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文化寫作如何把握文章的信息增量?

兵法天下


中國傳統詩詞文化博大精深、異彩紛呈。於情於理,要選定某一方向把握文章的信息增量並不太難。但在當下,人心浮氣躁、能靜心鑽研詩學者甚小,即使有信息增量,也多是用將詩詞燉成“雞湯”般的取巧方式。



什麼是詩詞文化的信息增量?就是在詩詞領域,能給人帶來一些古人所沒有說過的東西。但要做到“信息創造價值”,保證所增量的信息能給讀者帶來價值,說到底,還是得靠作者的詩詞學養。要寫出前人沒有說過的信息,最起碼作者要知道前人說過些什麼?沒有說過些什麼?所以,瞭解祖述,學習祖述,是我們把握文章信息增量的基礎。

周汝昌在《千秋一寸心》自序中說:“讀詩說詩,要懂字音字義,要懂格律音節,要懂文化典故,要懂歷史環境,更要懂中華民族的詩性、詩心、詩境、詩音。”要寫好寫詞的文章,除了懂詩學,還要有詩功。義理、考據、辭章之學均須具備,否則,能增量的只有空話、大話、假話。




研究詩詞的方向有很多,如訓詁字詞、揭示用典、考訂史實、疏解詩意、探求詩法、評論賞析、補漏辨正、校勘文字、闕疑考證等等,要取得成就,任何一個方向都可窮畢生精力。如要象王國維般寫出《人間詞話》般的信息增量,也需要悟性和天賦。

古人述詩,已覺所難。今人述詩,則難上加難。主要是難以逾越的時代差距,除了語詞、語音、語法的變遷,還有詩心、詩性、詩境的變遷。古代述詩者,熟讀經史子集,將其作為畢生學養修行。今人述詩,則慣於投機取巧,將其作為職稱獲取的方式。

這些專家、學者自然也知道述詩之難,於是放棄追根問底的精神。要麼將詩詞燉成“雞湯”。要麼,用西方的注詮釋學去解構中國的漢字文化,殊不知,中國傳統詩詞的審美哲學,早已走在西方詩學的前面。

假若本著做學問的心態,去鑽研詩詞文化,爭取獲得些許有價值的信息增量,就要耐得寂寞,潛心鑽研。



假若只是在自媒體上寫寫文章,則不必過於執著。將古人說過的東西,用顯淺易懂的語言歸納總結出來,帶上自己的感受、心得向大眾普及。將詩詞文化發場光大,這也是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詩詞書院


問題:詩詞文化寫作如何把握文章的信息增量?

“今日頭條”《鹿徑路標》編者(作者)蘇櫶邑回答如下:

1

不敢大言不慚,對中華民族詩詞這一歷史悠久、光輝燦爛的文化瑰寶指手畫腳、評頭論足,只是因“回答問題”需要而談一點個人創作感受而已。

2

泛泛而言,請不要對號入座。

詩詞猶如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不僅炎黃子孫視其為中華文明之生命火種,就是當今世界各民族也對中華詩詞這一文化瑰寶尊崇有加、愛不釋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華詩詞是今日之中華民族增強文化自信、理論自信、民族自信的堅實基礎和巨大推力。

幾千年來,中華詩詞之所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不被歷史長河所淘汰、所淹沒,就在於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王勃、陳子昂、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韋應物、韓愈……這些偉大的詩人們對中華詩詞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不斷地注入生活的激情、人性的力量、時代的使命。

換言之,中華詩詞的長盛不衰、發揚光大,緣於詩人橫溢的才華與生活的精彩、靈魂的美麗、時代的召喚天衣無縫、高度完美的結合。

毋庸置疑,詩人的文字如果丟失了生活之託、人性之美、時代之義,詩人之“詩”也就成了詩人的棺材。

曾經被這種“花草詩人”窮盡畢生精力而歌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不會辜負詩人的盛情美意而佈滿詩人的墓前墓後,永遠陪伴他。

但是,這些在感情、人性以及時代因素方面與人類“與世隔絕”的所謂文化人,最終將不被後人所認識、所熱愛、所傳承而遭遺忘、而被遺棄。

如此說來,並不是說山水花草有罪而不該描寫、不該歌頌,只要詩人在將其與文字融合時,對生活、對靈魂、對時代以及對自身的內心深處不抱有偏見、不抱有敵意就好。如此,隨便你怎麼描、任由你如何寫,文藝一途,正所謂:“百花爭豔,百家爭鳴”。

不過,筆者總感覺:詩人活在生活裡、活在社會中、活在世界上,理應有點兒責任感、使命感、正義感,以對得起文字的歷史文明承載、對得起教導我們認識文字的辛勤老師。

我回答這個問題所用文字所承載的思想不在於評論世人與世事,只在於時時提醒我自己:把握好當前的“信息增量”,即:我必須以筆為武器,以中華詩詞為工事,向“新冠”病毒果斷、精確射擊,把戰鬥在武漢“新冠”第一線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們來歌頌、歌頌、歌頌……

(今天,我在“今日頭條”發表了《鹿徑路標·78》之《生命,難捨世界》,創作過程之中,我能夠把控文字,但我無法控制眼淚!)

筆者自鼠年正月初一至今的發表在“今日頭條”《鹿徑路標》系列原創“戰疫詩歌”特刊的44篇詩詞(念奴嬌):

1、《戰鬥》(《鹿徑路標·32》)

2、《解放軍》(《鹿徑路標·33》)

3、《向前,向前,向武漢!》(《鹿徑路標·34》)

4、《虎山行》(《鹿徑路標·35》)

5、《請戰書》(《鹿徑路標·36》)

6、《愛之海》(《鹿徑路標·37》)

7、《火神山》(《鹿徑路標·38》)

8、《雷神山》(《鹿徑路標·39》)

9、《白大褂》(《鹿徑路標·40》)

10、《戰慄》(《鹿徑路標·41》)

11、《中國工人》(《鹿徑路標·42》)

12、《女神》(《鹿徑路標·43》)

13、《黃瓜》(《鹿徑路標·44》)

14、《山珍海味》(《鹿徑路標·45》)

15、《負傷的戰士》(《鹿徑路標·46》)

16、《挽留》(《鹿徑路標·47》)

17、《電路》(《鹿徑路標·48》)

18、《回家(之一)》(《鹿徑路標·49》)

19、《回家(之二)》(《鹿徑路標·50》)

20、《大白天下》(《鹿徑路標·51》)

21、《犧牲》(《鹿徑路標·52》)

22、《陳鐵軍和周文雍在武漢》(《鹿徑路標·54》)

23、《武漢小姐姐》(《鹿徑路標·55》)

24、《十八勇士大武漢》(《鹿徑路標·56》)

25、《海燕》(《鹿徑路標·57》)

26、《戰地食堂》(《鹿徑路標·58》)

27、《臘梅花開(之一)》(《鹿徑路標·59》)

28、《臘梅花開(之二)》(《鹿徑路標·60》)

29、《初生兒》(《鹿徑路標·61》)

31、《戰鬥》(《鹿徑路標·62》)

32、《山路彎彎》(《鹿徑路標·63》)

33、《中國少年》(《鹿徑路標·64》)

34、《知恩者》(《鹿徑路標·65》)

35、《一百個豆》(《鹿徑路標·66》)

36、《駿馬·蛟龍·雄鷹》(《鹿徑路標·67》)

37、《報春鳥》(《鹿徑路標·68》)

38、《女人的脊樑》(《鹿徑路標·69》)

39、《方倉之舞》(《鹿徑路標·72》)

40、《擁抱》(《鹿徑路標·73》)

41、《心田清波》(《鹿徑路標·74》)

42、《中國童子軍》(《鹿徑路標·75》)

43、《客棧》(《鹿徑路標·77》)

44、《生命,難捨世界》(《鹿徑路標·78》)

(作於2020·2·22 鼠年正月二十九)



蘇櫶邑


詩詞文化如何把握文章(作品)信息增量?而不是圍繞詩詞本身衍生出來的評論作品。直觀上我是這麼認定該問題的。

就目前而言,詩詞創作總體上認為尊古炮製而成的,且符合格、律、韻者為正統,打油順口類被貶稱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以專門創作打油詩者,在頭條上大有人在,數量甚至超越古體詩作者人數的幾倍,究其原因是古體詩條條框框太多,求學歲月中又沒有足夠的學習指引,完全靠自學和模仿,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疆域廣大,地方語系眾多,再加上新韻、舊韻也來一起摻和,對錯正誤與否在認知上就模糊了,在這種狀況中創作出來的作品,即使詩詞”大家”看了,意見也不統一。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作者自身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去和古詩詞相提並論,讀者的情況是你再好的作品也過不了他的法眼。

接下來我們談什麼是詩詞的信息增量問題,那麼什麼是信息增量呢?

簡單一點說,信息增量就是用最少的字詞來表達作品中重要的、有價值的信息。

大家都知道,詩詞作品的字數少的三言兩語,多的三五百字就交代完成了某件事或者是物的描述,這是詩詞歌賦既定的遊戲規則造成的結果,所以惜墨如金就是修辭造句時的緊箍咒。但是即使在這種前提下,漢字的“字格”魅力卻為你提供了靈活選擇性。(1)音性提供了通音。即同音不同義,同音不同字。

(2)字性提供了通假。即義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

所以說,規則是死的,字詞是活的。信息增量上不去,根本原因遣詞造句能力有所欠缺,對漢字字與詞的駕馭能力做到“遊刃有餘”才是詩詞作品信息放量的根本。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對比詩句:

(1)回到熟悉的家門口——余光中

(2)回看那熟悉的門板——李敖

這兩句詩句都出自余光中的詩《無論》,前一句是原作,後一句是李敖閱後的批改,我們不討論兩位大家的恩怨,只關注我們的信息增量問題就好。詩的大致意思是無論在外漂泊多少年,總會思念故鄉和回到家鄉。大家注意“門口”和門板的用法,“門口”是信息增量的結果,它包含更多人物和場景,“門板”是信息權重的結果,除非和門板有特別的交集才會選用這個詞,因為原詩的主題是對家鄉的眷顧,而不是一家人獨處在一個村落。

除了文字以外,還有那方面可以提升我們的詩詞信息增量呢?毫無疑問,閱歷決定你的信息增量能力。

沒有經歷悲傷的人,寫不出好的具有悲情色彩的作品,沒有融入自然規律的人,寫不出真實的世界。只有閱歷才能指引你做出正確的選擇。正如強迫我去描寫一個英雄,你看到卻是一個神。當然了閱歷需要時間去積累,速成方法也不是沒有,書籍,電視都是途徑,要抓重點,科普類才是我們最需要的。這裡需要重點講一下,城市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完全不同,他們具有相對的閱歷短板,這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是相同的,我們也有各自的短板,所以在詩詞創作範圍選擇上,儘可能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題材,千萬不可知難而上。下面我們欣賞二組由閱歷決定的詩詞信息增量。

(1)日出江水紅彤彤,春來江水綠盈盈。——王同學

(2)日出江水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這是白居易詩詞《憶江南》中對”江水”的描寫,第一組這樣寫意境也很美,沒有什麼毛病,直觀上日出時江水就是紅彤彤一片,春來時綠盈盈的一條江。打分作文估計80分以上沒問題。但是看第二組原詩增量後的結果,江水日出時變成兩種狀態,增加了水花像火苗一般的形像比喻,二句增加了江水由深淺襯托出的色彩差異。真佩服“由細微之中見生活”這句話啊。

詩詞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反過來說,我們又用生活給予詩詞更多的魅力、活力以及崇高的境界。最後期望這篇陋作能夠得到您的賞識。


斤斗山下


寫作有關詩詞文化的文章,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寫出“信息增量”。

有兩件事情需要做好:

  • 第一,認清“詩”、“詞”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

  • 第二,知道“詩”、“詞”傳統的鑑賞方式。

有了這兩件事情做基礎,即使是家喻戶曉的“詩詞”作品,也能寫出令人信服的文章。

“詩”、“詞”的側重點需要放在不同的地方

在古典文學裡,“詩”和“詞”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文體,地位和功用有著極為明顯的差別,這是在進行詩詞文化寫作之前必須要認清的現實。

先來說說“詩”,重點在於“言志”。

“詩”是貫穿了整個古典文壇的主流文體,是一種非常非常嚴肅的文學樣式,其最為重要的傳統就是“詩言志”。

這個“志”指的是一個人的理想、情操、情志等等正面事物,不單單指志向。

這種基調在《詩經》時代就已經確定下來了,一直被社會的精英層所推崇,不論是身居廟堂的達官顯貴,還是避居鄉野的隱士閒人,創作“言志”的詩歌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同時,因為這種文體的重要性,也就決定了不是任何人都有資格寫詩的,更不是所有詩人都能寫出好詩的。

一個文人的地位,可以用他的詩歌來評判,這是古典文學上的常識。

所以我們今天經常會說某位歷史名人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但是可能並不曾想過,在古代“詩人”並不是一個職業,寫詩是一項有理想的文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這就是“詩”這一文體在現代社會中影響的投影。

那麼,在閱讀和鑑賞甚至創作一首古典詩歌的時候,其側重點必然是在“言志”的傳統上,一切的形式、情感、技巧都是為了“志”而服務的。

再來說說“詞”,重點在於“抒情”。

“詞”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地位一直不高,屬於遊戲文體,其流向也多是宴飲集樂或者歌欄瓦肆,場景都比較偏娛樂化,所以其中鮮有高尚情操,畢竟“蘇辛”一路的詞風只是曇花一現,宋後就沒有傳承了。

“詞”與“詩”的功用不同,就導致了其表現的對象和“詩”也有了極大的差異。

“詞”更偏重於情感的抒發,也就是“抒情”功用。

古人在創作“詞”的時候,更看重的也是對於個人情感的抒發,有一些不能訴諸於“詩”的題材內容,往往會在“詞”裡有所表露。

比如個人情感中的男女情愛,“詩”中不會收錄,在“詞”中是大量存在的,即使寫得香豔一點,也不會惹來非議。

所以,在鑑賞、創作詞的時候,大多數作品都以情感為主,著重分析的是詞裡所蘊藉的感情,並不會去探討志向等嚴肅的內容。

“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鑑賞方式

這是兩種出自《孟子》的鑑賞方式,直到今天還依然被沿用。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萬章上》: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讀“詩”的時候,不能拘泥於字詞,要著重體會作者創作的意圖、目的以及蘊含在字句背後的情感。

這裡的“詩”原來是說儒家經典《詩經》,後來被引申為一切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舉個例子。

在宋末元初的時候,一批宋朝遺民詩人自發結社,在文壇上形成了一股反元勢力,這就是中國第一個文社——月泉吟社。

這個文社曾經為了宣傳自己反元思想,曾經公開向社會徵詩,並設置了一些獎項。而這個徵詩的題目很有意思,叫做《春日田園雜興》。

從字面來看,這是一首偏田園派系的詩歌,內容應該是講述鄉村生活的舒適恬淡、隱逸生活的心理富足等等。但實際上卻並不是如此。

參與這次徵詩的創作者們幾乎都懂得了月泉吟社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寄來的詩歌主題非常一致,都是表明自己寧可隱居鄉野也絕不出仕異族統治下的蒙元朝廷。

這種現象在“詞”的領域裡同樣有一個很好的案例。

納蘭性德有一首《浣溪沙》,其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這個“知”字如果按照語法來說,是“不知”的意思。但如果按照整首詞作來講,是“知道”的意思。

所以,在分析某一首詞作的時候,要牢記的就是“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萬章下》: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很好理解,我們常說文學作品是一個人對於世界地觀察所得到的反映,所以往往會體現其個人的閱歷。

比如蘇軾的豁達、辛棄疾的憂憤、杜甫的沉鬱頓挫、李白的丰神俊逸等等,都和他們自身的經歷分不開。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說的“知人論世”其實值得不是創作者的整個人生,更多的是創作這首詩歌的背景。

比如我們讀賈島的詩歌《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如果單純地瞭解字面含義,似乎這描述的是一位隱士豪俠,重出江湖行俠仗義。甚至可以引申為讀書人一朝功成名就之後,想要為民謀利的理想。

但是,如果瞭解了賈島困頓的一生就知道,這不是理想實現之後的雄心,而是長期沉淪下僚的憤懣。

最打動人心的不是試劍的一瞬,而是十年磨劍的辛酸。

所以,只有牢記“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基本方法,在創作、鑑賞詩詞的時候,才有真正的價值增量,否則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甚至在根本方向上存在偏差。

“詩詞”文化寫作必不可少的兩個方向

任何文學形式都離不開兩方面要素,即內容和形式。所以,對詩詞文化的創作鑑賞也必須從這兩個方向來考量。

“詩”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固定。

內容上,我們之前已經講過“詩言志”的傳統,其內容主要表現向上的理想。

即使是一些避世的內容,同樣是為了希望社會能變得更好。

也就是說,詩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具有向上的傾向性,揭露弊病的方式是想要對社會進行改良,而不是為了描述黑暗。

這也就導致了內容的集中性要求,即一詩講述一事,它必須有一個主題存在。

這一點在白居易新樂府詩當中表現地非常明顯。

比如在《賣炭翁》的篇首直接點明“苦宮市也”;在《井底引銀瓶》篇首點明“止淫奔也”。

而形式上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格律詩、舊體詩、七言詩、五言詩、雜言詩、絕句、律詩等等不同標準較為明晰,鮮有超出這一範圍的。

“詞”的內容和形式需要細分。

因為“詞”主要是用來“抒情”的,在主題方面就沒有那麼多的限制,情感的流動性就會放寬。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在同一首詞中,可以同時表現離別的傷感、懷鄉的情懷、家國的憂思等等複雜的情感,這些是需要仔細去甄別的。

畢竟,詞的美感很多時候就是來源於這種情感的流動性,漏掉哪一種都是不小的損失。

而在形式上,詞並沒有詩那麼嚴苛,按照律譜或者前人詞作填寫就可以了,字數上也有變體,比如《浣溪沙》和《攤破浣溪沙》、《木蘭花》和《減字木蘭花》等等。

甚至如果字數不夠,也可以用某些無意義的字詞填充,比如“哥”、“麼”一類的音節。這也是是在創作、鑑賞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常識問題。

所以,對詩詞進行創作或者鑑賞的時候,一定要明晰“內容”與“形式”都值得注意,都有其價值,不可遺漏任何一方。

對於提高古典詩詞文化的創作水平和鑑賞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讀前人的作品。

尤其是關於創作理念和技巧、鑑賞的內容,知道傳統文人是如何來看待這一文學樣式,主要培養的還是審美心理。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您所說的信息增量,我理解為寫作素材,俗話說,詩言志,當我們看到什麼,聯想到什麼,就想將感受記錄下來,不吐不快,於是就有了詩歌。所以說,詩詞的素材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的人和事,凡是能引起我們共鳴的,都是素材。我寫詩歌傾向於寫實,反對無病呻吟,就是必須要有內容,如果為了格律和對仗而丟掉內容,我寧可不寫格律詩。


金星753


有句話叫“功夫在詩外”,詩詞文化寫作要有更多的信息增量,就要多歷練,多感悟,多積累生活,寫作有技巧,但真正打動人,經得起時光荏苒的,莫不是把生活寫透了的。

要寫出好詩,僅僅學習詩歌的規則及表達方式是不行的。意思是說,要想當一個詩人,寫出優秀詩作,要在詩外下功夫。

唐朝有兩個詩人,一個叫孟郊,一個叫賈島。文學史上說這兩個人是“郊寒島瘦”,為了寫詩那可是費盡心思。賈島有兩句詩,叫“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就是他為寫詩嘔心瀝血的最佳證明。可是,孟郊和賈島在唐代,最終不過是二三流的詩人。為什麼?因為功夫在詩外

思考有不同的層級,最低一級是普通思考,高一級的是獨立思考,再高一級是專業獨立思考,再高一級是專業性獨立思考,再高一級是創造性專業獨立思考,最高一級當然是原創性專業獨立思考。

按現代教育要求,我們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學會思考,當然那時候是以理解他人的思想為主,是思考他人的思考,是最初級的思考訓練。到中學階段,就要著重獨立思考,在學習各科知識專業性獨立思考的目標或許可以通過專業學習能夠達成,但創造性專業獨立思考就不那麼簡單了,理由是,創造性也就是創新,既然是創新,老師也不知道,如何教授呢?

簡單說吧,老師只能教授你如何用學術語言或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首先你得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你得有話說。如果你沒有話說,那就不能算是創新。即使你對學術語言或藝術語言掌握得再熟練,也無法完成

我們常常聽說一句話,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或許不難,情理之中卻不容易;或者說,僅僅是意料之外或僅僅是情理之中或許都不難,但要將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結合成一種張力,這就更是詩外和書本之外的“功夫”,課堂上不可能系統學習,只能靠每個人平時積累和訓練。


明月十四樓


杜甫說: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說詩詞的神來之筆,源於讀書破萬卷的文章信息積壘與沉澱,沒有讀書萬卷的苦功,是寫不出好詩詞的。那麼只要讀萬卷書便自然而然地能寫出好詩詞嗎?不一定。也要有一個心領神會的理解,消化,心悟,為我所用的昇華才行,死讀書等於不讀書。前清左宗棠公最有體會,左氏有一楹聯的下聯說: 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什麼是“神交“呢?那就是對萬卷書的心領神會,將作者的心得與讀者的領會融為一體,今人亦是古人,古人又是今人,萬卷書盡為我用矣。古人又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又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必然之路。詩仙李白十五歲杖劍出川,遍遊祖國名山大川,博攬各地風士人情,人文地理瞭然於胸,於是吞吐自由,出神入化,仙風道骨,成就千古風流人物。反看一些讀了一些書,自以為成的人,寫起詩來閉門造車,搜腸刮肚,刻板格律平仄,寫出的“詩“不過是詞藻堆砌,無病呻吟,縱然挑不出毛病,也能發點個人小情感,但格局、意境、情感無從談起,無非是花拳繡腿小巧功夫,終難登大雅之堂。

最後,再談一點方法論的問題。有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經歷,還要有點畫龍點精之術更好。比如畫像,頭髮與眉毛皆為毛髮,缺一不可。但高明的畫師,常輕多重少,在畫好頭髮的同時,卻在眉毛上重點描繪,眉眼之間乃一面之精神所在,畫好一頭濃髮,不如繡好兩道秀眉。這便是一首詩詞的靈魂,心聲,有一句千斤,字字敲盤,有水到渠成畫龍點睛之妙,給讀者的心靈產生極大地震憾與共嗚,又不可不知也。

以上為筆者就“詩詞寫作如何把握文章信息的僧量“之一孔之見,還望高明教我,不吝賜教。


雙樵\n


自己才疏學淺,悟空問答邀卑人回答此問題,甚感榮幸。致謝!

見於本人所想及體會,略談謅語。

詩詞文化源遠流長,熱衷於詞詩的墨客不計其數,其文化修養,思想境界較高,腹有詩書氣芳華。文字底蘊厚,筆尖功夫紮實是寫詩基礎。

凡寫詩詞之人,感懷豐富,觸景生情,由感而發。字裡行間無不彰顯其深情。

詩詞是作者思想境界凝聚的具體體現,情意皆在為數不多的語言之中更顯淋漓盡至。

說到提高閱讀量。首先,通過感召力強的作品來吸引讀者,所以,作者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詩興大作之時,更應該推敲字詞的運用,越具體越形象越好,這就是說提煉。提練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讀者的尊重。

態度,功底決定作品質量。作品好才能使讀者感到受益和享受。產生共鳴!

一位名不見經卷的普通而在平凡不過的愛好作者,應該在意這個閱讀數量,也不要太在意點贊數量,要在意的更是自己的水平是否在不斷提高,是否不斷打動了讀者,不斷感染了他人,不斷迎來掌聲!

(見笑)



糊塗若愚


任何文學樣式其素材都來源於社會生活。俗語說”巧婦做不出無米之炊”,脫離生活,閉門造車是寫不出生動形象的作品的。只有平常善於觀察,體驗生活,多積累寫作素材,多閱讀擷取材料信息,寫作時就有的放矢,作品內容不空洞。

詩言志,任何素材都需要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塑造其典型性。使之高於現實生活,其中融入了作者濃郁的思想感情,再現於世人面前。

豐富的聯想,想象,廣闊的意境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表現形式。通過詩的語言,把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賞心悅目。

總之,詩歌,高度凝練且內容豐富多彩,鮮明的主題,耐人尋味的語境意境,讀之朗朗上口,運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才算是好的作品。‘‘








步蘭香407


非常抱歉,這對於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來說,也只能是“矮人觀場”做一浮淺的說教。

首先,詩詞的創做是與生活分不開的。如何把握詩詞的信息增量?換言之,怎樣才能寫出大家喜聞樂見的詩詞佳作?

這往往取決於詩者對生活的心態、熱愛、感悟和激情。你需要有一種健康或健全的心態,有一種熱愛生活的積極、進取、頑強拚博的精神,有一種“克己奉公”的品質。去切身感受生活。以積累詩詞的素材。

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生活中蘊含著哲理,但卻潛藏的很深,只有作者真正深入到那種深度,才能完全發現並且初步掌握。

更重要的一點,能否寫出好詩,並不僅僅是生活的深淺的問題,如果你缺少感應生活的細胞或足夠的藝術表現力,也無法寫出好作品。

除開生活的深淺,也還有個忠實於自己的生活感受的問題。

據實寫來,一般都親切感人,如果真情假做或無病呻吟,就適得其反。

再者,詩詞的生命力持久的問題,則往往與時代有關係。新時期呼喚新的歌,新的歌要歌頌新時代。只有你有志於詩詞創做,又有長時間積累的生活,對於搞創做來說,這就是天時地利。有了這樣的條件,再加上你的刻苦努力,一定會取得可喜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