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

一德格天1


首先明确的回答,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赵光义有关系,而且是有很大的关系。咱们接下来一一说明。

赵德昭之死

公元979年,赵德昭在都城开封自己的府内自杀身亡。太宗赵光义得知消息后,悲痛异常,并说:“痴儿何至此耶!”,随即追封赵德昭为中书令、魏王。

赵德昭之所以会在家中自杀,这与赵光义的恶语相向,以及自己的性格有关。太祖在世时,赵德昭完全有机会成为继任者,然而父亲的离奇死亡,叔叔赵光义搬出个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把帝位给抢过去了。赵光义担任皇帝之后封赵德昭为京兆尹,后又封为武功郡王。就这样,叔侄二人保持着表面上的和谐。

在公元979年,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太宗乘驴车逃走,腿还被射了一箭。事后,宋军重新整顿,发现皇帝不见了,都以为其死在乱军中。众将着急,认为不能群龙无首,此时有人提议立赵德昭为皇帝。后来宋太宗听闻此事后很不悦。《宋史》中有记载:“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

大军回朝后,太宗一直闷闷不乐,也没有给出征的有功将士行赏,后有人找赵德昭,希望他去找太宗皇帝提醒一下,于是赵德昭就去了。结果,太宗大怒,冷笑着说:“等你当上皇帝后再行赏也不迟!”结果,当晚回去后,赵德昭就自刎了。

赵德昭的性格内向,自从父亲离奇死亡后,性格变得更加敏感了,经过太宗的恶言相向后,赵德昭为了自证清白或者是有点想不开于是就自杀了。总之在这个事件中,赵光义的责任很大。

赵德芳之死

赵德芳之死也显得疑点重重,他是在哥哥赵德昭死后不久就病死了,据《宋史》中的《宗室传》中有关于赵德芳的死用来“寝疾薨”,意思是得病后无药可治而死。如此简单的记载,实在是令人不能不想这其中是否有阴谋。

赵廷美之死

赵廷美之死也与赵光义有关,赵光义在登上皇位后,为证明自己的继位的合法性,“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便让赵廷美担任京兆尹。此后又启用赵普为相,赵普本身是支持太祖立嗣的,到了赵光义担任皇帝后,他任然支持太宗立嗣,因此他的想法与太宗一样,随后就开始谋划除掉赵廷美。

赵廷美此人个性比较张扬,不懂得收敛,加之本人有些才学,因此朝中许多大臣都与他关系比较密切,这让赵光义很是多疑,后来找了个借口把他调离京城,随后赵普诬告他意欲谋反,赵廷美惊惧之下生了疾病,没过多久就病逝了。赵廷美之死,完全是由太宗与赵普的阴谋造成的。

综述

根据史实表明,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叔侄三人之死与赵光义脱不了关系,因为这三人是赵光义想把皇位留给自己子孙继承的最大障碍,自从他搞出个“金匮之盟”让自己继位,结果这个事情也相当于公布与众了,如果自己不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的话,说明他得位不正。为了皇位能一直在自己一脉中传承,只能杀了弟弟与两个侄子了。

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讨论哦!


汗青长绵


你好!这三个人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首先,德昭是被逼死的。

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即位后,挥师北上,先灭北汉,紧接着又与辽人大战于高粱河,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赵光义因为战败恼羞成怒,很长一段时间不给灭北汉的功臣论功行赏。

有功不赏不是为君之道,会寒了众将士的心。所以德昭就劝赵光义,对有功之士进行封赏。

德昭

赵光义大怒,说了句:

  • 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等你自己当皇帝了,再封赏吧!

德昭惶恐不安,赵光义即位本来就疑点重重,这几乎是他最敏感的地方。自己为国家着想,却被这样猜忌。

回家就自杀了。

两年后德芳也死了,享年二十三,死因不明,或说是病死的,或说是毒死的。

八贤王就是以德芳为原型的

廷美之死主要是自己做。

赵廷美本来就嚣张跋扈,后来听说了金匮之盟,更是蠢蠢欲动(按杜太后所立金匮之盟,太祖死后太宗即位,太宗死后廷美即位。),阴谋篡夺皇位,后来事发,开封府尹的位子没了(表面上看也是按储君培养的啊),改成去西京洛阳留守。

在洛阳廷美仍不死心,和兵部尚书卢多逊勾结,事败,剥夺一切官职。

后来又一贬再贬,王爵降公爵,又迁房州,廷美忧愤难当,吐血而亡。

至此,太祖一支和魏王一支都大受打击,一蹶不振。皇位世世代代传于太宗一支——直到靖康之变。


煮酒放歌


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的死与赵光义有莫大的关系,无论是用了哪种方式,赵光义都难逃嫌疑!

中国自古皇位正常传承的方式基本都是父死子继,虽然也有兄终弟及的方式,但大多数都是特殊情况下的特例!比如,嘉靖皇帝继承正德皇帝的皇位,明代宗继承明英宗的皇位!

因此,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宋太祖的皇位由弟弟赵光义继承,原本就显得不同寻常!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杜太后害怕宋朝江山也重蹈五代覆灭的前辙,让宋太祖发誓,死后皇位由赵光义继承,所谓年长者管天下。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赵光义死后,应该由弟弟赵廷美继承。赵廷美死后,由赵德昭继承皇位。然后是赵德芳继承皇位。但是这种继承方式,显然是想由自己一脉继承皇位的赵光义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必然要有所动作!

其实,宋太祖与宋太宗之间除了金匮之盟外,还有斧声烛影的历史传说,真相到底如何,一时众说纷纭。最终的谜底在一百多年后由赵光义的后人宋高宗赵构借着宋太祖托梦说了出来,他最终选择宋太祖后人继承皇位,未必不是间接回应了斧声烛影的传说,宋太祖死于赵光义的蓄意谋杀!因此作为一个篡位者,赵光义的内心是不安的,自己弟弟与哥哥儿子的存在始终是一个威胁,因此他必须清除这些皇位的潜在威胁者!

因此,赵光义与自己弟弟和侄子们的死有莫大关系!



猫哥读历史


赵德昭、赵德芳同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是兄弟,赵延美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之弟。历史上赵德昭赵德芳兄弟都是病死的与叔宋太宗无光,只有宋太祖和太宗四弟魏王赵延美是被其兄打压并降王为公,迁居房州最终在忧愤中吐血而亡,是因皇权斗争被其兄宋太宗间接害死。


小龙女5505


赵光义的皇位来的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因此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太宗有直接的关系,毕竟他们都是皇位的有利争夺者,只有把他们都解决了才能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的继承皇位。

烛影斧声,宋太宗的皇位有抢班夺权的意味

公元979年宋太祖基本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正当他筹谋北伐的时候却突然病倒了。宋太祖想召见自己的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安排后事时却突然暴毙了,率先得到消息的晋王赵光义却抢先进宫安排了宋太祖的后事。

如梦初醒的宋皇后才明白了此时皇权已经在赵光义手中,因此不得不承认太宗的合法地位。太宗对夺取地位可谓是蓄谋已久,但是太祖对于他还是过于仁慈,看到他拉拢朝中大臣甚至后宫的太监也未加制止,最终导致了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太宗哪里,从而为他夺取帝位创造了条件。

金匮之盟不过是掩人耳目,打压继承人才是真实目的

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宋太宗自己抛出了金匮之盟的所谓遗诏,但是遗诏的真实性无人知晓,其实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宋太宗还是对这几位潜在的竞争人开始了无情的打压。

首先倒霉的就是赵德昭,他直接被宋太宗送去了和辽军对战的前线,这个差事本就非常危险,但他干的也算是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宋太宗就得知了赵德昭要造反自己当皇帝的事,宋太宗听后大为不悦就严加痛斥了赵德昭,最终逼迫他自杀。

然后就是赵德芳,这位老兄要不是太宗夺位就是皇帝了,因此受到打压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赵德芳也算是人中龙凤,不到20岁就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也许是成绩太过于突出,不到23岁的他就不明不白的去世了。

赵廷美虽然是赵光义的弟弟,但根据金匮之盟也有继承帝位的权力。这个三弟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对二哥抢班夺权的事非常的不满。宋太宗虽然多次贬谪训导他仍然难改他反叛之心,对与赵廷美来说忧愤致死才是他最好的结果,最终只活了38岁。

帝位传给儿子才是正统

伴随着太祖的两位杰出的二儿子和赵廷美相继的死去,太宗的皇位做的是越来越稳当,他终于可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认真分析不难看出这几位的死和太宗都有直接关系,说他们都是正常死亡那才是不正常。

对于太宗而言夺了帝位还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么这个夺权就意义不大,但想要传递下去还是需要用些手段,而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三人也是太宗实现子承父业的皇权传递的重要障碍,因此必须除掉。

历史上弟弟继位都不是名正言顺的,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也是政变,宋太宗的继位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流血牺牲罢了。对于自己皇位有威胁的人是必须除掉,而不能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