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

孤客生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立即开始削藩,第一年就将周、齐、湘、代、岷五位藩王削藩。为何他如此急迫?这一激烈的削藩行动是否仓促为之?

建文削藩绝非仓促为之

朱允炆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立为皇太孙,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他在储君的位子上坐了六年。期间已被朱元璋允许参与政事、评阅奏章和拥有自己的政治幕僚班底。

因此朱允炆在储君之位上就已开始了施政方针的思考,削藩绝对是在当时就曾经思考和讨论过的。这一点在《明史黄子澄列传》中可以找到记载: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明史黄子澄列传》

因而朱允炆绝非仓促决定削藩,这是他和他的政治幕僚班子早已计划好的既定国策。因为这些文人幕僚对诸如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等历史太了解了。

“五王同削”是否明智

既然削藩是既定战略,那么朱允炆刚一登基就采取行动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年轻人往往行动力更强,想着一件事情就充满激情去行动。而老道的政治家则往往会考虑更多,所谓谋定而后动。

朱允炆继位第一年就从周王开始下手,一年之内五王同削,引起当时明朝各地藩王的震动,明朝中央政府释放出明确而强烈的削藩信号。那么建文帝的这一做法是否明智呢?是否有些过于仓促呢?

  • 是否需要立即削藩:其实藩王权力过大,最终危及中央政权的例子屡见不鲜。建文帝和他的幕僚们的认识肯定没有错,所以他才坚定的要采取削藩政策。但是否等待时机消磨各地藩王的实力的确值得商榷。毕竟朱允炆的年纪比大多数实力派藩王要小,他有这个资本去耗。但是立即削藩,对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年轻帝王和他的幕僚们来说诱惑太大了。几百年后,一代雄主康熙皇帝不是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吗?

  • 削藩的目标是否正确:在削藩开始时,建文帝朱允炆的核心幕僚曾经就削藩的对象有过一次讨论。

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明史黄子澄列传》

其实这也代表如今也很有市场的两种讨论,是擒贼擒王对实力最强的燕王动手,还是先挑软柿子捏从其他藩王开始削藩。最终建文帝朱允炆君臣采用了黄子澄的主张,从更弱小的其他藩王入手。而他们下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棣同父同母的弟弟周王朱橚。

  • 是否需要五王同削:建文帝君臣会削藩并不奇怪,但是他在一年之内连削五王,的确出乎意料。连他自己都对这一做法赶到有些疑虑,担心会产生负面舆论。但这可能是文人理想主义作祟,黄子澄和齐泰等人都坚信他们代表的是道义,如果藩王敢于反叛就是逆臣贼子人人共诛。但从常理来分析,一口气削去五个藩王,必然会让天下所有藩王都产生兔死狐悲之感,将这些人推向燕王一方。


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明史黄子澄列传》

综上,建文帝进行削藩没有问题,是否一登基就进行削藩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正如某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的台词:“削也反,不削也反”。但是一年之内,连削五王,则是有些打击面过宽。毕竟朱元璋刚刚去世,他一共才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一口气削了五分之一,必然会让其他藩王倒向建文帝的对立面。


围炉品茗人


不是他着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区域图,都会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驱逐胡元,问鼎天下。但是人无完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大量进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饿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儿子,在他二十多个儿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几个儿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国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体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晋王朱㭎,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钱塘。楚王朱桢,封藩武昌。齐王朱榑,封藩青州。

鲁王朱檀,封藩兖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荆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肃王朱柍,封藩甘州。辽王朱植,封藩广宁。

庆王朱栴,封藩宁夏。宁王朱权,封藩大宁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韩王朱松,封藩开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凉。唐王朱桱,封藩南阳。郢王朱栋,封藩安陆。

伊王朱㰘,封藩洛阳。

全国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几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后的建文帝无异于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谁都会选择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毕竟不是年富力强正当年的叔叔们的对手,最终兵败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踪。


经典守望者


这个故事还得从朱元璋开始说起。朱元璋不愧是精强力壮,从一个饭碗创业开始,建立了大明帝国,40岁登记,在位31年,生下了26个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将跟随自己建功立业的功臣慢慢都除掉了,明初四大案就是明晃晃的铁案。为了巩固自己的帝国,就将自己的儿子一个个都分封出去。

其中23个儿子前到各地就番,太子朱标直隶应天。本来太子朱标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太子朱标早挂,朱元璋死后由太孙朱允炆登基,这让朱允炆和各位叔叔之间扎下了一根刺,朱允炆登基后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割据的势力。朱允炆俨然就是周天子,自己的政令不通,地方上只听从藩王的安排,这不得不让朱允炆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帝位做不安稳,自然而然就急着削藩。

朱允炆是如何削藩的?

朱允炆21岁登基。年轻的建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缺乏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他的性格为他的最终结局埋下了伏笔。建文帝本应加强自身实力然后逐步削弱藩王的实力,但是建文帝听从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儒家师傅的建议,开始硬性削藩。但是硬性削藩也得先把最强的解决掉,非捡软柿子捏,给朱棣他们以警铃。最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帝位。

朱允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出家为僧,作为一个皇帝他显然是不及格的。


不务斋


老朱留下的隐患

一切对皇室有威胁的人和事,都得铲除,这是朱元璋的人生哲学。因此,为了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一手制造了“胡惟庸案“、“蓝玉案”,两案一共牵连数万人。

当年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哥们“或者对皇室有威胁的大臣,几乎都在这两场”大屠杀“中丧生。剩下的几位,也是人人自危,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这下好了,异性”王“们都被铲除了,留下的就只有”同姓王“了。朱元璋这么做,的确是保证了皇室的安全,却给未来的继承人朱允炆留下了隐患。

原来,朱元璋这么做是为了给太子朱标扫清障碍。而朱标号称是历史上”最具权势“的太子,朱标不死,那几个藩王是万万没有造反之心的。然而,朱标命不长,年仅37岁就薨逝了。

朱元璋削减群臣的势力,同时也抬高了皇子们的地位。若朱标不死,这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朱标一死,朱元璋反而弄巧成拙。

原来皇子们想争取皇位,但是没有时机现在最大的威胁没了,一个个纷纷活跃起来。当然,其中最活跃、也最不活跃的就是朱棣了。

朱允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朱元璋不是没动过重新立皇子为皇储的心,说白点就是立朱棣为太子。但是,此时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仍健在(而后皆先于朱元璋死去),若是朱元璋越过二人立朱棣又会违背自己所坚持的宗法制。万般无奈之下, 朱元璋只得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么做,的确是符合了朱元璋自己的一套标准,也顺便稳定了政局。可是,朱元璋自己也清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终究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这种威胁主要来自于两方,一方是剩下的那些功臣,另一方就是自己的儿子们了。

为了让朱允炆日后“高枕无忧”,朱元璋加大力度打击功臣集团,同时限制诸王的权利,并且费尽心机去培养接班人。可是,这终究是不遂人愿。

几个跃跃欲试的藩王是消停了不少,但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并没有限制——兵权。朱元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目的就是让他们替自己来保卫江山。

尤其朱棣,战功赫赫,是抵御蒙古人的“顶梁柱”,朱元璋怎会痛下狠手解他兵权?

朱允炆的担忧

朱允炆年纪虽小,但并不代表他是个傻子。那几个藩王这么大阵势,一个个争着“建功立业”“恭顺孝敬”的,是为了什么?至高无上的皇位啊。

早在朱元璋在世时,朱允炆就曾表达过对叔叔们的担忧。一日,他问朱元璋,“胡虏不靖,诸王抗御防备;诸王犯上不靖,谁又去抵御他们呢?”

朱元璋反问他,“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朱允炆说出了一套先礼后兵的方法,朱元璋无奈地点了点头。是啊,诸王犯上,朱允炆年纪还轻,也只有这样是最合适的了——打。

而朱元璋在世时,他就帮孙子铲除了朝堂上的障碍。不过对于这众位藩王,朱元璋迟迟没有下手,也不好多做处理。眼瞅着皇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朱允炆也不好麻烦皇爷爷帮忙削藩。

削藩就这么搁浅了,但这件事始终是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在即位以后更是如此。

开始削藩

这藩必须得削,然而朱允炆却操之过急。即位之初应该做什么?安抚人心。

可朱允炆却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年就开始狠狠地削藩。甚至,他还创下了一个月削3王的记录。

在这几位藩王里,朱棣的实力当是最强,然而他也是隐藏最深的一个。朱允炆最担心的就是朱棣,然而又因没什么把柄不好下手。

后来,他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先从好下手或者说是真正有问题的王下手。

周王是燕王的亲弟弟,朱允炆自然不会放过他。然而,削他的理由竟然是他年仅十岁的儿子告她谋反。

更神奇的是,朱允炆就真的以这样的理由把他抓起来了。如此胡闹,人心能不浮动?

朱允炆太想稳稳地当个“太平天子”了,然而他的不成熟却又让他注定坐不长皇位。

参考资料:《朱允炆》、《建文永乐传》


小豪说历史


朱允炆如果一开始不那么急于削蕃,也许历史会有所改变。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时因为朱允炆削藩而起的,但是朱允炆的此番举动没有成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作为朱元璋的后代,他一出生久背负了太多的使命,不仅要处理朝政,还要孑孓先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于是在他登基以后,他在位的第一年就削掉五个藩王,也是很着急了,不过,他这么着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先辈遗留下来藩王权势过大,威胁中央的统治

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分了25个藩地,每个藩地否分封了一个藩王进行看守管理,为了达到管理目的,朱元璋还给他们下放兵权,已达到良好的统治效果。这些藩王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每个人手中的兵权虽然不是太多,但是联合起来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势力,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只不过朱元璋在的时候,这些藩王都比较老实,不敢造次。结果,朱元璋一驾崩,这些藩王就开始蠢蠢欲动,严重影响到了朱允炆的统治地位。


二,有点操之过急,制定的计划不周全

朱允炆在公元1398年的时候,就在当时明朝的国都——南京即位。这本来是一个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对于年轻的朱允炆来说,当时面临的挑战太多,他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想要迫切的解决问题,来巩固统治。在继位之后不久,还没有看清楚局势,根基尚未稳定的时候,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大刀阔斧削弱藩王的势力,但是当时这样做的时候还没有制定好详细的计划。


三,作为一代君王,太过年轻,没有太多的控臣之道

朱允炆当上皇帝的时候,年龄尚且,对很多事情的解决上考虑的不是很周全。再加上身边没有什么可靠的忠心大臣,也就无法兼听则明。于是朱允炆刚继位,就迫切的想要除掉那些对自己的皇权有威胁的人,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各种计划都一定得不是很周全,所以有点操之过急,导致漏洞百出,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


以史正衣冠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举是没有错的。正常一个君王在上位之后肯定是要进行收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更别说朱元璋表面上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执政环境,但实际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浅。朱元璋这个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认为,大明朝的就需要个弟弟藩王来负责拱卫。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达了一道诏书,其大意为“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意思就是说老朱家的天下还得自家人来守卫。所以藩王制度就诞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仅仅是为了明朝的国家安全考虑。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给老朱家的子孙找一张长期饭票。朱元璋曾经说过“朱姓子弟天下人共养之”。也就是说老朱家的子孙后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从朱元璋开始,在洪武年间就册封了二十多个藩王。这些藩王不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给藩王们分发禄米。朱家这些子孙后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强,繁殖能力倒是不弱。从明朝建立到最后明朝灭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万人。而每个人朝廷都需要分发不同数量的禄米。据有关数据统计,明朝宗室禄米占据了整个朱明王朝禄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赐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税。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农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税收,或者藩王们主动去兼并一些耕地,最终导致国家能够征收税收的耕地越来越少,国家收入也就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话,长此以往下去,中央势必会被地方藩王所压制。到时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这个皇帝可就危险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据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时期属于国家开创时期,所以朱元璋会赋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独立自主权利,来让他们负责守卫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没有足够的威信镇压地方藩王。而且因为朱标死后分封他而没有分封其他朱标的兄弟,已经使得藩王怨气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会允许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存在。况且加强中央集权也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两大败笔。其一就是朱允炆继位太短无可用之将,导致朝廷大军数次征讨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达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军队不允许伤害朱棣。这就导致下面军队作战畏畏缩缩,士气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观朱棣大军则士气高涨。此消彼长之下朱允炆焉能不败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啊!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他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空山新雨


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已经把他认为存在威胁的功臣们一一清除干净,相信他在临死之前肯定是带着微笑离去的,心里必然想着将自己认为的大好局面交给自己的孙子,那么整个明朝的发展必将相当顺利。他应该自认为整个明朝的政局被他处理的跟铁桶一般,这样的稳固江山交给自己的好孙子去坐,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难得的明君。

事实上,刚刚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内心肯定是相当沉重,虽说自己的祖父已经将那些功臣通通处理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皇权的威严。但是那些被分封到各地的叔叔们手握重兵,反而成为了对他最大的威胁。特别是被封到边境的那几位叔叔,他们坐拥,强兵术万可以说的上是兵强马壮,特别是宁王朱权,连最精锐的蒙古骑兵都要让他节制,无限膨胀的藩王集团,已经有了威胁皇权的趋势,谁也无法保证这些藩王哪天会不会跳出来跟自己打对台。

对古代的人来讲,能够当皇帝,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只要是人,谁都想坐上那个位置去试试,这跟你这个人有多大的实力,有什么样的抱负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当你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层次之后,就会冒出这种想法,而这种想法跟你姓什么也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实力。但历史证明,往往那些天皇贵纣们对于这个位置的热衷程度更高,他们都想去尝试一下,坐在那个位置上,都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所以说,刚刚登基的朱允炆非常担心,如果这几位手握重兵的叔父造反,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跟汉朝初年发生的七国之乱一样,烽烟四起天下动档。一旦出现这种局面,那么这位年轻的皇帝根本应付不来。而这样的局面,显然不仅仅是年轻的建文帝已经发现了,甚至在他的心腹大臣黄子澄等人眼中,有权有势的藩王,必须抓紧时间处理掉,将危险消弭于萌芽。因此,削藩就是当时的重中之重,让这些人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

在建文帝的心目中,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位守在北京的四叔朱棣。但是他又不敢直接对朱棣下手,生怕削藩的第一刀,要是砍在了这位燕王身上,很有可能会逼他直接造反。而朱允文生性小心谨慎,想着依靠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逼迫燕王做好被削藩的准备。因此削藩的第一刀,是直接废除了五位藩王的爵位,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进行试探,当朱允文看到五位藩王被废除爵位后,时局的发展比较平静,就直接将矛头对准了阎王,想要一步到位的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朱允炆这时候已经失去了先机,让燕王朱棣已经做好了准备,最终爆发了靖难之变。


小芊芊爱历史


这个问题老来回答。

削藩这事其实就是个老话题。既然有削,那么必然就有养。要想把题主这事弄明白,俺觉得咱现在先把朱元璋为嘛要养藩这事简单说一下,打个底。

朱元璋为嘛要养这些个藩王呢?

这其实也简单,老朱打天下,一家伙就把从蒙古帝国演化过来的大元朝,给踢出了中原丢进了茫茫大草原。

就当时的形式,这元朝虽然被丢进了大草原,他的威胁还实实在在的摆在边疆。

大家伙也知道他这就是个游牧民族,喜欢没事打打秋风啥的,靠掠夺来养家糊口,这事年年有,所以造成了一个边疆不太稳定的局面。

如果派大将去镇守,这事最后弄不好,把这大将给养肥了,他带着兵给你来个造反,这要不得。

比方大明朝末期的李成梁,这就很典型,他自己到没有啥造反的想法,但最后来了个养寇自重,生生的把个努尔哈赤给养活大了。

还有后来的吴三桂,手握精锐铁骑,造反投靠了满清,最后把自己个的旧主用弓弦给生生的勒死,成为南明的掘墓人。

这些个事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老朱把皇位留给了朱允炆,小朱这块还是太年轻,镇不住脚。您要是弄这么个大将,这玩意有点玄,天下还得乱。

而且这样的大将被老朱宰的差不多了,就没有堪大用的,所以这两下一合计,这事就走不通。

所以他就走了另一条路,把自己个亲儿子分封到各地,就任藩王,给予一定的兵权,让他们替他朱允炆把手各个关节,毕竟这帮子叔叔们也是经过战争历练出来的,有他们守着,老朱也放心。

那么老朱就不怕这帮子藩王造反吗?怕,当然怕了!老朱这辈子啥事没见过,面对绝对的权利,但凡有点野心的,眼珠子这都是红的。

当年晋朝的八王之乱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

所以老朱也预备着后手,这帮子藩王他们拥有的兵力用来防御,这没啥问题,但要是用来进攻,这家伙就缺点。

所以首先兵力这块就给卡死了。

这也是朱棣造反的时候,开头老是被朱允炆掐,原因就在这里,后来实在是撑不住了,才想到了宁王手里的兵——朵颜三卫,连诓带骗的才弄到了手里,这才撑了一段时间。

这中间要不是朱允炆身边的太监出现了间谍给朱棣传递消息。

“燕王您快来吧,南京这块压根就是空的,没兵力!”

这朱棣也不会冒险一家伙直取心脏,才把这事给办成了。

当然朱元璋那叫老谋深算,仅仅用一招防范,那就不是老朱了。他还在各个藩王就藩的地方,建立由中央管辖的一套政府系统,这帮人除了维护地方官应该有的职责,还有着监视藩王的任务,而且也是手握兵权的主。

这就相当于相互制衡。

所以单单就这两点,就把藩王们给卡死了。最后一点,这帮子藩王要想成气候,这得有帮手,最可靠的帮手就是外戚,结果老朱就立了规矩,皇帝家的娃娶老婆,压根就不看门第,你就算是宫女,老子是屠夫这都能成为外戚。所以这条路也被掐死了。

这也是为嘛,朱允炆开始削藩的时候,五个藩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乖乖的伸着脖子听候发落的原因。

朱棣的成功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那朱棣为嘛最后成功了?”

这就得怪朱允炆自己个了,您说这俩人都撕破脸皮了,朱棣明摆着就是冲着他的皇位去的,如果他拿到了皇位,朱允炆还有个好吗?当然没有了。

可朱允炆压根就没有想到这茬,所以在打朱棣的时候,他还专门说过这话:“千千万万的别弄死朱棣,咋说那都是俺叔叔!”

您说这不缺心眼吗?这矛盾都摆在桌面上了,他还客气,俺就没瞅见他对那五个被削藩的叔叔这么客气。

估计朱允炆也就是客气客气,没当回事。

可下边的将领不这么想,毕竟说道根子上,这就是你们老朱家的家事,那天你们叔侄要是和好如初,咱要是真对朱棣下狠手,这不找死吗?

所以面对朱棣的时候,各级武将,那都留手了。

这就相当于给朱棣套了一层防护罩,这得劲了,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每次都被围困,但就是奇了怪了,一点伤就没有。

咱都知道这刀剑好控制,但在战场上还有弓箭不是,而且大明朝这会已经有热武器了,你说愣是没有在朱棣的身上留下任何的伤口,你更加别说是抓到朱棣,而朱棣身边的大将那是打一回少几个,打一回少几个。这都没地说理去。

所以说道根子上,朱允炆之所以败,要怪就怪他自己,老朱给他留的东西足够他把朱棣弄死,可他偏不这么干,你说怪谁去。

好吧,这事咱都掰扯明白了,咱再说朱允炆为嘛这么着急削藩。

削藩

其实削藩这事,朱允炆和朱元璋俩人就讨论过。

当时朱允炆就说过,外边的敌人要打自己,有叔叔们护着,可如果叔叔们有了其他心思咋办?

就这问题,朱元璋沉默了,他让朱允炆自己找答案。

最终朱允炆给出的答案是,先用道德来争取这帮子叔叔,毕竟说道根子上,朱允炆是他们的侄子不是,然后用礼法来约束他们。

这说道根子上其实就是先礼后兵吗?

接着如果还是不成的话,这就削他们的属地,还不成,这就改封地,不让你在一块熟悉的土地上玩闹,还不行,这就走最后一步刀兵相向。

对于这个答案老朱还是很满意,其实说实质的就是徐徐图之而已,这事急不来,得缓着来。

结果朱允炆一上台,这屁股底下的皇位还没有做稳当,这就想给自己找点事做,着手就开始削藩。

其实说道根子上,这都怪他那三大智囊,一曰方孝孺,二曰齐泰,三曰黄子澄。

这三人就是标准的读书人,话说书生误国,书生误国,就指的是这三人,这三人风骨是有的,但也太急躁了。

这四个人都有一个想法,主少国疑。因为朱允炆上台,这是老朱力挺的结果,就这事打开始的时候,就没人提这意见,都觉得应该从他叔叔这辈子里找皇帝,轮也轮不到他呀。

所以朱允炆有点想要立标杆的意思,乘着这帮子藩王还没把根基扎牢靠了,先下手为强。

这事就弄的尴尬了,其实咱也说了,你先下手为强这也成,这会中央的实力可以碾压地方的藩王,但不该的是,你为嘛要下那么一句话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历史上的藩王都是有统兵权的,说白了他们和拥有独立的王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不过他们不是皇帝罢了,但是,他们享受到的待遇和皇帝的区别不大。

要说他们和皇帝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地盘没有皇帝大。他们要听从皇帝的发号施令。

皇帝最忌惮的就是藩王他们有统兵打仗的权利。

那么,为何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他就要急于削藩呢?

原因就是这个藩王呀,有的时候他们也会不听话,尤其是他们的势力很大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一度都压过了皇帝后。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对他们有所畏惧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藩王的话,朱允炆这个皇帝,还是不会把他们给放在眼里。

但是,藩王多了,朱允炆就睡不着觉了。对于他来说,这些藩王就如同虎狼一样,只要藩王在他就难以安枕。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汉景帝时期,发生过吴楚七国之乱,为何会发生吴楚七国之乱,还不是藩王的势力太大了。

大到中央皇帝对他们都有所惧怕了,汉景帝为了削弱他们的权利,就开始对他们下手了,后来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汉景帝。

若不是当时汉景帝拥有周亚夫这样的名将,也许汉景帝就被赶下台了。

你看藩王的势力大了,对皇帝的影响是不是很大。

朱允炆上台之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之前没有人说削藩的事情,是因为朱元璋在,只要朱元璋在他的儿子们就会一个比一个老实。

可是,朱元璋死了,朱元璋的儿子们还老不老实,这下就不一定了。

毕竟朱允炆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孙子,他当皇帝朱元璋的儿子,尽管表面上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私底下他们都是不服气的。

朱允炆很怕这些不服气的叔叔们会联合起来对自己下手。

为了消除自己的担忧,那么他只好先下手为强了。于是,他开始想要削弱自己叔叔的势力了。

但是,在他削藩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做好功课。

也就是说他在军事上做的准备不足,用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力,再加上他哪一句,不让他背负上杀害自己叔叔罪名的话,更是助长了这些藩王的嚣张气焰。

结果到好,朱允炆这个皇帝削藩没有削成,最后却导致了自己的完败。你说这事整的,是不是事与愿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