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被原生家庭打敗的人生如何重啟

餘華說:“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的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別,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才會離“真正的活著”越來越近。”

越是擁有智慧的人,越能早早看透人性,參透生活,順著自己的心意走出一條寬敞明媚的人生之路,無需經歷太多挫折,即可獲得幸福。

但是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多的是平凡的人們,在平凡的生活裡,總要經歷一些磨難,吃一些苦頭,才能把人生這條路走順暢。

30歲後,被原生家庭打敗的人生如何重啟


小時候,父母說,聽話的孩子才有糖果吃。

為了多吃幾塊糖果,我們在內心悄悄發誓,一定要達成父母的心願,做個好孩子。

我們拼命學習,努力看書,只為期末試卷上那個鮮紅的100分,看到他們滿臉堆砌著笑容,我們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我們站在窗戶邊上,一邊看著小說,一邊掃視著遠方,擔心父母突然回來發現自己偷看課本以外的書籍,擔心自己不再是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跟著父母去朋友家玩,一群小孩子玩得不亦樂乎,突然有大人建議說:“哪位小朋友來給大家表演個節目?” 雖然我們並未準備好,心裡也不太情願,但是為了大人開心,我們爭先恐後地走上前,做出滑稽的表情,逗得大家笑個不停。

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學,我們小心地徵求著父母的意見,他們說希望我們上哪所學校,我們便暗自努力,一定要達成父母的心願,考上他們心目中的好學校。

我們努力地為父母而活,以他們的價值觀為導向,活成他們想象中的模樣,就像被禁錮在鐵籠子裡的小獅子,用盡全身力氣也無法掙脫,只因要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

30歲後,被原生家庭打敗的人生如何重啟


小時候,父母總是吵架,動刀動槍,歇斯底里。

在我們眼裡,父母就像一對冤家,說話說不到一起,吃飯吃不到一起,連對小孩的教育也是各自有理,只要開口說話,必有一方受到對方的傷害。

我們不明白,兩個不相愛的人,為什麼能湊在一起這麼多年。

當我們懵懵懂懂地問出這個問題之時,他們給的回答是:“為了你們啊!”

我們不知道,口口聲聲為了我們的這兩個人,從未曾在家裡營造一番和諧的景象,做決定之時從未徵求過我們的意見,大聲吼罵之時從未理解過我們的感受。

在這樣一個不安全的環境裡,我們感受不到愛,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我們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那些深深印刻在腦海裡的爭吵辱罵,貌合神離,分崩離析,在心底生了根,發了芽,遠遠望過去,他們就一直矗立在那裡,一動不動。

30歲後,被原生家庭打敗的人生如何重啟


後來,我們長大了,找了一個跟父親或者母親特別相似的人。

當我們帶著對象回到家中之時,滿心歡喜地希望父母會喜歡,卻迎來當頭棒喝。父母說:“你怎麼找了個跟你父親(母親)一模一樣的人?”問得我們不知所措。

看著他們滿臉鄙夷的神色,我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萬點傷害,這好像是冥冥之中發生的事情,不受控制,無法駕馭,卻發生了。

我們不知道,不曾相愛的父母,又豈會喜歡我們按照他們各自的樣子去找另一半?

他們從未以自身為榜樣,教會我們如何去愛一個人,如何去經營一個家庭,如何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美滿,只有不斷的命令,索取,不滿。

我們習慣了做一個乖孩子,習慣了原生家庭環境,習慣了破碎的情感關係,以為那就是生活的樣子。

在兩代人的婚姻裡,我們都是受害者,而將傷害降至最低的方法就是改變我們自己。

30歲後,被原生家庭打敗的人生如何重啟


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長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環境。

我們要衝破原生家庭的束縛,去學習新的知識,探索新的領域,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去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並學會愛上我們自己。

我們擁有自由的身軀和靈魂,我們擁有學習的能力,只要堅持不放棄,我們就可以去追尋我們想要的人生。

只有那些沉迷於痛苦無法自拔,活在不幸的陰影裡,卻無法掙脫的人,才會終日抱怨。

30歲後,被原生家庭打敗的人生如何重啟


《走在自己的時區裡》寫到:“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當我們開始覺悟之時,就是命運之神眷顧我們的時刻,任何時候都不晚。

原生家庭的長期影響,或許給我們造成不健全的人格,不成熟的心智,甚至是懦弱自卑的性格,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正因為不完美,我們才努力地去追求完美,拼命地去創造,去改變,這就是真真切切的人生。

從現在開始,建立一個目標,羅列一個計劃,並逐步實施。從此刻開始學習,不斷完善知識架構體系,摒除舊的觀念,建立新的認知,讓自己更新換代。

我們要趕走所有的妖魔鬼怪,包括自卑,懦弱,無知,偏見,黑暗,歇斯底里......讓自己變成一個發光發熱的能量球,,照亮他人,看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