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志願和本科都是雙非,可以調劑到985或211嗎?

陳遠


整體上來說,一志願和本科均為雙非院校,調劑到985院校的可能不大,但只要做好調劑工作,還是有機會能調劑到211院校。

畢竟研究生的調劑和一志願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一志願主要是看成績,只要初始成績比較高,即便是複試中表現的差強人意,仍然有較大的可能會被錄取,但調劑成功與否,除了和初試成績有關係之外,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為了更加清楚的說明雙非院校的學生,如何做才能增加調劑到211院校的概率,因此就藉助思維導圖,然後按照思維導圖上的框架來進行詳細的分析。

考研調劑的邏輯

考研調劑一般分為校內調劑和校外調劑兩種。

校內調劑指的是你的成績過了院校劃定的複試分數線,但沒有過對應專業的複試分數線,或者是在複試結束以後,綜合成績比較低,需要進行專業調劑,才能達到錄取條件。

校內調劑相對比較容易些,大部分學校考慮到以後的招生,一般都會盡可能的保護志願考生。

二區有些211院校,在複試的過程中,很少會淘汰一志願考生,只要考生學院內專業調劑,一般都會被錄取。

常見的調劑是學術碩士調劑到專業碩士,熱門專業方向調劑到非熱門專業方向。

這類調劑沒有太多的技巧,基本上也沒有太多的注意事項,是個簡單的選擇題,關鍵是看你是想選擇“有學上”,還是想選一個自己心儀的專業方向。

除了校內調劑之外,另外一種是校外調劑。

校外調劑就是你的初始成績沒有達到一志願的複試要求,或者你的初試成績比較低,選擇去一志願院校複試,沒有任何優勢,因此需要選擇調劑。

正如上面說的,調劑不同於一志願,每年有很多調劑成功的考生,都感覺調劑就是“燈下黑”,感嘆調劑真的很折磨人。

調劑之所以比較困難,是因為一志願考生處在主動地位,只要你的初試成績達到院校劃定的複試分數線,學校必須讓你參加複試。只要你複試表現不錯,綜合成績比較高,學校就要按照規定錄取你,不然就是在違規招生。

但只要你走上調劑這條路,學校就處在了主動地位,而考生處在被動地位,學校有權利選擇考生。畢竟國家線一般都是按照當年所有專業方向的一點二或者一點五倍劃定的,換句話說有調劑資格的考生,遠多於高校的招生人數,除非是高校在複試的過程中擴招,不然就會出現“粥少僧多”。

因此,這就要求選擇調劑院校的過程中,要主動出擊,全面撒網,有的放矢。

影響調劑成功的主要因素:

先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2017年時,曾經遇見過一個考生, 這名考生報考的是法律碩士(非法學),初試成績過了國家線,但因為英語成績比較低,沒有過一區的單科線,但幸運的是恰巧剛好過了二區的分數線,一開始他聯繫了二區的某理工類院校,這所院校最近幾年發展勢頭非常強勁,這所院校通知他讓六天之後去複試,去複試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所院校已經組織過兩次複試,一次是一志願考生,一次是針對211、985院校考生,而這次是按照最高比例複試1:1.5,並且學校再三強調“寧缺毋濫”,最後去了15人複試,只錄取了5人,這名考生自然是沒被錄取。

後來,他又陸續聯繫了好幾所學校,最終的結果要麼是複試的時間比加緊,根本趕不上,要麼填完調劑信息就石沉大海。

直到四月底,他已經很絕望了,打算二戰,但聽一個同學說:“他認識一個學姐,學姐是在二區某211院校,這個學校,預錄取了幾個985院校的調劑生,但後來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打算放棄錄取,現在還有兩個名額。”

這名同學趕緊聯繫了這所學校,畢竟已經四月底,學校也想趕緊完成招生工作,然後大致問了他基本情況,就問他:“後天能不能到學校複試?”

整個複試過程當然很輕鬆,複試完以後,招生老師就直接在調劑系統上給他發預錄取通知。

後來,這名考生說:“多虧知道這個信息,不然就要再考一年”。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有些考生調劑失敗,主要是因為總比別人慢半拍,等他知道某個學校接受調劑時,學校已經不缺生源了,招生老師只能告訴他:現在已經不接受調劑了,後續有調劑名額,及時關注官網。”

除了信息之外,另外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畢業院校。

既然選擇了調劑,就意味著大部分考生的初始成績差別不是很大,不然也沒必要花時間調劑,而是直接去一志願院校參加複試。

在所有考生初試成績差別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本科畢業院校就成了招生院校篩選學生的主要標準。

通過畢業院校篩選考是最直接,也是最高效的途徑。曾幫過某學校的輔導員整理調劑考生的資料,他說:“複試的時候,一天可能會接到1000多名考生的調劑信息。”

還有些985院校在調劑公告中,明確的說明:僅接受本科院校是211、985院校的考生調劑申請。一些排名考前的985院校,調劑要求會更高,會直接註明原則上不接受校外調劑,校外調劑考生本科必須是985院校。

當然,這些都是普遍情況,一般二區的985、211院校調劑門檻相對比較低一些,有些學校不會明確在調劑公告中對本科院校做出限制,只要你綜合實力比較強,還是有機會的。

影響調劑成功的第三個因素是初試成績。

雖然在調劑的過程中,初試成績變得不再重要,但有一部分院校還是比較看重考生的專業素養,如果你的專業課成績比較高,或者英語成績遠高於其他考生,這也會增加你調劑成功的概率。

接下來第四個因素當然是綜合實力。

在填寫調劑系統時,每一個調劑志願中都會有一個備註欄,備註欄主要是讓考生填寫自己的優勢特長等。

比如,你高分通過了英語六級,或者參與過重要研究課題,有論文發表等等,能展示你綜合實力的證書或者經歷,都可以填寫在備註欄中。

調劑的注意事項:

第一,多渠道收集信息。

在調劑的過程中,信息收集非常重要。正如上面分析的,信息越多,信息的質量越高,調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正如一句話說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另外,東方不亮西方亮,可供選擇的範圍越多,調劑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第二,合理評估自己的實力。

全面收集信息目的是為了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讓自己的決策更理性,對自己更有利。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看到別人調劑到某個院校,自己頭腦一熱,也趕緊填報一下,但這些考生從來不知道,他和別人的差距在哪裡,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第三,全面撒網,重點突擊。

研招網中的調劑志願是有數量限制的,這就要求你要多關注點院校,儘量關注不同層次的院校,然後從不同層次的院校中選擇那些最有可能調劑成功的院校。

這有點像高考中的志願填報,把院校劃分為不同的層次。

比如,你本科畢業雙非院校,報考的也是雙非院校,此時就應該把二區的211院校,作為第一層次的院校,同時在專業方向上,儘量選擇不太熱門的專業方向。

而如果你本科是985院校,那麼就可以重點考慮985院校,或者211院校中學科實力比較強的專業方向。

第四,合理的利用調劑系統。

因為目前調劑系統還沒有開放,每年調劑系統設置都會有些差異,因此就不再這個問題中分析填寫調劑系統的注意事項。

增加調劑成功概率的小策略:

除了上面說的選擇二區的211院校之外,還可以選擇調劑到相近或者類似的專業。

很多人覺得調劑就是同一院院校不同專業之間進行調劑,其實不然。

有的學校接受專業大類內調劑,比如生物科學、化學都屬於理學,雖然兩者考試科目不一樣,甚至就業方向都有差異,但曾見過有些學校,生物技術專業也接受報考化工專業的考生調劑。

還有些院校允許考生在同一一級學科下調劑,比如你報考的公共管理,可以調劑到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

另外,還可以考慮非全日制,不過要注意的是非全日制目前的認可度還存疑,如果你目前沒有工作,建議謹慎選擇。如果你打算一邊讀書,一邊工作,非全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些985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會接受一志願和本科都是雙非的考生。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一般情況下成功幾率很小,甚至不可能。

但若一志願院校為A區是雙非裡排名靠前的學校,要想調劑到985.211只能選擇B區,或許還有希望。我身邊有過這樣的例子,去年我的某個同學報考西安某雙非院校,成功調劑到甘肅謀211院校。當然調劑不光是看院校類別,也要看你所考的專業或者調劑的專業。


考拉MMD



估計這位同學分數考得不錯,上400了。首先恭喜這個高分。


但能不能調劑到985或者211呢?這個難度很大的,可以說可能性很小很小。


從理論上來說,雙非調劑到985或者211都沒有問題。


像清華這樣的學校有明確要求,只能是報考清華的學生,而且是特定專業的,才能調劑到清華其他系。還有些學校規定不是那麼嚴格,像蘭州大學,要的是高水平的學校,我想除了雙一流大學,像燕山大學的機械系、長春理工大學的光學專業,它或許也應該要的。

編輯搜圖


在985裡面最墊底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要求更是低,只要成績是A區的,過國家線,報考專業跟調入專業相近,就可以。


但事實上的操作很難。


第一,分數沒有可對比性。


大家可以看看清華的錄取線,你會發現一點都不高,工學310分,法學325分,理學320分,哲學340分。


四川大學大學的法學分數線是340,哲學是360分。


大家是不是覺得清華的要求比四川大學的低?其實不是,除了國家統考的英語和政治外,還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這些試卷是各個學校自己出題,自己批卷。清華的難度要高於四川大學的,一般來說,判卷也比其他學校要嚴格。考川大的學生如果來考清華的試卷,很有可能在川大能考380分,到清華考不了300分。


對於雙非學校的研究生考試,一般來說,是遠遠比不上985、211大學的考試的。我曾經看過一些雙非學校的期末考試試卷,說句不好聽的話,都不需要上大學,就能考及格,甚至考個良好,跟清華的期末考試試卷是兩回事。


因此,雙非學校的考研分數在普通211大學裡面,基本沒有參考價值,除非報考的那所雙非學校在那個專業裡面不錯,那大家還會考慮。



第二,雙非學校考生在複試時沒有優勢。


現在的考研形勢是一年一變樣,可以說,難度年年在增加。因為報考人數在瘋狂增長。從2015年到2020年,考研人數增長了1倍多。2020年有341萬人報考,2019年一共才招了70多萬人,還包括了推免保研人數。2020年在2019年的基礎上,不會大幅增加招生數量的,因為研究生培養跟本科生培養不一樣,需要導師一對一指導,導師沒有大幅增加,研究生數量增長就有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學校都擠滿了調劑學生。像清華,一共招2000多學生,1.8萬人去報考。這些人大部分都只能調劑。幾十所頂級985考生的調劑數量就要幾十萬人了。跟這些人競爭,雙非學校的考生希望非常渺茫,因為你報考的學校其實就是暴露了你自己的水平。好學生報考好大學,你對自己的定位是雙非,一般人認為你的水平就是雙非。


學校對於這個問題是明鏡一般,今年爆得最多的是各個學校的壓分情況。像寧夏大學爆出了0分,幾分的現象,讓大家覺得寧夏大學有意壓分。它壓分就是剔除報考自己學校的考生,要調劑生。這些學校覺得報考自己學校的考生檔次不夠,更不可能要報考雙非學校的考生了,它要的是報考好學校的調劑生。


要知道,寧夏大學在西北,是個政策性的211,按道理是個非常不吸引考生的學校,都這麼做。可見,現在考生之多,可以讓學校有足夠的人來挑挑揀揀。


第三,實際中有成功的例子。


當然,雙非調劑到211,也不是沒有可能,這種情況真實中是發生過的,也許你需要一些關係或者過硬的本事。因為對於研究生招生現在教委查的非常嚴,公平非常重要。去年爆出了985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招生中有違規招,就被處理了。如果你有這些把握,可以去嘗試一下。


祝好!


五道口的顏學姐


2020年考研成績都可以查詢了,基本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不少名校學校基本上考試成績不佳,紛紛找一些差一點的院校進行調劑。

不過也有一些本科是非211,報考也是非211院校的學生,成績考得比較不錯,比如靠了400多分,突然覺得自己可能報考有點低了,能不能調劑到一個211院校/985院校?

那麼普通高校考研普通高校,能不能調劑到211/985院校呢?

可以說,以前是有可能的,現在也是有可能的,至是可能性比較小。

普通院校分數和重點大學分考研分數沒有可比性

如果去查詢清華大學的考研錄取分數線,你會發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分數線也是非常的低。

比如北京大學的工科複試線才310分,清華大學的考研複試線也就320分,具體什麼原因呢?

因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些頂級民校的專業課非常的難,能考110都是天才,而考其他一邊211高校,基本上專業課140的都很多。

所以不同考研大學之間,完全沒有可比性。

所以不少考研調劑院校就看調劑生兩點:畢業院校,報考院校。

畢業院校厲害了,說明你底子不錯,比如調劑時候,基本上211/985高校的潛規則就是:只要本科211、985高校的,其他的一律不考慮。

而不少雙非院校,因為報考人數特別少,基本上是年年收不滿,所以故意把題出的很簡單,只要公共課上線,基本上百分百被錄取,即使這樣,也很少人原因報考雙非院校,尤其是剛拿到碩士點的高校。

現在一些高校,發現這個第一志願生源不好,而調劑的生源特別好,就開始出一些歪點子:比如故意壓分,讓第一志願上線人數非常少,專門收取調劑生,典型例子就是今年的寧夏大學,讓大多數人專業課分數都是二三十分,這樣就可以大膽的收取調劑生了。

而現在全面考研,調劑生的質量好的不得了,不能說滿大街的211/985吧,也差不多。

比如去年西北師範大學調劑,來了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國內幾乎所有的名校,這生源直接把西北師大老師嚇傻了:清華北大的學生錄取了,人家能來?

何況西北師大隻是一個普通的院校,連211都不是,那211更搶瘋了。

名校調劑,一般是校內調劑

現在因為考研冷熱專業不均,所有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需要調劑,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不少專業也需要調劑,不過他們調劑都是校內調劑,不報考清華北大的是百分百不可能的,而且能調劑的基本都是本校學生,外校的可能性很小,非名校機會為0。

不少著名的調劑院校,也給出了調劑要求,比如蘭州大學,基本上按照專業進行要求,基本都是:本科畢業於雙一流大學,報考院校是雙一流大學。

據說,本科是211的能調劑到蘭州大學的概率都非常低,非211的基本希望為0

所以目前這個想法可能性很低,因為現在調劑有大把的211/985可選擇,他們完全不需要考慮非211院校學生。

目前有不少重點高校,故意第一志願不錄取滿,故意把一些名額專門給調劑生,前面的寧夏大學,江南大學。

所以想調劑進211/985,普通院校學生,還是洗洗睡吧


高校專業那些事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考研初試成績公佈,考生們會遇到不少選擇,也將面臨許多疑惑。題主提供的信息不多,我今天看到一位類似的高分考生,可能對你有幫助。

我的總分406分,語言文學,一志願和本科院校均是雙非院校,想問下有機會調劑到985或211院校嗎?
類似高分考生成績出來後,發現高過自己的預期。此刻內心就會想我如此高分再去“渣渣”學校,是不是有點虧呢?

事實上,按調劑的規則,只要調劑院校肯給調劑複試通知,擬錄取後系統開放,雙非院校調劑到985、211院校是可行的。但是,在具體操作中卻是不行的。為什麼呢?
1.院校不同,試題不同,分數不會認可。
雙非院校擔憂一志願上線率低,自主命題科目難度不高,閱卷給分寬鬆,儘量會讓一志願報考學生過線。有數學的專業還好,2門專業課滿分300(總分才500),分數高低之間對比就沒意義。
但是,近5年考研人數激增,不少院校開始反向操作,即故意壓分後給調劑生源留缺口。比如,今年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就被爆出給不少考生打分幾分、十幾分,一片譁然啊。

2.985、211院校熱點高,調劑指標少。
雙非院校學生在求職、求學深造等方面常遇冷、受到歧視,倒逼考生扎堆報考985院校。學校需通過自主劃線來淘汰部分學生,將差額複試比例限制在120%-150%。大部分專業不缺人、嫌人多,少量專業的調劑缺口也是給校內調劑。
以2019年考研調劑為例,B類區域211高校貴州大學的調劑報名人數高達15000+,這是什麼概念啊?百裡挑一,根本就不會給報考雙非院校的雙非考生機會。

3.985、211院校調劑有限制,如本科、報考院校檔次。
985高校發佈的調劑公告中,會對本科院校和報考院校的檔次做出要求。區域較偏的蘭州大學,同樣要求報考院校和本科院校是985、211,或大學在讀專業的學科評估B+以上等。
類似要求(雙非院校歧視)是真實且存在的,也是雙非院校考生為何一定要考名校的原因。211院校同樣如此。同等條件下,或是分數稍低,學校基本都會優先錄取985、211院校的本科生。

4.調劑複試通知發放,院校篩選具有極大自主性。
我們可能會質疑:我分數高,參加系統內該學校的調劑申請,教育部要求按分高排序給予複試通知,難道不讓我去?
是的,有可能。為降低不同院校自主命題科目難度差異,很多高校在調劑複試發放時,僅選擇政治+英語的2門成績排名。而且,有差額錄取在,406分的考分進了調劑複試,錄取可能性依然不高。
換句話說,很多211院校自己本校學生,不少高分的想調劑回來都沒機會,雙985考生更受寵。

5.類似走高調劑有可能成為漏洞,學校不願意。
之前,在考研人數不多,時常爆出一些黑幕。比如說,報考本校或雙非院校,獲得高分後,再走調劑渠道去更好的985/211院校。
當然,想做成這件事的考生的家長,肯定有自己的門路或辦法。並非是個考生,就能做成。我們想下這件事,真的可以嗎?不行,這類調劑往往是對其他考生的極大不公。
比如說,一個本科雙非、報考雙非院校的考生被985高校調劑錄取,我們第一反應是有問題、有內幕吧。學校如此破格,考生肯定不是高分,而是“過人之處”。試問,有幾個考生敢說自己如此出類拔?就算有,為何不考985?

總之,一句話概括就是:報考時學生挑院校,調劑則是院校選學生。
不要說985、211院校是否接受雙“雙非”的調劑考生,雙非院校自己在調劑時往往都不太看得上雙非學生啊。這點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注意!985學生報考211院校後進入複試不去,之後聯繫參加985院校複試,並最終錄取的學生,我真有見過。類似考生可以努力啊!

調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即你的一志願往往決定了你調劑高校的好壞。
類似發揮高過預期的考生,就算是不甘心,小西也建議安心就讀報考院校(部分有高分獎勵)。畢竟,選擇真的很重要,有信心也可以選擇二戰985。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本科雙非一志願雙非,能調劑到985或211嗎?

題主這麼問,應該是初試分數比較高,可能超過400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考研前為了穩妥選了雙非院校,現在考了高分自然想調劑到更好的學校,比如985、211!

首先,從理論上來說,這沒有問題,在調劑系統裡填寫,只要有院校願意接收就可以,但實際上可能性比較小。就像2002年世界盃,中國隊和巴西、土耳其、哥斯達黎加一組,中國媒體幫著分析,戰平土耳其,擊敗哥斯達黎加,出線就非常有希望,萬一和巴西戰平,希望就更大了,沒有什麼不可能,畢竟,足球是圓的!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足球是圓的,但也是以實力為基礎,不能空想,調劑到985也是一樣,理論上有可能。不等於實際上的可行性,雙非調劑到985、211的希望不大或者說很小。

第一,不同學校分數高低不具有可比性。同樣是400分,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分數沒法比,雙非的400意義不大,一是可能專業課出的簡單,還可能批改時手比較松,都是為了吸引考生報考。

第二,985是報考熱門,熱門專業或者一般專業基本上不需要調劑,即使調劑的話,很多學校對報考本校的考生有優惠,調劑只接受報考本校的,可以從相關專業調劑。

第三,對985、211的部分冷門專業,即使從外校調劑,也會優先本科985、211或者報考985、211的,如果是雙985、211更受歡迎。

第四,2020有341萬考生,供大於求,高校的選擇餘地非常大,肯定是優中選優。

不過,雖然成功可能性低,也可以試一試,畢竟,試一試沒有損失,萬一成功了就是賺到了,但一定要保持平常心。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首先說本科雙非的問題,這個在報考985和211院校的時候,是不存在限制的,只要符合本科學歷,符合專業要求,即使是雙非,也可以報考985和211的研究生,應該說有至少一半的研究生是雙非出身。

其次說一下調劑的問題,既然你研究生一志願報考了雙非的院校,說明你自知自己的實力有差距吧,為了有學上,才退而求其次,選了一個雙非的研究生院校。985和211院校其實是非常熱門的,基本上一志願可以爆滿,即使人數不夠,除非你一志願的院校是數一數二的,否則,基本沒有調劑的可能。

再次,還是說一下報考的問題,既然你這次一志願沒有被錄取,還有名校的情節,可不可以換個策略,選擇一個地域上偏僻一點的985211院校,或者選一個985211院校的非重點專業,再考一年。相對來說。這樣被錄取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為了夢想,再戰一次又何妨!



五月的媽媽


別說說話難聽,基本上是零!雙一流院校,就是有空缺,大部分是校內調劑!2類地區和西部不發達地區的雙一流院校,有調劑,基本上也是給高分雙一流高校一志願報考雙一流的沒有錄取的學生,你報的第一志願和上的學校都是雙非院校,想調劑到雙一流怎麼可能?還是務實的往普通本科調劑吧!並且還不可往熱門地區,熱門院校去!


旺財W


有難度。但也不是一點希望沒有。

多聯繫,多諮詢高校的招辦、導師。


盛年不重來的老張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