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看同一个人的病,一个医生一个看法啊,不同的用药啊?

沣净意


我感觉中医看病像量子纠缠,他不看时你的病是什么不知道也不一定,他看了,你的病就定了一个方向,不同的人看,也就不一样了。所以说心里是更重要的,你只要让自己相信你的病不会对你造成影响,你的病也会消失。


种花家的水利兔


中草药不是一个病症只有一个药方治好,一个药方也不能只医一种病,这是中药的擅长。说个经验给大家听,我脚伤的时候食地鳖紫金散医脚,后来发现我痔疮那个肉球不见了,太幸运了,所以特别看中中草药,你问这个问题是很正常,中草药按归类去用药都有效果的,组合得适当医一种病有好多个药方,这是中药神奇所在。


挖掘中医中药者


世界上没有一种草药经过100℃高温沸煮还有治病的活性物质,剩下的一些毒素物质会对身体有害,再强调100℃高温煮汤不科学,青蒿素必须低温萃取,否则青蒿素会分解,无效。


石成金hn


这个我也发现了,我觉得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中医在世界上发展起来那么困难。整个从问诊到治疗过程的量化和标准化,是中医推广困难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我记得王东岳老师谈过关于中医的问题,他自己就是学医的,他的看法就是他认为中医其实还是医学的一个比较原始的状态。


简的世界


看了其他的答案罗里吧嗦地讲了一大堆,也没讲明白。

其实很简单,你得的这个病必须用8才能治好,第一个医生来了一看,开个方子4+4,第二个开了个3+5,第三个开2+6,第四个开1+7。用药不一样,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要是开的方子结果是7或9,那你就碰上学渣(庸医)了。


肥肉蒲团


很正常,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治”。

首先来讲,这可能与患者就诊时的状态有关。虽然是同一位患者,同样的疾病,但是由于就诊时间不同,病程也不同。所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什么都没有改变,实际上却是有变化的。患者身体的反应不同了,用药当然可能有变化。

同样的感冒,就诊于第一位医生时,咳嗽流涕的症状不严重,那就不需要特殊处理;就诊于第二位医生时,咳嗽流涕症状加重了,需要缓解,于是就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这很正常。

其次,与医者的流派有关。不论中医西医,都有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有不同的用药习惯。还拿感冒打比方,比如感冒发热,就算你去就诊西医,可能这个医生给你开的是阿司匹林,另一个医生就开了布洛芬;再找一个医生,开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又找一个,开的是美愈伪麻;继续找别的医生,给你开的是复方氨酚烷胺……只要你愿意,你能成为感冒药美食家。

哪个医生开错药了?都没错啊。正所谓“一样病,百样治”,这就与医生自己的用药习惯有关了。治感冒,我就喜欢用布洛芬,或者我就喜欢用对乙酰氨基酚,你能说哪错了吗?

同样的,换成中药,感冒丸、感冒散、感冒滴丸、感舒颗粒、金菊感冒片、清热颗粒、退热颗粒、感康胶囊、感冒解表丸……哪个不对症?

最后,也是医生的习惯,就是治疗流程。或者先治标,或者先治本,或标本兼治,这个流程是不固定的,用不着拘泥,反正不管怎样都能治好。但是流程不同,用药偏向就不同了,这也会导致用药的变化。

一样病,不仅百样治,而且对症的有百样药,甚至不止百样。用药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是会发生变化的,属正常情况。


纯钧LHGR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

同样的病治好病的目标都是一个:都是以治好为目的。但中医和西医的具体治疗方法和过程不同:

一:中医有中医的理论与疗法。

二:西医有西医的理论与疗法。

总之:

1,两者大同小议,都是治病。

2,用药不同:

a:中医,用的是中草药。

b:西医:用的是西药。


用户4511466068466


中医辨证论治,每位大夫擅长治疗方向不同,或经验多少,对治疗方案设定不同,都会在相同时间里同病不同方。中医是用药相对灵活,属于私人订制,没有完全的标准化。其实西医看病,每个大夫不同,有时开药也不同,但是西药是成药,相对选择范围小。总之中医西医都好,有效即合理,希望以后中西医相互取长合作,造福人类。


延吉乐乐


中医博大精深,同一种病用药各有差别,一方面是对病症的准确拿捏,体质的准确辨别,但是处方的基础药是不会有出入的,有变化的是辅助药材的变化。比如,一个慢性肾病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用药的,如果这个患者的大便比较干结,那医生会加入酒大黄来调节。可是有的患者大便正常或偏稀,医生是不会使用这类药物的。另一方面,就是医术水平问题了,一个对中医药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具有很深的造诣,看病必然是手到擒来。而医术平平,可能治不好你的病,还会越治越严重。所以庸医误人,高医治病。这种情况自己自然会体会到,不要盲目信任江湖郎中的医术,那可是要要命的。中医是把一个人做为一个整体去调节和治疗的,所以过程比较长,但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风雨之彩虹137536760


我来告诉你吧!人饿了。严格的来说,也算是得的一个病,怎么治呢?可以吃大米饭,也可以吃面条,可以吃红薯,更可以吃高梁玉米……。你说说,是不是不管吃上面的那一种,都能把饥饿这个毛病治好了呢?

懂这个道理了,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每个医生处方用的药会不一样了,因为各自有各自的用药习惯。就拿治外感风寒来说吧,有的医生经方学得好,爱用《伤寒论》中的麻桂剂,而有的医生,时方学的仔细,爱用时方之羌防剂,所以二者处方之药物可以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不敢批评你了,我只好批评我自己是个解说的笨蛋!

回答是否满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