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洪洞縣,這個“洞”字在當地的口音習慣讀“同”的音,這個縣名氣可不小。洪洞之所以出名,一個是因為同根同祖的“大槐樹”,另一個就是因為發生了“蘇三起解”的傳奇故事。“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心好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就說蘇三福命短,破鏡只怕難重圓。倘公子得見面,來生變犬馬我就當報還。”作為京劇旦角的開蒙戲,這一戲曲唱段婉轉動人,聽之令人聲淚俱下,感人至深。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先描述下主人公的歷史背景吧:蘇三原名周玉潔,又叫顧立春,是明朝山西省大同府周家莊人(現山西省山陰縣北周莊)。五歲時父母雙亡,後被拐賣到北京蘇淮妓院,遂改姓為蘇,起名蘇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原來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蘇三,因是同鄉一見鍾情,過往甚密,並立下山盟海誓。在那裡不到一年,王景隆床頭金盡,被老鴇趕了出門。蘇三要王景隆奮發上進,誓言不再從人。王景隆發奮讀書,進京應試考中第八名進士。後來老鴇以一千兩百兩銀子為身價把蘇三賣給山西馬販子沈洪為妾,沈洪準備帶蘇三回故里。沈洪長期經商在外,其妻皮氏與鄰里趙昂私通,合謀毒死沈洪誣陷蘇三。並以一千兩銀子行賄知縣貪贓枉法,對蘇三嚴刑逼供,蘇三受刑不過,只得屈忍畫押,被判死刑,禁於死牢之中,適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蘇三已犯死罪,便密訪洪洞縣,探知蘇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蘇三案全部人員到太原。王景隆為避嫌疑,遂託劉推官代為審理。劉氏公正判決,蘇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貪官知縣被撤職查辦,蘇三和王景隆終成眷屬。后王景隆之父得罪權臣太監,蘇三和王景隆只好迴歸老家永城。蘇三有幸,傳奇般地同王景隆團圓,這便是故事的全部。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恰好洪洞當年保存下來了一座明代的監獄,大家自然與蘇三的冤案相連接,於是這裡便被習慣性地稱為蘇三監獄,院子中間有尊蘇三的石雕。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這座監獄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好不容易保存到文革中被毀,如今是重建的,只能說是明代形制。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監獄分普通牢房和死囚牢房,兩組建築相連為一體。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這裡也有獄神龕一座,囚犯入獄都要參拜獄神。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獄神下面的牆基處,有一個小洞,是當年運送屍體的出口,古時候犯人在獄中病死或是被打死,是不能從大門抬出去的,只能從這個小洞拉出去。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左邊是死囚牢的大門,門上畫有狴犴,狴犴是龍的兒子,長得卻像老虎,人們將此處稱之為“虎頭牢”,大約是因為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狴犴專門掌管刑獄。進了門洞裡面還有一道門,這兩道門一扇從右開,一扇從左開,不明就裡的囚犯如果越獄,往往出了第一道門卻怎麼也打不開第二道門。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外面的牆叫做丈八牆,防止犯人逃跑。蘇三在監獄的時候曾被關押在窟房內,院內有井一眼,人稱其為蘇三井,水井旁有洗衣石槽,水井口很小,是為了防止犯人自殺的,還留有繩子拉出來的痕跡,想著這應當也是後來仿造的吧。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這大概是放風的院子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場景還原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解手場,就是廁所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監獄面積不大,與這邊的關帝廟是聯票,40元。洪洞縣城內與蘇三有關的古蹟尚留存幾處,位於城中心的關帝廟是其中之一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傳說這裡是當初蘇三在此許願還願的地方。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關帝廟創建於元代,明、清兩代屢次擴建成現在的建築規模,現存建築多為明、清遺構。關帝廟主樓東正對街道,高大的三重簷以十字屋脊結頂。由入口進入內院,場地開闊,南方正中是戲樓,關帝廟主殿在後,戲臺中間是通道。中軸線正北是獻殿、正殿,獻殿捲棚頂,面闊三間,單簷懸山,與正殿勾連搭;正殿為單簷歇山頂關帝廟東南立面。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遠處有教堂,不同的信仰共處,這也只是改革開放後才出現的現象。

表裡山河,臨汾一日——蘇三之獄


這個位置應當離縣政府並不遠,中間廣場上有一處紅色雕塑特別顯眼,在這邊上小店吃了碗過橋米線,打車前往廣勝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