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立铁牌,又是颁祖训,朱元璋反对太监干政,为何太监在明朝越发得势?

莱茵之缨


内阁司礼监不过是皇帝的平衡之术,有的皇帝能很好的利用这两把剑,有的则被利用,太监专权乱政的根源在于皇帝无能。


不贰过者


其实无论朱元璋如何防患于未然,也没有办法改变,太监势力在明朝中后期逐渐做大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太监自古便是皇帝的家奴,他们是依附于皇权之下的寄生者,与皇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只要皇帝信任并依赖太监,就必然会给予太监趁机上下其手的机会!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死结,只要封建王朝存在一天,就无法彻底根除这一弊端!

其次是: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皇帝与文臣之间,因为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分歧,造成了皇帝对群臣的严重猜忌与不信任。再有群臣之间也存有党争,彼此之间互相倾轧,党同伐异。于是皇帝便有了被架空和孤立的危机感,为了扭转这种不利趋势,皇帝不得不逐渐提拔并重用自己的家奴——通过太监“看住”群臣,以便守护住朱氏江山,免遭他人觊觎之祸!

以上便是尽管朱元璋百般防范,但是太监干政之事,却在明朝中后期愈演愈烈的原因了!其中又以明英宗时的王振,明武宗时的刘谨,和明熹宗时的魏忠贤,权力最大危害最深!


北疆同心


明朝太监的权利来自于皇帝,那么太监能够得势,就得从皇帝身上找原因。

首先,高度的皇权集中,使皇帝的工作量变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鉴于古代汉唐时期宦官擅权的问题,制定了“宦官不得干政”的制度。

但同时他又废除了传承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得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身上,要求“内外诸司皆咸决于上”。这就同时加大了皇帝的工作量。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也许能够处理好所有事情,但继任者不一定有能力做好,这就需要找能帮忙处理的人,也就皇帝最信任的太监,这就为太监获取权力创造了条件。

打压外戚和藩王,使皇帝能够获得的外援减少。

鉴于汉唐的外戚专权问他,朱元璋规定,皇后必须是平民。这样皇后的外戚就无法获得很高的地位,有效的防止的外戚专权,但同时皇帝也无法获得有着亲戚关系和极高信任感的外戚的帮助。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废除或者打压了藩王势力,使得宗室藩王们只能每天吃喝玩乐,无法获取权力,这就在皇帝遇到麻烦时,无法从宗室获取帮助。

朱高炽完事文官制度,形成内阁,变相替代了相权。

因为皇帝的工作量大,朱棣建立由翰林院庶吉士组成的内阁,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时的内阁只有建议权。朱高炽登记后,强化了内阁制度,使得内阁大学士可以经常面见皇帝提出决策,并且在皇帝做出决定前,先由内阁提出意见货建议,皇帝选择是否采纳。这就大大的提升了内阁的权力,变相的代替了丞相的权力。当皇帝年幼或者昏庸时,内阁就有可能把持朝政,跟皇权对立。这时候皇帝就需要寻找新的权力来平衡相权,这也为太监获取权力提供了条件。

所以,太监获取权力,是因为皇帝需要太监,第一工作量大,需要人帮助;第二皇帝没有信任的人,亲戚都没有权利,遇事只能找身边的太监;第三内阁权力威胁皇权,需要找第三方权力来平衡,所欲扶持太监。

明朝因为其特殊的制度,是太监的黄金时代。太监能够得势,是皇帝的需要,更是制度孕化的产物。


朱君看史


后世子孙太懒惰了,古人说的惯子若杀子,在老朱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他在建国初期就给朱家子孙制定好了所有的福利待遇,明朝宗室从出生开始,每月就可以领工资,结婚,生孩子,国家都给补贴,并且每一代子孙里都可以有一个继承王位,由于待遇太好,明朝皇室成员集体懒惰,不思进取,但又都吸取前朝权臣篡位的教训,所以就让太监帮助处理朝政,因为太监不能生育,也就没有野心,至少不会篡位。


宣和主人


第一点:明朝的文官制度比较完善,基本上没皇帝啥事,皇帝只要老老实实的在家生猴子就可以了,但是后期权臣解结党,没有权利平衡,又不方便自己对着权臣下手,靠太监制约权臣,随后甩锅。第二点:皇帝被权臣拥立,各个实力集团角逐,皇帝缺乏安全感和支持者,比如朱见深依靠太监建立厂卫制度树立威信和安全感,不怕他们造反。因为太监不能生育。第三点:太监和皇帝关系亲密,起码比陌生的大臣亲密。第四点:往来政令都需要太监传递,太监是第一经手人,皇帝如果不团结太监恐怕正经无法传达。第五点锦衣卫虽然是可以成为皇帝心腹,但是毕竟无法直接面交皇帝,需要太监传达,太监成为皇帝代言人,刘瑾就代替皇帝控制锦衣卫,最后锦衣卫成为东西厂的跑腿和执行机构。




帅气大叔


结论:

为了平衡和抑制权臣的发展,皇帝把信任给予了跟他们朝夕相处的太监。这是政治平衡的需要,在某一个时间段里,是符合皇帝本人利益的。可如果能力不足的皇帝,再遇到品行不端的太监,“此消彼长”之下,太监就会成为危害朝廷统治的存在。

导语:

朱元璋对太监是极其厌恶的,他从内心鄙视这些“阉人”。所以在祖训中订立了不许太监干政的规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祖训开始被忽略。太监慢慢的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步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析:

  • 朱元璋反对太监干政的由来与原因
  1. 在《明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敕诸司不得与文移往来。有老阉供事久,一日从容语及政事,帝大怒,即日斥还乡。这就是朱元璋不得太监干政的由来。
  2. 宦官干政的弊端。宦官距皇帝最近,一旦给予了他们权力,那么他们就会把这个权力扩大化,会把皇帝变成聋子、瞎子。而且这些人因为身体的残缺,很多都有心理畸形,虽然他们是阉人,可是权力的欲望一点不比普通人小。
  3. 历史的教训。历史告诉了朱元璋一旦宦官干预了政治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刘邦是朱元璋最为崇拜的皇帝,可是汉朝的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的能力不足外,权宦当政也是导致天下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史为鉴,朱元璋自然是要做出改变的。
  • 明朝的太监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登上政治舞台的
  1.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击败朱允炆,原因之一就是与宫内的太监相互勾结。他在皇宫内有大量的眼线,可以随时了解宫内的动向。而他成功之后,为了找寻朱允炆下落,也为了展现大明的国力,支持郑和下西洋,使太监有了重要的表现机会。为了监督百官,朱棣更是一反明太祖的规定,建立了东厂,让宦官有了干政的权力。
  2. 明宣宗朱瞻基时代,为了制衡文官的权力,保证皇权统治的唯一性,他提高了宦官的权力,并允许宦官读书。这个举动并放在个人身上不能算错,毕竟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可这样一来宦官有了读书的机会,他们的心思就活跃起来,为后来的宦官得势埋下隐患。
  3. 朱祁镇的时候,宦官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就是宦官王振为了表现自己而鼓动朱祁镇亲征的。后来的夺门之变,宦官曹吉祥也是朱祁镇夺回皇帝宝座的一大助力。虽说曹吉祥因为与石亨勾结要发动叛乱,而被朱祁镇所诛杀。但从朱祁镇开始,宦官在朝中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4. 王振、曹吉祥虽然说是权宦,但是情况和后来的还有所区别。王振是权宦,但是他并没有从主观意识上要祸乱朝纲。曹吉祥想反叛,但是还没有来的及就被杀了。朱见深当皇帝的时候,虽然也有汪直、梁芳等大宦官,但还没有把朝政搅乱。真正开始祸乱朝纲,要从朱厚照开始。朱厚照期间,宠幸刘瑾,并给予了刘瑾极大的信任。加之朱厚照本人不理朝政,自此明朝太监不仅干政,还开始祸乱朝纲。
  • 宦官里面也有好人
  1.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明朝的壮举,而且是全民族、全世界的壮举。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他是值得被后人纪念的。郑和虽然是太监,但是他是一个伟大的、值得人们尊敬的太监。
  2. 黄锦作为明嘉靖年间最受信任的太监。他不仅没有祸乱朝政,还在嘉靖愤怒的时候常常加以劝诫。海瑞上疏之所以能保命不死与黄锦劝诫嘉靖是分不开的。黄锦还致力于做善事,因见到自己家乡百姓渡水困难,他捐资建桥,而且不去宣扬,不以此为功。
  3. 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变法之所以能够获得短暂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宦官冯保的帮助。在内外联合的情况下,张居正才得以将变法贯彻下去。而且冯保还能够约束自己的子弟不做恶事,在民间有着不错的口碑。
  • 宦官为什么能够得势
  1. 从心里层面而言。皇帝小的时候,就是太监在陪他们玩耍的。从小到大的这种关系,让皇帝觉得他们更亲近、更可信。
  2. 为了制衡大臣的权力。为了避免大臣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的唯一性,皇帝给予了宦官一部分权力,对大臣加以制约。
  3. 人本身的因素。如果皇帝有作为,比如朱棣、朱瞻基,即便给了宦官权力也可以压制住他们。又或者宦官的人品好,比如黄锦、冯保,他们的存在不仅不会危害朝廷,反而会因为离皇帝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如果皇帝本身就不理朝政,宦官又人品不好,比如天启和魏忠贤这样的组合,那样朝廷就势必陷入混乱。
  • 明朝的宦官能得势到什么程度
  1. 财富的大量聚集,暴敛财富可以说是宦官得势的一个具体表现。例如成化年间的尚铭,西厂废,尚铭遂专东厂事。闻京师有富室,辄以事罗织,得重贿乃已。
  2. 迫害大臣,陷害忠良。例如正德年间的刘瑾,瑾既得志,遂以事革韩文职,而杖责请留健、迁者给事中吕翀、刘郤及南京给事中戴铣等六人,御史薄彦徽等十五人。
  3. 参与朝廷官员的任免。例如万历年间的陈奉,奉走免,遂诬襄阳知府李商畊黄州知府赵文炜、荆州推官华钰、荆门知州高则巽、黄州经历车任重等煽乱。帝为逮钰、任重,而谪商畊等官。
  4. 试图谋反,推翻明朝统治。这也是正德年间的刘瑾所为,帝亲籍其家,得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始大怒曰:“奴果反。”

结语:

宦官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得势,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此消彼长”这一客观规律。明成祖期间给予了宦官干政的权力,明宣宗时候又允许宦官读书,这些是使他们得以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只要皇帝勤政,那么宦官就无力左右朝廷的局势。可是,当皇帝不理朝政,宦官品行不良,这两个条件同时出现的时候,这些掌握了权力的宦官,就会使朝政陷入混乱。但归根结底这都是封建统治的弊端所造成的,皇权过于庞大,有了皇权的制约,而又缺少了应有的监督,才使得宦官有专权的机会。

画外音:

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这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的称颂。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影响之深远。伟哉,郑和!壮哉,郑和!

《明史》


再言春秋


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辛苦建立的大明朝,被宦官集团祸害成这样,不知道得什么感想。朱元璋虽然严格限制了宦官的权力,但他的子孙后代们就不一定听话了。

结论

明代宦官之祸极其惨烈,根本原因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发展的产物,直接原因是历代皇帝对宦官的态度,和皇帝自身能力所造成的。

君主高度集权,可是皇帝一个人忙不过来,这时候宦官就有机可乘,逐渐有机会参与到朝政中。皇帝对宦官的信任和依赖程度,直接影响到宦官干政的程度。皇帝的个人能力高低,决定了对宦官以及朝政的把控能力。

下面从制度与皇帝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明代宦官高度得势的原因。

君主专制对宦官专权的影响

朱元璋打天下不容易,又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心。作为皇帝,他最想做的就是集中皇权,而相权是对君权最大的威胁。朱元璋是个狠人,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并且下令,后来的继承者不得设立丞相。

  • 皇帝的帮手。丞相没了,权力都在皇帝手中,一个国家得有多少事物需要处理决定啊,根本忙不过来。这时候宦官的作用显现出来了,在皇帝手忙脚乱的时候,他们参与到了国家政治活动中,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 监视防范朝臣。朱元璋戒备朝臣是因为他内心的不安,他儿子朱棣监视朝臣则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怕大臣们私底下不满。宦官成了皇帝们信任的人选,比起大臣们,宦官似乎更没有威胁。因而,宦官得到重用,拥有了许多权力。锦衣卫、东厂等机构都由宦官统领,宦官集团逐渐能与朝廷内阁相抗衡。随着宦官机构的不断完善,人数不断增加,形成了以二十四衙门为基础的组织形式。甚至掌握了“批红”的权力,他们待批奏折,任免官员,在明朝中后期权力空前膨胀。


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是导致宦官集团做大的根本原因。

皇帝的能力和态度对宦官集团的影响

明朝宦官之祸,非一朝一夕形成。开国皇帝朱元璋喜欢刘邦,对东汉的宦官干政深恶痛绝。因而出台了一些力措施,限制宦官权力,防止重蹈东汉覆辙。比如不准宦官识字、官无四品、月米一石等。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在宫门上放个铁牌,写着“内臣不得预外事,预者斩”。可以说,朱元璋是很有远见的,但他的子孙呢?身后事哪管的了啊!

朱棣夺了皇位后,宦官们就见到亮了。早在建文帝在位时,朱棣就安排了许多宦官当做耳目。因而继位后,大肆启用宦官。除了锦衣卫,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自己得位不正,明成祖也很是心虚。宦官成了最信任的群体,监视朝臣、处理政务,用起来很顺手。朱元璋才死了几年,当儿子的就不管老爹的命令了。还好,朱棣勤于政务,虽重用宦官,但在明君面前,宦官集团也不敢造次。然而朱棣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能掌控宦官力量,他的子孙后代能么?答案显而易见。


到了宣宗,太监可以识字了,秉笔太监可以批阅奏章。九泉之下的朱元璋真要气死了,没一个听话的。宦官的权力进一步增强,机构也更加完善。宣宗也是个好皇帝,太监可以批奏章,但皇帝也会亲自过目。因而,宦官集团的势力也在可控范围内。不过,灾祸的种子马上要破土而出了。

明英宗继位了,朱祁镇这个皇帝直接把大明朝搞弱了。幼年继位,宠信大太监王振,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王振领着众多宦官,各种祸乱朝政,还怂恿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结果是精锐尽失,皇帝被俘,大明朝从此开启了衰败之路。

后来的大明不用说了,宦官集团的势力始终在朝廷权力的顶端,明武宗时期有“八虎”,明熹宗时出了个魏宗贤。大明朝就在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内斗中,自掘坟墓,朝着死亡的道路一去不复返。

小结

君主专制制度决定了宦官集团的存在可能,皇帝的个人能力又决定了对宦官集团的把控效果。朱元璋再怎么干预,也只能管的了自己活着的几十年时间。大明朝继承者们的能力,他也决定不了。所以说,明朝宦官集团得势并非一朝一夕。因为制度,得势成了可能。因为个别帝王的能力,得势就成了必然。


执古论今


作为和刘邦一样起于微寒的皇帝,朱元璋是把刘邦当作偶像来膜拜,在他做了吴王之后一改以前的流氓习性,专心致志地研究起史书来,尤其是《史记》和《汉书》,对汉朝的研究使朱元璋清楚知道:帝国之亡,不亡于外则必亡于内,而内忧无外乎三种:外戚、权臣和宦官。

为了对付外戚,朱元璋规定后代皇帝的老婆必须也是民间出身,长得好看不好无所谓,最主要是身家清白,祖宗八代没有做过坏事就行,而且还立下规矩:所有后宫嫔妃的记录不准过多,往往都是姓➕生了几个子女➕什么时候去世,十分简短。

而为了对付权臣,朱元璋连掀大狱,罗织吉网把他们全部杀光光,并把规定写入了《大诰》和《皇明祖训》,给后世的野心权臣一个惊醒,也给子孙们一个保护伞。

最后就是宦官了,鉴于汉唐之失,朱元璋给宦官立下了三条铁规:

  1. 宦官最高品级为四品,月俸一石,衣食由内庭供养,不得兼任外官(文武百官),不得穿外官衣服,不得和外官书信往来,违者斩;
  2. 宦官一概从民间挑选,不得读书识字,要让他们看不懂书文,看不明机要,不像汉朝那样“舞文巧态,作惠作威”,也不像唐朝那样“委任华重,持节传命”;
  3. 立三尺铁牌于宫门之外,刻着“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朱元璋称王后,开始设置宦官,虽往往不足一百人,可随着权力的日益增长,朱元璋要处理的事越来越多,礼仪也越来越繁杂,十二监、四司、八局相继成立,形成了后面为祸江山的二十四衙门,人数也从吴王时期的“不足百人”,慢慢地增长到了数千人,并自洪武末年起成为大明王朝的定制。



一、朱元璋时期,对宦官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很难出现权力较大的宦官

由于朱元璋亲自立下的铁律,他自己遵守得也比较规范,所以洪武年间的宦官力量小,声音弱,掀不起大浪。有一个老太监,伺候了朱元璋很长时间,就因为自以为是应了朱元璋的几句话,其中涉及到了国家政事,当天就被朱元璋赶回了乡下,自此“皆不敢有所干窃”。

但是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即使是朱元璋也无法强行压制这个规律,比如他自己也经常违背自己三令五申的禁令:

  • 洪武八年,朱元璋派内侍赵成去河州买马;
  • 洪武二十五年,派司礼监聂庆童去河州采办茶、马等杂项;

可以说朱元璋自己的不守规矩,给后世皇帝开了个坏头,规矩由立规矩者撕开了一道口子,这口子最后也就越开越大了。

到了建文朝,派太监出去采办已经是常事,可对待太监的态度却也更加严格了,出外办事有一点不法之事,当地官员可以先斩后奏。也就是因为这样,在建文帝和燕王朱棣靖难期间,朝廷有很多太监背叛建文帝,去给燕王通风报信,甚至于最后帮助打开金陵金川门,放燕军入城,明朝太监也由此“发迹”了。

文皇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委任。



二、永乐时期,朱棣开始逐步废除父亲的禁令,成为大明宦祸的始端

永乐时期,因为朱棣本身就得到过太监的帮助,所以他对太监的观感很好,不像朱元璋和朱允炆那样的过度压制,而对于太监进行了一系列无明文的改革:

  1. 宦官可以参加外交事宜:永乐元年,遣内官监李兴出使暹罗、李达出使西域、童海出使迤北,以及众所周知的郑和下西洋之事,更是“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郑和成为了大明宦官的偶像;
  2. 宦官可以参与军务:永乐八年,派宦官王安去都督谭青军营中监军,开大明宦官监军之先例;同时,宦官马靖镇守甘肃、马琪镇守交趾(今越南);
  3. 宦官有了自己的政府机构:永乐十八年设立东厂,宦官从此可以抱团取暖,一致对外了,并且也开始涉足刑事犯罪,建立了军警一体的权力机关,成为了大明朝的“盖世太保”;
  4. 宦官可以读书,虽然宦官不得读书的定制,是在宣德皇帝朱瞻基时期设立内书堂才被废除,可永乐年间已经有范弘、王瑾、阮安等宦官开始涉猎书本,以便照顾太子朱高炽。

永乐大帝虽然文韬武略,是少见的雄主,而且他也为此有过辩解,说如果没有御宝、文书的话,则“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但同样不可推卸的是:大明宦祸之头,究其根源,也是从永乐的手里开始的。

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三、到了明宣宗时期,更是直接把“批硃”大权让了出去

“批硃”这项职务是大明皇帝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力,就是根据阁臣的票拟文件,用硃笔批复意见,包括同意、否决或另议,然后再交回内阁,按批复行事。

可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朱棣孙子),由于皇帝要处理的批硃太多,而宣德皇帝又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精力旺盛也不能全部用在国事上,于是慢慢地,这批硃的权力就被移交给宣德皇帝手下的太监了。

这其中权力最大的宦官莫过于司礼监提督太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三个职位,而秉笔太监的职务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奏章,包括根据皇帝的口头吩咐代拟圣旨、实行批硃的权力等等。宣德皇帝设立内书堂,最主要的还是帮助太监学习,以便他们来帮助自己处理国事。

至此,大明的宦官制度已经形成,并伴随着大明灭亡而消失,朱元璋设立下来的三大铁律,经朱棣、朱瞻基、朱祁镇三个子孙有意无意的破坏,到正统七年开始全部崩坏,其象征性事件就是正统七年,权监王振擅自把朱元璋立的那些铁牌全部搬走,王振成为了大明第一个权监,也酿成了险些灭国的“土木堡之变”。

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

四、宦官乱政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1. 宦官做了监军,处处钳制着前线总兵的军事行动,明末被闯军称为“活阎王”的卢象升,手握大明最后三大精锐之一的天雄军,结果就因为没有贿赂监军太监而被陷害,死后连一文抚恤金都没有,直到崇祯灭国前才假惺惺地给了个追谥;
  2. 东厂掌握了侦查、缉捕、审办等刑事权力,掌管着不受任何部门监督的诏狱,东厂的特务权力极大,还和锦衣卫相互串联,可随意派人出去侦查,情报网遍布天下各县各乡,令人闻之色变;
  3. 宦官有了批硃大权,权力延伸到了外朝,严重影响到了阁臣的日常工作,导致了身为代替前朝丞相制的内阁,还得卑躬屈膝去贿赂那些掌握着批硃大权的司礼监太监,毕竟他们一日不批红,工作就一日不得展开。为此一些自污名声和宦官合作,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阁臣们,也被言官们骂得狗血淋头,比如万历的老师张居正,兢兢业业一生为大明,最后还因为和宦官合作而被抄家了;
  4. 宦官甚至一度掌握了宫廷禁军,和唐朝太监手里的神策军一样,就连皇帝的小命也牢牢地攥在他们手里,正统元年的曹石之变,就是这种情况的最终爆发,之后,宫廷禁军再也不敢交给宦官了,这也很好的控制了宦官的一部分权力。


总结:虽然明朝的宦祸比之汉、唐更甚,可却始终没有出现汉唐那样的宦官行废立大事,直接把皇帝给废了。像权监第一人王振,明英宗朱祁镇十岁登基,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他办,称呼也是尊称为“先生”而不称名,文武百官皆称“翁父”,可土木堡之变后,顷刻之间王振家破人亡,党羽全部问斩。

又如有过自立为帝的“九千岁”魏忠贤,天启年间恩宠不可复加,结果崇祯上位,一纸诏书就去被发配凤阳,最后在路上自杀了,其他如成化朝汪直、正德朝刘瑾等人,虽然一朝得志,不可一世,但也只能依附于皇帝的权威之下,一旦皇帝开了窍或有人敢冒一身剐,提醒一下皇帝,这些宦官的下场往往也是惨不忍睹的。

而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元璋时期就一直执行的分权制度,他虽然分了丞相的权于内阁,可同样也在内外各部门设立了很多规例,以达到多种势力互相牵绊的局面,始终保持着皇权的独尊,让宦官永远也无法一手遮天。

所以明朝宦祸虽大,却也不至于改朝换代、生杀予夺了。这一点是朱元璋的智慧,可最后大明也是亡于这种内外相争之下,所以说万物有利也有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经久不衰的,只是中间能出现一股力量,将其改善、改正,并成为一种新的制度继续延续下去,周而复始。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作为史学爱好者来说,历史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是一个厚重质朴的老者,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盘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他的真实面目,无论他过去的丑陋和糗事。

关于洪武铸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明史》中有记载,但《明太祖实录》中却无洪武十七年铸造铁牌的相关记载,所以,我坚持相信《明实录》,至于张廷玉大人什么意思,我想应该是借官方修史为当时政治服务,借明警清吧。

朱元璋没铸铁牌,但有谕令:《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七年七月,朱元璋敕谕内官不要干预外事,各衙门不能与内官监有直接的文移往来。此后,禁止宦官交接外臣、干预外事的禁令被明代历代统治者奉行。所以,洪武一朝断无太监涉政,更不用说干政。

明太祖朱元璋

启用太监在永乐一朝。

早在靖难之役时,建文朝的太监为朱棣提供情报,甚至有太监在战场冲杀,为胜利立下了战功。所以,朱棣当上皇帝后信任太监,永乐十七年设东厂,用宦官当督主(厂公),掌缉私大权。

“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明史》

又派郑和下西洋,这样太监权力由宫内生活伸向政治领域。

明成祖朱棣

培养太监在宣德一朝。

宣德皇帝设内书堂,培养小太监读书。

“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明史》

按照刘若愚《酌中志》的记载,每年都要选取十岁上下容貌俊俏、聪明伶俐而且可以造就的小宦官二三百人入学。成绩好的太监直接进入司礼监,帮助皇帝批红、掌印,太监权力深入到皇权。这个措施直接导致了他儿子朱祁镇时大太监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

宣宗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宦官的膨胀专权,以后历朝都有大宦官乱政的现象:成化时汪直,正德时刘瑾,天启时魏忠贤等。

明宣宗朱瞻基

个人认为,宦官干政是制度的必然,明朝废相设内阁,阁臣票拟,精力旺盛的皇帝批红,执政能力差的找帮手代批,宦官身处内庭,是最好的人选了,并且,随着文官壮大,皇帝利用宦官制衡外朝,也会造成宦官专权、乱权了。

个人粗解,欢迎典评!


金乌木木


众所周知,宦官问题,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以来,封建政权的一个毒瘤。所以,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

明代的太监时间最久,在中国太监史上可以说是力拔头筹。尤其是,自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太监更是如鱼得水,逐渐得势,一直到明思宗崇祯皇帝缢死煤山。

二百多年间,太监们是熙熙攘攘,你来我去,不断地活跃在朝堂之上,上演着的是人间的一幕幕荒诞的悲剧,甚至,后来还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的奇葩事件。那么,为何如此呢?

就是当初永乐皇帝重用太监实行特务统治而埋下的隐患。将朱元璋的组训:“内臣不得干预政事”,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那么,永乐皇帝为什么这样做呢?其实,是因为在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他是靠着勾结建文帝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之后;才里应外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因此,朱棣上台后,不惜背叛祖训,也要拉拢宦官。当然,这种集权也有好处就是,内部瓦解的可能性下降,但是,一旦有外族入侵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