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了,现在价值几何?

顾鸣1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421位皇帝都想得到的传国玉玺如果在今天出现,那将是国宝中的国宝,其他宝物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它意味着天授皇权的使命和合法正统的证凭。就算是已行天子之实的开国皇帝,也需要凭借它来让天下人臣服。

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了,现在的价值是多少呢?这个问题还比较宽泛,一时之间不好回答,因为传国玉玺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故事。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传国玉玺的地位相当于鼎,夏禹时期实现华夏的初步统一后,就曾经铸造了九鼎来代表天下九州,象征着国家和权力,九州鼎只有天子才能拥有。

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各霸一方,楚国国王有一次竟然直言不讳地问天子的鼎有多重,公然挑战王权,这才有了“问鼎中原”这个成语。传国玉玺就是先秦时期的九州鼎,同样代表着国家和王权,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在争取这块玉玺证明自己的天子身份。

传国玉玺的前身——赵国国宝和氏璧

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在小学都学过了,赵王和秦王都视和氏璧为至宝,秦昭襄王曾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但弱小的赵国担心有诈,就派蔺相如携带宝玉一探究竟,最后识破秦国的计谋后,带着完好无缺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从完璧归赵的故事就给和氏璧的价值提供了参考,被雕琢成玉玺之前的和氏璧就已经价值连城,更何况被赋予了皇权的传国玉玺。

历代君王的重视程度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为了彰显始皇帝的地位,量身定做了很多制度,以朕自称,命李斯雕琢成玉玺,在上面写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赋予其新的使命,象征皇权天授,从此之后,各大王朝的开国皇帝一统华夏后都在寻找传国玉玺,没有将玉玺握在手里就会显得底气不足。

和其他国宝的对比

从古至今的宝物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稀缺材料制成、2.承载了一段历史、3.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传国玉玺涵盖了这三点,只要有了它,整个天下都是你的,所有的宝物都是你的。

本身材质的稀缺性和独一无二的皇权象征,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时期,使它成为两千年封建历史的见证者,它的意义已经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正一品贵妃


我的观点:它将是国宝中的国宝,其他国宝在他面前如水滴面对大海,是碾压一切的存在!

原因如下:

任何秦始皇的陪葬品,如兵马俑都是国家一级文物(秦始皇:像这样的,朕有好几千个),铜车马被称为世界青铜之冠(秦始皇:都坐下,只是按真实大小缩小二分之一的玩具),而这些,只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已,就已经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八大奇迹目前仅存埃及金字塔和兵马俑两处,当然也有人说长城是第八大奇迹,这里不多讨论)。

回过头来再看看传国玉玺,它的前身是和氏璧,和氏璧不多说,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是全天下最牛逼的宝贝。为了这个宝贝,秦王甚至说愿意拿15城来交换!虽说交易没成功,但这相当于已经给和氏璧估了一个值了。细思极恐啊,条友们!换在那个年代,你说要用多少个陶佣或者铜车马才能换15城呢?怕差了无数个量级吧(秦王:寡人脑袋又没生锈!拿15城换你一堆破陶烂铜?)。

和氏璧雕刻而成的最终产品,刻的人是李斯(当然很可能不是他亲手刻的,只是他安排人去做),给千古一帝秦始皇用,做什么用呢?回答:传国玉玺!这是皇帝的宝贝啊卧槽!用来昭告或是号令天下的啊卧槽!宝贝程度已经无法形容了啊卧槽!要是拿到现在来,还不碾压一切吗?






卿梦非


如果现在找到了传国玉玺,那么肯定是会被定为不准出国展览的文物的,而且一定是无价之宝。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说它的唯一性。从古到今,我国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印章,材质不同、大小各异,但是没有任何一枚印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可以成为帝王执政的信物,只有传国玉玺有这个作用,如果得不到这个传国玉玺,很多坐上皇帝宝座的人心里都不踏实。可见这个宝贝在中国古代的意义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再说它的传奇经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令李斯刻一枚传国玉玺,于是李斯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精细研磨,雕琢为玉玺,李斯写了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就是著名的传国玉玺。

秦始皇带着它东巡,在洞庭湖遇到大风浪,眼看着船要翻了,于是把传国玉玺扔到湖里了,风浪立即平息了。后来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使者夜晚经过华阴平舒道,一人持璧拦使者,说“为我遗滈池君”。这块璧是八年前秦始皇南巡洞庭、封湘山时,遇风暴投入水中的和氏璧。

刘邦五载亡秦三年灭楚之后,得到了传国玉玺。王莽篡汉室逼迫孝元皇后交出玉玺,孝元皇后把玉玺扔到地上摔掉一个角,用金补上了。王莽失败,刘秀得到了传国玉玺,传到东汉末年,被孙坚得到了,后来被袁绍夺取,又归了汉献帝。

后来归曹魏,三分归晋之后玉玺落到了晋朝皇帝手里,南北朝时期,传国玉玺几经辗转落到了陈武帝手里,经过隋唐时期,到了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李从珂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传国玉玺,伴随着政权更迭而不断易手,经历可谓是惊心动魄,又艰难曲折,有这样经历的文物绝无仅有。

第三、传国玉玺的材质非凡。雕琢传国玉玺的材料是和氏璧,和氏璧是春秋时期的卞和在荆山发现的。卞和在荆山看到一块石头上落着一只凤凰,于是他就知道这块石头绝非凡品。于是就把石头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工鉴定一下,玉工说是一块顽石。

于是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一瘸一拐的又去献宝石,结果和上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砍掉了右脚。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没法献宝了,只能坐在荆山脚下哭泣。

文王派人了解情况,又鉴定了一次,结果把石头剖开,发现了玉石,制成了和氏璧。完璧归赵这个成语讲的就是和氏璧,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可见这块玉料的价值。

就凭这三条足以打败一切文物,哪一件文物存世时,能和每一次政权更迭紧密联系?没有;哪一件文物能有如此昂贵的材料制成?也没有;哪一件文物可以成为皇帝执政合法性的证明?只有传国玉玺。所以如果现在能找到传国玉玺,那必定是无价之宝。


小小嬴政


传国玉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所制,伴随着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应运而生,如果皇帝也需要身份证明的话,那么传国玉玺无疑是最好且唯一的证明。

自从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以来,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华夏大地上存在了2133年,伴随着历朝历代登上皇位的皇帝来说,拥立传国玉玺无疑是最有效果的证明。



但是传国玉玺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就算是在秦始皇时代,玉玺都有失落,相传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时,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突然起了很大的风浪,龙舟几乎要倾翻,当时的秦王政急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洞庭湖中,祈求神灵镇浪,传国玉玺由此失踪。

传国玉玺失踪后,便引出一个故事。



八年后,公元前211年,秦朝廷派往东方的使者在夜色中匆匆赶往咸阳,走到华阴平舒道(今陕西省华阴县)时,有人拦住使者,拿出一块玉璧对使者说:请代我送给镐池君,今年祖龙死。

这人说完,便放下玉璧离开了。然后使者就带着玉璧回到咸阳,并上报此事,经秦朝廷御府核查后发现,此玉璧就是八年前秦始皇遗落在洞庭湖的传国玉玺,引起秦始皇相当大的震撼。



让秦始皇感动震憾的并非是传国玉玺的失而复得,而是夜色中持壁人对秦始皇的诅咒,秦始皇通过占卜,采用外出巡游和迁徒百姓的方法,妄图化解诅咒,然而接下来的事,众所周知,秦始皇死在外出巡游的路上,验证了诅咒。

而这块失而复得的玉璧是否真的是之前的传国玉玺也是有疑问的,要知道现在的洞庭湖水深30米,而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洞庭湖水只会更深,这个深度要想在秦朝时期捞出来,除非现代潜水员穿越到秦朝还差不多,在当时是不可能打捞出来的。



而当时的秦朝廷之所以承认这块玉璧是传国玉玺,只有一个原因,没有传国玉玺的秦朝已失去合法性和正统性,与其说是持璧人的诅咒,不如说是秦朝失去了合法性和正统性而灭亡。

传国玉玺实际上在秦始皇手中就已经丢了,后世传下去的已经是赝品,不过为了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没人会说自己手中会是假的,就算是私刻也要造一个出来。



如果史书记载没错的话,当年秦始皇遗落真正的传国玉玺应该还在洞庭湖,要知道2000多年来,洞庭湖水从来没有干过,直到现在,以当时的潜水条件,根本不可能找到传国玉玺,而到现在有了潜水条件,却失去了任何有利的线索及文献记载,无从寻找,那么传国玉玺很有可能还在洞庭湖中。

如果传国玉玺现在被找到了,价值多少呢?



传国玉玺是文物,是没有流通而产生价值的,是不可以用现在的金钱来衡量传国玉玺的,他要么是无价之宝,要么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宝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章第五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或发现,都需要上交国家,由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管,如果可能的话,会对我们开放参观的途径,真希望有这么一天,能发现传国玉玺的下落,洞庭湖,是在你那里吗?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所谓传国玉玺就是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谁拥有了传国玉玺谁就是正统。下面我们一一讲解。

1、传国玉玺的前身--------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山里得到一块宝玉,呈给楚文王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和氏璧流转到了赵国。秦惠文王听说后,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赵国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完璧归赵”。

秦灭赵后,和氏璧也随即落在秦始皇手中,将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上面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2、传国玉玺的屡易其主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游楚地秦始皇乘船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有人又将此传国玺打捞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公元前207,刘邦反秦大军首先攻陷咸阳,秦王子婴捧玺投降。刘邦建立汉朝后,沿用了秦朝传国玉玺,在之后几的历代帝王都以传国玉玺作为正统的信物,若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胁迫王太后交出玉玺,王太后盛怒之下,摔坏玉玺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黄金镶嵌损坏之处。

王莽新朝灭亡后,传国玉玺落入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又传二百年。

东汉末年,玉玺反复易主,玉玺转手经历:孙坚(孙权他爸)—袁术—曹操—汉献帝—曹丕,有意思的是曹丕为遮掩自己篡汉行径,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实乃此地无银。

后经南北朝,至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隋朝灭亡,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后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后唐末帝李从珂亡国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3、真假难辨,众说纷纭

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从地下掘得一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至于,传国玉玺的价值。以下图片是清宫流出的一般玉印,便拍出了这等价格,可见传国玉玺经济价值估计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其文化历史价值亦是难以估量。


君之所见


有个专家在一档节目中说值50个亿,几年前的节目了。50亿是市场价值,作为一件历史文物,还是传国玉玺,那肯定是无价的。

文物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器物所无法取代的。

但若是非要用金钱来衡量一件文物的话,主要可以就以下几点进行评估:

①这件文物的存世量,是不是孤品啊?物以稀为贵嘛。

②这件文物的大小。比如“后母戊大方鼎”为什么能被成为“青铜之王”?除了它的年代,还不是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③这件文物的历史价值。一件文物是否珍贵也要看它的出土年代、所承载的历史背景、所承载的时代信息

④这件文物的学术价值。比如,如果这件文物和历史文献上的某段有关联,或是能补充历史啦、或是能证明某件东西(技术)是起源于中国而不是外来物(技术)等等,就是比较有研究价值吧。

⑤这件文物的工艺水平、完整度、瑕疵多不多啊什么的?就是专注于这件文物本身的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了。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可以对“传国玉玺”做个简单的评估。它是孤品,而且目前出土的秦朝的玉器本就很少,它是秦始皇时期的,它是统治阶级权利的象征,同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也都极高。史料上记载传国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由“和氏璧”刻成的、还有很多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只要找到了传国玉玺的实物,能证明的东西就太多了。工艺水平嘛,因为谁都没见过也没啥好说的了。所以,专家给出50亿其实可能还是一个保守价。

简单的列一些文物艺术品的价格给大家参考一下:

秦始皇兵马俑的一个头:30万人民币(1987年黑市价)

清乾隆御宝题诗“太上天子”白玉圆玺:9586万港元港币(2010年)

乾隆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5.541亿人民币(2016年)

达芬奇的《救世主》:4.5亿美元(2017年)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9.135亿人民币(2018年)

关于传国玉玺,最后想说一点。很多人都认为传国玉玺是取材于和氏璧,这个其实可能性不大。

《芈月传》里的和氏璧大小

去博物馆看过玉璧的都知道,玉璧的厚度完全达不到刻玉玺的那个厚度,虽然早期的玉玺相对小一点,但厚度仍然是不够的。《芈月传》里的那个和氏璧的厚度真的太夸张了,很容易被误导。

战国时期的玉璧

汉代海昏侯的印

汉承秦制,离秦代也较近,大家可以通过上面两张图比较一下那个厚度。如果真能找到这枚玉玺,关于这一点那也是能真相大白了。


文物考古聊历史


如果是一个普通百姓找到传国玉玺,那只有两条路,要么交给国家,要么藏起来,永世不要让第二个人看见。这种级别的宝物可不是什么清朝的鼻烟壶明朝的花瓶,普通人不管是收藏还是卖掉,都会带来杀身之祸,就算被灭满门也不是没有可能。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啊。


阳光车务


这东西,得到的人只好私自藏起来供起来。如果被公众知道了:

1、中国人得到了,自己拥有,第一是正统政治问题,第二民众感情上也接受不了私人拥有,他将被人人喊打,结果很惨。

2、外国人得到了,自己收藏,那就是国家矛盾民族矛盾,私人要弄死他抢国宝的人多的是,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跟钱没多大关系,只能藏好供起来。


流水不息心动不止


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了,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而且象征意义更大。

传国玉玺的来源,是源自于和氏璧,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得到和氏璧后,命人在上面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大字,从此,和氏璧就成为了每个朝代的传国玉玺。

说起来,历史上遗失的国宝级物品可是很多的,不过能和传国玉玺相媲美的,根据我个人的判断,估计只有4个。

一、大禹铸造的九州鼎

夏朝初,大禹奉命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划成了九个州,并且让人铸造了九个大鼎,每个大鼎的周身都刻了名山大川、奇珍异兽,一个大鼎象征一个州,从此“九州”这个词儿也成为中国的一个代称啦。

后来,周显王之时,九鼎丢失于泗水彭城之下,从此没有现世过。

《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二、《连山易》和《归藏易》

易经这本书,估计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只是大部分可能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吧,其实不然,易经共三部:周易、连山、归藏。

古老相传,通晓了易经,就可以洞悉过去未来。

可惜,连山和归藏,早已经失传了,多么渴望那天这两本书能够出现在哪一座古墓里。

三、黄帝内经

很多人可能会说,黄帝内经不是在吗?的确还在,不过只是一小部分。

黄帝内经,一开始共有55卷,只流传下来18卷,有37卷失传了。

仅仅是这18卷,就被历代名家尊为中医的开创鼻祖。

四、秦始皇十二金人

这个估计不太出名,可能是因为出世的时间太短了,给人们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吧。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怕天下人造反,就收聚天下兵器于咸阳,铸造了十二个金人。

这些金人,非常的大,每个金人身上雕刻了神秘的文化符号,他们日夜守卫着大秦的国都王宫,犹如天神降临一般。

可惜,十二金人也不见了,连怎么不见的都不知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这五件国宝,随便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存在,无论自身价值还是象征意义,都是难以估量的。


历史小迷虫


这个“传国玉玺”只能被国家发现,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即便发现也绝不会公布。

首先,一个喷泉的生肖兽首,就可以不惜代价买回来,那么从秦开始取代九鼎,成为天下正统象征的“传国玉玺”已经不能用钱来衡量了。

唐以后那是“传国玉玺”丢了,后来的皇帝没办法才自娱自乐,刻了个萝卜章充数。可看正史,后世只要有“传国玉玺”现世,那一会不是惊动帝王,即便知道是假的,也要看过才算。明面上还要说,不过一个印章罢了。

即便今朝,这个曾经象征最高权利的印玺,如果现世,那么除非是在当今手里,否则必然要起血腥。它已经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们国人既不信宗教,又相信“命”。这方印章,绝对可以到聚拢人心的效果,不要说什么21世纪了。看看传销就知道,还有多少脑袋空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