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填寫志願的時候,很多家裡人建議學醫,當醫生好嗎?

楊1771295108


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家長希望孩子去學醫,這個在家長眼裡,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做一個醫生,其目的,是因為做個醫師有許多好處:

多年來,廣大醫生用“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護佑著我國14億人民身體的健康。每年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我國的醫師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在行業中只有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這說明黨和國家對醫生是很尊重的。

2,醫生的收入高。

據我所知,住院醫生年收入大約是57000多元,助理醫師年收入大約是74000多元,副主任醫師年收入大約有89000多元,主任醫師年收入大約110000多元。另外,還有醫師所在的科室發給的獎金,比我們幹教師的,收入好的多。

3,呵護人民的身體健康。

一旦人有病,就往醫院跑,找醫生去看病,不論大病小病都要掛專家號,其目的是想病治好,就連那些做官的人,有的平時總是訓斥手下的人,到醫院去病也是“低下面子”聽醫生的話。的確如此,有些危疾的病人,大多被醫生治療痊癒。

4,在全國發生“疫情”時,廣大醫護人員衝向疫情第一線。

例如,2003年的“非典”,是廣大醫護人員把它撲滅。2008年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又是他(她)們把地震中倖存的人,從“死神”中奪回來。

特別是今年春節前武漢市和湖北省發生“新冠肺炎病毒”,自1月23日武漢市封城一直到現在,全國各省市派出醫療隊參加抗擊疫情的鬥爭,他們不顧自己受感染的危險,每天十幾個小時穿著沉重的防護服,戴著眼罩,治好了無數的病人,他(她)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如果沒有醫生,那麼瘟疫就會氾濫成災,不知病死多少人……


求實雜談


我說一下我的感受吧!我個人是沒有機會了。但是我特別的想讓我的孩子去當一名醫生。而且這種感覺特別的強烈。往高大尚的說,這是一份白衣天使的職業,救死扶傷。也算是積功累德。濟世救人吧。往小的說,之所以想讓孩子學一,是因為有了孩子之後,很多時候孩子生病就醫,無論什麼病,一進醫院就是一通化驗。完事說的還特別怕人。讓我常常束手無策。不知道怎麼是好。而且很多時候,醫生為了某種利益,會把病說的很嚴重,本吃點早就可以,後來偏偏要住院。愛子心切,只能醫生說啥就是啥,那個時候特別想有個熟人,或者有個懂醫的朋友,可以給說一下。然而沒有。也許學醫這條路不知道有多少艱難困苦在前方,我也沒有權利非要孩子這樣選擇。如果孩子願意的話,我真的希望他能從事學醫,做一個好醫生,稍微婉轉點說利人利己。


墮塵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為啥?

1.我國每年醫學生60萬,畢業後從醫的10萬,17%。之所以概率這麼低,一是成為醫生實在是太難了。二是即使是過關斬六將真的成了一名醫生與付出的努力相比,實在是不划算。

2.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是30%,教師資格證通過率是70%,高考通過率是85%,高考本科通過率是44%。不通過這個考試是當不了醫生的,江湖郎中除外。

3.一般大學本科專業四年,醫學院大學本科五年!4.因為執業醫師通過率實在太低,絕大多數想當醫生的醫學院學生會選擇考研,考上又三年。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3年!不經過這個培訓拿不到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學位。

以上,是在當下中國成為一名醫生的起碼門檻!

5.再給你算筆賬:2019年高考本科平均錄取率是44%,研究生平均錄取率是25%,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是30%。也就是說如果一萬個高考學生中,有4400個能考上大學本科,4400個大學本科生中有1100個能考上研究生,1100個研究生中有330個能成為你所謂的只會看儀器的醫生。我這還只是算的是平均概率!3.3%!

所以,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所以,醫者仁心。值此特殊時期,向醫護工作者致敬!


李科浪老師


我覺得當醫生這個職業挺好的。

有以下理由,請你往下看:

一丶醫生是一個高收入的專業。

醫生是一個專業技術工種,一個人從高中考上大學,然後選擇了醫學專業的話,那麼他以後再考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時候學歷很高。學歷高就意味著高的收入。而且醫生是一個非常吃香的行業,是越老越吃香。我們這裡當醫生的收入都挺高的,如果你的技術比較好,嗯,可以在院外職業的話,那麼收入會更上一層樓的。當然了,醫生也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比如說要經常性的學習要考執業醫師資格證,而且上班的時候還要晚上和白天輪換著,我覺得什麼職業都是這樣的,高收入意味著高付出。

二、家裡有個醫生的話,家裡人如果生病了心裡特別踏實。

如果家裡有一個醫生,有個頭疼腦熱的,家裡人就可以直接找找自己人治療了,不用找別人。而且現在醫療資源那麼缺乏,如果有人需要做手術的話,那麼家裡的人在醫院裡上班的話,就可以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呃,醫生來進行手術。

三丶醫生社會地位高。

歷年以來教師公務員醫生是最受人尊敬的專業,提到父母讓你學這個專業也挺好的。只不過醫生有的時候面臨著一些危險。自己也要慎重的選擇。

祝你高考成功,醫生的分數也是挺高的,沒有550以上是很難選到一個好的學校的。



小數快車


在高考志願填報的行業裡,有一句比較有趣的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為什麼要這麼說,主要是針對醫學裡面的臨床醫學專業和法學裡面的法學專業去說的。因為這兩個專業本科階段無法就業!注意,不是不好就業,是無法就業!為什麼,究其原因在於臨床醫學專業需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從學科門類來講,臨床醫學類專業裡面包含很多專業,如臨床醫學、眼視光醫學、醫學影像學、精神醫學等等,但是這裡面其他專業在本科階段都還是比較好就業的,只有臨床醫學,這個專業什麼都學,在大學本科階段,根本只是學到了皮毛而已。

如果你願意細心發現,你看看你們當地還算不錯的醫院,一樓大廳的牆上都會掛著這個醫院各個科室的主治醫師,上面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履歷、學歷,然後你會發現,那裡面基本沒有本科學歷的,都是研究生及博士以上學歷,即使是本科學歷,你在看看他的年齡。所以現階段本科學歷的臨床醫學專業是無法就業的。但是研究生就可以嘛?其實不然,研究生需要升學的概率也很大,因為在你學醫的時候,你會發現需要學的越來越多,就業窗口越來越小。



所以,有很多醫學生出現了無法畢業的情況。當別人出去玩的時候,你在實驗室,當別人和情侶約會的時候,你在圖書館裡面背書。基本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你學生生涯的結束,所以,你認為你能抗住這樣枯燥的生活嘛?當別人開始賺錢的時候,你在上學。當別人結婚的時候,你在上學。當別人娃兒滿地跑的時候,你還在上學!不到三十歲,你基本上脫離不了學生這個帽子了!


當然,如果你真的熬過了學醫學的學生時代,那麼恭喜你,你的春天來了!當你真的當上醫生之後,首先你會各位自信,因為你熬過了最難熬,常人無法享受的學習之苦。其次,你開始厚積薄發,收入是你同齡人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還有,你的社會地位會給你帶來無上的榮耀感。


所以,成年人看待工作,就是從收入、穩定性和社會地位去評判,這三點當你真正成為醫生的時候,都是很客觀的。但是,你要做好學習醫學的枯燥和堅持,如果能,那麼醫學是個好選擇,如果不能,請慎重考慮!



如果有其他見解,歡迎再評論區討論分享!


索老師聊高考


建議學醫,主要有以下考慮:

一,家裡有人學醫,用著方便。平常頭疼腦熱的,能隨時得到貼心對症指點。另外,到醫院就診或住院,有家人在那裡當醫生,如同在其他行業一樣,熟人好辦事。要知道,一般人到醫院就診,對看哪科找哪個醫生,怎樣辦就診、住院、檢查、取藥、報銷等手續都弄不清楚,醫院裡有自家人就好搞定了。即使不是家人所在的醫院,但天下醫生是一家,託關係找人還是方便得多。這是很多當父母的希望兒女學醫的最現實的考慮。

二,從事醫療職業,收入不錯。我家沒有當醫生的,但親戚中有幾個醫生、護士,他(她)們的綜合收入比當公務員高得多,有個晚輩是護士,上班沒幾年,收入就比我這個在黨政事業單位上班近30年的人高。另外,名醫的收入更高。

三,學習醫學,預期穩定。工作好找,不怕失業,不擔心退休,職業預期好。能到單位上班,也能自開診所;青壯年行,年齡大更行,不是有醫生越老越吃香一說嘛。

四,當醫生,人格獨立。很多家長想讓兒女學醫,看重的就有這一點。最其碼,我就是這樣想的。當醫生,吃的是技術飯,看的是個人的醫術,醫術好,天下無敵。不像官場、生意場,需要聽話,低眉順眼,強顏歡笑。

五,當醫生,職業高尚。這也是希望家人學醫的道德方面的考慮。人生一世,大家還是很注重從道德層面考慮職業取向的。古人就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追求,這種追求還影響著現代人。我就曾對在菸草公司上班的夥計說:儘管你工資高,但我不尊敬你。對救死扶傷的醫生,那當然得另眼相看,敬重有加了。

這五點,就是我這個50多歲老漢真心的想法。


文人愛軍


填志願時,家長願意孩子填的志願,有時,完全是出自於家長對職業的認識或者喜好。一般說,在家長眼裡,做一個醫務工作人員,工作穩定,工資待遇不錯,社會地位挺高等等,令人羨慕。但是,殊不知,填寫的志願,有可能決定孩子將來就業問題,決定孩子終生從事的職業問題。這本應該取決於孩子他自己喜歡什麼職業,將來想幹什麼。家長不應包辦代替。學醫和學工相比,工科院校學生,就業面比較廣,就業形勢比較好。各有利弊。總之,填志願一定要聽聽孩子的意見吧。


老g3231676013


你們的子女都去學醫最好了,醫生是個好職業。偉大,光榮,不求回報,救死扶傷,捨己為人。我建議,網上這麼多品德高尚的人,他們的子女國家應該強制招來學醫,以後就按他們自己訂的對醫生的標準來對他們的子女,拒絕的一律上徵信。

我孩子還是算了吧,不是這個料。雖然成績也不錯,但性子弱,又沒有犧牲精神,做了事老是求回報,還是去當其它掙錢的職業吧,比如金融啊,計算機啊之類的。[害羞][害羞]

放心,以後我孩子肯定給網上這些道德高尚的人的孩子送錦旗,但是先說好,不管花費多少醫療費,我們是一分不會出的,都要這些人的子女給我墊著,不墊錢的一律上徵信,賣房也要給我墊,要充分發揚他們救死扶傷的精神,為我們老百姓服務。


乾坤52


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很多家長和考生都要選擇醫學類院校和醫學類專業,因為醫學類的畢業生就業渠道暢通,待遇相當優越,發展前景廣闊,而且社會價值高,能夠贏得人們的尊重。

在就業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現實情況下,選擇醫學類院校的相關專業,能為考生的就業和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保證,另一方面,醫學院校雖然比較辛苦,需要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更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也需要終生不斷學習的能力,但是醫生越老越值錢,積累了大半生的豐富的病案,病歷,是一個退休不退職的專業,是一個越老越有經驗的職業,是一個越老越贏得人們尊重的職業。

同時,醫學類的畢業生承擔著救死扶傷的偉大使命,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在社會認同價值非常高的職業,也是一個非常令人尊重的職業,因此,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廣大考生和家長都爭相踴躍地選擇醫學類院校的醫學類專業,才導致的醫學類院校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招生錄取過程中,一直在高位運行,競爭相當激烈。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填報志願是件大事,應該多聽聽老師和家裡的意見建議,家人建議你學醫肯定時是有他們的認識和原因的,我覺得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醫學專業在中國無論是過去、目前還是將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都是令社會各個階層尊敬的一個行業,如果成為某一專科的專家,秒手回春,救死扶傷,給社會做貢獻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第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老齡化人口越來越多,我國醫療資源還不是非常充足,醫學專業畢業後,成為醫生,無論是進入醫保系統,還是自己開個門診,都沒有問題的,不用擔心就業問題;

第三,醫療行業收入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隨著工作年限的積累,醫生是越老越值錢,收入也會越來越高,可以改善自己以及將來孩子的生活。

第四,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技術,需要長週期的學習、實踐,在家人眼裡,學會學好學學精一門技術,對將來的自己、家人都是一份保障。

總之,從社會價值、就業和收入等各方面來講,家人讓你填報志願時,選擇醫療專業還是有他們的考慮和原因的,不妨和家人多溝通,結合自己的愛好、各科成績和將來自己想幹什麼,綜合各種因素,慎重考慮填報志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