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柳叶湖:“疫”线闪耀的橘黄色

红网时刻常德2月23日讯(通讯员 张洋溢 陶永胜)在大家都被告知“少出门”时,他们却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在大家都被告知“勤洗手”时,他们却手脚并用,无怨无悔;在大家都在“酣然入睡”时,他们早已将马路清扫干净,垃圾清理干净……他们“橘黄色”的身影,在“疫”线格外闪耀。他们就是默默奉献的柳叶湖保洁员。

常德柳叶湖:“疫”线闪耀的橘黄色

月亮社区保洁员刘永安清理垃圾。

刘永安,年过花甲,月亮社区保洁员,也是一名老党员。每天早上五点,天还没亮,就从家里早早地出门了,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一把扫帚、一个撮箕、一台垃圾车就是他的全部装备。完成清洁工作之后,又马上赶到社区卡点值班,风雨无阻,他已经坚持了25天。

“我不太会说,虽然我只是一名保洁员,一名普通的无职党员,在疫情当中,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度过这次灾情。”

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不由让人对他心生敬意。

常德柳叶湖:“疫”线闪耀的橘黄色

太阳山社区保洁员谢云桂正在搬运垃圾。

谢云桂,1964年出生,太阳山社区1组居民,贫困户。“家贫志不贫”,去年他主动向社区申请保洁员工作,为提高家庭收入,他又主动要求加大工作量,承担了社区5个居民小组、约8公里路段的区域保洁工作。

疫情期间,保洁工作强度比以往更大,责任也更重,为了把环境卫生搞好,他常常牺牲午饭时间,穿梭在社区各种角落。有一次他的环卫车坏了,他主动向社区分管负责人请假说明,车修好后已是夜晚,顾不上吃晚饭的他,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上,借着路灯的光亮完成了当天的工作。

常德柳叶湖:“疫”线闪耀的橘黄色

猴子巷村保洁员向楚先正在清扫垃圾。

一提起“向姐”,猴子巷村的村民无人不晓,她就是猴子巷村的保洁员——向楚先。

每天凌晨4点,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她都会准时地拿起扫把、推起小推车,出现在猴子巷圩场。她不忘每一个细节,不落下每一个“死角”,地上的塑料袋、纸片、烟头、枯枝落叶都被她一一拾起,动作轻快而麻利。

正是这份坚持,换来了猴子巷圩场的干净整洁。尤其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更是起早贪黑,坚守岗位。她说:“虽然我只是一名不起眼的保洁员,没有医护人员那么伟大,但是我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自豪!只要村里相信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常德柳叶湖:“疫”线闪耀的橘黄色

同德村爱卫协会会长兼保洁员张宗炳正在清理垃圾。

张宗炳,现年72岁,中共党员,同德村爱卫协会会长兼保洁员,疫情期间,他又化身“宣传员”。在自己的保洁车上,安装了小喇叭,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不戴口罩外出、人员聚集现象进行劝阻,呼吁大家在居家隔离的同时,搞好“庭院保洁”,真正做到了“保洁”与“防疫”两手抓、两不误。

疫情防控初期,口罩供应严重不足,他无私的拿出自己从前购买的仅有的几个口罩,发给村里其他保洁员。近期,村里发动了疫情防控捐赠活动,他又带头捐款500元。

他一直秉承自己的初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像一块砖、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

常德柳叶湖:“疫”线闪耀的橘黄色

肖伍铺社区保洁员马冬元正在沟渠清理垃圾。

社区从“脏、乱、差”到如今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她是见证者也是建设者。她叫马冬元,每一个凌晨,那个熟悉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肖伍铺社区主干道上,伴着微光,愈发伟岸。

她患有风湿病,时常腰腿疼痛,但却从来没有缺勤,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被尊称为环卫线上的“优秀楷模”。

她瘦弱黝黑的脸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可眼神中却好像蕴藏着无尽的能量。“疫情这么严重,我一个老百姓也做不了多大的事,只要对乡亲们有好处,我辛苦一点儿也值得。”马冬元笑着说。

面对疫情,白鹤镇82名保洁员始终保持严谨认真地工作态度,增加清运频次,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减少垃圾滞留时间,严防严控病毒蔓延传播。他们默默地奋战在最脏最累的环卫一线,奉献在疫情防控的后方战场,他们是最美的“劳动者”,是无私的“奉献者”,更是“疫”场上的“战斗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