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海宁丨卡点变服务点 实现“一次也不用跑”

战疫·海宁丨卡点变服务点 实现“一次也不用跑”

近日,在海宁市硖石街道群园社区长田岸小区服务点,从象山石浦返回海宁的石平亚经过扫码比对、体温测量,以及一系列表格填写和责任书签订后,顺利回到了租房内。

“接下来几天,我可能还要常来麻烦您。”在回租房的路上,石平亚马上联系了自己的房东朱建平。他说,在老家时,他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政策动态,这次决定回来,也是提前做足了功课。“房东是我的自律居家观察监督第一责任人,我一定好好配合,不给房东添麻烦。”

战疫·海宁丨卡点变服务点 实现“一次也不用跑”

据了解,群园社区是典型的城乡一体化新社区,是个“出租房大户”,约租住了3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正在一边忙防疫,一边迎复工。为此,该社区探索建立“数据合一、责任合一、人证合一”新居民管理长效新机制,把卡点变服务点,实现对社区内新居民入住的有序管理,最大程度延展和发挥疫情期间社区防控举措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疫情期间,趁着防疫信息大排查,群园社区完善“微网格-社区-派出所”长效联动机制,严格返城人员信息填报和新居民暂住证办理,每天对新居民户籍信息和实有入住信息变动进行核对,实现数据合一、更新及时,联动破解人员信息长期滞后问题,为返城人员分类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责任合一,群园社区对出租户实行社区、房东、派出所三级责任体系管理。新返回租户除了要提供漫游轨迹和密切接触史信息以外,还需签订《自律居家观察承诺书》。同时,社区和出租房房东也要签订《群园社区自律居家观察监督责任书》,明确房东对出租户负责,并守好出租户户籍调整、报备情况等相关信息审核“第一道关口”。

前期,群园社区已和朱建平签订了责任书。这段日子,朱建平和石平亚一直在微信上保持联系。“早在一个星期前,石平亚就每天三次地把自己的体温与身体状况告诉我。”朱建平说,在自律居家观察期间,石平亚的生活所需将全由他负责。“满7天后,社区就会给他发放通行证,让他可以和本地居民一样进出小区。”

群园社区党委书记朱雪江介绍,疫情期间社区严格执行一个入口通行,疫情结束后社区将仍然采用“日开夜封”的管理服务模式,即依然实行一个主入口通行机制,新居民凭社区发放的通行证入内。“我们给拥有产权证明的小区常住居民发放红色长效通行证。新居民在自律居家观察期满后,由社区上门根据其入住备案和暂住证登记情况帮助办理黄色或绿色通行证,做到人证合一、持证生活,填补社区新居民治理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