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老人都爱“把鹌鹑”,为啥现在很少看到了?

湘俚伢子


说到农村老人爱“把鹌鹑”的这个问题,想必现在农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见到过了,甚至有不少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把鹌鹑”了。农村老人有“把鹌鹑”的这一现象,在农大老家这边好像从90年代之前就消失不见了,现在更是难有一见了。

所谓的“把鹌鹑”也就是用手抓着鹌鹑的意思,在90年代之前,我还常见村子里有几个老人,常会每人一手拿着鹌鹑,聚在一起探讨自己各自鹌鹑的情况,把鹌鹑不仅手法要讲究技巧,如何捉拿,而且还要有专用的鹌鹑袋子,用于放鹌鹑,老人常会把袋子别再裤腰带上,走着路来回晃悠。

其实过去农村老人这种“把鹌鹑”的现象,也就是一种娱乐,就像现在的老年人喜欢养鸟、养猫等一样,把鹌鹑也是当作了宠物饲养,用于打发日常休闲的时间,这些把鹌鹑的老人,会非常的爱惜自己的鹌鹑,每天把在手里,会不断的抚摸与喂食,对其进行精心的照料。

这种把鹌鹑的现象,目前在农村基本上已经消失不见了,这就类似于农村过去那些消失的娱乐项目一样,已经没有人在去玩鹌鹑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也是因为现在农村的娱乐项目太多了的缘故。

过去在农村,村民除了日常干地里的农活之外,平时能够供休闲娱乐的项目那是少之又少,老人们没事干时,也只能冬天晒太阳,夏天找树阴,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天,于是就有了把鹌鹑这样的娱乐事物产生。

把鹌鹑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大的作用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把养好鹌鹑当做日常闲暇打发时间的事情做,特别是受到别人夸赞自己养的鹌鹑好,有精神,能斗架时,无形当中在内心也能够增添一种成就感。

现在之所以没有人再去把鹌鹑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农村的娱乐事项多了,平常老年人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到村里的健身设施那里健健身,年轻人还可以上网,玩游戏等,有了这些能供娱乐的事项,老人们也就不再玩“把鹌鹑”了。

其次就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了,平日里农村留守的老年人就担当起了管理田地的主力军,平常经常需要忙于对庄稼的管理,没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了,把鹌鹑那是需要耽误不少时间的,因此现在农村的老年人也就不再把鹌鹑了。

另外就是现在农村的野生鹌鹑很少见了,这不管是生态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总之,原先常能在田野里见到的鹌鹑,近些年来几乎是看不到了,没有了鹌鹑,即使还有人想玩,也无处获取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卫生相关的问题,过去农村不太注重卫生,也因此导致了那时的老人和孩子都很容易生病,在农村特别是生虱子、生疮的现象比较常见。现在村民对于卫生相关事项也很是重视了,像把鹌鹑这样的事情,在现在人看来那都是不够卫生,老人这样玩鹌鹑也会遭到家人的反对,也让有的老人想玩也不能玩了。

过去农村像“把鹌鹑”这样消失的现象还真不少,也可以认为是时代的进步,当某项事情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时候,它的消失也是早晚的事了。老旧事物终归会不断地被新兴的事物所替代,那也属于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农大知事


春节前去了趟河北小马家,小马家隔壁有位老伯,六十来岁,退休在家,每天就是找人下棋唠嗑,随身带着一只鹌鹑,不时把玩一下。

我很好奇,便问小马,你们这里也喜欢把鹌鹑?看这老伯,整天一只鹌鹑不离手。小马正在晒衣服,回头一看,笑着说,你是说对面那老伯吧,他姓李,老家河南的,女儿嫁在我们这,今年准备在这边过年,那鹌鹑,估计是他从老家带过来的。我一听到这,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对门刘大爷爱玩鹌鹑的故事。

那时村里没怎么开发,生态比较自然,地里鹌鹑特多,当然,玩鹌鹑的人也多。每到农闲时,生产队上的老人,几乎人手一只鹌鹑,捧个大茶杯,揣着一杆大烟斗,坐在禾场上晒太阳。他们有个养鹌鹑的布袋,布袋里套着个木盒,盒子没盖,盒沿上用布缝住,口子上缝一圈绳做个束口,绳子一拉,口子就束紧了,鹌鹑也就飞不出来了。

刘大爷玩鹌鹑很有经验,他告诉我,想要抓鹌鹑,就要了解它的习性。鹌鹑是候鸟,每到秋末冬初的时候,就会飞往南边过冬,它们白天休息,晚上飞行觅食。因此,要抓住它,最好是在秋末,在干枯地田野里支上网,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用一只特制的哨子,不停的吹,哨子会发出接连不断,清脆洪亮,类似于“哼哼,喳喳”的声音。

在黎明时安静的田野里,远在数里外都可以听到这清亮的哨声。鹌鹑听这哨声后,误认为是同类,就会循着哨声飞来,最后落在布了网的田野里。

刘大爷隔一阵子便会在黎明时去田野里逮鹌鹑,运气好时,一天可以逮七八只。逮到鹌鹑后,他会拿回家仔细挑选,将公母分开,再把个头大,比较健壮的公鹌鹑挑出来,作为斗鸟。他不仅自己抓来玩,有时候还会帮别人抓,换点烟酒。

我问过刘大爷如何喂养鹌鹑。刘大爷说喂鹌鹑简单,给它小米吃就行。养起来就很麻烦,很讲究方法,平时要经常把鸟攥在手里,轻握住它的身体,让鸟头从虎口里里伸出,鸟腿从无名指和小指之间伸出来,尾巴呢,则从小指和手掌间自然耷下来,这样它就会觉得很舒服,老老实实呆在我们的手心里。

此外,鹌鹑喜欢清洁,要给它勤洗澡,晚上还要陪它熬夜,不让它睡觉,这样可以给它减肥,身手更矫健。

至于斗鹌鹑,则更有趣了。有一次刘大爷带着我去参加了一场斗鹌鹑的比赛,一大群大老爷们围坐在一个破旧的柴房里,比赛的双方把自己的鹌鹑都放进一个大簸篮里,再撒一点小米,两只鹌鹑在里面咕咕叫着就抢食起来,没一会儿就打起来了。两只鹌鹑一边转着圈,一边相互瞪着,瞅机会就冲上啄对方一嘴毛,还会把翅膀张开,猛扑向对方,有点斗鸡的感觉。我跟着刘大爷看了好几场,多的一场要斗上几十回合才能分输赢,输了的那只会发出嘟嘟的惨叫声,飞逃出簸篮,把头埋进翅膀里,畏缩成一团表示臣服,从此不再敢与赢了的那只争斗。

不过现在村子里早已没什么人,刘大爷年纪大了,也早已搬到城里和儿子一起居住。没有人再在秋末冬初,蹲在黎明时的田野里逮鹌鹑了。至于斗鹌鹑,那更是难以看到了。

后来再听说野生鹌鹑成了保护动物,随意捕捉已经成了违法的事情。现在市面上的鹌鹑,大多都是人工饲养的,没有了原本的野性,只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湘俚伢子


不但过去农村有的老年人喜欢‘把鹌鹑‘’’,我村里有个发小,今年还没有50岁年,十几年前,他也迷上了‘’把鹌鹑‘’。

鹌鹑是一种候鸟,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都比较低,容易扑捉,可以卖钱,根据品相公母不同,价格在几元到几十元一只不等。以前农村有人入冬以后专门在夜里用很高的竹竿支网,好的时候一个晚上可以捉到两三百只。可以说是冬天农闲着时一笔不错的收入。

农村人所说的‘’把鹌鹑‘’。是指老农人,腰间系着一个布口袋,大小在很容易装进一个鹌鹑。不过更多的时候是用一只握着,鹌鹑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露着,有时小拇指处会露出鹌鹑的两条腿。

十几年前回农村老家,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发小手里握着一个鹌鹑。我很诧异的问他,‘’你拿着一个这东西干嘛呢?‘’‘’几百块钱呢‘’。他脸上带着一种得意的笑容,然后给我讲起关于鹌鹑挣钱各种各样的知识。讲的正带劲,忽然过两个老头,面带着一点神秘,看到陌生的我,把发小拉着转过脸,一只手从怀里露出来,估计是让发小看什么东西。稍停,发小转过脸满怀歉意的对我说,他有急事然后,匆匆忙忙的跟着那两个老头走了。

去年回老家过春节,和邻居聊天说到野生动物的话题,忽然想起来关于发小玩鹌鹑的事情。邻居告诉我,现在农村很少有人玩鹌鹑了。

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野生鹌鹑是国家保护动物,不随便允许个人扑捉,一但发现会面临拘留和罚款。

第二点: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压力太大,不要说中年人冬季农闲时去工地工厂挣钱,哪怕六十多岁的老头们,只要有地方要他们,比如去南方搞搞绿化的活,一天给上百儿八十块钱,他们也不舍得闲着。

第三点:娱乐的方式多样化,不要说看电视了,现在网络发达,有很多老年人也会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像小孩子们一样,被里面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逗的哈哈大笑。以前农村没有啥娱乐方法,把鹌鹑也算是农闲季节的自娱自乐,就像现在有的老人养只鸟似的,有时几个老头会围着一只鸟,开心的聊上半天的时间。


pin名三郎


记得小时候在农田里采摘棉花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的鹌鹑从身边飞过,鹌鹑这种动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飞行的特别低,而且其只要飞三次然后再落三次,那么基本上这只鹌鹑就没有太多的体力了,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鹌鹑的体力不如其它的鸟类,再一个就是母鹌鹑一般飞的距离比较近,相反公鹌鹑飞的就比较远一些,因此一般在农村大家都喜爱捉公鹌鹑。

每年到了收玉米以及收大豆的季节,就会看到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用一些捕捉鹌鹑的器具立在一块田地的两边,然后在地里进行驱赶,不一会儿就可以捉到几只鹌鹑,一般捉到的鹌鹑,农村的老年人都喜爱用手拿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鹌鹑更是不离手,其实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传统的习惯,当然很多老年人都说是为了冬天暖手用的。

其实把鹌鹑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在把鹌鹑的时候,其头部必须放在大拇指的根部,鹌鹑的两只脚要完全的露出来,这样才是正确的把鹌鹑的手势,以前的老辈人把鹌鹑当做是一种自己的宠物,当然更多的人把鹌鹑主要是为了“斗鹌鹑”想必大家在农村小时候都见过。


至于说现在这种把鹌鹑的行为越来越少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鹌鹑没有以前多了,再一个就是以前把鹌鹑的人年龄大了,也没有心思在去捉鹌鹑了,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内容也变的比以前丰富多彩了所以现在把鹌鹑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都怎么见到了。


纪录乡土


如今,你只知道老北京人喜欢逗鸟,老爷子大清早提着鸟笼大街上晃悠,那是名贵的鸟,鹦鹉、芙蓉、沉香、碧玉、玉鸟,可你知道吗,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玩鸟的习俗,而且,还是不甚名贵的鹌鹑。但今人只知鹌鹑蛋,不知鹌鹑是神马。

小时候我大爷爷家养了好多,有鹦鹉,鹌鹑,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有好多鸟笼,没事他就把笼子取下来逗它们玩,应该也是在打发时间吧。他们那个年代生活比较悠闲。

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把鹌鹑,应该是现在人的生活和过去不同了,现在生过水平提高了家家都有电视,好多农村都有老年活动中心了。现在野生鹌鹑很少了,养殖的没有野性。主要原因应该是时代不同了。






莫向问伊人仍憔


在我国农村,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在现在看起来无比珍贵的技艺,在我们老一辈们看来却是非常普遍的,随着老一辈们的相继离去,这些传统技艺也慢慢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传统技艺消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后人不愿意学,就像小时候我爷爷会用竹条编制小麻雀一样,现在偶尔还会想起小时候爷爷编制的竹麻雀,但无论如何都想不起编制竹麻雀的过程,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流失,不仅仅是竹麻雀,以前的农村还存在这么一种现象,那就是“把鹌鹑”。



现在还依稀记得每到夏季的傍晚,村里的男女老少就早早吃完饭到村口乘凉,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机和空调,乘凉全靠扇子,村里人一起乘凉不能光说话,所以“把鹌鹑”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把鹌鹑其实就是喂养鹌鹑,从很小的时候就人工喂养,让鹌鹑对人有一种亲近感,鹌鹑属于一种候鸟,同时公鹌鹑也比较好斗,所以把鹌鹑也可以说是一种农村传统的“赌博技术”,正如现在的斗鸡一样。

鹌鹑在当时也是可以用来售卖的,只要品相好和精力好,都是可以卖掉补贴家用的,最主要的是鹌鹑在当时也被用来当作宠物,一种非常时髦的宠物。
把鹌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鹌鹑可以吃我们掉在地上或者桌上的散米,在以前吃饭的时候,难免会在地上散落几粒米,这个时候鹌鹑就派上了用场,鹌鹑不仅小巧,也容易把控。


达人陈可可


因为这事还闹了笑话,虽然一个县城六十多万人,也有十多个乡镇。大约在九十年代初,我还不知这种鸟叫鹌鶉,每年在割麦子期间,麦田里也到处都有,我们当地人叫活络目孑,(土语,具体用那个字写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它们发情的时候叫声很吓人,小时候老人们给孩子们说这声音是毛猴子叫的(土语)狼叫,干万别出去遛达,要不然叫毛猴孑抓去。所以当地小孩子们只能在家门口玩耍。到长大了才知道叫活络目子是一种鸟。

我在大概九六.七年左右,公司让我出发去分公司协助治安,到了那个乡镇,离总公司有五十多里吧,因分公司在偏远乡镇,又处在山区,治安情况很不好,公司老失盜,所以公司派我去协助治安。在当时流水线的机械都让小偷偷走了不少零件,公司按排我去时公司也正好在整顿期间。我夜间巡逻,白天无事时经常到当地集市遛达。

就发现有人交易这种鳥,并成为一个市场。我问当地人养这种活络目子有什么用,当地人告诉我什么活络目孑,这叫鹌鶉,它下的蛋叫鹌鹑蛋,属高蛋白,比鸡蛋营养价值高。这种鹌鹑是当地的老年人愉乐的一个项目,叫斗鹌鹑。和斗鸡,斗蟋蟀。的历史差不多一样长。你上这个市场东头有个空场你去看看,那里就有很多斗鹌鹑的男女老少,很好玩的。我随着老乡指的方向走去。约有三四百米的样子。就看见确有很多老年人和看景的少男少妇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在那里围观,并掺杂着各种加油的叫喊声,好不热闹。使我最奇怪的是当地青年,少妇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我走在人群中就发现两个赶集的妇女也来到这里,并相互打招乎,一个挎着蓝孑的中年妇女,向对面走来的同龄人打招乎说,姝姝你来了,咱斗两把,对方说斗两把就斗两把,两个人走到一起各自放下手中的物品。每个人从自己的腰间解下一个口袋,蹲下来,各自从布袋里掏出来鹌鶉,用右手轻轻攥住。从虎口处露出头来,两人的鸟儿发现对方,就急不可耐伸出头来向对方发起攻击。互不相让,真是非常残烈。因我心太软,实在看不下去,急急赶回公司。到现在当地人养殖鹌鹑的人也很多,到市场卖鹌鹑及鹌鹑蛋的也不不少,比鸡蛋略贵些,鹌鹑鸟买回家象炒鸡一个方法烹饪,实在美味之极。


张惠清6


过去的农村是非常热闹的,大家也很少有外出打工的,村里人也多,农闲之际,做什么的都有,在农村也有很多城市之中看不到的场景,也只有在农村才能给看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外出打工,和农村环境的变化,很多农村过去常见的事物,现在也基本上很难看到,过去的农村环境好,各种各样的生物也相当的丰富,在很多的农村,老人们有一个现在很难看到的喜好,那就是:把鹌鹑。

鹌鹑在过去还没有人工养殖,都是野生的,过去的农村环境好,鹌鹑是一种很常见也很多的鸟类,个头比麻雀大,比斑鸠小,在田野之中和河套里面最为的多见,我们县城南边有条河,在河套两岸的草丛里面,就有很多的鹌鹑,成群结队的非常的多见,公鹌鹑生性好斗,村民也将鹌鹑的这种习性加以利用,将鹌鹑捕捉之后,作为宠物和斗物饲养,养殖的过程之中,要用手把着,把鹌鹑攥在手中,鹌鹑头部从虎口部位伸出来,两条腿呢从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伸出来,鹌鹑的尾巴从小拇指和手掌之间耷拉着,这样会让鹌鹑感觉到很舒服,对于这种方法俗称:把,也被称之为把鹌鹑。

我们村的老李过去就非常喜欢把鹌鹑,经常和人一起去河套里面网鹌鹑,人多的时候大家一起使用网,人少的时候,老李会使用诱捕方法,老李将自己喂熟的鹌鹑,放在地面上放有套子的地方,鹌鹑会一直鸣叫,引来公鹌鹑前来打斗,鹌鹑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踏入了套中,鹌鹑捕捉后,老李会放进一种特制的布袋子之中,这种布袋上面部分是布的,下面却是一个盒子,这种盒子是专门喂养鹌鹑使用,鹌鹑经过驯养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参加打斗活动,很多时候是争强好胜玩耍,也有的会下上一些赌注,据说我们村的二狗他爹,过去有很多的田地,就是爱都鹌鹑,后来的时候,被人家给斗败了,将田地作为赌资都给输掉了。

冬天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晒太阳,经常看到老人手里把着一只鹌鹑,这鹌鹑也不闹腾,安安静静的在手里呆着,老人说把鹌鹑,一来是驯养,二来冬天寒冷,手里握着一只鹌鹑,手感觉很暖和,不冷,把这些驯养后的鹌鹑把服帖之后,时不时的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开始斗鹌鹑,农村有句老话叫做:斗败的鹌鹑打败的鸡,鹌鹑如果是被打败之后,是没有了战斗能力了的,基本上就要告别打斗,都鹌鹑的时候,也是大家最为热闹高兴的时候,鹌鹑生性好斗,都鹌鹑也是作为一种传统的跟斗蛐蛐一样,历史很悠久。

现在农村很少在看到老人把鹌鹑了,这些古老的方式越来越少见,除了环境改变,鹌鹑变得越来越少之外,人员的外流,和其他活动的增多,会把鹌鹑的老人也变得越来越少,这项娱乐的把鹌鹑也变得很少在看到,对于把鹌鹑,你的农村老家还有吗?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鹌鹑是一种候鸟,远距离飞行的速度比较差,一般是在地面上进行迁徙的一种鸟,飞行的距离不是太长,主要是在晚上飞行。每年到了立秋以后,特别是冷空气到来的时候,鹌鹑就开始集体的南下,农民把这种现象叫做过鹌鹑。在这个时候有的农村人就会支上捕鸟网捕捉鹌鹑,有的一天晚上能捕捉好几百只,在市场上卖鹌鹑那个时候也就一只两块钱,当然现在比较贵了,到了6块钱一只,可现在私自捕捉鹌鹑是违法的行为。



对于安全的品种不一样,有的鹌鹑的特殊的品种好斗性比较强,主要是指的个头比较大的公鹌鹑。母鹌鹑没有好斗性且个头比较小,这种被人们捕捉了以后就会吃掉。在过去农村由于没有现在的经济压力这么大,尤其是在立冬以后农活比较少了,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把鹌鹑”,在我们这边叫做“攥鹌鹑”,当然这是一个地方的方言,也就是把鹌鹑的意思。

把捕捉的好的鹌鹑放在专门装鹌鹑的布袋子里面,空闲的时候就把安全拿出来放在手里攥一攥,特别在寒冷的冬天里还有暖手的作用。喂鹌鹑一般是用小米子,也有的用紫苏子种。鹌鹑的好坏听那些老人说主要是看这个鹌鹑有几道海,也就是在脖子底下有明显的轮纹,最多的是9道轮纹,黄爪,这样的鹌鹑最值钱,即使现在玩鹌鹑的人比较少,也能够卖到好几百元钱一只,如果驯化好甚至能卖到两千到三千元。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在村里还看到一两位老人手里还有把鹌鹑的爱好。他们喂养的鹌鹑主要是当作宠物鸟喂养了,在人们面前把鹌鹑放在地上喂一些小米子作为炫耀,对于过去的斗鹌鹑的现象没有了。尤其在过去斗鹌鹑是民间的一种风俗,而且他们有时会作为一种赌博的工具,如果鹌鹑否赢了就能够赢很多钱,当然作为旁观客来说也可以进行押宝,有时也能够赚一些钱。

为什么现在人把鹌鹑的少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尤其是年轻人的经济压力非常的大,没有时间去把鹌鹑。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空闲的时候,人们也去找一点灵活干一干,挣一点钱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当然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好多人都已经成为了手机控,尤其是年轻人,没有时间去玩那些无聊的把鹌鹑。一般都是在看无聊的手机,或者是在捕捉手机上的一些发家致富的信息,或者说是在手机上打发空余无聊的时间。



总之,对于现在在农村把鹌鹑的现象比较少了,主要是现在鹌鹑不能够作为一种鸟随便的捕捉,已经被作为保护动物,特别现在野生鹌鹑的数量比较少。尤其目前是非常时期,也使得一些人们不敢再去喂鹌鹑了。当然现在人们的经济压力也大了,即便是在空闲的时候,人们也是忙忙碌碌的赚钱,也没有时间去把鹌鹑,只是农村的年龄大的几个人作为一种娱乐性的喂养鹌鹑,也没有过去斗鹌鹑的习俗了。尤其现在年轻人基本上空闲的时候可以看手机打发时间,成为了手机控一族,比把鹌鹑更有娱乐性,更有吸引力。


宗元三农堂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对于在农村里,有很多的时候,并不像城里人那样有很多的东西在身边,要说农村的老人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也是很有感情,你别说,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玩头,农村人就有农村人的玩头,城里的老人要说老年生活也是比较丰富,没事跳跳广场舞,或者是组织一些老头老太太出去游玩,着实的是比农村的老人幸福多了。

对于在农村里,很多的老人生活可是没有那么丰富,基本上都是在家喂上几只鸟,或者是在家里养花养草的,但是对于很多的城里人可能不知道,在农村里有这一种把玩叫“把鹌鹑”,啥是把鹌鹑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好玩的“玩活”。

对于鹌鹑现在也是几乎很少人能看见了,但是鹌鹑蛋大家每天都能见到,也都能吃到,说起这个鹌鹑,它是一种候鸟,以前小时候在麦地的时候,就能听风到鹌鹑的叫声,鹌鹑这种鸟基本不飞,在麦地的时候,只要利用一些东西就你就能捉住它,但是以前的时候,鹌鹑几乎是没人吃,因为口感不好,用咱们老家的话说叫“柴”,吃起来没有那么好吃,所以捉的也少了,但是像现在,鹌鹑是不能捉的,毕竟也是国家的三有动物,不让捉了,但是以前就有这么一帮老人流行起了“把鹌鹑”。

要说这个把鹌鹑,就是弄一个鹌鹑在自带的一个器具里面放着它,然后没事的时候,就把鹌鹑放在身边,想玩的时候,就拿起来把玩一篇,毕竟在以前的农村,老人们的生活不丰富,没事就只能玩玩鸟之类的,就像鹌鹑这种鸟,几乎是比较老实的鸟类,所以很多的老人也是把它当起了玩伴,毕竟那个年代只有玩玩这些能安慰一下老人的心灵了,对于在农村那会,最多的时候就是斗鹌鹑了。

几个老人在一起,掏出自己的鹌鹑,然后放在一起抖一下,比点输赢啥的,也是图个逍遥自在,不过最近几年也是很少见了,前几天会老家的时候,还发现我们村里的一个老人带着哨子,还在把玩这个鹌鹑,后来问了下老人,老人说,像他这样的老人喜欢玩鹌鹑的,基本上在村里没有几个了,都是年龄大了,有病了,不能动的不玩了,还有的就是去世了,所以现在玩的也是少了,更何况现在人也是讲究卫生了,毕竟鸟身上也是有异味,加上现在的农村老人生活也是多样化了,所以现在的农村很少人把玩鹌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