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員工,在一個四五線城市挺難的,要招到合適的就更難了,怎麼辦呢?

粵北小饅頭


每個老闆都想招聘一個有用的人給自己創造最大的利益,如果想要招聘一個合適的員工,重在培養和福利的增加,馬雲曾經說過員工離職,要麼是錢不夠,要麼就是傷心了。


對蝦過敏


我給行長拎包,我來聊一聊。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不同區位的企業是存在行業分工的,而不同的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比如一二線城市更多的是資本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對專業人才要求比較高。比如各類專業技術服務性企業或者科技創新型公司。

而四五線城市一般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老闆在這裡投資設廠的目的大多是圍繞一個原因:勞動力便宜。比如各種普通的製造加工企業。


這些製造加工企業大多招募的是一些產業工人

這類普通工人代表了大多數的工人階級,大多上崗要求不高,經過普通程度的培訓就能上崗。而且大多以本地人為主,因為更遠的外地更傾向於大城市。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工人的需求是什麼,為什麼要人家選擇小城市的工作而放棄大城市相對更高的薪水呢?

那我們就要分析四五線城市的工廠有哪些優勢並充分利用。

四五線城市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

1.離家近

2.相比外地房租負擔小

3.人際關係熟悉輕鬆

劣勢:

1.收入偏低

2.發展機會小

如何利用這些優勢迴避劣勢

1.完善企業配套設施,給員工溫暖的工作環境。比如食堂、班車等等,讓員工有歸屬感能夠和家庭連在一起。這樣利用家庭因素讓員工傾向於在家附近工作。

2.歡迎員工介紹員工,讓親戚朋友來一起工作,相互有羈絆,也更容易挽留人。

3.完善明確員工的晉升和加薪體制,讓員工看到發展的未來。增加激勵手段鼓勵員工長久做下去。

4.和當地政府學校等開展合作夥尋求他們幫助。現在四五線城市都在流行產業迴流,一般都會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比如減稅什麼的,利用當地現有的職校或者其他教育資源規劃新員工的來源。



以上就是簡單的分析,若覺得有用請不吝賜贊,覺得不好不吝賜教,感謝!


給行長拎包


這個不止在四五線城市會出現,一二線城市也會出現!對於招聘來說得看時間節點一般年後以及畢業季期間相對更加好招聘些!需要做的可能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在招聘上!如何做好招聘

1.渠道打開,怎麼打開渠道。在更多的招聘信息網上發佈招聘

2.信息完善且相對有吸引力

3.招聘面試流程詳細話,指定對應的SOP流程

4.面試期間給面試者講到公司的價值以及他來公司可以收貨些什麼

5.人員要求不要放的太高,需要的是有潛力可培養的人


小0奇0葩


很感謝接到問答要求,下面,就這個問題談下個人看法。這個問題背後的核心應該是怎麼破解中小城市招聘難的問題。個人的觀點如下:


1、招聘難已是一種普遍現象,絕非僅出現在四五線城市


隨著我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工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已由對量的要求轉變為對質的要求。而我們目前的教育體制跟社會需求,還存在比較大的脫節,高等院校擴招及職業教育遇冷,同時,教材跟社會需求存在嚴重偏離,導致社會人才結構失衡,供需矛盾加劇,很多企業面臨招工難的問題,甚至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一度面臨“用工荒”的問題,所以說這種現象絕非出現在四五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也較為普遍,只是需求的人才結構不同而已。



2、具體到企業而言,破解上述問題策略建議主要有:


(1)做好關鍵人才引進:

關鍵人才主導企業的發展,建議三四線城市企業首先還是花大成本和力氣做好關鍵人才的引進,火車開的快全靠車頭帶,這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持續性問題。

(2)內培為主,外招為輔:

針對一般性人才,健全內部培養機制,以內培為主,外招為輔,解決企業人工成本。

(3)校招為主,社招為輔:

針對一線作業和銷售人員,招聘工作堅持校招為主,社招為輔,同時,突出屬地化,加強企業文化引導,提高員工忠誠度。

(4)健全機制,留人留心;

針對各類型人才,以上措施僅僅是“術”,企業真正的“道”還是以人為本,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提高企業效益和人效,同時,建立完善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激勵模式,才能真正起到留人留心的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您的問題,也希望得到您的持續關注和支持。


知行合一HR


[酷拽][酷拽][酷拽][酷拽]什麼就合適,一堆的要求就開那點工資,讓人餓不死月底光光,公司裡面氛圍又不好,沒有完善的提升機制,整天勾心鬥角,咋想,我之前面試遇到過很多,有的說是找部門經理,去了就給3000塊,掛羊頭賣狗肉的,有的進去了工資拿到手才發現遠遠低於談的工資,還不走,留下來繼續被坑啊,有的進去發現就是報銷,能拖到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要去,有的純粹就是苦力工,所以說合為合適,我之前招人,來的的人第一天都會介紹公司情況,好的說,壞的也說,你覺得這公司還行的,那我們就繼續往下談,工作上的事,也明確告訴新人,不懂的就來問我,如果我說錯了,做錯了,畢竟人無完人,你儘管指出來,不要客氣。所以我的人都很穩定,雖然薪資行業裡一般,但大家都處的不錯。


2020埋葬了自己的人


我也做過一年的HR,以下是我給你的建議:
1.可以在網上進行招聘,你可以在智聯,前程發佈招聘信息,也可以在這些網站搜索你們需要的崗位員工簡歷,可以電話進行了解情況,合適再邀約到公司進行面試。


2.通過親戚朋友介紹,找到合適的人選
3.招聘前先列出公司的福利待遇,崗位的優勢進行吸引人才
4.儘量招聘本地人,本地人歸屬感強,如果合適的話員工比較穩定,人員流動率也沒那麼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290000226193ee0b55\

馬飛vlog


現在的工人都很現實,和上一代工人思想上有很大區別了,人口紅利的關係,以前的工人任勞任怨,你想加工資,老闆會說愛幹不幹,反正有的是人幹。現在可不一樣,工人們都很現實,工作輕不輕鬆,交不交保險,包不包吃住,每月到手能拿多少,這都是他們包括我們現在考慮的比較多的。

現在工作崗位多,他們都會橫向比較,是去大城市,還是在自己家鄉發展,老家單位交五險一金,工資過得去,把員工當員工看,還是會招的到人的。個人理解。



海天同色


招人不好招無非就是各方面待遇問題,有能力的不願意,沒有能力混日子的你不想要。。

記得之前聽說過一個故事:大象種的桃子熟了,它去人才市場招聘工人,豬的價格是6元一小時,猴子的價格是10元一小時……大象問猴子:為什麼你的價格比豬貴那麼多,猴子說:我比豬能幹,你的桃子我一小時就摘完了, 大象又說:能少點嗎? 猴子說:已經最低了,不能。大象嫌價格高,後面領了一群豬回去了……山羊過來的時候就只有猴子了,就把猴子領了回去。結果可想而知,大象的桃子沒有摘到,還造成了工傷,得不償失,山羊的桃子一會就被猴子摘完了,拿到集市上大賺一筆。

拿豬的價格永遠招不到猴,也可以加大力度招人,注意留老員工,如果一個公司一直在反覆招人,它肯定是出了問題



幸福而快樂的生活


站在一個職場四年的立場,給出可操作性的辦法。

很多人願意去大城市闖一闖,也有很多人願意回老家。中間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呢?因為很多人沒有渠道獲悉老家的,特別是四五線城市的機會,絕大數人會認為四五線城市毫無機會,會浪費一生,當然這是片面的想法,但也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那麼現在企業和職場人之間怎麼才可以拉取到統一維度呢?

第一:若是想招剛畢業的學生,建議去四五線城市周圍的大學裡校招,既然他們已經在這一塊學習了四年,自然有人願意留守此地;

第二:若是想招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同樣也要在周邊城市,一定不要很遠,在適度的薪資調整的情況下,自然可以讓這一批人欣然前往,既不會較大程度影響現有生活,也可以很好的滿足企業的需求。

謝謝您的一個讚的鼓勵!


沈默凡


我們現在社會工作的主力軍在90後,而90後也是比較特殊的一代大家都知道,這代人把工資和工作這事看的明明白白。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說過,只要錢到位不是人才也是人才,同樣的你工資待遇到位了,985/211畢業的都能招到。企業也不要抱怨招不到人,歸根到底都是錢的問題。同樣的5000塊錢在工廠上12個小時的班和4000塊錢八個小時在辦公室工作你覺得人家會怎麼選擇呢?

但是我們企業在招聘的時候也可以跟應聘的說清楚公司發展的空間,在你們這裡靠能力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發展,我相信有發展空間,人性化的管理,舒適的工作環境等等很多人還是願意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