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國內米價已漲至階段性高位


春節後國內大米市場一改以往不景氣、走貨不暢的狀態,市場開啟了供不應求的模式。二月中旬以前市場已不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是否能生產、是否能發貨的狀態。國內米價依然堅挺,局部地區低價位還在補漲。隨著疫情進入拐點,確診病例連續下降,市場管控逐漸放開,進入下旬米企反映大米走貨開始放緩,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現階段米價漲價或已觸頂,後期具體要看疫情控制情況以及市場恢復如何。


此輪北穩難漲

要說節後此輪米價的上漲,筆者認為南方粳米、秈米漲幅要更明顯一些。東北產區中黑龍江根本沒有搭上這輪漲價順風車,這其中的原由恐怕要數企業心中最清楚,說白了吉林、遼寧的超級稻米及遼星起碼還能漲個0.01-0.02元/斤。總體來說,黑龍江因疫情較重,米企開機率持續低位。訂單雖然從初三開始便大量湧來,企業也隨即加班加點,但因都是老客戶、不發國難財,走了一部分,待行情稍微漲一點後不得不勒令被迫停機,這其中的無奈誰能體會,截至到目前黑龍江普通圓粒大米主流出廠報價在1.9-1.95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報價在2.25-2.45元/斤,各產區道路封閉,眼看著有貨發不出去。19年11至次年1大米旺季時被南方低價衝擊的要命,節後本想有一絲希望讓企業起碼生存下去,確不料同樣被現實打敗了,黑龍江千家米業的命運如此多舛。江蘇、山東產區受運輸、原糧成本整體普通晚粳米較春節相比至少漲了0.05-0.1元/斤不等至1.75元/斤以上、中晚秈米豐兩優、黃華佔大米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的漲幅,其中豐兩優大米出廠報價集中在1.82-2.1元/斤,因區域及品牌方面略有差別。長期來看,這場疫情使得南北方的大米價差以迴歸至合理範圍內,這將利於東北產區大米走貨。


交通狀況好轉

眾所周知,春節後國內大米現貨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於運費價格的上漲,特別是交通管制影響著大米外發量、供需兩端脫節造成的。雖然節後陸續有政策出臺,保證交通通暢如汽油價格下調以及自2月17日0時起全國高速公路免過路費,並直至6月30日結束等優惠政策。政策利好,但地方道路清障以及交通管制全面放開還需要時間,相對於疫情相對較重的區域,米企開機率始終維持在低位,因此銷區到貨量月底前仍不會達到飽和。同時節後企業陸續接到一定訂單,隨著交通運輸的好轉,企業申請復工也得到了批覆,企業工人上班問題也逐漸的在得到解決,因此大米走貨順暢將有望持續到月底。


消費恢復或緩慢

雖然交通運輸問題即將得到解決,那麼市場方面是否會有持續的大量需求。筆者認為,當市場購銷恢復後受疫情的影響,消費進度將有所放緩。疫情期間普通居民消費急劇上升,恐慌性備貨為普遍現象,經銷商表示超市方面基本是供不應求,而前期這部分的居家囤積市場還是需要消化的時間。而大型消費團體學校、單位食堂、餐飲業等消費還是未恢復,部分業內人表示,這次疫情將改變人們以往外出消費的習慣,同時經濟發展受到重創,消費方面也將更加理性,上下游產業鏈來講,國內大米市場行情還將以穩為主。


進口影響減弱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2300.7億美元,同比增5.7%。其中大米方面1-12月累計進口量254.6萬噸,同比減17.3%。1-12月出口274.8萬噸,增31.4%,如下圖所示。這場疫情也使得進口方面或將持續維持低位,主要是進口成本增加,特別是人民幣與節前相比有所貶值,不利於國內進口。待市場恢復後,國家臨儲拍賣將展開,市場供大於求的格局將再次顯現。


「獨家」國內米價已漲至階段性高位

綜述所述,長期來看國內大米供應格局是供大於求的狀態,建議米企藉助市場還未全面恢復儘快安排生產走貨,月底前執行完訂單。後期隨著市場的恢復,東北產區農戶餘糧仍較多,糧庫的收儲力度未知,但糧質發生變化是真實的,不排除普通圓粒大米價格小幅下探,市場兩極分化,優質優價。南方受糧源少,成本有一定的支撐,米價基本無下行空間。欲瞭解更多稻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或可致電0451-88001128諮詢,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享受更多特權。(中國糧油信息網 尹秀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