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面袋子”拎稳“菜篮子”厦门4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序开复工

扎紧“面袋子”拎稳“菜篮子”厦门4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序开复工

厦门兴盛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晓菁 图/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奇辉)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市全力组织和推动各类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市场食品物资供应。截至昨日,我市4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序开复工。

送上政策“礼包”减轻企业负担

2月21日上午,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厦门兴盛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翔安的厂房里,一辆挂着“桂B”牌照的大货车正在装货,工人们正忙着搬运一箱箱面条,准备运往广西。车间里,生产如火如荼,佩戴口罩、帽子的工人井然有序、合理分工,一块块碗面饼从制作到包装完成,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挂面则需要4个-5个小时。

“每个工人进入车间前,都需要更换鞋服、洗手消毒,才能开始工作。”正在洗手的尹维建来自贵州,正月初六返厦后就在公司统一安排的宿舍里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他肯定道,“这样的防护措施很有必要,不仅是确保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大家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实际上,从2月1日起,兴盛食品就复工了。企业负责人朱淑勤说,食品企业进行无菌生产,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都有准备,开工以来,市里相关部门也纷纷送上防疫物资,为企业开工保驾护航,“市农业农村局还为我们送上政策‘大礼包’,包括金融、税务、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帮助减轻企业负担。”

截至目前,兴盛食品的一半生产线已经恢复生产,工人们全力生产市场上急需的挂面、面粉等产品,日产能超过100吨,产品除了保障厦门市场外,还发往全国各地及欧盟等国。“现在外地员工已开始陆续返厦,生产线预计3月初可以全部开工。”朱淑勤说道。

打通运输环节解决企业复工难题

和兴盛食品一样,厦门不少农业龙头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复工,全力保障粮油、蔬菜、畜禽等物资供给。为了帮助企业开复工,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市级龙头企业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种政策措施,协调各区加快各企业发展项目年度扶持资金的拨付,同时还帮忙协调解决各企业在开复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月10日是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复工的第一天。当天上午,第一批15吨饲料顺利发车,运往内蒙古伊利集团。“多亏了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的主动帮忙,办理了运输通行证,我们的饲料才能运出去。”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礼毅感慨道。

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饲料生产企业,也是我市的“三高”企业。企业在做复工准备时,发现货物运输受疫情影响遇到困难,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反复沟通协调,及时对接运输需求,终于在2月10日开工前拿到了运输通行证,饲料得以顺利运出。

“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帮助打通运输环节,送上各种政策,大大降低了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让我感到很暖心。”陈礼毅表示,目前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往年的2月是淡季,今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但2月以来的业绩比去年增长了30%以上。”他表示,马上还将启动新厂房的建设,预计产能可以增加两倍。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顺利开复工,市农业农村局靠前服务,已协调交通部门累计对有运输需求的7家复工企业办理备案运输通行证28张。

展开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