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丨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功利和得失在靜坐過程中,常常會成為持續性進展的障礙。剛開始是一種新鮮感,如果不加以精進,那麼緊接著就是枯燥和乏味以及質疑等煩惱就會隨之而來。什麼身體太僵硬了、腿疼腳脖疼會不會對關節和骨質有損傷?同學的瑜伽練的很有效果我是不是不適合練靜坐?

對於初學靜坐的朋友來說,這些經歷和疑惑可能或多或少都產生過一些。能夠堅持下來繼續前行的人,多半是已經把靜坐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因為無所求所以才能逐漸從靜坐的枯燥和乏味中體驗到它的魅力所在。

靜坐,我們不可否認它是一種功法,是一種感知本我、磨練意志、在動靜之間使身心得到提升的過程。也有人說靜坐是生命科學領域中開發智慧,通向高維空間的法門。

對於初學者而言,如果能夠領悟無所求才能無所不有的佛學思想,那麼,在看似枯燥乏味的靜坐中,放下包袱、心無旁騖地去感受靜坐帶來的身心變化,而不是一味地去要一個什麼結果。

無所求才能無所不有,當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於現在的時候,它就自然靜止。你越要,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它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麼都來了。

靜坐丨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