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多岁的无业年轻人多半都想当作家(我觉得还有一大部分这样的人想要环游世界)?

笪骏


作家是种最需要阅历,最需要沉淀,最需要深度思考,最需要阅人无数,最需要接近生活,最需要接近底层,最需要全面接触百家学说,最需要对规律和人性深度把握,最需要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高度统一度的职业,二十多岁恰恰最缺乏是这些,等自己感觉都有了这些最需要,再去考虑自己能不能具备当作家的潜质。

这些最需要集中于你一身,你的认知高度和作家职业要求基本对等,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可能踏入作家的门槛的资格。

兴趣和风口不是你踏入任何职业的最好理由,越干人越有干劲越觉得有奔头,写作阻力越大困难越多困惑越多干劲反而越强越找到感觉,或许才是你适合不适合当作家的第一道门槛,或许这个时候可以恭喜你有当作家的潜质。


一生最服王阳明


金钱社会环境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得不少曾经有志于实现作家梦想的人们,因为耐不住寂寞和所付出的痛苦,使梦想成为了泡影而破灭。

如果一些"20多岁的无业年轻人多半想当作家"("想要环游世界"),也是一种文学创作事业后继有人,队伍得到壮大的好兆头吧?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梦想成为作家的基本努力方向和目标所在。不过磕头的多,成佛的少。作家梦,人人都有可以做的权利,可是好梦成真的却少之有少。

不是天赋异禀和悟性不到位,就是有了作家梦,却没有作家那样劳其筋骨,累其心智的一个付出过程,怎么可能走捷径,弯道超车那样形成文学作品,实现不着边际的幻想呢?

应景式的看书看皮,又把"环游世界"等同于体验生活,也许永远都在梦想的路上。而且美名其曰,在追求作家梦,衣食住行的支出从那获得呢?

当然,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坚定,方法得当,又不嫌弃"豆腐丁"那样,厚积薄发,从小到大,坚持一个付出的过程,最终圆梦者,也大有人在。

(网络图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要认识自己,不要人云我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