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鐵線”的由來

“金絲鐵線”是宋代哥窯瓷器的一個典型特徵。<>:“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這句話重點一是對宋代名窯排了名次,另一層意思就是這些名窯傳世的珍貴瓷器是大明建國後歷經洪武、永樂、洪熙幾朝搜尋保存在內府庫,而宣德皇帝要開始對這些瓷器進行整理研發,以圖燒造。下圖是宣德皇室收藏的宋哥窯瓷器,在上面刻字記錄並裝飾了寶石。


“金絲鐵線”的由來

底款大宋哥窯,應該是後代刻字

但是,由於文獻記載的匱乏,實際哥窯遺址也一直未被發現,以至於很久以來學術專家及民間學者對圍繞“金絲鐵線”如何形成的問題爭論不休,莫衷一是。下圖是典型的哥窯器表面“金絲鐵線”的圖案。


“金絲鐵線”的由來

哥窯器表面典型的“金絲鐵線”圖案

最典型的說辭是國內外著名的陶瓷品鑑專家丘小君給出的,他在《文物鑑定與鑑賞》2016第11期[上] 總第96期上發表論文《從哥窯“金絲鐵線”談起》說,“鐵線”是在瓷器出窯尚有餘溫時沁沾墨汁所致,之後殘餘應力持續不斷使得釉面產生開片,而這些開片又長時間受土侵,產生了“金絲”。


“金絲鐵線”的由來

一組帶有典型“金絲鐵線”的哥窯器

但此說法對照實物觀察,很難令人信服。重慶人著名藏家周天華在新浪博客撰文說,宋哥窯的“金絲鐵線”是色元素與釉質配方在窯爐高度燒製下天然窯變形成的,不管是釉色怎麼變化但釉質元素成份不變,兩種不變(色元素和釉質元素)就使“金絲鐵線”的形態特徵不變,又會使器型不同、釉色不同(淺黃色釉、米色釉、豆綠色釉)的“金絲鐵線”形態不變,“金絲”始終佔釉面積比“鐵線”多。宋哥窯金絲鐵線”的形態不變,是由色元素和釉質元素決定的,因此萬件不同器型不同釉色的宋哥窯它的“金絲鐵線”形態都是相同的。


“金絲鐵線”的由來

周天華老師所藏哥窯器

並且周天華認為哥窯器周身的紋理是一體的,並不存在開片說,我們看到的金絲鐵線實際是瓷器釉面下的微觀呈現,燒製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紋線。事實上,我們對照哥窯瓷器的實物撫摸、顯微觀察也可以看出,釉面並無裂紋


“金絲鐵線”的由來

繼賢閣收藏的哥窯器

360圖書館古瓷探秘有文章說,哥窯的紋線是“金絲鐵線、片片相聯”,不是開片。從釉的質地看,整個釉面就像一塊完整的玻璃一樣,沒有任何開裂的地方;從釉色看,則有黑黃兩種色澤。那些肉眼觀察到的鐵線金絲,實質是一種玻璃相。

所以,我贊同後兩者的說法,“金絲鐵線”是哥窯瓷器燒製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釉下紋理,如同鈞窯窯變出綺麗的色彩一樣,哥窯窯變出了鬼斧神工的“金絲鐵線”。但是,我還要加進去胎土這個因素,哥窯獨特的釉料(色與質的完整融合)配方,加上其特有的胎土,經過複雜的工藝燒製過程後窯變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奇特紋理——“金絲鐵線”。據資料介紹,有一個北京藏家嚴寶先生做過實驗,將哥窯瓷器打爛後,白色的斷面遇空氣沒多久開始變紅,最後變成和鱔血一樣的顏色,可以推斷胎土中獨特的成分在燒製過程中進入了釉質,形成了“金絲”


“金絲鐵線”的由來

典型的宋官窯貫耳瓶

因為缺少跟多的文獻和資料,接下來我不得不展開聯想,並加上一些演繹和推理,進一步揭示關於“金絲鐵線”更深層次的問題。

根據瓷器的發展史可知,宋代以前,由於胎體和釉質層膨脹收縮係數不同,瓷器出窯冷卻後,釉質層自然會形成裂紋,這本身就是瓷器的一種缺陷

,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有髒汙沁入,既不美觀也不衛生。我相信古代無數的窯口技術人員為此傷透了腦筋,直到北宋徽宗登基,這個皇帝雖然做的比較失敗,但作為書畫藝術家可謂是天才,更由於他對瓷器的偏愛,以及大力的推動,中國瓷器才真正步入成熟,走向輝煌。

史載,徽宗由於不喜歡定窯有芒而下令官方燒製青瓷,要求其色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可以比較容易的推測到,接到此任務的不會是汝窯一家,應該還有鈞窯、哥窯等其他窯口,但最終獲得成功的是汝窯。據文獻及後世評價,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一件無紋水仙青瓷盆成為唯一的極品,其他都有各種模樣大小不等的冰裂紋。想見當初燒製出沒有裂紋的瓷器是多麼的艱難。顏色雖然燒製出了青色,但裂紋的缺陷仍然沒有解決,我相信作為藝術家對完美有著極高追求的徽宗皇帝是不會就此滿意的,那麼解決裂紋的問題,就繼續成為各大名窯的艱鉅任務。


“金絲鐵線”的由來

典型的宋官窯花觚

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在官方的督促下,無數的窯口技術人員集思廣益各出奇謀,又經過無數的實際燒製試驗,最終哥窯獲得成功,我推測這個成功的關鍵之處在於釉料的配方及胎土的選煉淘洗,這樣的組合膨脹係數雖然不同(估計也應該很接近)但收縮係數非常接近。燒製過程中,釉面初時的裂紋被後來高溫熔化的釉質填補,出窯溫度下降時,釉質層就不再開裂了。

再往後,官窯就誕生了,徽宗下詔編了《宣和博古圖》,主要仿照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式樣燒造,釉色就是吸收了汝窯燒製天青色的方法,而不開裂的技術就是取自哥窯。但是看過宋官窯瓷器和哥窯瓷器的人就會發現,宋官窯瓷器釉下紋理並不是“金絲鐵線”,而是鐵線加冰裂紋,可以稱為蟬翼紋,就是說只有“鐵線”並無“金絲”。網上很多資料,說官哥不分,將“金絲鐵線”作為宋官窯瓷器的特徵顯然是訛傳


“金絲鐵線”的由來

繼賢閣所藏宋官窯貫耳瓶

因為沒有遺址也沒有足夠的文獻資料,哥窯的“金絲鐵線”為何沒有被官窯複製成功,以及哥窯燒製的詳細技術,都成為不解之謎。由於哥窯瓷器的精美以及那鬼斧神工的紋理,被後世各朝代官方推崇,也就成為無數逐利者想要仿製的對象,清朝著名的瓷王上面也試圖燒製出哥窯的紋理,但也是隻有“鐵線”沒有“金絲”。

實際上,業內大多數藏友都知道,很多哥窯的瓷器被一些專家品鑑後認為是現代仿品,我不得不問那些專家們幾句,既然沒有考古也沒找到哥窯遺址,文獻記錄也非常缺乏,我也多方網上網下搜尋探求研究,都沒有關於“金絲鐵線”燒製的詳細技術,那些具備“金絲鐵線”紋理的仿品是如何誕生的呢?在科技發達,資訊發達的今天,如果有人仿出了哥窯這樣的宋代名窯,必然早已天下皆知了(比如汝窯現在仿品就很成功),可惜沒有任何這方面的信息。

唯一的解釋是,哥窯燒製“金絲鐵線”的釉料配方和胎土成份資料在南宋之後失傳,後世再也無人可仿,所以可以說有“金絲鐵線、片片相聯”的就是哥窯名器,只有“鐵線”而無“金絲”就不是哥窯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