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办公迎来繁荣时代

2003年的SARS危机为多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与之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在导致经济增长整体受挫的同时,也可能让一些行业迎来向上的拐点,比如云办公产业。

疫情驱动云办公快速发展

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国务院办公厅于1月27日了发布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各省市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延迟复工的决定。此间,为保证正常运转,一大批企业开始远程办公。与此同时,多家远程办公软件公司开始提供免费的产品与服务。


仅在国务院下发通知的当天,就有三家远程办公软件公司发布了相关声明:


1月27日,字节跳动旗下办公套件飞书宣布,1月28日~5月1日,飞书向所有用户开放免费远程办公及视频会议等服务,并对在免费期限内提出申请的所有湖北地区医院、学校及公益组织提供三年的商业版免费使用服务。


1月27日,齐心集团好视通宣布,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支持500人在线的云视频会议,医疗、教育、应急、防灾等政府部门可提供无限制使用。


1月27日,国际音视频云会议软件Zoom宣布,Zoom视频会议服务面向中国用户免费,直至疫情防控解除。


对此,东兴证券研究所分析认为,短期来看,本次疫情外生拉动了在线办公需求,刚需性质初现,办公模式有望开始重构。在大量企业“被迫”体验互联网办公软件后,企业界或许会重新审视互联网办公软件的价值,从而推动互联网办公软件在企业内部应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远程办公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6%,2017年的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并且保持持续高增长的态势。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年,预计大约会有50%的科技公司的大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长期来看,远程办公有益于优化企业管理与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是未来公司办公模式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全球化,企业业务也趋于多样化、全球化,异地办公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企业降低办公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诉求日益强烈,办公场景不断丰富,日常办公需求逐渐突破空间限制,企业日常生产开始实现从“数字化、信息化”到“网络化、云化”的转变。


此外,新式办公工具的日渐成熟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也为在线办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当前,恰逢办公软件SaaS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产品的成熟期,成熟产品结合行业需求以及特殊背景下的培育,预计远程办公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远程办公只能解决一时之需,长期能否保持增长还有待观察。本质上,线上办公只是一种工作形式,其关键还在于能否为企业办公提升效率。多数企业对企业服务的付费意愿度仍然较低,疫情结束后,集中办公仍将是主流。未来,远程办公服务企业还需要不断挖掘长期状态下企业用户的真正痛点,让远程办公与线下办公充分结合。


在光大证券发布的远程办公行业报告提出,远程办公主要有五大类应用产品:综合协作类、音视频会议类、文档协作类、任务管理、云存储。其中,有三类产品引发了一、二级市场的强烈关注。


一是协同办公。其有望无缝承接客户远程办公需求,在线文档企业的相关产品渗透率有望提升。以金山办公、泛微网络、致远互联、金蝶国际、浪潮国际、中国软件国际等为代表的企业,深耕协同办公领域多年,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软件经验。


二是音视频会议。它被认为是远程办公主力产品,二六三、会畅通讯、亿联网络、苏州科达、齐心集团等音视频会议系统需求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三是综合协作。它被认为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次疫情为互联网公司B端协同产品提供了低成本获取增量用户的红利。

协同办公:互联网巨头必争之地

协同办公SaaS被认为是企业服务的重要入口之一,也是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


目前,腾讯控股旗下拥有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两大拳头产品。光大证券分析认为,B端企业市场有大量连接需求,企业微信空间广阔。一方面是在企业内部连接上,传统的IT投入主要服务于行使管理职能的少部分人,难以有效连接企业全体人员,内部沟通效率和管理效率损耗较大;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外部连接上,目前主流的商业模式下,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隔着层层渠道,物流与信息流的交换通过渠道完成,企业并未与消费者形成强连接,沟通效率低下。


数据显示,企业微信已得到众多企业用户的使用与认可:用户层面,企业微信已被250万家企业采用,月活跃用户达6000万人;行业层面,企业微信覆盖行业超过50个,80%的国内500强企业开通了企业微信;生态层面,企业微信拥有的合作伙伴超过2.1万家,每天有超过470万个企业系统连接在企业微信上高效运行。


阿里巴巴则将钉钉视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重要基础设施,与阿里云等其他产品一起承载着阿里巴巴帮助品牌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2019年6月,钉钉在阿里组织架构调整中被纳入了阿里云体系,进一步加强了钉钉与阿里云旗下产品的协同效应,为中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体系。截至2019年6月底,使用钉钉的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万,超过2亿人在钉钉上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腾讯、阿里两家巨头的远程办公产品使用人数都创了新高。2月3日复工首日,两家产品均出现访问量过大导致宕机的情况。根据阿里云公布的数据,2月3日钉钉通过阿里云紧急扩容1万台服务器,4日再度扩容1万台云服务器,以应对群直播和语音视频会议的流量洪峰。根据腾讯云消息,1月29日~2月6日,腾讯会议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1.5万台,8天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共涉及超百万的计算资源投入,创下了中国云计算史的纪录。


企业微信背靠坐拥的十亿用户,海量的C端用户成了其他平台都做不到且分外眼红的优势,但其强大的社交属性也成了企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有分析认为,当熟人社交、生人社交早早地被腾讯系切割完,匿名社交在人性悸动,资本冲动,监管轮动轮替作用下不断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只有商务社交被“剩下了”。此时,当阿里闯入企业级市场的时候,移动办公市场还是一片空白,视线范围内全是蓝海,阿里钉钉的先机优势不言而喻。而从设计理念上,钉钉更多是从管理层的角度考虑设计产品,这也被外界看作是阿里管理组织文化的对外输出。


作为国内领先的文档管理工具,金山办公的WPS产品也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迎来了一波用户增长。


金山办公首席运营官章庆元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WPS在线文档处理的使用量出现激增,表现出与往年完全不同的趋势。“先是大年初一前后,WPS表单服务器扩容了5倍;到了2月3日后,金山文档远程会议服务器扩了3倍。我们自己原来备用的服务器已经全部用完了,开始用一些金山云的云主机来支撑。”


目前,金山办公的主要营收来自于WPS office软件付费授权,主要是面向大中型企业的推广。2016年以后,金山办公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订阅服务营收逐渐增加。服务订阅是提供word、excel等基础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包括格式转换、数据修复、模板素材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市场,尽管按照注册用户数计算,WPS office占国内办公软件份额已经超过40%。但国内的办公软件用户中仍以使用频率低的非深度用户为主,他们并没有付费使用的意愿。此外,由于盗版或者免费软件的存在,许多深度用户也仍然游离于付费用户群体之外。财务估值建模专业研究机构优塾并购研究认为,就目前来看,WPS的移动设备体验比较优秀、PC端用户界面操作也存在较多亮点,但其薄弱的VBA功能、大量数据计算功能的不稳定性仍非常突出,再加上其付费软件授权主要是集中在政企客户,对个人消费群体实行免费策略,从短期看,它在更为广阔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市场上的地位还不会出现较大改观。如此看来,金山办公的云上前途依然任重而道远。


除了阿里、腾讯和金山,协同办公领域正涌入越来越多的新人,中国电信、华为、字节跳动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在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对行业进行革新,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国盛证券研究所认为,新兴技术/新兴厂商和传统巨头分成两大阵营,各有优劣。在用户体验至上的商业环境下,它们将拥有各自的目标市场。其间,巨头们的流量和资源优势更明显,更倾向于做大平台,新兴厂商则在垂直领域更具优势,它们擅长提供差异化和定制化的产品。整个市场在巨头的带动下将拥有更加完善和健康的行业生态体系,参与者将共同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