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疫情带来的恐慌、焦虑?

公仔梁


疫情大多恐慌焦虑,是对未知感染和治疗的担心。是对疫情的传播性,不可治愈的惧怕。

首先,我觉得要摆正心态,不要过度恐慌。人最怕的是杯弓蛇影,疑心疑鬼。别本来没事,自己把以前伤病憋出来了,而去医院就不值了。

其次,科学对待疫情。做好自我隔离,带好口罩,出门注意人与人间距,勤洗手讲卫生等等,只要科学对待,不怕麻烦,思想不松懈,相信没必要恐惧疫情。

最后,疫情阶段,一定了解当地政策,响应号召。别因为自大不佩戴口罩,吐痰,小区政策等不文明行为,而对自己对大家造成困扰。

今天周一,正在上班在地铁上。人比上周明显增多。所以请正确看待疫情,打好疫情保卫战。


曹冲象


在这样人人自危的环境之下,更加考验我们情绪管理的能力。

恐慌的情绪也会给我们带来行为的失控,比如说,一遍遍地刷手机,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一遍遍地洗手、打扫家里,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被感染了;睡不着觉,觉得明天就世界末日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造成次生灾害,这种社会层面的心理次生灾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灾害本身更严重。

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觉察情绪,理解并接纳情绪。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确实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我们不用压抑或者否认负面情绪。

2、减少信息输入。关注官方信息,比如人民日报。

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负面新闻。不信谣,不传谣,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避免徒增焦虑和造成次生灾害。

3、放下手机,正常作息。多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照顾好了自己。平凡的日常琐碎也会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4、减少自责,娱乐不可耻。适度的娱乐可以帮助缓解情绪,帮助我们脱离大量的恐慌和焦虑。转移注意力、运动、冥想等活动也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

5、多表达鼓励与支持。负面情绪需要发泄,但要避免被情绪所控制。事情不会一直这样,一切都会好转,只是需要时间。

6、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方法不奏效,可以向你的朋友、家人倾诉。但是他们也可能承受压力,你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风水轮转


1创建积极的心理环境。

不要看带有负面信息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不要看未经证实或者导致恐慌的信息,也不要看暂时失利而我又无能为力的信息。

限定查阅新闻的次数,防止信息过载,避免出现看信息-焦虑难受-紧盯信息-焦虑升级的恶性循环。

积极关注所在小区的防疫工作,你所在城市的疫情状况,病人越来越少,医疗资源不断改善等。

2.创建良好的卫生环境。

疫情发生以后,大多数人每天都是在家里度过的,不想洗脸,懒得换衣服,久而久之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降低。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每周次一次头,都是对远程办公最大的仪式感”。虽是调侃的话,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们的部分生活状态。

在疫情期间,我们更要保持干净,这不仅仅是为了对抗细菌的滋生,也是我们迈向积极生活状态的第一步。契科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 还是心灵,思想。我们都不知道疫情过后会迎来怎样的明天,但干净做人,利落做事才是我们成年人迎接明天最好的方式。

3回归生活常态。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贝克斯顿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感觉剥夺研究。在这个实验中,贝克斯顿等人以每人每天20美元的报酬招聘了一批志愿者,志愿者们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可以要求结束实验。但他们被要求安静地躺在一个小房间的床上,房间里没有任何声音,也没有任何光线,他们的眼睛被戴着遮光罩,耳朵塞着海绵,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并被固定在床上,吃喝拉撒都事先安排好了,根本不用志愿者们移动手脚,以最大限度地剥夺参与者的感觉。

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们觉得躺着睡觉还可以挣钱,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实验。开始志愿者们还能安静地睡觉,但稍后就开始失眠,显得烦躁不安,他们开始自言自语、唱歌、吹口哨……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寻找刺激。但最终,他们还是无法忍受了,大部分人在坚持了2-3天之后就放弃了。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他有思想,有意识,有欲望,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疫情破坏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疫情总会过去,活在当下,放眼未来,我们还是要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主动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像疫情发生前一样生活。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活力。健康的身体。设定小目标,计划表,丰富当下的生活,比如学习一个新技能,看一本好书。

4调节情绪。

拿破仑曾说,能够控制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人更伟大。此次疫情中,此次疫情中,在武汉方舱医院里的病房里,,有这样一位“清流哥”。他有些与众不同。医院里人来人往,匆忙的脚步声,聊天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十分嘈杂,他却能够沉浸于阅读的世界里,专心致志读《政治秩序的起源》,仿佛周围的一切喧杂都与他无关。

事实上,他和他的父母,一家三口,都被确诊为新型肺炎。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却泰然自若。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 读书、备考、演小品、拼魔方是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人们热爱生活,对生活抱有希望。 积极乐观的心态更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有人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城市的希望。” 这份希望正是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心怀希望,期待我们这在阳光下自由呼吸,自由行走。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丸子小酱


正值新春佳节时,每日疫情信息却在不断地刷屏手机,一些市民开始出现紧张、低落、焦虑等情绪。对此,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杨建立表示,市民不要盲目恐慌,过度焦虑、失眠等问题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疫情时期,市民应在增加身体免疫力的同时,更要增强心理免疫力。

“对于市民个体来说,疫情并没有那么可怕,大家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认识,疫情终将会被医务工作者战胜。每日,市民只需定时观看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尽量不要看重复信息,了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科普知识,莫要过分恐慌。”杨建立介绍,人们长期陷入紧张、恐慌等情绪时,会影响到睡眠和肌体抵抗力,而焦虑情绪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关于疫情期间市民如何增强心理免疫力,杨建立主任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不信谣不传谣,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

其次,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杨主任说:“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因此,市民可以这么告诉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应付它”,“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

再次,杨主任建议在家增强运动。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市民可尝试瑜伽等适合室内的运动项目,更好地调整心态。

最后,提倡市民展开正向思维。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1、不要只往坏处看,注意每日的资讯中,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

2、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

3、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

4、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5、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同理,当市民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继续展开正向思维:

1、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2、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

3、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

4、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此外,如果市民负面情绪非常严重,持续出现:心情持续低落,并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或睡眠障碍等症状;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并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擦拭物品、不敢外出、不敢和人接触;过分关注自身健康,尽管没有出现病症,却一直怀疑自己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问题时,建议马上寻求临床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杨主任说:“希望所有人能用积极、稳定与爱应对疫情的方方面面,用互相支持来替代抱怨和指责,更不要过多恐慌。相信医疗,有序听从建议,保持良好的状态,让恐慌走向平静。请记住,有一支不求回报、无论生死的医疗队自愿加入了防疫前线,众志成城的奋战在抗击病魔最前端。我们真正要战胜的,是我们内心的未知和恐惧。”

杨建立主任提供了“积极联想法”“ 冥想练习”两套缓解焦虑的实用心理学方法,市民可参考个人情况进行尝试。

积极联想法

在您感觉到焦虑和不安时,也可以使用积极联想法,大量研究表明精神状态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积极的联想可以对自己的身心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积极的冥想练习被证明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在很多病人身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心理科教大家一种冥想练习,建议您每天休息的时候可以用10-15分钟的时间作1-2次这种练习,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经验改变联想的内容,不必拘泥于以下内容。

冥想练习

第一步、请你平躺在床上,使自己的身体十分舒适,闭上眼睛,缓慢地呼吸,要使自己能感受到气流经过鼻孔的感觉,以及吸入空气的清凉和呼出空气的温暖。

第二步、缓慢呼吸3分钟,逐渐使自己的意念集中在肺部,想象自己的肺部像一片黎明时分的森林,现在有些雾气,有些阴暗,随着自己的缓慢呼吸,雾气被你从鼻孔一点一点地呼出,太阳一点一点地从黑暗中升起,霞光透过雾气和黑暗照耀着森林,鸟儿开始鸣唱,露珠开始闪光,你慢慢可以看清森林的绿色和花草的缤纷。

第三步、仍然深深地慢慢地呼吸,仍然想着雾气和黑暗都被你一点一点地呼出体外,森林越来越清晰,花草越来越鲜艳,飞鸟越来越多地在林间飞翔欢唱,露珠像珍珠一样在草尖上、叶片上闪光。慢慢地深深地呼吸,想象着你肺部的森林也在微风中呼吸,清风吹散了迷雾,阳光驱散了阴霾,你的心情像鸟儿一样,在清风中飞舞。

第四步、你继续缓慢地呼吸,深深地呼吸,想象森林也在呼吸,微风是森林的呼吸,氧气在森林中流动,溶在森林的小溪中,想象着小溪就像你的血管,氧气使小溪更加清澈,更加欢快,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吞食着水中腐败的东西,净化着小溪,就像你体内的免疫细胞在吞食病毒颗粒一样,你的血液得到净化,更有活力。

第五步、你继续缓慢地深呼吸,想象森林在随着你的呼吸而拂动,想象着小溪随着你的呼吸而流淌,当你感到十分舒服的时候,可以静静地体验这种感觉,然后慢慢地睁开眼睛,结束这一次联想练习。


斗犬电影


疫情当前,大部分人都居家隔离或办公,在往日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很多人面对长期足不出户的生活愈发感到困顿、压抑,甚至迷茫、焦虑。每一天,都过的浑浑噩噩。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的生活。与其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不如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为以后做做规划、为自己充充电。不管怎样,这段时间,你要自律,才能不负光阴。

即使在灾难面前,也要保持一颗镇静的心,以不变应万变。

你要知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因果关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既然我们左右不了什么,不如安住当下,让身心灵舒缓、放松下来。

你不妨动起来,运动可以减轻焦虑;

你不妨耐心的看一本书,丰富你的精神世界;

你不妨研究一个菜谱,做一份美味的佳肴;

亦或者彻底打扫自己的房间,也是打扫心灵的尘土;

举目远眺高远的天空;

静心聆听清脆的鸟鸣;

春天来了,柳条绿了,花要开了…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一切和谐有序。

放慢脚步,静心感受这份和谐宁静吧。

珍惜每一个当下,这是你唯一能把握的时光。

要相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心存善念,安乐自在。

待疫情过去,走出门,

繁花似锦,山川无恙。



庄周梦蝶


心急又有什么用,疫情还没解决,就是还没解决,你急,你恐慌,你担心也于事无补,反而心会更乱。还不如趁着休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学习,多锻练身体,为疫后做准备。

既然急也于事无补,为什么不静下心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策略呢?天天都是就这么无聊的过去了吗,也难怪你会心急,恐慌,焦虑。那是因为,你没有计划,没有自律,没有改变,没有对疫情期间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你自己去反思。


国东强


我一般一天看一次关于疫情情况的新闻,不要老是去了解不然给自己带来恐慌。


青春的记忆19


保持好心态,要有信心,不信谣,不传谣,不看那些无聊的信息而给自己造成恐慌。


直播身边事


找点事情做!找点儿自己喜欢的,能沉下心慢慢做的事。

一种是平常的日子想做却没时间的,比如翻出之前买的一直没拼的2000片的拼图,或者5000片的大乐高。

要不就做一件完全没做过的,比如写个旋律编个曲。

总之,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学会抽离,暂时忘记,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当然,听听歌最好了!张艺兴,《会好的》就很治愈。


kuekuatsheu423


正确对待疫情,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舒服就去看医生,有病就治,无病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