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張在微博上被轉了好幾萬次的圖片了。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不少人轉發自嘲說,經歷了澳洲大火,非洲蝗災,中國疫情,自己在2020年的目標再也不是賺多少萬,換多好的房子車子,就是簡簡單單四個字:好好活著。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大家對於“死亡”二字的畏懼,毫無疑問更上了一層樓。

年輕人們再也不是以前一到晚上就發朋友圈說“人間不值得”的“喪文化”愛好者,反而要一天刷幾十次微博來了解疫情發展求安心。

至於中年人,那就更是如此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身上有著不能輕易卸下的重擔,心裡有著難以割捨的牽掛。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儘管最近的情況已經逐步好轉平復,但老實說,回憶起之前那段無助而焦慮的日子,我還是忍不住感到一絲畏懼。

這可能就是最近流行的那句話吧:03年非典來襲,我覺得一切都不可怕,因為我還是個孩子;今年遇見新型肺炎,我開始害怕得要命,因為自己有了孩子。

怕死,因為我真的心有牽掛

在所有人的印象裡,章子怡都是那個敢拼敢打,憑藉自己力量成為唯一闖進好萊塢的中國女演員。

但沒想到的是,自從她嫁給汪峰,有了兒子女兒,她的形象就從女強人一路轉變為好媽媽。

不少記者都問過她,你現在最怕什麼?

在章子怡年輕的時候,她說怕自己事業達不到心裡的那個高度。

現在,她的回答是,不怕老,不怕醜,唯一最怕的就是死。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要知道,章子怡在娛樂圈原先最有名的,就是她對自己的狠勁——在演出中因為太投入衝出舞臺,撞上玻璃;拍《十面埋伏》的打戲時被棍子打傷了頭瞬間失聰,忍著不說繼續拍戲;吊威亞時從高處摔在地上當場昏過去,醒來以後她還是要求回到片場。

種種“不要命”的經歷可以說是數也數不完,那麼她為什麼變了呢?

章子怡說:“我以前做什麼事情都特別拼,就怕做不到最好,現在我怕我一旦受傷,抱孩子都抱不動。”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她確實也是如此,就連做過山車、滑雪這一類活動,都要斟酌再三。

這種謹慎和顧慮,是唯獨妻子和母親的身份轉變才能賦予她的。

有人說,為母則剛,我想,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孩子給了你鎧甲,也變成了你的軟肋。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其實這句話不只是針對明星,對於每一個平凡人也是一樣。

總聽我媽說,我爸是個膽子特別大的人,年輕時天不怕地不怕,跑了中國好多地方。盤山路邊上就是懸崖,他也能大半夜的車照開不誤。

前幾年和爸媽一起去湖南旅遊,我和我爸說想去玻璃棧道,他是一百個不願意。求了他半天都不行,我忍不住問:“難道我媽說的都是假的,你其實很膽小?”

我爸這才告訴我說,他在出門之前就查過,說玻璃棧道近幾年事故頻發:“哪怕告訴我安全99分,只要有那1分的危險也不行。萬一出點啥意外,你和你媽咋辦。”

這次疫情中,我本來一直擔心我爸會不聽指揮,不嚴格做好防護,沒想到,他不僅出門必戴口罩,甚至還會戴上一次性手套和眼鏡(沒有護目鏡,求個心理安慰)來全方位武裝。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惜命,我真的想多陪你幾年

自從有了孩子,我發現我姐變了很多。

懷孕的時候,她還總抱怨身體走形,怕胖怕醜,等真的孩子生了這好幾年,她倒是很少再提自己想變瘦變美。

過生日時問她許了什麼願望,她說,就是希望能平平安安,多陪孩子幾年。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我姐告訴我,她現在簡直惜命到了有點神經質的地步。

看到之前家裡起火,好幾口人喪生的新聞,她就想著買滅火器和防毒面具;聽說隔壁公司有人半夜工作猝死,她幾乎再也沒有十二點以後睡過覺;以前不屑一顧的食物相剋表,現在被她打印出來放在家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能由著性子來,不在乎爸媽的感受,等自己當了爸媽,才明白他們當時為什麼那麼小心翼翼的惜命。

就連被吳君如戲稱“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姐頭袁詠儀,在一檔節目中也曾潸然淚下的說“我想如果我能夠預知未來,我想看到我可以陪我兒子到多久。”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為人父母,最怕的真的不是子女能不能成龍成鳳,而是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時候,卻已經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與他們一起經歷結婚生子的喜悅,幫他們解決工作家庭的難題。

疫情中,有這樣一則新聞感動了許多人。一個網友的媽媽肺炎重症被隔離,臨走前給她留下紙條說:“以後一個人生活,東西要買小包裝,日子要精打細算得過,別嫌媽嘮叨。”

後來沒過幾天,醫院傳來消息,母親因為病情過重而離世。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媽媽也不忘了再囑咐自己的女兒兩句,那一句“以後一個人生活”裡,又包含了這位母親多少的無奈與不捨呢?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當個膽小鬼,是對家庭最大的責任

膽小鬼真的是個貶義詞嗎?

我曾經覺得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經歷這場疫情,我突然明白:那些面對疾病神經緊繃的人,那些開車時寧可慢點也要保證小心的人,那些面對極限運動畏縮不前的人,那些被稱為膽小鬼的人——其實他們才是真正心裡有家,心裡有愛的人

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擋在自己愛的人面前。

這場疫情讓我發現:當媽後,我變得很膽小

曾經看過廖一梅寫的一句話,我深以為然。

她說:“因為你,我害怕死去。平生第一次,我對死亡產生了恐懼。我竟然產生了想要永遠活著的愚蠢念頭,不是因為貪戀,而是因為掛念。

儘管現在疫情已經初步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們真的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在勝利的曙光前放鬆警惕。

當個“膽小鬼”吧,不給醫護人員添亂,不要讓自己愛的人擔驚受怕。

從今往後,我會告誡我自己:當個“膽小鬼”,是對家庭最好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