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写什么样的诗?能露两手学习一下吗?

兵传媒


《春梦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初五前后泪淋淋。

当春时气知时期,来的正是好时候。

桃花未开杏先白,清风曰暖燕将来。

可惜今曰天又寒,小雨变成彐花残。

瞭望对面石嘴山,一甘清奇洗苍帘,

泼墨洒豪十来句,聊添小词寄春未。

一阴历三月初五日一四月七号。

《忆佳人》

桃花盛开满山春,想起曾经娇娜。烟雾燎绕江南景,三月洋州迷人。风华绝代杨贵妃,不及当今伊人,秋水过处桃花园,原来另有天地,在水一方刹娜多,望断寒桥不归。温柔乡里度春秋,一年四季如常,水袖轻歌漫舞池,赛过七仙虞美。风华乐夜浆如河,倾尽一娄精华。灯红氿绿霓虹光,闪亮青春节拍,那缕彩霞似飞练,升腾两山之巅。一世繁华今不在,呼唤佳人何处,猫眼笑脸已远去,今生难得再见。咋日小楼舞东风,今夕是何年,感叹岁月又苍桑,白发己然繁星。眨眼三年又十载,玉门难度春风。娘子关上显平阳,都是从前之事,三十里桃花依旧新,今朝西风惨烈。八百里洞庭寻佳佳,波滚水息无声。长江河豚逐雄鱼,都是自由人儿。一叶扁舟过三峽,早己猿声不在。万重峽谷换新貌,廓是绿油葱葱,戈壁不再风沙起,胡杨又更坚强。马头琴声风扬柳,蹄声悠扬动荡。一眼望到梵净寺,早已心神飘移。还未七夕愁佳人,揉目观瞭西湖。

2o19年4月7号一农历三月初五曰一午时2奌35分一写

《清明》

。一一一(凉山小英雄只为一颗松,献出宝贵生命,今年清明节禁烟火,真是大快人心。祭英魂吸教训,加强防火,祭宗亲念亲人,泪洒坟前)一一一。4月7号午时


淡定30806




布乃金


野狐试答



我古风、律诗、禅诗、打油诗、自由诗诗都写,只是爱好罢了。上面是以前发在别的平台上的诗,这种之作有一些发微头条了,有兴趣可以加关注去看。这些在头条不能算原创了,也就不发文章中了。


野狐习禅


诗,亦借文言志,言心,言情。关乎个人,社会,国家。

其实古体,现代诗都不外乎此理。如何把所思很好的表达,沿用古人格式技法,还是现代诗技法。

我爱写古体诗,现代诗也有半年的积累。

现古体诗,现代诗各表一二,以为交流切磋。

古体其一

《江月红》(万江月)

不问沧海几时,遥望天边一红

不问明月几时,轻弹苍穹一弓

不问四季几时,必易寒暑一冬

不问人生几时,直面生死一终

不慕快意几何,落魄终归一风

不慕美色几何,缘灭终归一梦

不慕财富几何,金散终归一空

不慕屋舍几何,灵灭终归一冢

其二

《水乡》

水乡江南,风光奇独。

曲河绕楼,小桥穿梭。

径为阶梯,碧水为路。

人来熙攘,舟棹代步。

缓抿茗茶,酒菜入肚。

奇玩饰品,琳琅夺目。

溪桥绿柳,新燕入户。

炊烟袅袅,渔舟回埠。

华灯初上,归客碌碌。

南水如织,锦添丝布。

现,现代诗也聊表一二

其一

《相思》

风撩起了窗帘

又吹皱了荷塘

思念的雨淅沥了一夜

轻敲着窗

泡上一杯浓浓的忧愁

梦里的倩影依稀的香

柳絮展示你的轻盈

黄鹂传来你的吟唱

那是心中的你

身着五彩云裳

滴翠的荷花是你的笑脸

漫步在如烟的荷塘之旁

垂絮的柳是你的肩

倒映的天,皱了脸

呵,那是

塘中嬉戏的锦鲤撩乱湖光

多情的水哦

如何寄去我淡淡的相思柔肠

如何把彩云中的你

送入我的梦乡

其二

《四月天》

你是四月灵动的水

横穿了多情的海

从春分后的春色中

掘走了我心中那份沉寂

你就这样走入了我的春天

风,是你带来的

雨,是你带来的

包括河两岸的垂柳

和几只试暖的春鸭

你扒开了三月的雾

用你装满清泉的眸子

送来了四月的天

送来了黄鹂的缠绵

还有紫燕的呢喃

彻夜的东风抖落下

漫山遍野的心事

染红了春江

江心一叶扁舟

一网下去

拉上来满心的欢喜

以上古体诗,现代诗各表有二,以分享给诗友。望大家能喜欢。并能给出宝贵意见。



燃雪煮诗


问题:你喜欢写什么诗?能露两手学习一下吗?


前言

从阅读欣赏方面来说,老街比较喜欢旧体诗,不过好的现代诗也喜欢。自己的创作还是旧体诗多一些,现代诗写过一点点。下面录入几首自己写旧体诗吧。

一、绝句两首

1、春

春樱未尽海棠开,花信随风次第来。为问人生如意事,小园香径可徘徊。

2、赠别

折柳飞花风满楼,春寒带雨似穷秋。劝君莫唱阳关曲,曲尽无人不泪流。

二、五律两首

1、崂山茶

春茶生海市,采以奉仙家。甘露泉边土,崂峰云上芽。
安期不食枣,太白误餐霞。一品清香远,壶中天地奢。

2、游塘子观

太白餐霞去,云槎东复东。亭台遗海雾,竹石慕清风。
扣栈溪声远,望峰鸟径通。何如老塘子?白首作山翁。

三、七律两首

1、登崂@老街味道

长春松雪几流连, 寻迹东崂别有仙,林外峰峦劈入海,云中石径曲登天。
凭临谁共餐霞老,微倦无妨枕酒眠。昔日摩崖犹在目,诗家瓜枣已成烟。

松雪,松雪道人赵孟頫;长春,长春子丘处机。

餐霞,李白,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枕酒眠,陶渊明 ,“我醉欲眠,卿可去。”

诗家瓜枣:李白,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2、台湾 @老街味道

四万万人同泪潸,当年遗恨割台湾。舟倾堤溃干戈里,母弱家贫虎豹间。
鸣凤涅槃真子弟,卧薪猛醒旧河山。汉唐气象乘风起,七子长歌相与还。

四、词两首

水调歌头 ·中秋 @老街味道

槛外楚江水,万里向东流。谁将横空雁字,椽笔抹高秋。抛却江郎才调,揽得坡公飒爽,风月入金瓯。放眼云山阔,浩荡解千愁。
黄鹤去,鲸鲵渺,尽悠悠。仲宣眷眷,今古北望不胜幽。何似青莲居士,歌舞花间对影 ,杯酒释沉浮。且拜姮娥转 ,与我下南楼。

青玉案 @老街味道

经年一梦缁尘路,鬓丝悄、芳华去。秉烛惜花春几度,白云有待,鸥盟尚远,山水无寻处。
新词填个嗟朝暮,语不惊人愧成句。偷得浮生闲几许,钟鸣鼎食,风光何似,寂寞僧庐雨。

结束语

随便选了几首小诗抛砖,欢迎诗友们赐玉交流。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一村一村又一村,村村不见有行人,借问乡邻皆何处?城楼重重人纷纷。


用户9610265037192


我喜欢诗,但不善于作诗,在2013年秋天的9月28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5周年之际,和男女同学回到凌海市(锦县)闫家公社,邢家村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顺口溜”,这一生仅写过一首,别见怪。

《殿前欢》回凌海

老知青,花甲结伴凌海行,

来时秋风走时秋风,英俊少年成老翁。

今秋又相逢,百年不是梦,更激千年情。

俏西阳红,伴不老松。

因下乡于秋天正刮西北风,而抽调回城那天也是刮西北风的秋季。


老刘105751014


去年的六月一日清晨,我懒在床上,思索着五十年前乡间六月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自由诗,那是我年轻时的记忆。至今读来仍觉亲切

六月的影像

五月走了,

六月来了。

凌晨,我在鸟语中醒来,

躺在床上,

思索六月的模样。

六月是熏风吹拂的麦浪,

如金色的波涛起伏荡漾。

一片片齐刷刷的麦穗,

籽粒饱满头颅高昂,

这是农民辛劳的酬报,

生活的希望。

挥镰收割,汗出如浆,

连夜打场,颗粒归仓。

那种收获的辛苦很惬意,

虽腰酸背疼,

心中却如啖蜜糖。

六月是翠绿带刺的黄瓜,

头顶黄花静静垂挂在木架上。

打麦累了,走进菜地,

摘一根鲜嫩的黄瓜,

用手一捋,便塞进口里,

那种大快朵颐的清爽,

那种止饥解渴的甜香,

真是人间美味啊,

经历几十年的岁月,

依旧余味悠长!

六月是一蓬蓬鲜嫩的马耳朵草,

那是老牛最喜欢的食粮。

粮食紧缺的岁月,

人还吃不饱肚子,

五谷很难进入牛的肚肠。

冬春季节的干草喂养,

让老牛膘情减退毛色不亮。

六月的马耳朵草啊,

会让老牛顿顿饱餐膘情看涨。

当年,为了让老牛增膘,

山坡土埂那自然生长的马耳朵草,

总让我挥镰狂割欣喜若狂,

夕阳西下时,

我的草筐总是满满当当,

重重的压在肩上。

里面大都是马耳朵草啊

老牛的晚餐又会是四溢清香!

六月是河边柳荫的清凉,

抢种玉米时候

柳荫正是最好供人休憩的地方。

播种累了,直起腰身,

放下锄头,甩一把汗浆,

来到柳树荫下,

坐在水边的鹅卵石上。

把一双泥脚伸进水里,

聆听小河欢快的轻唱。

掬一捧河水洗把脸,

淘一汪泉水润喉嗓。

然后,把脸贴在泉水上,

咕咚咕咚,喝它个淋漓酣畅。

顿时,疲惫消除,神清气爽,

于是,又回到田地里,骄阳下,

挥舞锄头,播种新的希望。

六月来了,

六月的味道,六月的模样,

六月的情景,六月的服装,

竟然还是几十年前印在脑海的影像。

几十年的风雨变幻,

几十年的人世沧桑,

当年的青葱小子,

而今已白发苍苍,

但是,我记忆中的六月啊,

还是那种嫩绿,那片金黄,

那种蓬勃,那样清爽。

那是年轻时存储的画面,

永不褪色,永远鲜亮!


相约2050春


我非常敬重诗词,两本托师友买的诗词入门辗转20年有余,至今我还视如珍宝,翻过不知多少遍,基本了解了诗词的基础知识,因为书曾经疏于管理,被人给扔在了楼台外,风吹日晒,雨水侵蚀,后来被我无意中发现,心疼难述,我一张一张重新柔劲儿分离黏在一起的纸张,才又能继续为我所用。

有一段时间一直喷嚏不断,鼻涕泪眼,总感觉自己得了鼻炎。后来用了很长时间总结出结果,因在看诗词入门使然。至今再看再学诗词入门,只得带上手套,方能保护康安,诗词一定要学,不然就不会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自由诗个人观点还是要写,因为自由诗在铁链之外,随意泼墨,还是要活在当下,立起一道篱笆:“芭里究古意,芭外写今朝,”

在干嘛

你放不下手机

我也放不下手机

手机里有热血喷涌的战场

亦有洋洋洒洒的鸡汤

总是扛着它

就像扛着世界一样

一瞬间停电了

在桌子底下的二层

摸出一本浮沉的散文

用纸巾擦了又擦

然后从序开始看她


一隅一曦


石塘曾屋村:问询一座古屋今昔

温飞宇

一个村民,在乱世建了一栋楼房

他取中西合璧精华,将奋斗的汗水

滴在故土,任它在曾屋村站成景观

我对视老屋,几百年风雨总有革命

那门楣下的青砖,生长开浓郁故事

正在老人口中,一句句叠成了怀念

楼房的主人,如门缝里长的青苔

睡了太多冷暖四季,却用仅有记忆

将一百年的岁月风暴,刻在村落

那时领头的汉子,操着一口川话

他们从南昌、广西,一路披着血火

为寻找真理,临时借住老屋

情谊溶在茶里,一盏煤油灯通亮

照着石塘双峰寨硝烟,为粤北湘南

造了一部最宏伟的暴动字典

一百多年了,楼房的主人已隐藏

但革命胜利的火炬,依然燃烧

映像墙面,让我多了问询的足迹

2020年1月29日

(石塘曾屋洋楼,位于广东仁化县石塘镇曾屋村。1927年12月,朱德、陈毅率“八一"南昌起义打散部队到达石塘,住在曾屋洋楼,1931年,邓小平、张云逸率红七军由乐昌经石塘,再次住在曾屋洋楼。)

2019冬至前日

以为酒是水做的,不知醉有何感觉

频繁举杯,把脖子一仰

酒流进了胃,脸开始发热通红

多么需要的一种激情,海阔天空

任思绪翻动,头晕了,天在摇

吃的,喝的,一齐往喉挤拼

吐,翻江倒海地吐,这酒的德性

怎么那么让人沉迷?桌上人沉默

什么时候被人抬上车,要慢慢想

吐了一车,父母一夜的担惊受怕

真该为一次醉忏悔,因为醉

不仅父母遭罪,还让伯伯跟着

想想,这多不应该呀!多不该

在2019年的冬至,留下不灭的记忆

2019年12月22日零晨4时27分匆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