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9)——动态管控、查漏补缺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9)——动态管控、查漏补缺

“如果在往常,这条街的商铺已经全部开张了。”作为一个人口饱和度高的居住型社区,控江没有规模型、集中型的商业圈,沿街的小商铺基本上覆盖了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小商铺和他们的经营者也成为社区“防集聚”“防输入”的重点关注区域和对象。为了全面落实2月10日市政府《通告》中关于“防控必须从严、措施必须精准、责任必须压实”的防疫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防疫措施“管”“严”“复”的工作要求,控江路街道做到管控得法、严中有度,在严防严控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全力保障社区居民防疫安全和生活生产需求。

动态管控,信息一“表”了然。“江老板,你的员工今天体温正常么?有没有员工联系你,近期要返沪的?”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街道社管办的刘宇就已经投入紧张的防疫工作中来。《控江辖区沿街商户来沪(返沪)人员电话报备记录表》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自街道开始全面排摸沿街商店防疫动态数据以来,他和他的小组平均每天要跑沿街110个店铺,重复着类似的“台词”。他也笑称自己就像一台“复读机”,但正是这项枯燥但却严谨的工作,让沿街商铺的防疫管控数据日日更新,人员动向一“表”了然。同时,为了确保街面商铺防疫工作动态管控措施精准、责任压实,街道建立和完善了“三告知一承诺”“健康管理日报”“开业主动报备”街面防疫动态管控三部曲。第一步充分告知,明确主体责任。将街道防疫“三告知”(《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告知书》《关于做好全市门责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控江路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告知书》)及时送到每一位商铺负责人手中,签订防疫工作承诺书,确保主体责任压实落地。第二步核心数据,每日主动上报。每家商铺按实填写《来沪(返沪)人员电话报备记录表》,扫码加入“控江辖区沿街商店来沪人员健康档案”群,每天两次上报员工的体温测量数据及居家隔离情况。第三步开业报备,不留管控死角。对尚未开门的商铺,在入口醒目处张贴告知书,提醒商户开门营业前主动联系街道管理办。由街道明确告知开业经营相关事项,并及时送达“三告知一承诺”,对控江辖区内的947家沿街商户实现“全链条”动态管控。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9)——动态管控、查漏补缺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9)——动态管控、查漏补缺

严密措施,“六必”落实到位。“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平时开店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也要提醒顾客戴好口罩,大家都要注意防护啊”。针对节后返程高峰到来、沿街商户陆续开门营业等情况,控江城管中队将沿街商户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最核心、最紧要的工作来抓。城管队员们每天穿梭在辖区内的大街小巷,逐门逐户发放卫生健康防护提示,指导商户加强经营场所预防性消毒,每到一家店,队员们都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六个必须”的防疫措施。“返沪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信息登记、重点地区返沪经营人员必须自觉居家隔离观察14天、经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工作、必须提醒顾客佩戴口罩、必须每天进行体温自测、必须保持场所环境卫生整洁”,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期间,这 “六个必须”已经成为城管中队对沿街商户的“必备提醒”。作为基层众多“逆行军”中的中坚力量之一,城管队员们用自己的“一丝不苟”博得沿街商户们的理解、支持及配合。在每日现场检查的同时,对于沿街商户中门责范围环境脏乱差、防疫措施不到位,屡次提醒仍然整改不到位的行为,队员们也会毫不留情,依法从严进行查处。仅最近一周,城管中队共出动执法人员近80人次,发放卫生健康防护提示300余份,督促整改36起,立案查处12起。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9)——动态管控、查漏补缺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9)——动态管控、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24小时在线备勤。“宜必思酒店有重点地区返沪的人员入住?好的,我们马上过来”晚上10点,放下电话的街道平安办主任季强迅速带领安监队员前往了解情况。面对情绪抵触的入住人员,一遍遍解释政策耐心劝导,最终成功地说服了对方,配合社区卫生中心和派出所,第一时间将湖北籍住宿人员转运至集中医学观察点。深夜备勤、随叫随到、火线支援……自除夕以来,“24小时在线”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了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的常态。防风险,意识要“早”,响应要“快”。为了不让散落在社区的流动性外来人员成为疫情防控的监管盲区,街道平安办牢牢把握排查防疫管控的窗口期和攻坚期,把街面管控网织得严而又严,密而又密、实而又实。一是窗口期查家底。从1月24日(大年初一)起,对辖区内16家宾馆、5家公共浴室的人员流动信息、消毒防疫情况全覆盖、天天查,逐一发放住宿企业防疫“三必知一提示”(《关于住宿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告知书》《杨浦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杨浦区住宿企业疫情防控须知》和《健康管理提示》)。累计配合卫生中心、派出所转运重点人员8人。二是攻坚期补缝隙。为全面应对2月9日前后复工潮带来的“输入型”风险,街道平安办与居委、派出所共同做好外来人员信息排查,对6000余名外地返沪人员点对点发送防疫短信提示,确保防疫要求全知晓,信息掌握无遗漏;严查10家共计561间规模性租赁房人员租住、防疫消毒情况;配合居民区口罩预约登记,配强力量对居民区和药房进行秩序保障和平安值守……努力把社区内每一处零星的风险点,每一项排摸范围的接缝处补全填实,让动态管控覆盖到社区的每一处角落。此外,街道还依托智慧社区建设“一网统管”的科技支撑,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联防联控。在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提升防控工作效率,消除监管盲区。遍布辖区大街小巷的160个探头,把沿街商户开门营业、人员聚集等情况“尽收眼底”,使得疫情动态管理更加精确和及时。技防、物防、人防措施的精准叠加交错,共同织紧织密社区防疫之网,共同坚定地守护着控江这片社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