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至全国。疫情就是命令,全县退役军人闻“疫”而动、挺身而出,其中闽侯天台山应急救援队退役军人队员和竹岐、上街、高新区等地部分退役军人共同组成一支“铁军”——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整装待发,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疫”线显担当)

据了解,闽侯天台山应急救援队组建于2019年,现有70名队员,大部分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退伍军人,曾参与过尼伯特台风、莫兰蒂台风等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还多次无偿救助山地受困人员。救援队主要发起人李丽云是一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她的爷爷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并荣获“二等功”。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集结)

从小受爷爷耳濡目染的李丽云,有一颗热衷公益事业的心,她说:“成立救援队的初心就是发扬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挽救生命。”

“1月29日,我们便在‘特勤队’微信群发布了自愿参加这次疫情防控行动的号召,当即就有10多名队员响应号召,报名参加行动。”闽侯天台山应急救援队队长李丽云说,除了他们的队员积极参加外,不少乡镇(街道)的退伍军人、志愿者也主动加入队伍。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坚守战“疫”一线)

“我们经过严格筛选,最终选出30名体质较好的退伍军人和志愿者,组成了这支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李丽云告诉记者。

“此次疫情防控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消杀行动上。像乡镇(街道)遗留最多也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公共场所的细菌、病毒。我们将队员分成3组,每天上午7点30分准时在竹岐乡政府集中,分别到竹岐、上街、高新区等地,对农贸市场、环卫设施、镇道村道、大学城等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消杀,同时协助部分乡镇,到设卡口值守。”李丽云介绍。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在竹岐高速出入口协助做好车辆排查工作)

消毒消杀工作需要大量的消杀用品,这笔费用又成了一道难题。“我们号召天台山理事会成员参与进来,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李丽云说,天台山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陈祥彬,是名企业家,当他得知服务队缺少物资后,第一时间便出资采购了一大批消毒药水、口罩、喷雾器等,用于保障服务队的日常工作,同时也参与到服务队的后勤保障中。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闽侯天台山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陈祥彬(中)协助队员整理着装)

“这些物资大约花费了10多万元。我看到服务队在为我们的健康安全冲在第一线,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也要尽自己所能为家乡作贡献。”陈祥彬说。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队员正在搬运消杀物资)

消杀工作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轻松,首先进行喷洒的队员们得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以免被液体灼伤,然后还得背上重达50斤的消毒水进行喷洒。但队员们肩上扛的不止是这50斤重的消毒水,他们还扛着守护一方群众生命健康的责任与担当。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队员对农贸市场进行消杀)

2月12日,李丽云与队员们在高新区进行消杀时,得知高新区闽侯龙旺理想商业街,有一名从武汉探亲回来的业主正在隔离。高度警觉的李丽云立即主动联系了龙旺物业,并与物业商量对该业主居住的小区进行消毒。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队员对学生宿舍进行消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名隔离者身上携带病菌呢,那他碰过的电梯、走过的区域以及扔掉的垃圾,都极有可能感染别人。”李丽云告诉记者,后来他们还送了50斤消毒水和5个护目镜给物业值班人员,以备不时之需。

闽侯退役军人吹响战“疫”集结号

(队员互测体温,报备身体状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若有战,召必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铮铮誓言,彰显了退役军人的本色和担当。

他们冲在抗疫斗争第一线用“孤胆铁血”擦亮退役军人本色

用“大爱无疆”诠释

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吹响闽侯退伍军人战“疫”集结号

向他们致敬!

闽侯乡音 陈枫/文

校对:庄高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