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如果戰敗,俄羅斯有可能把埃爾多安斬首嗎?為何?

真情那麼貴


題設這個腦洞開得有點大,埃爾多安作為土耳其總統就是這個國家的尊嚴和象徵,放眼國際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敢直接對一國首腦施行斬首行動,如果有,那絕對會引發一場政治地震甚至引爆一場大規模戰爭,即便軍力強大如俄羅斯,其也不會無腦到對埃爾多安下手。


退一萬步說,就算土耳其在敘利亞戰場一敗塗地,結果最多就是將勢力範圍收縮回國內,敘利亞衝突本來就不是俄土兩國之間的正面戰爭,而是為了在敘利亞爭奪劃分最大化的利益,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不是目的,普京和埃爾多安深諳此道。


目前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省等戰場上確實因為俄羅斯的加入而損兵折將,但是這僅意味著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利益存在被一步步壓縮,如果土耳其支持的叛軍勢力被敘利亞政府軍徹底剿滅,那麼俄羅斯也不會毫無緣由地進犯土耳其,沒錯,對埃爾多安下手就等於對土耳其宣戰。

雖然土耳其軍力不及俄羅斯,但其好歹也是北約成員國,憑自身實力雖然打不過俄羅斯但也能讓其付出慘重代價,而且埃爾多安出現不測美國肯定會借題發揮想辦法把導彈架在俄羅斯門口,普京不會給西方把柄,所以無論如何題設的情況都不現實。



關注『仲夏輕颺』持續為您奉上新鮮優質的國際資訊!


仲夏輕颺


如果俄羅斯和土耳其真的打起來,俄羅斯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把土耳其軍隊趕出敘利亞,而不會專門針對埃爾多安,更不會將他斬首。

那麼,在俄羅斯人眼裡,埃爾多安又是個什麼人呢?在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之初,瘋狂的埃爾多安竟然命令土耳其軍隊擊落一架俄羅斯蘇-24戰機,那時俄羅斯人肯定非常恨埃爾多安,當然也不想放過他。但國際矛盾和爭端不是靠衝動報復就能妥善解決的。在對待這件事上,就連一向做事果斷強硬的普京在權衡之下,也只是以轟炸土耳其車隊作為報復,選擇息事寧人。畢竟,俄羅斯是來拯救敘利亞政府的,不是來和土耳其幹仗的。如果和土耳其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俄羅斯肯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最終結局會怎樣都不好說。這並不說土耳其實力有多強,而是俄軍大規模人員的到來,僅後勤補給就很難解決。靠敘利亞?敘利亞還靠俄羅斯和伊朗輸血呢。所以,和土耳其發動大規模戰爭,俄羅斯這個仗不是打贏打不贏的問題,而是真的打不起。



當然,除了以上因素,俄羅斯還是想盡力拉攏土耳其,緩解自身的巨大壓力。所以,不僅對土耳其擊落戰機未做過於強烈的反應,而且在埃爾多安面臨被推翻的政變時,俄羅斯還向他通風報信,這等於救了埃爾多安一命。俄羅斯不恨埃爾多安嗎?當然恨,可在國家利益面前,還不得不救他的命。這是因為,搞政變的那些土耳其人更加親美,他們上臺後肯定會更加反俄。俄羅斯以德報怨,做的還是對的,讓埃爾多安大受感動,俄土關係也一下子迅速回暖升溫。

如今,埃爾多安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大力支持叛亂武裝,在破壞敘利亞和平進程的同時,也讓俄羅斯在這裡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現在俄羅斯是不是恨埃爾多安?當然還是恨。不過,俄羅斯依然對土耳其選擇妥協退讓,之前就和土耳其簽署了協議,建立所謂的衝突降級區,實際上同時就確定了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在幫助敘政府軍打擊叛軍的同時,竭力避免和土耳其軍隊發生正面直接衝突,並不是害怕土耳其,主要目的還是要維護兩國關係的大局。

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利益不一致,這就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矛盾。到底該怎樣對付土耳其,俄羅斯心中也沒有明確的目標,現在看只能走一步說一步。俄羅斯當前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消滅叛軍,這實際也是在擠壓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的勢力範圍。俄羅斯的做法讓埃爾多安非常不高興,已不止一次表達了對俄的不滿,甚至還派國防部長阿卡爾專門跑到莫斯科威脅俄羅斯,讓俄敘聯軍儘快撤出伊德利卜。

不過,俄土雙方雖然矛盾重重,但直接發生戰爭的可能性真的很小,土耳其因為和整個西方鬧的都很僵,所以也不可能和俄羅斯徹底撕破臉皮,否則自己確實是太孤立了。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仗都打不起來,俄羅斯又怎麼可能把埃爾多安斬首呢?即使雙方真打起來,並且俄羅斯也把土耳其打敗了,也只會把土耳其軍隊趕出敘利亞了事,而不可能採取進一步的行動。當然,這只是假設,俄土兩國沒有發起戰爭的可能,最後還是會選擇各退一步,達成和解,在不對敘利亞政府構成威脅的情況下,土耳其仍將會保持在伊德利卜的軍事存在。



高山流水116820061


土耳其戰敗是不可能的,最多是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退出敘利亞。以俄羅斯現在的國力及軍力,在常規戰爭中還不一定打得過土耳其。不要小看了土耳其,它也是有近8千萬人口的國家,它的軍事工業其實門類比較齊全,能生產F-16,毒刺導彈,專用武裝直升機,大口徑火箭炮及彈道導彈等武器。裝備了大量F16戰機,豹二坦克等北約制式武器,而且土耳其只要封鎖了黑海出口,俄羅斯的軍事物質叢哪裡運到敘利亞呢?走波羅的海繞大西洋然後進入地中海?或者從陸路走從其他國家借道?土耳其還是標準的北約成員國,現在的俄羅斯沒有任何膽量進攻北約本土的。


白衣狼天使


敘利亞9年內戰,巴沙爾被西方各路勢力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也已經被他們定性為必須下臺被審判、和卡扎菲一樣下場的獨裁者,而美國也確實有足夠的能力和機會斬首巴沙爾,而且斬首之後也不需要承擔什麼政治後果,至少在2015年俄羅斯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前。

但美國、以色列、西方國家裡,有過類似的俄聲音,但一直都沒這麼做。

為什麼呢?因為這太不體面了,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你偏要去弄死人家國家元首,這種操作不好看,惡劣影響會持續很久……

想想如果美國人這麼幹了,以後哪個國家領導人和美國關係下降了、一般了,甚至不好了,那要是去美國訪問或者去聯合國開會,還得防著被美國人下手,這多傷美國人的面子。

這是不好看,另外也是沒必要,你就算幹掉別國元首又如何,其背後是一個統治集團,那就再換人好了,危機之下,內鬥放一邊,先團結起來應對外敵,這幹掉別國元首,政治上的損失要遠大於收益。

巴沙爾,代表的是以阿拉維派為核心的一個統治集團,這個統治集團在敘利亞執政50年了,根深蒂固,敘利亞國內沒有什麼政治力量能夠和他抗衡,即使巴沙爾死了,這個統治集團可以再換一個領袖或者集體領導。

而在土耳其,埃爾多安是土耳其幾十年來少有的政治強人,他雖然很強,雖然執政十多年,但土耳其畢竟還是選舉政治,民主體制,埃爾多安去世與否,影響不了土耳其的根本性大局,最多土耳其的鋒芒緩和一些,野心回收一些罷了,況且,既然已經把土耳其打敗,那又何必多此一舉“斬首”埃爾多安呢?戰敗了,土耳其會亂一陣,埃爾多安被斬首,不會讓土耳其更亂,土耳其的執政黨可以重新弄個執政班底,還是可以穩住土耳其的局面。而且,對埃爾多安下手,對土耳其國家元首下手,那俄羅斯以後就沒有和土耳其媾和的可能性了,雙方恐怕就要至少幾十年成為世仇了,這個結果對俄羅斯來說不太妙,畢竟土耳其還扼守著黑海海峽,如果土耳其人一發狠,以後再也不讓俄羅斯過黑海海峽,那俄羅斯該如何?它又不可能把人家土耳其的地給佔了,這個結果對俄羅斯來說並不好。

既然土耳其敗了,那就見好就收,同時對土耳其稍加撫慰,大家以後還有斡旋和交往的空間。

土耳其和俄羅斯,說白了就是土耳其的野心遇到了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土耳其有後退的空間,這點普京清楚,而俄羅斯則沒有退路了,這點埃爾多安可能真的沒看清。

相對美國遍及世界各地的幾百個軍事基地,俄羅斯在海外(獨聯體範圍內除外)僅有敘利亞的空軍和海軍兩個基地,作為出海艱難的大國,這2個基地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抵禦北約影響力、拓展海外空間有著根本性的作用。

為了守住這2個基地,守住自己的海外利益,俄羅斯必然要維護好巴沙爾政權,不僅要幫他解放全國,還得幫他穩住局勢。

眼下,IS斷氣了,美國人躲在東北部偷點石油賴在敘利亞徐圖之,庫爾德人已經乖了很多,眼下只要幹掉伊德利卜等地的叛軍,巴沙爾就可以宣佈“十年內戰結束了”。

不過,這2年,土耳其攪局的力度越來越大,大到普京也很頭疼的地步了。

面對埃爾多安的咄咄逼人,普京其實真沒打算和埃爾多安“分享”伊德利卜的利益,在普京眼裡,埃爾多安頂多是個低級別棋手。

之前,普京審時度勢,把伊德利卜定位衝突降級區,搞了2次停火協議,給點埃爾多安甜頭,先穩住他。

只是,埃爾多安現在不僅要勢力範圍,還想要分割敘利亞的領土,企圖“永久佔有和影響”,這對於戰後敘利亞的秩序穩定以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是嚴重不利的。

2月份已經談了很多次了,埃爾多安發現外交層面好像搞不定,於是就放狠話,就想強取來玩贏的了,要和俄羅斯比劃比劃。

只是,普京這個狠角色,埃爾多安真的能玩得起?


雲中史記


強大於美國,也沒見美國直接將哪個國家的元首斬首。有人要說美國將薩達姆丶卡扎菲斬首了,這是認知的誤區。美國斬首薩達姆是藉助美國樹立的伊拉克民主政府的手,通過審判才達到目的的,“斬首"卡扎菲,同樣是藉助的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之手。

俄羅斯即使戰勝了土耳其,也不可能將埃爾多安斬首。

一丶俄土都是打的代理人戰爭,爭的是國際影響,爭的也是國家利益。

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戰爭,不可能直接發生,這不符合雙方的利益。伊德利卜是敘利亞領土,土耳其在俄羅斯的干預下不可能長期佔領。雙方最後的結局就是藉助第三方,體面地和解。

二丶土耳其丶俄羅斯爭的是一口氣,要的是面子。

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問題上,土耳其堅持越久,對其的損害越大,盤踞在那裡的十幾萬叛軍,過去是依靠阿勒頗生存,阿勒頗是敘利亞叛軍的經濟區及主要後勤保障區,如今叛軍失掉了阿勒頗,龜縮到了伊德利卜一個地方,即使土耳其保住了伊德利卜,後勤供給不足,難道土耳其長期給予供給。兩國要的是面子,爭的是一口氣。


三丶俄土最壞的結果就是直接發生戰爭衝突,國際法有明確規定交戰國的俘虜,不得虐待。所謂斬首埃爾多安無非是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暗殺,或者說定點清除,這種情況將被世界鄙夷。第二種情況就是活捉,活捉即是俘虜,俘虜不得虐待,更別說斬首了。斬首也會像美國那樣,藉助反對派勢力,而不是自己親自動手。

《日內瓦公約》明文規定,不得虐待俘虜。日內瓦公約已經得到世界上190多個國家的承認,俄羅斯也是簽約國之一。

四丶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北約不會允許俄羅斯斬首埃爾多安。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北約有共同防衛條約,俄羅斯要想在敘利亞活捉或斬首埃爾多安是不可能的,埃爾多安不會親臨敘利亞戰場。俄羅斯如果進攻土耳其,就會受到北約組織的武裝干涉,俄羅斯肯定不敢同整個北織組織為敵。

俄羅斯斬首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事件不可能發生。


老狼48440790


這個問題提的好,以目前的情況,即使土耳其敗了,俄羅斯也不能把埃爾多安斬首。為什麼呢?一是俄羅斯與土耳其沒有宣戰,俄羅斯把埃爾多安斬首了,是違犯國際法的,俄羅斯不會做這樣的事。二是即使宣戰了,如果俄羅斯的導彈飛進土耳其國境內斬首了埃爾多安,顯然,北約就會啟動“共同防禦條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開始了,俄羅斯不會冒險,所以也不能。三是宣戰了,埃爾多安到敘利亞國內的前線視查,俄羅斯把埃爾多安斬首了,這種情況有可能,因為,既不違犯國際法,北約也說了:北約沒有在敘利亞發動戰爭的權利。俄羅斯可能打了個擦邊球,但俄土從此無休無止,並不利於俄羅斯,從整體戰略上講,俄羅斯也不能做絕。



再看看俄土雙方會宣戰嗎?顯然不會。連敘利亞政府軍與土耳其軍隊也沒宣戰,打的是糊塗仗。敘利亞政府軍打的是反政府武裝,連土耳其也沒打,如果打了,那是誤擊。雖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那叫小衝突,不算數的,是打打停停,談談打打,誰也不想讓局勢升級。如果土耳其打敗了,找個藉口停火就行了。值得把埃爾多安斬首嗎?一斬首問題就大了,土耳其與敘利亞可能發生全面戰爭。一戰怎麼來的,還不是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嗎?有人會說:車臣杜達耶夫不是斬首了嗎?不一樣,那是國內反恐戰爭。或許,有人會說,那蘇萊曼尼呢?那是另外一回事,說起來比較複雜。



但蘇萊曼尼的事歸根結底還是在伊朗本身力量的不足上。根據對等的原則,伊朗同樣該把美國中央司令部的人斬首。因為美國把聖城旅宣佈了恐怖組織,伊朗也把美中央司令部宣佈了恐怖組織,伊朗當然還可以把規摸擴大到伊美戰爭。但伊朗實力有限,不想讓局勢升級,也只有打幾發導彈了事了。如果伊朗因此和美國升級到全面戰爭,當然想怎麼幹都可以,只是伊朗沒有打勝的能力,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孤注一擲。二戰時,美機伏擊打下了山本五十六的坐機,那就是全面戰爭的情況下,沒什麼顧慮了,專門那樣做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以俄土現在的情況,離那個狀態還很遠,很遠。


天太2


俄羅斯如果對埃爾多安實施斬首行動,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俄土兩國爆發了全面戰爭,戰爭地域將在兩國軍事力量所能抵達的區域內用任何一切可以用的武器進行,包括核武器在內。不出個你死我活,戰爭便很難結束。



如果僅僅只是一個局部戰爭,比如在敘利亞境內進行,那麼只用分出參戰軍隊勝敗即可,談不上到打擊兩國元首的地步。畢竟打完仗還要接著過日子。

毫無疑問,如果是全面戰爭,那土耳其根本不是俄羅斯的對手,圖—22、圖—160戰略轟炸機只用一個波次,就能把土耳其收復安卡拉夷為平地。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口徑巡航導彈足可以覆蓋土耳其全境。米格—31戰鬥機掛載的匕首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讓土耳其海軍艦艇連出港的機會都沒有!強大的間諜衛星系統會為俄軍的戰機、導彈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讓俄軍指哪兒打哪兒。無孔不入的阿爾法特種部隊會到處追殺包括埃爾多安在內的土耳其高層領導人。







反觀土耳其,連最起碼的軍工體系都沒有,常規武器全部來自進口,並且超過一半以上都是過時貨。更重要的是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氣,土耳其少得可憐。

這樣小體量的國家如何能跟俄羅斯這樣龐大體量的世界級軍事強國叫板?


大將軍威武K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個問題就是俄羅斯與土耳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並不會撕破臉皮,同樣雙方之間也不會爆發大規模衝突。但是雙方之間的小規模戰爭,雙方之間的互有傷亡將是不可避免。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存在土耳其戰敗,更不存在俄羅斯對埃爾多安可能實施斬首行動。即使假設出現這樣的狀況,那也只能是土耳其和俄羅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就目前敘利亞局勢來說,顯然是土耳其的貪婪,想要保住自己口中的肥肉,而不斷地觸碰俄羅斯的底線。這讓俄羅斯根本無法忍受在敘利亞戰略利益受損,同時受到土耳其的要挾,當然,俄羅斯要收拾土耳其。隨著2月20日土耳其國防部對外公佈,在伊德利卜土耳其軍隊遭到了空襲打擊,兩2名土耳其士兵死亡和5名土耳其士兵受傷。這也預示著土耳其對外正式承認俄羅斯空天軍對土耳其的軍事打擊,但是土耳其方面並沒有強烈斥責俄羅斯的打擊行動。


顯然,土耳其也是在給俄羅斯面子,而俄羅斯同樣沒有對外公佈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給土耳其造成的損失,而這也是普京在給埃爾多安面子。雙方之間在敘利亞雖然互有爭鬥,但是卻都保留著一定的底線,這就說明雙方之間並不想真正的撕破臉皮,也並不想讓俄土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雖然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在2月18日對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發出威脅,卻遭到了俄羅斯方面的嘲笑,但是土耳其也非常明白俄羅斯的整體實力是土耳其無法比擬的。


而俄羅斯方面也同樣明白,不可能在敘利亞問題上將土耳其逼向死衚衕。雖然說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利益貪得無厭,但是俄羅斯對於土耳其的地緣戰略還是有所企圖的,這就導致俄羅斯不可能將土耳其打成仇人。那麼俄羅斯必然對土耳其有所保留,也不會將土耳其打得毫無臉面,自然也不會存在與土耳其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既然雙方之間都不會打到生死存亡的程度,那麼又何來俄羅斯對土耳其採取反手行動呢?

更何況對一個國家領導人實施斬首行動,這本身就是一種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雙方之間都沒有宣佈進入戰爭狀態。這就像美國在1月3日針對伊朗高官速來曼尼進行的斬首行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多方指責是一樣的道理。而俄羅斯對埃爾多安採取斬首行動,這本身就已經設定了雙方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前提。就目前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存在的矛盾,根本打不到雙方爆發全面戰爭的地步,自然也不會存在這種斬首對方領導人的行為。

即使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爆發了全面戰爭,那麼俄羅斯也不會對土耳其採取斬首行動。這道理很簡單,俄羅斯不想全面佔領土耳其,那就沒有必要採取斬首行動。殺了一個埃爾多安,還會讓土耳其出現第二個,第三個,這是根本殺不絕的。尤其土耳其國內存在著諸多的反俄勢力,更加激進的民族主義情緒,只會讓俄羅斯深陷土耳其的人民戰爭之中。猶如蘇聯入侵阿富汗一樣,最終無法征服阿富汗人民,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因此,對於這樣的假設顯然不符合實際,更不會出現這樣的可能。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還有著一定的利益聯繫,同樣,土耳其也暫時離不開俄羅斯的庇護,自然也不會與俄羅斯翻臉。俄羅斯還想利用土耳其的地緣政治,來打破北約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俄羅斯又怎麼可能不給土耳其面子呢?只不過在敘利亞是教訓一下土耳其,給土耳其畫出俄羅斯利益的底線,從而讓土耳其之難而退。因此不會出現咱們題目當中假設的狀況,即使出現,也不會出現埃爾多安被斬首的狀況。(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土耳其戰敗?土耳其從哪裡作戰戰敗呢?如果將土耳其干涉俄敘收復伊德利卜定義為土耳其與俄敘的戰爭,那顯然是言過其實了。在伊德利卜地區,土耳其會與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軍發生小規模衝突,肯定不會與巴沙爾政府軍爆發大規模戰爭,也不會與俄羅斯爆發大規模戰爭,頂多是俄土戰術級別的試探。對土耳其而言,最壞的結果是介入控制伊德利卜未果,撤回國內罷了!



不會存在土耳其戰敗一說,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土耳其若戰敗,埃爾多安被俄羅斯斬首這種聳人聽聞的可能!



土耳其會在伊德利卜任何利益都得不到嗎?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無非是確保巴沙爾政府在敘利亞的合法性和主導權,沒有必要為了巴沙爾政府必須拿下伊德利卜和土耳其鬧翻,那樣會讓土耳其大國臉面無處安放,也會將失敗歸結到俄羅斯身上,俄羅斯為什麼一定要將土耳其推到對立面呢?一點必要都沒有!



目前對於俄土在伊德利卜緊張的關係,德法已經出手進行斡旋,三月五號,德法邀請俄土領導人進行四方會談,不出意外俄土會達成伊德利卜劃分的方案,也就是說土耳其基本上可以確定伊德利卜的一部分會落入土耳其的口袋之中,從現在到俄土法德四方會談是雙方在伊德利卜搶地盤的時間,小衝突會不斷,但大沖突不會有!



巴沙爾政府也沒有徹底與土耳其決裂的必要,若一定要全部收復伊德利卜,意味著徹底得罪土耳其,巴沙爾政權又如何繼續安定發展呢?東邊是美國支持的庫爾德人武裝和美國控制的伊拉克,北邊是敵對的土耳其,南邊還有個以色列時不時的轟炸一下,哪裡還有機會進行戰後恢復和重建呢?巴沙爾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如此沒有沒有政治眼光!


涇水書生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敘利亞伊德利卜目前激戰正酣!以土耳其,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為一邊,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軍為一邊,兩邊動用了火箭炮轟炸機等重型武器!

以戰力來看,土耳其如果得不到強大到外援(美國給敘利亞庫爾德人送去一個營的重裝備,落井下石去打土耳其,不指望美國支援土耳其了),戰敗是遲早的事;


老金認為,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假如戰敗,俄羅斯不會對埃爾多安採取斬首行動,絕對不會!

俗話說,殺人不過頭點地,普京斬首埃爾多安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埃爾多安對普京來說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即使埃爾多安因為伊德利卜的爭奪和普京差點兵戎相見(外界傳聞的土耳其大戰敘利亞俄羅斯聯軍純粹是臆想,土耳其背後支持敘利亞反對派,不會親自都到臺前和敘利亞俄羅斯聯軍作戰)。


老金詳細分析,埃爾多安對於俄羅斯對於普京有兩重戰略價值:


第一,保持和埃爾多安的友好關係,有利於俄羅斯放手支援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讓巴沙爾政權站穩腳跟,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和拉塔基亞空軍基地就站穩腳跟,這兩個軍事基地構成俄羅斯對中東,對地中海,對歐洲南翼產生重大的戰略威懾,構成俄羅斯對北約,對美國的戰略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說,埃爾多安就是個槓桿的支點,就撬動了俄羅斯的中東戰略,歐洲戰略乃至全球戰略,其作用無人能夠替代,當然不能斬首埃爾多安!


第二,留著埃爾多安,另一重重大戰略價值在於往北約內部摻沙子,打楔子,將外表看起來鐵板一塊的北約組織撬開一塊,進而分而治之;

前幾天老金說過,土耳其在北約雖然是常規力量第二強國,但它天生就是一個異類,因為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其他北約國家大多是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國家,土耳其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異類!

自從加入北約以來,土耳其就屬於看守北約南大門,但沒給過啥好處的那種只幹活不拿工資的苦力,早就憋著一肚子氣!


特別是土耳其看重的加入歐盟,融入歐洲的步伐被一直擋在歐盟之外,令土耳其人惱火!即使埃爾多安拿敘利亞難民來威脅歐盟,歐盟照樣不給土耳其加入!

這樣深刻的矛盾,當然被普京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想方設法拉攏埃爾多安,甚至在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之後,當埃爾多安受到政變威脅的時候,還是提前打電話通知了埃爾多安,救了埃爾多安一命!


如果普京真想置埃爾多安於死地,不用現在斬首,2016年土耳其鬧政變的時候,普京不通知埃爾多安也就達到目的了。

為何普京忍著被土耳其擊落戰機的憤怒,還要救埃爾多安一命?就是因為普京知道,埃爾多安的戰略價值無人能比!

果然,埃爾多安自從那次救命之後,想見一笑泯恩仇,和普京打的火熱!緊跟著就頂住特朗普再三的制裁威脅,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北約成員國第一次擁有了對手的防空導彈!(希臘上世紀末也買過S300導彈,但部署在塞浦路斯)

這樣,普京往北約裡面摻沙子,打楔子都達到了一步,當然要留著埃爾多安,繼續往下面分裂北約啦。


老金總結:

即使土耳其在伊德利卜戰敗,普京也不會斬首埃爾多安,因為埃爾多安有雙重你戰略價值:

第一,利用埃爾多安的支持,穩定敘利亞,也就穩定了俄羅斯的兩大軍事基地,進而有利於俄羅斯的中東戰略,歐洲戰略乃至全球戰略。

第二,留著埃爾多安,以後可以繼續分裂北約,削弱北約,當然對俄羅斯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