院里危重症病人这样被治愈

插着管蹬“自行车”浙大一院里危重症病人这样被治愈

方强(右)在ICU查看病人指标

任何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都永远是生与死交锋最激烈的战场。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5号楼ICU,收治着全省最棘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看似平静的病房里,除了医护人员的走动声,只有各式仪器规律的提示音,真正的厮杀发生在病人体内。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这里如何被治愈?

蹬“自行车”

能避免静脉血栓

一个年轻患者大腿根部插着管,颈部也插着管,却在卖力蹬着“自行车”——在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方强手机里,存着这样一段视频。“这位40多岁的患者是ICU里唯一一个年轻人。他那两根管子直接通向了ECMO,已经是第12天了。”方强说。

“患者转入ICU时,两肺病灶多,几乎是白肺。所以,为了维持氧饱和进行了气管插管。情况慢慢在好转,氧饱和回来了。”方强说,但没想到机械通气的气管插管,对已经实变的肺压力过大,患者突然出现气胸,引流排气后,两侧肺全部罢工,肺无法张开,只能上ECMO。

“除了肺功能还没恢复,这个患者的病毒指标都转阴了。昨天开始,康复治疗师也进入ICU,开始对他进行腿部肌肉训练。蹬‘自行车’(腿部康复训练器)能避免静脉血栓,让患者安全撤机后,顺利回归普通病房。”方强说。

作为知名重症医学专家,方强在H7N9禽流感期间治疗的一个患者,戴着ECMO坚持了124天,最后痊愈出院。这次对于ICU里的患者,方强坚持三个治疗原则——

“尽量不让危重病人发展到插管这一步。因为机械性通气对身体有损伤,通过周密的临床指标看病人能否自己扛过来。此前我们这出院的一位96岁老人就扛住了。”

“避免上ECMO。新冠肺炎和SARS有区别,肺泡渗出多,病毒始终存在,有患者足足一个月指标都没转阴。所以,即便ECMO效果再好,也会对病人造成创伤,增加并发症的可能。”

“尽力维持,以时间换空间。浙大一院上了不少新治疗方法,总体效果不错。有的病人病情变化不是因为治疗进展,而是因为基础性疾病太重。所以尽量维持现有身体情况,让身体机能慢慢恢复,最后得以康复。”

各科高手组队打“怪兽”

2月23日,欢送第七批患者出院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盘点了ICU里的病人。“现在共有14个患者,很多有多种基础疾病的并发症。在这里,人工肝治疗48次,血透28次,支气管镜检查治疗53次,胃镜检查和治疗50多次,病人稳定中有危险,危险中又稳定着。”

病人的治疗方案凝结了浙大一院全院顶尖专家的智慧。“这是一个各科高手组队打‘怪兽’的过程。”方强说,“现在ICU病房里,除了ICU医生,还有呼吸、感染、人工肝、血透、呼吸治疗、心内、消化、肝移植、康复等多路高手。”

“有一位62岁患者因为氧饱和始终不行,上了ECMO,同时采用抗凝治疗。但病人身体却出现大出血止不住,血还是鲜红的。后来做了肠镜才真相大白,患者结肠内有一个8厘米肿瘤,这是他之前从未发现的。所以我们在抗病毒的同时,还紧急做了手术。再比如心率严重失常的患者,装了起搏器;患者发生胆道梗阻,还要进行技术治疗……在这里每天都有新情况,每天都在与病毒、死神过招。”方强说。

(原标题《上了ECMO的患者 插着管蹬起“自行车”》,记者 柯静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编辑:王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