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回憶錄:歷史會簡單重複嗎?

各位週末好!這又是一個消息面寡淡的週末,那就再來聊聊當下市場的分歧吧,畢竟分歧能給咱們賺錢~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前市場的分歧在哪裡?

我認為,當下一個最重要的分歧在於,現在是熊轉牛的牛初還是熊末的問題。

別看兩者的時間很接近,但本質是很不一樣的。前者適合滿倉追高,享受趨勢的力量;而後者適合見好就收,波段操作為主。

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將大盤一分為二來說:

一邊是圍繞各種科技概念做文章的中小創。以創指為例,均線呈多頭排列、量能持續放大,顯然已經是在牛市的途中。

創業板指周K線圖:

股市回憶錄:歷史會簡單重複嗎?

不過,在看過上面這張圖之後,多數人可能還是會心有餘悸。

因為創指已經進入到16年窄幅震盪的籌碼密集區,這裡被套的人足足花了4年才看到解套的希望。

很明顯,創指在這個位置很有可能出現劇烈的震盪,如果急著上車,短期不妨等等看有沒更舒服的點位。

即使是牛市,也要講節奏,一鍵滿倉不可取。

另一邊則是以藍籌、白馬等權重為首的滬指,雖然近期累積的漲幅也很可觀,但技術形態上看,目前只是回到三角形整理的區間內。

滬指周K線圖:

股市回憶錄:歷史會簡單重複嗎?

從圖中可以看出來,整體的震盪格局並沒有改變,滬指還談不上牛市。

但接下來,它有沒可能被中小創帶到牛市的正軌上來呢?

我的答案是有可能,這個可能性我也說不好,概率大約是50%,但這個概率會受到具體的政策驅動而改變,這點後面說。

如果要走牛,滬指在未來1-2周內的走勢則尤為重要,從圖中就可以看出來,滬指幾乎又衝擊到了三角形整理的上沿。

而突破關鍵點位,是需要量價並行的。換言之,逼空跳漲和量能提升需要同時出現,這個突破才算成立。

所以,下週和下下週,是右側投資者觀察或加倉的重要時點,千萬別錯過好戲。

股市回憶錄:歷史會簡單重複嗎?

最後,關於全面牛市,講點我個人目前的真實想法。

我覺得,當下距離A股走出全面牛市,還缺少某些關鍵的“政策錨”,只有這些錨出現之後,將股價不斷地往上拱才能順理成章。

以15年牛市為例,當年的錨,包括但不限於:場外配資的野蠻生長以及央媽降息(14年11月22日,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降40個基點,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降25個基點)。

可以說,當年央媽超預期、超幅度的降息,相當於舉火為號,徹底拉開了主升浪的序幕,最肥的肉都在這個時點往後。

時間點拉回到現在,雖然過去幾個月,降準+降息(LPR、MLF、逆回購)的貨幣政策以及減稅降費的財政政策已經在陸續發力,但或多或少,其實都在預期內(目的都是對沖),和舉火為號相比,我總覺得還缺那麼點意思。

所以,最近的行情,雖然漲起來我也不會輕易賣出,但如果要繼續追高的話,我其實是偏謹慎的。

在我看來,追高只適用於一個場景,那就是超強的趨勢性行情。

通俗來講,只有牛市才值得去追高和上槓杆,但目前我還沒有這種衝動。


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解讀:兩個“更加”,態度已經不能再明確了。這時候就別管經濟數據好不好看的事情了,股市已經反映完經濟的預期開始反映政策的預期了。

就像近期A股的炒作,越沒業績越能漲,有業績的個個都跟瘟神似的。其實,只要市場有賺錢效應,就算炒空氣,我覺得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所以,當下的行情,應該及時行樂,有搶錢的機會就先拼命把錢往口袋裡裝,見頂的時候保證交易預案的執行力,別把紀律性給丟了。


本週覆盤:滬指周K線上是一陽穿多線的形態,並伴隨放量,指數重新回到春節前大三角形整理的形態中。各板塊中仍以創業板最強,更是在週五創出天量天價,局部瘋狂出現。

下週策略:持盈待漲、倉位不變。局部風險用調倉換股進行應對,整體倉位還是保持在90%以上。

當前的行情,我認為有兩類股是沒有必要清倉進行風險迴避的。

一是低位橫盤的個股,尤其是基本面還過得去,滯漲嚴重的個股。

如果真來牛市,這部分票肯定要補漲的,等著就完事了,頻繁追熱點的結果大概率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就算不是牛市,這類個股多半也已經見了長期大底,安全邊際很高,拿著是隻輸時間不輸空間。

二是仍在調整途中的白馬、藍籌等績優股。

成長性和估值是他們的價值底線,別想著這類個股也能跌個新低給你們撿便宜,可能性並不大。

反倒是手中有籌碼的該好好珍惜,業績為王、剩者為王的時代,很有可能是不可逆轉的。

關注板塊

: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